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財經」(ID:rancaijing),作者 閆麗嬌 孔明明,編輯 阿倫。36氪經授權轉載。
YouTube排名第一的中國網紅,因為那些曾經讓她成名的短視頻陷入漩渦。
8月22日,兩個未成年少女,因為模仿知名網紅「辦公室小野」自製爆米花的視頻,操作不當,引發高濃度酒精爆炸,其中一人不治身亡。事故發生後,女童父母向辦公室小野及抖音兩方問責。
對此,辦公室小野發布微博稱,「(兩個女孩)絕對不是模仿我的視頻」,但經燃財經向當事人證實,爆炸發生前,兩個女孩看的確實是辦公室小野發在抖音上的視頻。(參考燃財經此前報導《被酒精吞噬的少女》)
燃財經翻閱辦公室小野的往期視頻發現,「用酒精燈自製爆米花」只是這位網紅眾多危險視頻中的一個,且危險程度相對較輕。「飲水機煮火鍋」、「電熨鬥燙肥牛」、「瓷磚烤牛排」、「電鑽棉花糖」、「電鑽小龍蝦」,辦公室小野的其他「玩火」創意,配上快節奏的音樂,會讓觀看的人眼前一亮,同時又讓人感到十分害怕。
辦公室小野視頻截圖
辦公室小野本人曾在多個公開場合承認往期視頻存在危險,她自己也曾在操作過程中受傷,還曾接到過四川消防部門的微博留言警告。但她並未因此停止在辦公室「玩火」,且製作的很多視頻仍然沒有添加「危險動作,切勿模仿」等提示信息。截至發稿,辦公室小野擁有744萬YouTube粉絲和2500萬抖音粉絲。
這位主打「辦公室就地取材製作美食」噱頭的「中國第一網紅」,到底有多危險?
YouTube上的中國第一網紅深陷漩渦辦公室小野至今還未承認,兩個女孩模仿的是她的視頻。她在博文裡強調,「哲哲和小雨的意外絕對不是模仿我的視頻」。
但小雨向燃財經描述,在周哲死前,她們模仿的,的確是來自「辦公室小野」發在抖音上的一段短視頻。
原視頻中,只有一個抖音平臺標誌,沒有任何來自作者和平臺的相關風險提示。
「辦公室小野」,本名周曉慧,1994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編導專業。她平時的腦洞就很大。2017年,因為發布「飲水機煮火鍋」等創意視頻而受到關注。
據公開報導,2017年2月,「辦公室小野」憑藉「飲水機煮火鍋」一條視頻就瘋狂收割1億流量,因此也被譽為「美食圈第一網紅」。
她是一個「專門在辦公室環境下,用各種新奇手段製作食物」的美食創意博主,憑藉「辦公室美食烏託邦」的IP人設及搞怪創意走紅。
目前,她在微博上有819萬粉絲,YouTube上有744萬粉絲,抖音粉絲數為2500多萬,主要依靠廣告變現。據第三方平臺Noxinfluencer的統計,「辦公室小野」的視頻觀看量總計超過16億。她是YouTube上排名第一的中國網紅。
辦公室小野YouTube截圖
分析YouTube網紅數據的平臺NoxInfluencer此前公布的YouTube網紅收入情況顯示,中國區粉絲數排名第一的辦公室小野,單月廣告聯盟收入為459萬,一年的分紅預計5508萬。YouTube的主要營收模式是在視頻中插播廣告,視頻被看得越多,博主的分紅就越多。
雖然對於這份網 傳的分析數據,其背後公司洋蔥視頻的聯合創始人聶陽德對媒體表示,該數據並不真實,但小野在YouTube上的收入的確比較可觀。據了解,辦公司小野是洋蔥視頻目前最賺錢的IP。
作為現象級網紅,辦公室小野擁有其他頭部網紅無法匹敵的盈利能力,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多風險和問題。一方面,與文字相比,視頻傳播的代入感更強,這意味著更容易被未成年人模仿。
另一方面,和其他短視頻創作者一樣,辦公室小野也會遇到如何持續保持創意的瓶頸。據了解,辦公室小野團隊的所有創意都來自於「腦洞雲資料庫」,「每個同事每天都要往裡邊填充新的條目,每個條目都對應新的創意點。」
尋找創意、做出優質內容和不斷滿足觀眾的胃口是個永恆話題,這關乎到IP還能紅多久甚至生存多久。
在辦公室「用飲水機煮火鍋」、「電熨鬥烤肥牛」、「酒精燈做爆米花」、「機箱做煎餅」……辦公室小野一個又一個腦洞大開的短視頻,讓觀看者驚嘆不已,但這些誇張的創意背後,危險也在不斷積聚。
辦公室小野的視頻到底有多危險?小野走紅於2017年2月9日。
2016年6月,小野應聘成為洋蔥視頻的一名美食視頻策劃,這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加入洋蔥視頻後,小野和當時的搭檔決定選擇辦公室場景,並於2017年1月2日,發出了「辦公室小野」的第一條視頻——「電熨鬥燙肥牛」,第二條發布於當年1月20日,名為「小太陽烤肉串」。第四條視頻「飲水機煮火鍋」發布於20天後,這條視頻讓小野的微博粉絲從3萬漲到了28萬。
「小野」背後有一個七八人的團隊在幫她出謀劃策。成都滷娘和她的滷妹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辦公室小野2016年註冊的公司,現在已改名為成都洋蔥新未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小野」在2017年11月,拿到了新浪的天使輪融資。
聶陽德之前在接受「饞人事務所」採訪時表示,在發布了第二條視頻後,很快收到了很好的反饋,而「飲水機煮火鍋」的爆發,讓聶陽德和小野確信,「辦公室」就是流量的導火索:全世界人民都不想上班,都喜歡美食,「在辦公室裡做美食激發了一種精神層面的共鳴。」聶陽德還表示,「辦公室小野」腦洞大且有趣,在精神層面、獵奇層面,甚至美食本身,都會吸引來非常多的關注。
小野的走紅為其帶來巨大流量和可觀收入,但同時也伴隨著不斷的爭議。其中,最大的爭議在於視頻中許多操作的安全性。
雖然在事發之後,小野已刪除了平臺上為數不少的視頻,但燃財經翻閱發現,其留下的視頻中依然有很多吸引眼球但危險係數較高的視頻。比較而言,「酒精燈製作爆米花」已經算是危險係數相對較低的視頻了。
在她發布的視頻中,酒精燈是常用的工具,其餘如留聲機、麵包機等都是其拍攝視頻的道具,而在這些視頻中,很少有危險提示,即便有的視頻會出現相關危險提示,時間也僅為兩秒左右。
高錳酸鉀+甘油,來自小野視頻截圖
電燈泡煮咖啡,來自小野視頻截圖
火燒披薩,來自小野視頻截圖
小野曾在多個場合提到視頻拍攝中出現的危險。
她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公司曾接到過成都公安消防支隊的警告,對方稱接到多名網友舉報,其在高層寫字樓中的辦公室內多次使用明火,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並且涉嫌違法。
此前,小野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表示,在拍攝「手心烤魚」這條視頻時,雖然已經做過很多次實驗,但在正式拍攝時,火勢沒能控制住,整個桌子都燃燒起來,自己的眉毛、睫毛、頭髮都被燒掉了一部分,嘴上也燒出了水泡。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第二十一條規定: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菸、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當按照規定事先辦理審批手續,採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作業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定
圖片來自網絡
但這些都沒能阻止小野繼續發布獵奇視頻。
另一方面,小野所發布的視頻都是經過後期加工和剪輯過後的成品,在播放時很容易對觀眾造成誤導。
比如,在走紅的「飲水機煮火鍋」視頻中,她所採用的方法是把電線進行交纏,使其短路,從而能實現讓飲水機煮沸的效果。這條視頻當時在全網播放量接近一億。
來自小野視頻截圖
在這條視頻中,並未播放小野使電線短路的過程,而在其與網紅張大奕的一條視頻中,展示了這一過程。小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稱,很多評論說小野用飲水機煮火鍋非常髒,但飲水機在拍視頻時的確是經過清洗的,只是在後期剪輯時覺得沒必要,而把這段剪掉了。
小野在9月10日微博發布的回應中也提到,雖然他們的視頻在拍攝過程中,有安全保障和消防措施、也有專業人士監督。但這些,不僅沒在視頻中表現出來,也沒有在視頻中標註清楚。
來源 /小野微博
從事消防工作的相關人士在看完小野視頻截圖後對燃財經表示,從安全角度來說,上述圖片的所做所為都存在安全隱患,且涉嫌違反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規定。
辦公室小野應該承擔多少責任?這些短視頻創作者在影響力和傳播效用上難以被超越,對於應負的責任卻難以界定。
在周哲離世之後,輿論對於辦公室小野是否應該承擔責任呈現了多種分歧。
一種聲音認為,短視頻是面向所有人的,家長監管不利不應該怪到短視頻創作者頭上。而另一種聲音認為,抖音和「辦公室小野」作為視頻的平臺方和發布者,加大了視頻的傳播力度,同樣應該為視頻帶來的嚴重後果負責。
我們可以明確的是,首先辦公室小野對她的某些視頻,沒有做明顯的安全提醒。平臺也應當有審核功能,對於一些可能存在錯誤引導的視頻,平臺有義務不允許其上架。但關鍵在於如何去界定「風險」。
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新銳解釋,「危險視頻」不像色情視頻一樣鑑別起來比較容易,只要有類似露點就可以下架。
他認為,這個問題的第一責任人首先是家長,其作為法定監護人應履行監護責任,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安全。儘管痛失女兒很令人同情,但法律來說其仍然負有主要責任。
可樂罐爆米花視頻封面
視頻發布者也負有一定責任,其粉絲有數百萬,以往視頻傳播量很大,應該能預計到肯定有未成年人觀看,甚至模仿。對於其中的危險性(尤其之前已經有消防人員提示)並未進行任何提示,有一定過錯,對於結果的發生負有責任。
關於抖音的責任,首先有一個事實需要查證,即涉事視頻在抖音平臺的播放量。如果播放量很小,則平臺可以抗辯並不知情,對於播放量大、影響力大甚至得到平臺推薦的熱門視頻內容,平臺具有相對更高的審核義務。儘管目前並無詳細的規定。
燃財經詢問多位律師,對方均表示,目前涉及到短視頻風險管理的法規並不多,對於風險界定也沒有明確規定。與這次事件最接近的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還未正式生效。
其中有一條規定: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提供網絡平臺服務的,應當對其所登載的信息進行審查;發現前款規定的信息的,應當採取措施以顯著方式進行瀏覽前提示。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也認為,主播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為了片面的點擊(量)去做這種危險行為,明知道可能會讓別人去模仿,她依然這樣做了,主播是有一定過錯的。但這個過錯在法律責任怎麼認定?」他進一步解釋道,如果從侵權責任法來看,播放行為屬於放任了損害結果的發生。
「有人可能會說,主播的行為和損害結果沒有直接關係,是用戶願意模仿。但是不要忘記了,你的視頻一定會有人來看,點擊量比較高的情況下,主播就應該有更高的注意義務。」所以朱巍認為,創作者一方應該承擔責任。
同時他強調,技術發展的快速性和立法的滯後性產生的矛盾需要倫理道德來加以調整。
「實際上,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類似的倫理要求非常重要。道德倫理應作為判斷網絡平臺主體責任、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的重要標準,通過對個案倫理道德的考量,為日後形成立法打下基礎。對涉及內容標準、新產業影響、青少年權益保護和消費者權益的新產業,政府和協會應建立道德倫理委員會,對利用新技術的市場逐利行為加上『軟約束』。」朱巍表示。
雖然辦公室小野已經將其抖音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視頻做了下架處理,但燃財經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視頻仍舊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日常可見。由這起事故引發的對短視頻亂象的思考,也同樣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