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8月13日,是「國際左撇子日」。1975年的8月13日,美國的一群左撇子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國際的組織,設想把全世界的左撇子聯合起來,共同爭取左撇子的權益。1年後,他們舉行慶祝活動,將這一天確定為國際左撇子日。
認識那些著名的「左撇子」
左撇子,也叫「左利手」。這個特別群體,也是一個精英雲集之地:亞里斯多德、愛因斯坦、牛頓、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畢卡索、卓別林、賈伯斯等等。美國的前7任總統中也有4位左撇子——福特、老布希、柯林頓和歐巴馬。
有趣的是,在需要手持球拍的運動中,那些習慣於用左手的運動員,除了本身天賦異稟、後天勤奮之外,他們獲得成功也跟左手持拍有著不小的關係。因為在大多數運動員都是右手持拍的情況下,左手將在球路上的獨特性,讓對手很不適應。中國桌球運動員王楠、丁寧,羽毛球運動員林丹、傅海峰等等都是左手持拍。
「左撇子」真的更聰明嗎
既然出了這麼多名人、精英,那麼,左撇子是不是就更聰明呢?來看下面這段解答:
事實上,有研究表示,和專一使用左手的「左撇子」相比,那些經常鍛鍊左手的「右撇子」更為靈活、敏捷,換句話說,左手、右手都能用得很好的人,往往更加聰明。
「左撇子」的小煩惱
世界上大約有10%的人是「左撇子」。他們的生活也有一些小小的煩惱呢。比如:在我國,左手用品市場幾乎仍為零。但這並不是因為沒有需求,而是商家不夠敏感。現在的書寫工具、剪刀、活頁本.等等物品都只適用右手,而左手使用的商品寥寥無幾。要買一款適合左撇子使用的鍵盤、滑鼠,往往要下更多功夫尋覓,而且要花上更高的價錢。
「左撇子」需要糾正嗎
既然如此,慣用左手的孩子,要趁早糾正嗎?對此醫生認為:「左撇子是一種正常現象,孩子慣用左手或右手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習慣問題,不必強制改變。」
左撇子更多用右腦來思考,更富於形象思維,空間平衡能力更好,側重於情感、直覺和藝術。孩子處於語言學習的階段,如果家長強迫孩子改用右手,已建立的大腦優勢半球會從右側改為左側,易致孩子的語言中樞混亂,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口吃,也有孩子表現為唱歌跑調、發音不準等。
專家提醒,培養孩子的本質在於「順」,只要使用左手未產生生活、交流上的不便,順其天性培養為宜。
來源:海寧日報/大潮網/百度等網絡
本文由「連杭網」整理髮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