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阿拉丁》登上大銀幕,觀眾們立刻喜歡上了這個孤兒的冒險故事,他與一張飛毯、一個強大的精靈和一位獨特的公主相遇。這部電影成為了經典,不僅衍生出了百老匯音樂劇,其真人翻拍版如今也已經上映。不過,《阿拉丁》電影版和原著有多少相似之處呢?
1、阿拉丁只是1001個故事之一
《阿拉丁》是《一千零一夜》(又稱《天方夜譚》)中的一個故事。女主人公謝赫拉莎德嫁給了一個兇殘的國王,國王會在結婚後的第一天就殺死新婚妻子。為了拯救自己,她每天晚上都會為丈夫編一個故事(阿拉丁就是其中之一),省略故事的結局,不過她承諾以後一定會講完。一夜又一夜,扣人心弦的故事迫使好奇的國王推遲殺掉謝赫拉莎德,以便獲取隨後的情節。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不僅包括阿拉丁,還有航海家辛巴達和阿里巴巴。
2、《一千零一夜》不僅源自阿拉伯
這些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來源於北非、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印度以及東亞文化。例如,公元947年,阿拉伯歷史學家馬蘇迪描述了來自古代世界的一千個故事的合集,他稱之為《赫扎爾─艾福薩那》(一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流傳了幾個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民間故事和譯本不斷加入其中。
1712年,法國學者Antoine Galland將阿拉伯語版本的《一千零一夜》翻譯成了法語。Galland添加了幾個新故事,這些故事是來自阿勒波的敘利亞人anna Diyab向他講述的,《阿拉丁與神燈》就是其中之一。
3、阿拉丁並非來自阿格拉巴
在Galland的法譯本和Richard Burton頗受歡迎的1885年英譯本中,阿拉丁「生活在中國的一座城市」。維多利亞時代的阿拉丁故事插圖將故事背景設定為中國,把其中的人物描述為中國人。20世紀初,當阿拉丁搬上大銀幕後,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種族開始轉移到阿拉伯和中東。
4、阿拉丁與母親一起生活
與迪士尼的電影版本不同的是,《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並不是父母雙亡的「街頭鼠輩」。阿拉丁的父親是一個裁縫,已經死了。他的母親是一個貧窮的寡婦,但仍然活著。阿拉丁的母親是第一個摩擦神燈,釋放精靈的人。
5、阿拉丁並不是「未經雕琢的鑽石」
在迪士尼的《阿拉丁》中,阿拉丁聰明、忠誠、足智多謀,但卻因為貧窮而被輕視。在Richard Burton的版本中,這位「英雄」膚淺、懶惰、貪婪,很容易被財富所欺騙。阿拉丁的父親因為他的兒子拒絕學習一門手藝而死亡。
6、實際上有兩個魔法精靈
在《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召喚了兩個強大的精靈來幫助他。其中一個住在神燈裡,另一個住在魔戒裡。在故事的不同階段,這兩個精靈都出來幫助阿拉丁,滿足他的願望,幫他擺脫困境。
7、總共有三個反派人物
迪士尼的《阿拉丁》面對的是邪惡的大臣Jafar,但在原著中,實際上有三個反派。第一個是一個來自非洲的邪惡魔術師,他假扮阿拉丁失散多年的叔叔,欺騙阿拉丁找回神燈。第二個是魔術師更為邪惡的兄弟。第三個是大臣的兒子,和阿拉丁一樣愛慕公主。
8、阿拉丁遇見公主時,她已經訂婚
在原版故事中,阿拉丁看到蘇丹國王的女兒Badr al-Budur(不是Jasmine)的真容後,便把大量禮物送給她的父親以追求她。蘇丹國王接受了他的禮物,但還是把女兒嫁給了大臣的兒子。阿拉丁用精靈綁架了新郎,把他放在一間又冷又暗的牢房裡囚禁了兩夜,直到這個年輕人請求取消兩人的婚約,最終蘇丹國王答應了。
9、遠不止三個願望
公主取消婚約後,阿拉丁開始真心誠意地向她求婚,他利用精靈的贈予的多個願望,用黃金、珠寶、一座華麗的宮殿、僕人、士兵和駿馬來迷惑她和她的父親。阿拉丁與公主結婚後,他們的願望還在繼續實現,他們積累了更多的財富。
10、《阿拉丁》有續集
與任何一部好電影一樣,阿拉丁的故事也有(各種各樣的)續集。阿拉丁和公主殺死邪惡的魔法師(通過誘惑、毒藥和刀刺)後,從此在中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直到魔法師更強大的弟弟來到中國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