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縮小人生》為了節省開支而把自己變小,你看過嗎?

2021-01-07 秋去春又來

在《縮小人生》中,亞歷山大·佩恩描寫了一對財政緊張的夫婦,為了節省開支他們決定「縮身」——把自己變得更小,這樣日常消耗也就少多了。然而在縮身開始前的最後一秒,妻子退怯了,只有丈夫進行了縮身。由此帶來的結果是,迷你小丈夫(馬特·戴蒙)與妻子在很多方面開始出現不和諧,夫妻關係陷入緊張。

這個故事的外衣是科幻的:科學家為了解決人類生存危機,發明了通過把人縮小來保護生態環境的醫療技術。這個腦洞大開的設定的確可以生發出一個剖析人類社會何去何從的科幻故事,但本片沒有這麼做。關於downsizing的科技部分解釋的很簡單,手術的具體實施過程在影片中也呈現的十分戲謔。影片也沒有對這項技術所帶來的社會變革進行深入的探討,只是作為必要的背景知識以簡短的電視新聞呈現。換句話說,馬特達蒙飾演的主人公Paul的故事雖然跟縮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縮小只是「表」,Paul這個普通中年人所面臨的一個個生活困境才是這個故事的「裡」。

Downsizing 縮小,這個關鍵詞非常有意思。它不僅在電影中被頻頻提及,更是被直觀的呈現出來。被縮小的過程非常冷幽默:一個個大活人被剃光體毛、清除補牙的填充物後,被護工注射一種藥水,然後推進一個封閉的廂式機器裡「加工」幾分鐘就成了!一排排光溜溜的人被麻醉了沒有任何意識,任憑醫護人員漫不經心地翻身、操作、推來推去。一排排人被推進機器裡,操作員在外面通過玻璃窗觀察;縮小結束後,醫護人員用小鏟子把一個個縮小的人鏟到小推車裡,整個過程真的很像是在烤餅乾。如果你覺得這部分是導演在科幻的細節上不嚴謹,那你真的沒有看懂這個「downsizing 縮小」的隱喻。

科幻在這部電影裡是一個寓言、一件外衣。比如上文提到的貌似荒誕的「downsizing 縮小」,還有科學家提出的人類存活計劃也是簡單任性:一群縮小人一起躲到地下的避難所繁衍生息以躲避人類滅絕,直到千萬年後地表的自然環境恢復再回到地表。電影結尾部分的一個小細節頗有象徵意味,Paul本來是義無反顧地告別朋友踏上人類存活計劃的徵程,結果半路後悔又急匆匆的跑了回來,原因也很冷幽默:通往地下避難所的路不是下坡而是上坡。同行的人告訴他,要先爬到山頂才能開始往下走,所以準備好徒步很久吧。Paul看著別人興高採烈的往前走,腳底下猶豫了,這是因為他突然意識到,人類存活計劃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而自己之前竟然完全沒有想過這一點。他本以為找到了所謂的人生意義,其實他只是找到了一個安慰自己的藉口。人生沒辦法輕輕鬆鬆的逆轉,其實也不需要逆轉。當自己愛的人就在眼前,為什麼還要去翻山越嶺的找尋?

影片跳轉到十年之後,技術已經成熟,地產商們從科學家們的救市方案中看到了利益點,開發了一整片看似楚門世界的微縮樂土。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們忙不迭地將自己送進一列單行的迷幻樂園快車,另一頭是象徵著精英主義的微縮版豪宅生活,是付費購買了下半場人生後的集體狂歡。現世的中年焦慮似乎都可以落點於窮這一個字上,而將自己的人生打包壓縮,便可在另一半世界仍然以正常物質尺度運轉的時候進行兌現,相應成倍地放大了在微縮世界的購買力。

導演用一個越南裔難民身份的女主將一個困惑的赤條條的男主從精英粉飾的微縮樂園拽入微縮貧民窟。以前大概是只從電視上看到過的難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垂直的監獄樣式的貧民窟上演著。導演的野心在此處顯露了出來,在同一個時空,科學家們研究著人類的環境問題,為地球末路而憂心忡忡,而貧民們難民們想的是每天的生計和如何能體面地死去。導演並沒有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而是在天災人禍的2017年末,以微縮的概念把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各個階層的人群的困境,濃縮在一處,並以戲劇的方式呈現,是高明的,是以觀察者的視角,戲謔的對左右兩派的警示。

影片最後設置的一個衝突,來自於男主跟著杜尚去到科學家們設立的第一批微縮人村莊去參觀科學家們最新技術-科學家們語言地球將要滅亡,他們在地下開挖了一個不需要陽光照射的全人工化世外桃源,並以為人類獻身的口吻號召大家移民人類最後的諾亞方舟。剛剛建立起憂患意識想要找尋新的人生意義的男主,感受到了人類的宏大使命的感召,下定決心加入。

最後想多嘴兩句洗錢電影的定義:洗錢電影就是眾多打著電影旗號實則在虛報花銷虛報票房在錢來錢往的過程中最後獲得自我流量高潮的一種國產片。我是認真地覺得這些電影被拍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洗黑錢的,因為我完全看不出來拍片預算都花在了什麼地方。相比起來,這部電影好像突然不差了,不過它的確給我帶來了更加噁心的主觀觀影體驗,這點沒法抹滅。

相關焦點

  • 《縮小人生》:把自己變小就能變富豪,你願意嗎?
    如果一塊餅乾能吃上一個星期,一棟80平米的房子能夠換成2000平米的別墅,你願不願意呢?但得到這一切的前提是得把自己縮小到十幾釐米的高度。電影《縮小人生》,裡面的科學家為了解決人類生存危機,人們可以自願縮小自己,之前所擁有的財富和生活質量在小人國裡都可以大幅提升。
  • 不只「蟻人」會變小,這些電影裡還有更不可思議的「縮小人生」
    讓人不禁想起小時侯看的《西遊記》,孫悟空可以把自己變小,用一片葉子當被子蓋著睡覺,讓人滿是羨慕。不過,與蟻人和孫悟空相似的「縮小人」,在電影裡還真不少,只不過變小後是福還是禍,還是他們自己最清楚。▲《蟻人2:黃蜂女現身》2018年為了充實各位看完《蟻人2》後的談資,也為了豐富各位的人生體驗,我們通過目的、方法、過程、結果四個方面總結了這些「縮小的人生」。
  • 《縮小人生》人生
    講述了一對中年夫妻為了節省開支,他們自願加入縮身計劃中把自己變小,結果只有丈夫變小了,妻子並沒有,於是兩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所以,如果你以為電影只是想通過對比不同的世界,折射小兩口的中年危機,一部單純而又有看點的喜劇愛情電影,那就大錯特錯了。為何?且聽我慢慢道來,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故事。
  • 他變成了世界上尺寸最小的男人後,老婆跟他翻臉了……小萌為大家解說電影《縮小人生》
    《縮小人生》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喜劇片,由亞歷山大·佩恩執導, 馬特·達蒙、克裡斯汀·韋格領銜主演。
  • 縮小人生
    電影連結:https://pan.baidu.com/s/1ggYSDMz(百度雲連結,電腦可直接觀看)導演: 亞歷山大·佩恩編劇: 亞歷山大·佩恩 / 吉姆·泰勒主演: 馬特·達蒙 / 克里斯多福·沃爾茲 / 周洪 / 克裡斯汀·韋格 / 羅夫·拉斯加德 類型: 劇情 / 喜劇 / 科幻製片國家
  • 《縮小人生》就算縮小了身體,也縮小不了人生
    到後來才知道,就算縮小了身體,也縮小不了人生。以前看過一篇鄭淵潔的童話,是說有一天主人公和小夥伴變小了,進到自己搭建的玩具城堡裡痛快地玩了一整天。那一天沒有作業,沒有煩惱,沒有爸媽的絮叨。直到結局主人公都不願意變回原來的大小。
  • 喜劇科幻《縮小人生》超清資源
    ◎片  名 縮小人生 Downsizing◎又  名 縮身 / 縮水人間(港) / 誰縮小了我的老公(豆友譯名)◎年  代 2017◎國  家 美國◎類  型 劇情 喜劇 科幻 ◎語  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8-30(威尼斯電影節) / 2017-12-22(美國)◎豆瓣評分
  • 《縮小人生》科幻電影解說,男主縮小後變土豪,過上奢侈的生活
    用最短的時間看最過癮的電影,大家好我是小rao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小夥通過縮小技術變成小人後暴富的故事《縮小人生》,廢話不多說咱們來看電影吧。由於人類濫用資源,導致資源開始不斷的匱乏,所以為了節約資源,科學家研究出縮小技術,沒錯這就是我們的簡博士,為了更好的證明實驗,他把自己給縮小了。
  • 解析電影《縮小人生》給你們看一看變小後的人生
    [縮小人生]講的是,科學家發明了能把人體縮小至12cm技術,用以應對能源危機、環境保護、垃圾處理等問題。 達蒙飾演的保羅並不關心這些,他鍾意的是人體縮小後,相應使用的物品也會變小,也就更便宜。
  • 縮小人生 | 這部衝奧的電影為什麼銷聲匿跡了?
    也縮小不了人生以前看過一篇鄭淵潔的童話是說有一天主人公和小夥伴變小了進到自己搭建的玩具城堡裡痛快的玩了一整天那一天沒有作業,沒有煩惱,沒有爸媽的絮叨直到結局主人公都不願意變回原來的大小他說,比起現實世界中的複雜紛擾,他更願意活在小人的世界裡
  • 《縮小人生》:真正讓人生「縮小」的,是「逃避」
    去到這個地方的唯一條件,是將你從1米8的大個子縮小到10公分,除了身材比例縮小且不可逆之外,不會影響你任何的健康問題。你願意嗎?當他們在看到那些通過「縮小」技術,將自己從正常身體,縮小到只有10公分大小,並因此獲得美好生活後,丈夫就與妻子自願加入到「縮小」計劃中——把自己的尺寸變小,已獲得奢侈舒適的生活。不曾想,妻子在「縮小」手術的前一秒臨時變卦,只有丈夫變小獨自一人進入了「縮小」後的迷你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中,保羅發現這裡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完美。
  • 公司經營不善入不敷出,可以裁員以便節省開支嗎?
    公司經營不善入不敷出,可以裁員以便節省開支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艾勞動所在的公司因經營不善發生嚴重困難。公司高層經過緊急商議決定通過縮小業務範圍裁員的方式應對危機,等經濟局勢好轉後再開拓市場。艾勞動的妻子剛剛下崗,家中兒女尚讀初中,艾勞動很擔心在裁員中失去工作。公司業務受到疫情衝擊經營慘澹,選擇裁員無可厚非,但是需要遵照法律程序。
  • 如果人可以縮小到12釐米,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縮小人生》觀後感
    2018 / 02 / 07 星期三文 | 左岸故事圖 | 網絡昨晚觀看電影《縮小人生》,剛剛開始看的時候真的很新奇,人變小了身邊的事物變得既搞笑又可愛。《縮小人生》講述了的是挪威的科學家們研究出一項技術,可以將人的身材尺寸等比例縮小到只有12cm高,並且他們堅信這項技術將為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因為迷你人可以比正常人少消耗很大一部分食物和能源。男主保羅一個努力維持著家庭收支平衡的正常人,他和妻子奧德麗(克裡斯汀·韋格飾)決定去縮身,然後搬到專為迷你人建設的社區去生活,這樣可以相對節省下很多錢,從而過上奢侈的生活。
  • 《縮小人生》:平庸,但引人深思
    假如有一種高科技,可以把人縮小到12釐米大小。你願意接受嗎?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我為什麼要那樣做?《縮小人生》今天小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裡的主人公保羅,就面臨著這樣的選擇。那就是《縮小人生》。
  • 為了買房,他甘願被縮小成12釐米!人生可以縮小,可善意卻需放大
    有種技術,可以把你縮小的12釐米大小,你願意做嗎?我想大多數人首先的反應就是,「為什麼要縮小」?更直接點就是,「縮小了有什麼好處」?科學家會告訴你,減少汙染垃圾,減少人類的消耗,給地球減負,為環保事業做出貢獻。你說,「哦」。
  • 《縮小人生》影評:警惕,zzzq正在毀掉好萊塢!
    把人縮小,並不是什麼新鮮的科幻創意了,畢竟我們都是看著多啦A夢長大的人。且近來也有《蟻人》、《借物少女艾莉緹》等相似的電影。不過話說回來,《縮小人生》雖然沒有這兩部好看,豆瓣也只有5.4分,但在我這裡還是及格的,沒有網友說的那麼不堪。影片的主演馬特達蒙,主演過《拯救大兵瑞恩》《火星救援》《諜影重重》系列,絕對的好萊塢一線大卡司。
  • 盤點5部把人縮小的電影!別告訴我你只看過《蟻人》
    這段時間蟻人可謂是科幻片的一股清流,片中蟻人和黃蜂女可大可小的能力,給觀眾帶來了獨特的視覺衝擊,比如玩具小火車疾馳而來,蟻人開著巴掌大小的戰車和反派激戰,使人在緊張刺激同時又被其反差萌給逗笑,這種大小之間的反差在蟻人系列被發揮地淋漓盡致,實際上把人變小這個梗在影史上並不少。1.
  • 原 創|:《縮小人生》情感類科幻片,這個腦洞開大了
    【1】《縮小人生》之切入方式今天來說說情感類科幻片《縮小人生》,光聽著這個電影名字,似乎覺得算不上科幻片,從小編看過這部電影來說,整體上來說主打情感,【2】《縮小人生》之劇情這部情感類科幻片的劇情,可謂是腦洞大開的電影,講得是在電影裡面人類可以使用高科技技術把人的身體縮小到5英尺,用減少資源的使用來保護環境,降低人類對環境的危害。
  • 電影:人類發明了人體縮小技術,一米八的成年人,被縮小到12釐米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部腦洞大開的電影!未來的某一天,科學家發明了人體縮小技術。這種縮小技術,可以把一個一米八高的成年人,縮小到12釐米,比一個礦泉水瓶還要小很多。有了這種技術後,人類產生的垃圾將會大大減少。科學家研究得出結論:36個縮小後的小人,在4年內產生的生活垃圾,僅僅只有一小塑膠袋......
  • 《縮小人生》科幻版「小人國」
    科幻總是「大開腦洞」最近看了一部《縮小人生》發現這部影片口碑兩極分化,爭議很大,也許這就是科幻的魅力所在,不過優秀的地方也有很多,這部電影是第89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的年度佳片,還是BBC評選的年度十佳影片,頗受各大電影節和媒體的青睞,對於這樣的好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卻只有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