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老舊小區,價值嚴重被低估!

2020-12-22 房天下

作者: 地產下半場不管夜晚經歷了怎樣的疲勞、泣不成聲,早上醒來這座城市依舊車水馬龍。

大家初到一個城市,剛安身立命時,都租住過這樣的房子:地段不差,甚至在老城中心;生活方便,大型商超、菜市場、餐飲、醫院應有盡有;交通便利,出門百米就是公交車、主幹道。

小區內小販擺攤交談聲,來回穿梭的電動車,交織在一起。這就是榮光與囧境並存的老舊小區。

幾乎每個購房者都有過這樣的糾結,地產下半場提問箱裡,也經常有類似的疑問:

同樣預算下,買遠郊還是市區?遠郊太遠,市區又太老!

拋開各大樓盤,疊加的一些價值泡沫,細研老舊小區會發現,對部分人來說,老舊小區性價比大於新盤,優勢如下:

第一,總價低。

小時候覺得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是大問題。後來才發現沒有錢才是最大問題。市場上樓盤遍地開花,從主城到郊區,都4位數到5位數,從1字頭到3字,對剛需來說,看似選擇很多,但層層條件篩選下來,實際能選擇的,一個巴掌能數過來。

對剛需來說總價相差兩三萬元,背後可能都是省吃儉用,東拼西湊的心酸。所以老舊小區有許多小面積低總價的房源,比如100萬初頭的三室,甚至不足100萬的兩室,無疑是給資金有限的剛需人群,一處安家立命之所。

第二,交通網、生活配套完善。

前段時間,朋友住進了期盼已久,遠大新的房子。向我吐槽:「確實是遠離城市喧囂,但生活太不方便了,缺少商超,而且周邊一直在蓋房子,到處是工地,叮叮噹噹噪音太大了。」

朋友這段吐槽,雖然並不適用所有人,卻點出了遠郊房的尷尬之處,周邊始終是建設中,小區徒有威武霸氣的體量,生活氛圍遠遠沒有跟上。

而老舊小區就顯得可親許多,比如濟南王官莊。

王官莊位置極佳,以此為中心兩三公裡圈內,遍布各種商業醫療配套。環宇城、和諧廣場、連城廣場、歐亞大觀、家家悅、大潤發、銀座購物中心等等。在醫療資源更是豐富,市立五院,兒童醫院,省立醫院都在附近。

交通上更是方便,濟微路、二環南路、劉長山路;公交車,有K102,BRT7等近30條路線。如果加班打車,即便從奧體回來也不過30元,多數地方10多元就能解決問題。

與郊區新房,30分鐘一路公交車,20分鐘等不來計程車相比,喝酒叫代駕基本100元起步相比,出行體驗簡直天上地下。

在王官莊小區內,清晨小攤食物一路飄香,5元買個煎餅果子,邊走邊吃;路過大眾廣場,精神矍鑠的老人敲打著腰鼓,與形色匆匆,帶著黑眼圈的年輕人,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從房子本身來說,車位和電梯是不足之處,但公攤面積卻更小,同樣三室,90多平的老房子,比新盤一百一二平米的使用面積還要大很多。

總體來說是以偏低的價格,博得了較為便利的生活環境。老舊小區昔日輝煌散去,但煙火之氣依然旺盛,詮釋著無數年輕逐夢人的生活。

第三,學區。

有學區的老舊小區始終是市場熱點,對於其它房子來說,簡直是降維打擊。當普通房子還在痛擊居住需求,進行物理攻擊時,這邊早就棋高一招,展開精神層面的攻擊,一句「你難道不想孩子上好學校嗎?」直戳心窩。

一本房產證,是學校通行證。

一般老舊小區,都有較為成熟的學校,而且學區較為固定,入學有保障,不像新盤的學校,不是在籤約的路上,就是建設途中,甚至孩子上學了,學校還沒著落。

除了這些優勢,老舊小區也存在一些囧境。

100-140㎡的老舊房子遠沒有90㎡及以下的房子有市場,存在有價無市的情況。

按照木桶理論來講,短板決定全部,但在房子這裡似乎並不適用,房子某些優勢比較突出,就可以在市場中獲得青睞。

而這部分房子特別像文理均衡,選課困難的學生。總價比不過同樣老舊小區的小面積房,新鮮度上又比不上新房。再有各類有關新房鋪天蓋地的宣傳,各種因素影響下,導致主城老舊小區價值嚴重被低估,被忽視,甚至成為被嫌棄的對象。這是在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曾發生的現象。

比如柳行小區,位於大明湖畔,絕對的黃金位置,單價14418元,對比周邊的城市資源,其實也算不上貴,97㎡的房子總價為140萬,通過信息可以看出,3年前剛轉手,1年前就再次掛出。掛出1年半,交易仍未成功。只能說,濟南主城區,價值被遮蔽,大家過於追求被炒作的遠郊新房。

在這樣的囧境下,不少人房主只能寄希望於老舊改造,重新煥發價值。

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對老舊小區改造投入巨大精力。今年3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深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明確改造範圍和改造目標。

根據計劃,2020年濟南市開工改造老舊小區50個項目(片區)、605.88萬平方米、62249戶,同時開工建設既有住宅增設電梯200部。放眼全省,山東的目標是開工改造40萬戶以上。

對很多老舊小區來說,也是個老樹發新芽的機會。

年輕人來到城市,不是要蝸居在郊外呼吸新鮮空氣,而是要與這個城市更好的融合。就像網絡這麼發達,很多人能接觸到全國各地的東西,卻依然擋不住大批人前往北上廣的步伐,感受大城市的氛圍。

相關焦點

  • 2020年濟南各區老舊小區、城中村、安置房等改造計劃「出爐」
    文|中國房地產報濟南 三日隨著城市發展的升級與更迭,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也在優化提升。近年來,濟南在老舊小區整治、棚戶區改造等方面多措並舉,使得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節節攀升。如今,「蝶變」後的小區讓人耳目一新,開窗見綠,聽鳥聞香,在內外牆粉刷、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下,居住環境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有一些暫未列入徵收改造計劃的小區業主們,也開始對舒適的居住環境充滿期盼……近日,濟南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在老舊小區改造、棚改舊改、租賃住房建設等方面舉措,將持續改善民生保障。那麼,各區的具體改造計劃有哪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讓山城老舊小區「既好看」又「好住」 ——重慶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
    南橋苑小區「建融家園」面積約3000平方米、房屋48套(96間)。改造前,網線亂搭亂建、配套設施不完善、外牆大面積脫落、內部滲水嚴重、沒有電梯,部分房屋空置多年。所在街道和業主改造提升的意願很強烈,但因多種原因一直未能改造。引入市場力量參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為這個小區帶來了轉機。
  • 全國老舊小區改造半年報:鄭州、西安改造小區最多,杭州15萬家庭...
    而從改造計劃覆蓋的家庭來看,部分城市同時發布了老舊小區的改造面積與覆蓋家庭數量。其中,杭州2020年的改造計劃涉及家庭最多,達到15萬戶,另外南昌和武漢的覆蓋家庭也超過了10萬戶,太原、蘭州和濟南則超過了5萬戶。改造計劃的推進進度如何?
  • 重慶:老舊小區裡上演新生活
    在他的記憶裡,曾經的三河匯碧片區因為早年城市規劃、管網設置不完善,生活、生產汙水直排而發黑髮臭,加之片區建築風貌斑駁老舊、牆皮脫落、私搭亂建、管道淤塞,公共環境雜亂,城市基礎設施缺失嚴重,「髒、亂、差」現象突出,一度讓這片城市發源地「拿不出手」。老城、老舊小區更新改造不僅速度慢而且力度小、缺乏品質感,這是不少城市面臨過的「成長的煩惱」。如何治療這一「城市病」?
  • 老舊小區換新顏 構築舒暢新生活
    「要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今年7月,國務院首次就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為了辦好老舊小區改造這件「民生事」「要緊事」,我市持續深化城市有機更新,制定建德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了以市住建局牽頭、街道具體實施、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換新顏」的實踐之路。
  • 用於遵義58個老舊小區改造!
    黃偉強調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是得民心、穩投資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各級各相關單位要深入調研掌握老舊小區實際情況,順應群眾改善居住條件期盼,廣泛徵求住戶意見建議,充分尊重群眾意願,耐心細緻地做好思想工作,努力形成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
  • 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新生活 讓居民看得見、摸得著
    今年以來,道縣始終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民生實事項目工程來推進,四通八達的道路、整齊美觀的生態停車位等「內外兼修」的環境改變,不僅改出了居民的新生活,也讓居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目前,林業局老舊小區的排水管道、強弱電電纜、自來水管道已全部下地,全部施工任務已完成90%。
  • 今年我市計劃改造58個老舊小區
    2020年,全國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本月,來自於國務院的這個消息,令遵義的眾多老舊小區住戶十分興奮。隨著時代的發展,基礎設施陳舊落後,公共空間不足等各種老舊小區的共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一旦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後,必將是一項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民生工程。
  • 脫下老舊「外套」,穿上靚麗「新衣」舟山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5000餘...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一直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政府實事工程之一。去年以來,舟山市將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提升海上花園城市品質的重要內容,下足繡花功夫,老舊小區換新顏,老百姓的幸福感顯著提升。「經過這麼一整治,小區的檔次和舒適度提升了,大家一有空就喜歡來這裡坐坐。」該小區6幢的居民許子玉讚不絕口。 下水道堵塞、排水不暢曾是東園新村「老大難」問題。「小區地勢較低,原先埋著的管道口徑小,年久失修,老化嚴重,一遇到強降雨,整個小區就有可能受淹。」東園社區黨委書記王秀君介紹,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社區新鋪了一條長約800米、直徑30釐米的雨水管道,提升了路面的排水能力。
  • 鄭州市管城區這個老舊小區改造了,但為啥小區凹陷的地面不改造?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老舊小區改造,為何凸凹不平的地面不改造?」12月13日,有鄭州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他們小區有老人和孩童,經常出入小區,這樣太不方便了。當天上午,記者來到了管城區塔灣路和硝灘街附近的一處小區探訪,記者在該小區看到,電線私拉亂扯嚴重,電動車到處停放,尤其是地面不平,有的已經凹陷。對此,小區多名業主表示,老舊小區改造,就要把好事辦好,不僅僅是讓小區好看,還要居民居住起來舒適,改哪裡?怎麼改?要先徵求業主意見,而不是統一行動的改造。
  • 襄陽老舊小區改造「三問」暖民心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和發展工程。2019年起,襄陽市決定3年改造中心城區666個老舊小區。改造堅持「三問於民」,即改造前問需於民,改不改居民說了算;改造中問計於民,怎麼改、改什麼,尊重居民的意願;改造後問效於民,改造效果好不好,由居民來評價。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老舊小區改造不停歇。鎮海老舊小區白龍片區化改造工程現場。據了解,自2018年啟動第二輪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海曙區已完成了偃月小區、迎鳳小區、高塘花園、後河小區及永壽小區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涉及總面積35.1萬平方米,小區基礎設施得到提升。
  • 安徽繁昌:繁陽鎮「聚福園」老舊小區改造有力推進
    2020年4月20日,安徽蕪湖,在繁昌縣繁陽鎮「聚福園」商住樓小區,一名工人正站在梯子上將電信、移動、聯通、鐵通、安廣等部門架設的各種線路進行整理綑紮,頓使「蜘蛛網」密布的外牆變得清爽美觀起來,這是總投資136萬餘元的該商住樓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工作場景。
  • 大事記丨2020老舊小區改造
    尤其是老舊小區改造和市民生活緊密相關,讓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    2019年11月22日,西安市舉辦「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新聞發布會,就全市老舊小區改造事宜進行了通報,並公布《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未來兩年將完成繞城高速以內80%以上老舊小區改造。
  • 廣西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超過20年的老舊小區將有望全部得到...
    央廣網南寧11月28日消息(記者鄧君洋 通訊員李遠哲)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全面推進廣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將通過規範改造範圍和內容、編制專項改造規劃、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加大資金籌措和監管等措施,力爭2020年內全區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達1412
  • 貴港老舊小區改造最新進展,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貴港老舊小區改造最新進展,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快樂妹說:小區更漂亮了~前段時間,貴港市本級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式開工各小區的改造項目進度也深受大家的關心老舊小區改造是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有利於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優化城市人居環境改變老舊小區髒亂差的現狀前不久,豐寶小區改造也正式動工目前建設進度如何?
  • 湘潭嶽塘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新生活
    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湘潭報導「黨群攜手破難題,老舊小區展新顏,環境變美房價漲,居民喜樂不搬家。」最近,湘潭嶽塘區嶽塘街道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字裡行間透露出居民們對老舊小區改造後的滿滿幸福感。這已經是62歲老黨員鄭映霞今日敲響的第五戶居民的家門了,自開展老舊小區提質改造以來,鄭映霞便主動上門,徵求居民意見,並及時向社區、街道反映居民訴求。新四村糧店小區建於九十年代初,由於是開放式小區,沒有物業管理,路面和廚房下水管道破損嚴重,今年10月,鄭映霞徵集居民意見反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問題立馬得到解決。
  • 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76萬戶
    各地黨委、政府積極承擔起老舊小區改造的工作重任,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健全推進機制,加強組織協調,確保目標任務認真紮實地完成。比如,鄭州市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中心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成立市、區(縣)兩級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指揮部,有力推動工作進展。完善政策保障。
  • 老舊小區改造暖民心 居民送錦旗表感謝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趙穎)近日,大同市平城區安益園小區居民們和物業站將寫有「惠民工程惠及百姓,精心施工居民稱讚」以及「老舊小區換新顏,提檔升級惠民生」的兩面錦旗送到平城區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總指揮部,對帶給小區居民的實惠表示感謝。
  • 事關老舊小區改造!
    ,現將《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到2022年,各地形成較完備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措施和可持續發展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有條件的市、縣,力爭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二)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