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都說「我的」,物權意識太強,「大禹治水」疏勝於堵

2020-12-23 糖果育兒日記

小孩子總會有一段時間比較「獨」,物權意識很強,想把什麼都佔為己有。玩具只要是自己喜歡,拿上就跑,不管是商場裡的,還是別的孩子手裡的。

這個階段的寶寶總是「愛惹禍」,喜歡「強取豪奪」,很多寶媽也會因為寶寶惹的麻煩感到困擾。

鄰居家的孩子豆豆,前段時候跟樓下的小朋友一起玩,就搶了小朋友的玩具車。

奶奶讓他還給小朋友,豆豆態度強硬的說,「不還,是豆豆的!」被搶的小孩子哭了起來,兩個孩子在樓下吵鬧了好一會兒。

後來奶奶回樓上把豆豆的玩具車拿下來,他才把玩具還給小朋友。

原來是豆豆自己有一輛一模一樣的車,把小朋友的當成是自己的,才惹了這樣的禍。

兩三歲的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其實是正常現象,家長們不用驚慌,也不要急著給孩子扣上「自私」的帽子。這是孩子「物權敏感期」的正常行為。

孩子什麼都說「我的」,可能是「物權敏感期」

大多數孩子都有這樣的階段:

在飯桌上,寶寶把自己喜歡的菜放到面前,喜歡一個人獨享,別人想吃都不行;

在商場裡,寶寶看到喜歡的零食、玩具,直接抱起來就跑,也不管是不是需要付錢;

在公園裡,最受小孩子歡迎的公共滑梯、大型玩具,寶寶自己玩,不想讓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甚至跟小朋友動手。

寶寶的這些行為,只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覺醒,處於物權敏感期的正常行為。家長不要過度的批評指責,甚至搶過寶寶手裡的東西,強行讓寶寶學會「分享」。

這樣粗暴的解決問題,會讓傷害寶寶的自尊心,時間久了會給寶寶留下心理陰影,導致性格軟弱。

對於寶寶愛搶別人玩具,建議採用:「大禹治水」疏勝於堵

1)不要粗暴的搶回來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搶玩具,都覺得是不對的、無理的、沒有教養的。有的家長缺乏耐心,說了兩次讓寶寶把玩具還回去,寶寶還是堅持抱著不肯給。

家長可能就直接動手,把玩具從寶寶懷裡搶回來,還給人家了。

寶寶剛剛有模糊的「物權」概念,誤以為他喜歡的就是他的,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家長這樣粗暴的方式解決,不利於寶寶建立完整的物權意識。

有的家長還喜歡慫恿寶寶去搶東西,「寶寶去把姐姐手裡的東西搶過來!」這樣看似有趣的逗孩子行為,會助長寶寶的「我喜歡的都是我的」這樣不完整的物權意識。

不利於寶寶形成健全的人格

2)不要矯枉過正,強迫寶寶去分享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這種錯誤行為,需要被「懲罰」。不僅讓寶寶把玩具還回去,還要求寶寶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拿給其他小朋友玩。

這樣過度壓制的「堵截」行為,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還容易引起寶寶的叛逆心理。表現為強烈的反抗行為。

有的寶寶甚至出現,即使弄壞了,也不分享給別人的過激舉動。

這種時候家長不要一味的責怪寶寶,要明白寶寶這種舉動背後的心理。

多做溝通和疏導,往往比「堵」來的更有效,更能讓寶寶接受。

如何對寶寶的這種行為進行疏導?

寶寶搶玩具的這種行為,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的去了解,寶寶為什麼這麼做。

① 我喜歡的都是我的

如果寶寶是因為覺得只要喜歡就可以必須擁有。

要是這種情況的話,家長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對寶寶進行疏導。如果是別的孩子的玩具,就要跟寶寶講清楚,「寶寶你抱著的是別人的玩具,別的小朋友也很喜歡呀,如果他搶走了你的小汽車,你會不會很不開心呀?」

試著讓寶寶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用同理心去勸說寶寶,將別人的玩具還回去。

② 我玩過的就是我的

因為寶寶的物權意識不健全,可能會誤以為「我玩過的都是我的」,跟小朋友一起玩過的玩具,會想要帶回家。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疏導孩子釐清物權。

耐心的告訴寶寶,「這個玩具是別人從家裡拿來的,只是分享給你一起玩,並不是寶寶的,不能拿回家裡去。如果還想跟他一起玩,也可以把你喜歡的玩具帶來。」

給孩子多一些耐心,讓他們去理解,哪些東西是他的,哪些東西是別人的。為孩子建立正確的物權意識。

③ 我先玩的就是我的

公園裡那些公用的大型玩具,一般都是小朋友們的聚集地,很多孩子都喜歡玩。

因為孩子多,位置有限,很容易出現爭搶的問題。

洋洋媽媽每次帶孩子去,洋洋都會去玩鞦韆。有一次鞦韆都被小朋友佔滿了,洋洋就直接衝過去,要把小朋友從鞦韆上拉下來,差點出了意外。

幸好媽媽及時發現制止了,詢問之下才知道。洋洋覺得自己一直玩那個位置的鞦韆,那個鞦韆就是自己的。

洋洋媽媽耐心的跟他解釋,「這是公園,是公共的地方,小朋友都能過來玩的。你要想玩可以跟小朋友商量,看看能不能讓你玩一會兒,你玩的時候也可以跟別的小朋友換著玩。」

④ 我的玩具別人不能碰

孩子並沒有過界,但過度的維護自己的物權,一點兒都不讓別人碰。

家長們可能會邀請關係好的一家過來串門,朋友帶著孩子一起過來,小孩子之間對玩具都沒有抵抗力的。

「這是我的,你不許碰!」但自家寶寶毫不配合,耍起了脾氣,可能會讓家長覺得很沒面子,孩子很不懂事兒。

一般的處理方法,就是嚴厲的呵斥孩子,甚至拿出孩子最喜歡的完全,給客人孩子玩。

霍思燕在《媽媽是超人》中處理過嗯哼類似的問題,方法值得借鑑:

她提議讓嗯哼將自己的玩具捐出去,給需要的小朋友,嗯哼當場就說「不願意」,直接就表現出了不高興。

霍思燕並沒有直接要求嗯哼妥協,而是看著他情緒不對,提議一起玩,緩解氣氛找時機來勸說嗯哼。

一點一點的試探他的態度,有所鬆動了以後,又提議他去做售貨員,賣掉自己的玩具。

最後,成功的說服了嗯哼把玩具賣出去,還捐助了小朋友。

多說一句:

孩子的「物權敏感期」正是他開始形成物權概念的時期,家長們應該注意引導,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什麼是「他的」,什麼是「公共的」。

給孩子多一點兒時間和耐心,他們會長成你期待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孩子搶玩具的背後,或許「凡勃倫效應」使然,關注物權意識是關鍵
    每次場面都好尷尬的,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閨蜜焦慮地對我說:「你說是不是我們什麼地方做得不對,導致他這種強烈的佔有欲?」我笑而不語,隨後跟她說,其實,很多寶寶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金豆這樣的行為。在社會交往中,「搶與被搶」本來是件平常的事情。是孩子社會化進程中可能會經歷的一個環節。
  • 西方的疑惑,史前大洪水他們靠諾亞方舟,為何中國卻大禹治水
    關於這個故事的前因後果,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就不再多說了。只要是個神,就能進廟裡被供奉,最後神太多了,估計信奉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信奉的是什麼了。這鯀也是實幹家,任勞任怨治水,卻用錯了方法,最後古話「堵不如疏」出現了。
  • 陶紅為沉迷漫畫的女兒拍《風語咒》:孩子沉迷漫畫,堵不如疏
    「你家孩子喜歡看漫畫嗎?」昨天和一個剛認識的朋友聊天,突然問。我一愣,馬上回答:「當然喜歡,喜歡得不得了,和同學聊天開口閉口都是漫畫。」是的,很多孩子都很喜歡漫畫,追番追得痴迷,有的甚至沉迷其中,無心學習,讓家長頭疼不已。
  • 你把「草莓尖、西瓜瓤」給娃吃嗎,錯誤的物權教育,孩子會變自私
    而家長們常常也是把這些好吃的部分給孩子吃,可是殊不知,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的物權意識過了頭,變得越來越自私。老師立刻問達達:你把西瓜中心的瓤都吃了,別的小朋友該怎麼吃啊,老師還怎麼給其他小朋友切西瓜啊。沒想到達達叉起小腰回復老師道:我們家就是這麼吃西瓜的,媽媽說中間的那個瓤就是我的,最紅最甜的就在正中心。
  • 頂尖私校媽媽分享:性啟蒙教育,「堵」不如「疏」
    現在早已經沒有「畫冊壓箱」的風俗了,我們當初是怎樣接觸到性教育的呢?由於要準備回答女兒的問題,我緊鑼密鼓地聯繫了幾個媽媽,詢問了一下她們當初是怎麼接觸性教育的呢?一向開朗的a 媽說:「有什麼好談的,野生發展,男票教的!」雖然知道她是在開玩笑,但我還是要糾錯。
  • 大禹治水的畫像裡,他總是拿把「叉子」?這東西怎麼治水?
    不過,說到治水,古往今來,這治水第一人定是非大禹莫屬。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研究出治水策略,大禹付出了很多。幾千年來,大禹當年的治水精神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圖騰之一。為了紀念大禹,後人也塑了石像、畫了圖。
  • 孩子作息時間不規律,日夜顛倒,如何糾正他把作息時間改過來?
    孩子作息時間不規律,日夜顛倒,如何糾正他把作息時間改過來,說狠話的話他根本不聽?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尹老師,一名從教30年的老教師,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心得,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我的回答大致是兩個內容,一是先幫您分析下問題,二是給您一些具體的實操建議。 作息時間不規律,日夜顛倒,是如何造成的?
  • 2歲孩子總愛亂拿別人東西?別罵孩子小偷,很可能是物權敏感期
    隨便拿東西,是2歲左右孩子最常見的壞毛病其實,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在他們的意識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都可以隨便拿。囯外教育專家也說過,孩子二歲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之前我的同事就說自己兒子有次在街上要大便,於是她趕快掏出塑膠袋鋪上,孩子解決完後,孩子爸把塑膠袋提起來要扔掉,結果孩子哭著不讓扔,嘴裡一直嘟囔著:「我的,我的……」於是孩子爸爸就拎著一兜粑粑回了家。想想都覺得夠味兒的。
  • 亂翻別人東西的孩子,容易被說成「沒家教」,家長要幫忙糾正
    前幾天,朋友就說,她帶3歲半的孩子出門做客,結果自己一沒留神,孩子居然跑到人家臥室裡了,好一頓翻箱倒櫃,把衣服扔得哪都是,有些貼身使用的私人物品,也被孩子攥在手裡玩,弄得人好尷尬。朋友說,雖然人家也沒說什麼,但是還是看出來不高興的......
  • 大禹治水到底治哪裡的水?山海經中有3個線索,都指向同一個地方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大家都聽過,但是具體治哪裡的水,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不過這個故事既然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那麼《山海經》中就一定會有線索,翻讀《山海經》,很多人發現關於大禹治水有3條線索,並且都指向同一個地方。
  • 「上古神話歷史」大禹治水不僅採用疏導方法,還有「天降神將」相助
    他命人建造了很多堤壩來阻擋洪水泛濫,因為洪水實在太過兇猛,結果堤壩全部被衝垮,水災更加嚴重此時在位君主為接替堯的舜,他見鯀治理水患多年而不見成效後勃然大怒,隨把鯀處於死刑。鯀去世後,水患還在,眾人推舉鯀的兒子大禹治水,大禹對其父親受刑而亡很傷心,為了彌補父親過錯,擔起了治理水患的重任在禹接手治水時,水災泛濫已數十年之久,很難扭轉局面。大禹的父親只堵不疏,大禹疏堵結合方式。
  • 自我意識越強,孩子反抗性越強!
    我女兒2歲零9個月了,聰明可愛。我發現她是個急性子,幹什麼事不立刻達到她的目的就大發牌氣,而且牌氣特別擰,從來聽不進大人的動,自已特別有主意,就愛跟大人唱反調。大人教她怎麼做她從來不聽,要是急了或哭鬧的時候更是聽不進,最後非逼得大人妥協不可。而且她哭同起來沒完沒了,本來轉移了注意力、可一想起來就又哭個沒完。真愁死了!
  • 在「大禹治水」的畫像中,大禹本人為何手拿一把叉子?這能治水?
    在生存條件單一艱難的遠古時期,古人的智慧卻時常令人感到震驚,中國古代早期是農耕文明的時代,百姓基本務農,都憑藉著自己的辛勤勞動賴以生存。農業的作用在古代顯得十分重要,農作是需要依賴天氣和氣候的,故而古人常常祈求風調雨順,以求得來年豐收。01但天意並非人力所能掌控,更不會因為人們的主觀意識和祈求而改變。
  • 辯證施治 「巢湖保衛戰」的堵與疏
    在這場保衛戰中,合肥當機立斷,辯證施治,堵疏結合,奮力抗擊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 歷經半月有餘的日夜奮戰,「巢湖保衛戰」終於撥雲見日,迎來曙光! 水有多大?歷史罕見 「今年巢湖洪水歷史罕見,7月22日出現的13.43米最高水位更是百年不遇,主要由三大原因疊加造成。」
  • 做人別太狂,做事別太絕
    在我們平時的為人處世中,我們為人不能太張狂,做事不能做的太絕,太狂會招引禍端,做絕會斷了自己的後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們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都有需要我們周圍人幫助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依靠我們的日常關係了。
  • 3歲男孩指著小朋友襪子說,這是我的,孩子不愛分享,原因有這2個
    淘淘今年3歲了,前兩天,幼兒園老師告訴淘淘媽媽,因為要做一個觸感遊戲,小朋友們把襪子都脫掉放在角落裡。淘淘玩著玩著,跑到附近,指著小朋友的襪子說,這是我的!還試圖把襪子都抱到自己小床上,老師看到連忙制止了他。老師平日分發食物時,淘淘也經常抓著盤子,不讓其他孩子吃。
  • 雙語成語故事:大禹治水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雙語成語故事:大禹治水 2020-01-17 11:0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孩子這些「叛逆」的行為,是自我意識強的表現,家長應該感到高興
    ▶年齡小的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可能是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關於「自我意識」,可能很多家長並不太了解它的含義。其實,自我意識,也可被稱為「自我」,指的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的認識、體驗和願望。自我意識強的孩子,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意願,展現自己獨特的個性。像我表姐家的孩子,長到1歲半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叛逆」,一定程度上就是,自我意識慢慢形成,開始為自己考慮了。
  • 幽默一笑:這一句太有殺傷力了,把我剛要說的堵了回去
    1、來了位顧客,可能是怕我推薦染髮燙髮做髮型什麼的,一坐下就對我說:"我懷孕了什麼都做不了,只要稍微剪一下就好。"這一句太有殺傷力了,生生地把我剛要說的堵了回去,愣了一下後,我膜拜道:"大哥,我服了!2、上午公司全體開會時,我突然開始鬧肚子,由於會議比較重要只有強忍著,當老闆讓我說一下我負責的項目時,起來時沒忍住,放了個婉轉而悠揚的屁。 看到大家都在笑,這時候老闆開口說道:電影裡有重要人物出場時,一般都有背景音樂的!3、逛街時,老公對我說道:「你的心思我永遠都猜不到!要買哪個你就說唄!來回試呀!」
  • 大禹治水時,為何手上始終拿著一把「叉子」?這把叉子能治水嗎?
    —— 奧斯特洛夫斯基 《山海經》裡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每一個國人都是耳熟能詳。而大禹治水公而忘私、科學創新、尊重自然、艱苦奮鬥的精神,無不是華夏傳統民族精神的源頭所在。千年過去,這股精神一脈相承,已經鐫刻進了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