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2月2日,中國2016亞洲國際郵展(簡稱「亞洲郵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整個活動持續5天,分為開幕日、南寧日、青少年日、生肖日、閉幕日5個主題日活動。在現場,豐富多彩的郵品和展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集郵愛好者。展區內,濃鬱的中國集郵文化散發著古典氣息,琳琅滿目的「洋」郵票讓人愛不釋手,珍稀郵票館吸引著集郵愛好者的眼球。每一枚小小的郵票,都展現出專屬的文化與特色。
主題郵局各具特色
聽壯鄉阿哥敲打銅鼓樂,看壯鄉阿妹跳起迎賓舞,還可以體驗「擊鼓祈福」的樂趣……在全新的廣西銅鼓主題郵局前,擠滿了前來觀展的遊客,悠揚的銅鼓敲打樂更是吸引了眾多來賓的目光。銅鼓郵局除展出了許多具有廣西民族特色的產品外,還向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展現了壯鄉悠久的銅鼓歷史和文化習俗。
在此次亞洲郵展中,主辦方共邀請了11家不同省(區)的主題郵局參展,分為「古風郵韻」「大美中華」「現代郵風」三個板塊展出,每家郵局都各具特色,令前來參觀的遊客驚喜連連。
「快去給好久不見的他寫一封信吧!」在黃鶴樓郵局展位,前來遊玩的蘭女士將信件蓋上郵戳後,顯得十分興奮,「這個展位的設計很有創意,很文藝!」該展位上方用白色的幕布裝飾,烘託出閒雲仙鶴的氛圍,受到了不少「文藝青年」的熱捧。展位上更有身著古典服飾的美女撫琴鳴笛,悠揚的民樂將郵票中蘊含的文化底蘊展現得淋漓盡致。
廣東萬花筒主題郵局吸引了眾多觀眾,大家排著隊等候鑽進「時光隧道」,在明信片上寫下對未來的期許,選擇通過「時光慢遞」的方式寄給一年後的自己。據該展位主管朱先生介紹,萬花筒郵局和廣州塔空中郵局是廣州的兩大特色郵局。為了讓觀展遊客感受現代郵政魅力,他們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將這兩個特色郵局「搬」到了亞洲郵展現場,萬花筒郵局與實物比例接近1∶1,縮小版的廣州塔空中郵局也足足有4米高,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同時,亞洲郵展現場還設立了臨時郵局,4個銅鼓模樣的郵筒,專門為廣大集藏愛好者提供郵寄、加蓋紀念戳等各種便捷服務。
外郵展區別樣風情
此次亞洲郵展共設有8個展區,展覽規模為1300框,其中在集藏文化精品展銷區,前來參觀的遊客有機會一睹世界各地郵票的風採。
來自法羅群島展區的郵票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仔細一看,這裡的郵票竟然是用鱈魚皮製成的。魚皮郵票呈淡金黃色,用手觸摸有一種凹凸不平的觸感,並有淡淡的鹹味,每一張都不盡相同。「郵票誕生100多年來,各種奇特造型的郵票層出不窮,然而基本載體一直是以紙為主,這種用魚皮做的郵票還是頭一回見到。」面對如此別具特色的郵票,一位遊客直呼大開眼界。
列支敦斯登的郵票享譽世界。在本屆郵展上,這裡的郵票依舊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眼光。「精美的郵票是這個只有幾萬人口的國家的驕傲。」此次亞洲郵展中,志願者小雪的任務,就是為來自列支敦斯登的參展商翻譯,「這次亞洲郵展,我們帶來了懷舊的聖誕系列郵票、專門為中國朋友設計的2017年雞年系列郵票以及具有濃鬱北歐特色的城堡系列郵票、明信片,希望你們喜歡。」
據了解,此次集藏文化精品展區共有28個國家(地區)的境外展商現場開展郵票、郵品、集郵用品用具等精品展銷。「真開心呀,在家門口可以買到這麼多國外的郵品,還可加蓋紀念戳。」來自南寧的集郵愛好者林小姐表示,能在家門口買到國外的郵品是本次亞洲郵展最大的收穫。
多枚珍郵集體亮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枚郵票都濃縮了其中的精華。在今年的亞洲郵展中,令集郵愛好者最為期待的莫過於珍郵展。作為本屆亞洲郵展的一大亮點,不少郵迷在此駐足欣賞,流連忘返。
別看這個展區面積不大,但每一枚展出的郵票都彌足珍貴,價值不菲。據了解,此次珍郵展共展出了8種來自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的館藏珍郵和知名郵票收藏家個人的珍藏珍郵,內容涉及中外、古典、現代等不同時期的珍郵,包括「世界郵票女皇」——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中國第一套正式發行的郵票——「大龍郵票」等。
資深集郵愛好者黃女士對記者說:「郵票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存世量少、傳承性強,身處哪個時代就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特點,是歷史的見證。」
同樣對珍郵展情有獨鐘的還有南寧市民張先生。觀展過程中,他不停地記錄下每件珍郵的「生平事跡」。張先生說:「我用筆記下來,回去再上網查查這些郵品的故事,更進一步了解這些郵票。」
美麗壯錦迎賓客,繡球傳情方寸間。此次不僅是我國第四次舉辦亞洲郵展,也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首次承辦這一國際性盛會。這項大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進一步促進我國文化事業、郵政事業和集郵事業發展,展現我國多元化的郵政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