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臺鄉黃家灣村到大姚縣城,儘管距離只有70多公裡,但每次開車前往,黃家灣村村民杞沅聰都需要花上兩個多小時。彎彎曲曲的山路,減緩了汽車行進的速度,也影響了這個村的脫貧速度。
大姚縣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屬於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山裡有貨運不出去,運出去了成本又太高,賣不上價錢。包括黃家灣村在內的幾個深山村,成了大姚縣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2019年7月,在大姚縣委、縣政府的協助下,拼多多在黃家灣村成立「多多農園」項目:由拼多多出資85萬元,在村內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並配套加工廠和拼多多網店,選擇當地有經營經驗的農戶收購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加工後進行網絡銷售,帶領當地貧困戶脫貧,拼多多則為其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流量支持。在「多多農園」項目幫助下,2019年年底,黃家灣村順利脫貧。
傳統產業發展的窘境
大姚縣多山,平均海拔在2100米以上。這樣的環境不適合一般農作物的生長,對生存環境要求不高的核桃樹,成了當地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據統計,目前大姚縣核桃種植面積達163萬畝,每年核桃產量達3.67萬噸,有著「中國核桃之鄉」的美譽。
從事核桃收購,杞沅聰算是子承父業。
杞沅聰的父親從事了幾十年的核桃收購生意,對當地核桃的性狀和特色非常了解,是當地出了名的核桃收購商。2006年,杞沅聰中專畢業之後回到家鄉,繼承了父親的工作。
作為種植戶的下遊,杞沅聰此前靠著「低買高賣」——先從種植戶處以較低的價格收購核桃,然後再去找工廠或者更大的收購商以更高的價格售賣,創業的前幾年賺到不少錢。
但吃虧的時候也不少。2013年,因對市場趨勢判斷失誤,杞沅聰大量收購的核桃沒有了銷售渠道,全砸在了手裡,一下子虧損了七八十萬,把之前幾年掙的錢全賠了進去。
正在杞沅聰一籌莫展之時,三臺鄉政府的工作人員帶著拼多多的工作人員找到了他。有多年農產品收購經驗的杞沅聰,成為大姚縣「多多農園」負責人的最佳人選。
面對「多多農園」這樣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杞沅聰心裡沒底。為了打消他心中的顧慮,拼多多工作人員帶他去了離大姚縣不遠的雲南保山市,考察那裡已經發展起來的「多多農園」項目。
在保山,杞沅聰了解到,「多多農園」建成僅幾個月,便有了成效。雲南保山盛產咖啡,但由於交通不便、信息滯後,優質的咖啡一直賣不上價錢。為了生活,不少咖農關掉了咖啡園,背井離鄉外出打工。
「多多農園」建成以後情況大不一樣了。拼多多幫助縣內不少貧困村發展了電商,通過電商,都市白領最愛的咖啡豆,從保山運出,直接寄送到城市的寫字樓。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提高了咖啡的種植收入不說,咖農們還成為電商店鋪的「股東」,收入也大大提升。據了解,在保山有79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多多農園」項目中獲益。
「這是『多多農園』的第一個項目。一邊是消費者,一邊是種植端,通過直連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超短的供應鏈讓需求端的變化可以及時反饋到生產端。與此同時,這種『電商+合作社』的模式,將貧困農戶聯結起來,貧困戶可以通過合作社來共享銷售收益。」拼多多工作人員介紹道。
在了解了這些基本情況之後,杞沅聰躍躍欲試起來,拍著胸脯表態,「我要試試,我一定能成功。」
2019年7月,大姚縣「多多農園」項目在黃家灣村正式落地。拼多多在黃家灣村投資85萬元成立了大姚彝王核桃專業合作社,搭建了「電商平臺+合作社+農戶」模式,不僅幫助大姚縣銷售了核桃,也讓1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高了收入。
王成興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他加入村內合作社之後,擴大了核桃種植面積,達到了50多畝。收穫期一到,光是售賣核桃給合作社這一項,就收入兩萬多元。算上合作社社員分紅和平時打零工的收入,他家在當年脫了貧。
據了解,在黃家灣村依靠「多多農園」擴大產業規模,實現脫貧的貧困戶共有30餘戶。
抓住新趨勢,縣長帶頭觸網直播
「你們是會功夫嗎?」在一場杞沅聰開的核桃銷售直播間裡,一位剛進來的網友在評論區發問。印象中,核桃通常需要工具打開,但直播中,兩位「主播」一邊直播一邊徒手剝核桃殼。
雲南省大姚縣縣長劉文躍(右)正在直播間直播賣貨
「我們大姚核桃的特點之一就是殼薄,用手輕輕一捏就開了。不用功夫,用手就可以。」說話的是當天的主播之一,大姚縣縣長劉文躍。
不僅嘴上介紹,劉文躍還用實際行動為扶貧「買單」。直播間裡,劉文躍一邊介紹一邊拿起手機,在直播間裡現場拼了兩單。「我先下單了,歡迎大家一塊拼,支持貧困戶脫貧致富。」
4月25日,劉文躍做客拼多多直播間,為大姚核桃代言。一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54萬人在線觀看,超11噸核桃銷售一空。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貧困戶的核桃銷售受到影響。為解除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困境,2月10日起,拼多多在全國率先開啟了「政企合作、直播助農」活動,探索「市縣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的電商助農新模式。截至4月20日,拼多多已聯合山東、浙江、安徽、廣東、廣西、江西、湖北等地的市長、縣長、區長打造了近50場「愛心助農」直播,累計售出滯銷農產品超過6億斤,涉及230多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覆蓋全國近400個農產區,幫扶受疫情影響的商家和農戶超過18萬戶。
「多多農園」扶貧興農項目,為雲南大姚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提供資金支持
有了縣長直播帶來的11噸核桃銷售量和幾萬的店鋪新增粉絲,杞沅聰有了堅持利用「多多農園」助力脫貧攻堅的決心和動力。「未來,我會把貧困戶種植的更多農產品,諸如花椒、白芸豆、菌子等都帶上拼多多。」
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柞水縣考察調研時強調,「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杞沅聰信心滿滿。「有總書記的支持,再加上縣長直播帶來的幾十萬的銷售和數萬粉絲的關注,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大姚核桃,我們大姚核桃的品牌得到了傳播。我希望能夠帶動更多年輕人像我一樣回家鄉創業,真正實現農村電商、大有可為。」
據了解,僅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就超過10億筆,同比增長184%。單品銷量超過10萬元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水平。
「新農人和農產品品牌是農產品上行過程中的兩個關鍵因素,我們致力於通過大姚縣『多多農園』的探索示範,真正幫助到當地精準扶貧,同時來鼓勵更多人成為新農人,打造家鄉農產品品牌。」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
來源:中國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