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0億顆「流浪行星」在銀河系內遊蕩,其上或隱藏著生命體

2020-11-19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來自NASA的科學家團隊利用南希·格蕾斯·羅曼太空望遠鏡,在經過大量的觀測數據分析後,認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著超過1000億顆的「流浪行星」,它們漫無目的地在銀河系中遊蕩,不圍繞著任何一顆恆星運行。

什麼是「流浪行星」?

提到行星,它絕對是宇宙中人類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天體之一。我們所在的地球,就是浩瀚宇宙中無數行星中的一顆,雖然地球渺小不及一粒塵埃,但是地球確實非常特別的,因為一直到今天,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的其它已知行星上,都不曾發現過生命的蹤跡。

行星圍繞著誰在運行呢?答案是恆星。研究認為,行星是誕生於恆星的星雲殘骸之中。拿太陽系來舉例子,大約50億年之前,太陽作為恆星,從一團星雲中誕生,此後,太陽的星雲殘骸中陸續孕育出多顆行星,之後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最終太陽系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主星,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都圍繞著太陽進行運行。由此可以看出,所有的行星也都是圍繞著所在的恆星系統中的主星運行的。

不過,凡事都有特例,科學家表示,在宇宙中,存在著很多流浪行星,這些行星簡單來說,就是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它們不會圍繞著任何一顆恆星進行公轉,在宇宙中遊蕩,一些運氣好的可能會重新被一顆恆星所捕獲,而絕大多數則都會不斷流浪於太空之中。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流浪行星的呢?通過資料得知,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流浪行星的存在,是在2011年,當時科學家們利用微透鏡法,第一次發現了流浪行星,並且推測銀河系內流浪行星的數量,至少是恆星數量的2倍。

流浪行星上會有生命嗎?

在過去的近10年時間裡,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浩瀚的宇宙中去研究流浪行星,對於它們,也有了一定的認知。

我們都知道,對於現代科學研究來說,行星上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那麼,流浪行星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呢?

儘管遊蕩行星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但科學家們指出,它們在開始遊蕩到太空中之前,是屬於某個恆星系統的,只是由於其他行星等物體的引力,被迫離開自己的軌道。

雖然看起來太空中的各類輻射讓它們沒有辦法孕育生命,但是如果流浪行星在被拋出之前,它們上面誕生了微生物之類的生命,一些微生物的生命力極強,是可以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的,所以,不排除流浪行星的上面,也存在著生命。

銀河系流浪行星或多達4000億顆!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提到過,銀河系中的流浪行星數量,在科學家們的最新估算中,認為它們的數量至少有1000億顆。不過,顯然這個數據並不讓科學家們感到滿意,一些科學家甚至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猜想:銀河系中的流浪行星,或許有4000億顆。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距離地球4600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巨型的塵埃氣體雲團,大量的行星和褐矮星(質量處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天體)都從中不斷誕生。

當它們被孕育出來後,它們就會快速四散離開到宇宙之中,同樣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這就意味著,流浪行星或許並不是都被所在的恆星系統拋出的,而有可能從它們誕生的一開始,它們就已經在太空中流浪。

從這個觀點出發,則說明並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是在恆星周圍誕生的,宇宙中或類似的「行星之家」數量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本身行星的數量就是要比恆星多很多,自然,流浪行星的數量也就不在少數了。

NASA的科學家也表示,未來希望可以繼續利用南希·格蕾斯·羅曼太空望遠鏡,來找到更多的流浪行星,並且去尋找「行星之家」,希望可以對行星的誕生和分布,有更多的了解,這樣,才可以徹底搞清楚銀河系中究竟有多少流浪行星。

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地球或許也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大約在5億多年前,被太陽系俘獲,或許未來伴隨著流浪行星的秘密逐漸被揭開,有關地球的這個猜想,也可以給出我們答案,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天文小問答:我們的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星星?
    這500億顆恆星每個平均有兩顆行星,每顆行星有一顆衛星,有的還有一個小行星帶或宇宙塵埃。所以現在有1000億顆行星和1000億顆衛星,或者更多。稍後會詳細介紹他們質量分配情況。現在我們剩下1000億個天體,包括星雲,黑洞,類星體,磁星,紅巨星,特超巨星,超巨星等。我們可以在這裡輕鬆分配剩餘的2250億倍太陽質量。雖然在這類天體中,超級大的不多,但還有很多小一些的恆星。現在,我們在這裡將1500億倍太陽質量分配給750億顆恆星。 同樣,每顆恆星的軌道上平均有2顆行星,每顆行星有1顆衛星。 因此,這裡有1500億顆行星和1500億顆衛星。
  • 科學家稱: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4000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2-40倍(一顆木星相當於300顆地球)。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
  • 在銀河系裡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最小的流浪行星
    儘管許多已知的系外行星與我們太陽系的行星並不相似,但它們卻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圍繞著恆星運行。然而,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理論預言自由飄浮的行星是存在的。幾年前,來自華沙大學天文臺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小組的波蘭天文學家首次提供了銀河系中存在此類行星的證據。在近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OGLE的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流浪行星。
  • 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
    銀河系中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如果這是真的,這將大大超出我們的認知。但是這個數字,並不是我們看起來那麼簡單。銀河系擁有超過4000億顆恆星,即使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他們也將廣泛分布在銀河系的各個角落,彼此相距甚遠。
  • 藉助「微引力透鏡」,這顆質量僅有地球10%的流浪行星,終於現身
    2011年,在通過光學重力透鏡實驗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發現了多顆星際行星,這個發現也印證了上世紀末的一個猜想:宇宙中存在著一些不受恆星束縛的行星。
  • 天文學家研究發現:銀河系內或存在數億顆宜居行星,地球並非唯一
    當然部分原因是人類的觀測技術以及科技水平限制,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但是人類文明真正能實地探測的甚至出不了太陽系。 其實就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太陽系內八大行星,土星和木星就包含了大量的衛星,加到一起上百顆。有些衛星如土衛六和木衛二,科學家對它們寄予厚望,認為可能存在簡單生命,尤其是木衛二歐羅巴,厚厚的冰層下是深深的液態海洋,或許存在生命。
  •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大小相似的「流浪行星」 或藏有外星生命
    關於外星生命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斷探索的課題,近日一顆新發現的流浪行星為探索外星生命帶來新希望。據外媒報導,波蘭華沙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差不多的「流浪行星」正在銀河系飄蕩,該星球還有可能隱匿著外星生命。
  • 僅銀河系就有約60億顆類地球行星
    據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家使用來自美國宇航局克卜勒任務數據的最新估計,銀河系中每五個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中可能有多達一個像地球一樣的行星。它也必須在恆星的可居住區域內軌道運行-距恆星的距離範圍,在該距離範圍內,巖石行星可以在其表面上容納液態水,並可能存在生命。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不受任何恆星約束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如獲證實,這一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流浪行星」。
  • 扭曲的恆星光揭示了科學界已知的最小的流浪行星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迄今為止的最小的流浪行星,這是一項天文學成就,它將受愛因斯坦啟發的技術發揮到了新的極限。 流浪行星也被稱為自由漂浮行星,它們不受任何恆星的引力約束,這意味著它們實際上是在星際空間中徘徊、遊蕩。這些東西的存在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但流浪行星在宇宙中卻非常常見。今年早些時候,天文學家們經過研究表示,銀河系中可能有數萬億個流浪行星。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
    10月29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
  • 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地球已不再完美?
    近日,美德兩國的科學研究人宣布了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適宜居住的星球,他們發現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要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研究認為:銀河系或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根據對美國《天文學雜誌》即將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的最保守解釋,我們的銀河系至少約有3億顆潛在宜居星球。
  •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大小相似的「流浪行星」
    由波蘭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最小的自由「流浪行星」——大約與地球一樣大。具體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 科學家稱銀河系至少有10億顆「地球」-科技創新-每日科技網-多維度...
    核心提示:正如23日報導的,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大批新行星,其中就包括克卜勒-452b,它圍繞著類似於我們太陽的黃矮星運轉。  美媒稱,粗略估計,在銀河系中有10億顆地球,即10億顆和地球大小相近、處在宜居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繞著散發金色光芒的恆星運轉的巖石行星。
  • 現實版流浪地球?科學家發現一顆最小「流浪行星」
    圖片來源:pixabay  「流浪行星這些行星在銀河系中無人陪伴地孤獨飛行,天文學家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流浪行星候選星,這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還小,質量介於我們居住的星球和火星之間。  如果這顆「流浪行星」的身份能夠得到證實,這將標誌著此類天體研究的一個裡程碑,據信「流浪行星」在整個銀河系內外都很常見,但探測起來卻很有挑戰性。
  • 行星宜居不假但飛到人也沒了 這幾顆類地行星個頂個遠
    在茫茫宇宙當中,似乎就僅有地球存在生命體。但是人類也許可以去外星上生存?目前為止已發現地球大小的行星便有88億顆。單單就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中的30多個行星就很可能是適合人類居住的。 科學團隊一直在努力尋找可居住的行星。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或許可以成為人類生存之地的9個類地行星。
  • 銀河系有上千億顆恆星,為什麼能被肉眼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多顆?
    如果以人眼可以直接看到的星星來算,地球南北星空中的星星大約有6000多顆。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其本體是宇宙中的各類發光或者反光的天體。宇宙那麼大,僅僅銀河系就擁有大約2000億顆恆星,為什麼在地球夜空中只能用肉眼看到6千多顆星星?肉眼可以看到那些星星?
  • 20光年內的類地行星
    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行星數量,科學家們現在估計銀河系中的行星可能比恆星還要多(最新估計稱,其中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正如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史蒂夫·布賴森(Steve Bryson)所說:「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告訴我們,銀河系中有上千億顆行星,但是現在我們進一步知道,這些行星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巖石狀且宜居的。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