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梅長蘇沒有死 哎喲文化

2021-02-11 中國網中國國情

古裝傳奇大片《琅琊榜》承包了整個第三季度的電視小銀屏,而憑藉著在該劇中的精彩表現以及《偽裝者》中的忠犬明誠,王凱瞬間成為觀眾最想撲到的男神。就在大家依依不捨地揮別靖王、梅長蘇、藺晨、霓凰等人的時候,《琅琊榜》將拍第二部的消息就這麼猝不及防地向觀眾走來。



梅長蘇不死,琅琊榜還能在賺一筆

在第一部《琅琊榜》的結局中,梅長蘇披上戰甲一騎絕塵再不回頭,平定北境之後毅然與世長辭。給各位看官留下了絕美而悲涼的印象。讚嘆此劇之餘大夥不禁唏噓,如此麒麟之才最終卻悲劇收場。

按道理說,梅長蘇的結局其實不算悲劇。有句話說得好:「人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自由,最自由的事情莫過於能夠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

梅長蘇在劇中也說:「沒有人是自由的,只要還有情感和欲望。」要去赴死的人還能有什麼欲望,所以他徹底自由了。

這是故事發展的脈絡,也是海宴所表達的核心思想。

但是各位看官別忘了,收視率一向都是每個劇本的重中之重。所以,梅長蘇如果不死,嘿嘿,琅琊榜還可以再賺一筆。

這就是現實啊,而且如果梅長蘇沒有戰死,對於大部分看官來說,應該都是一件喜出望外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不過為了避免網友吐槽,梅長蘇的復活一定要給到充分伏筆的。



一個人跟一群豬鬥智鬥勇的戲你看麼?

《琅琊榜》其實是一群智商情商都超級高的人在博弈的過程。除了梅長蘇,很多人都非常聰明。當然了,如果只有梅長蘇一個人聰明絕頂,其他人都蠢得掉渣,這部戲肯定沒啥看頭。

勢均力敵才好看,一個人跟一群豬鬥智鬥勇的戲你看麼?

這些聰明人裡面,有兩個人是絕頂聰明的那種。

不是藺少閣主。他雖然聰明,但是他的情報是靠琅琊閣搜集出來的,很多判斷也是基於江湖經驗,推理的情商還沒有在劇中充分體現。

不是言侯。雖然年方二十逼退三方大敵,有膽魄,有智慧,但是他蠢到要去炸祭壇,這種行為太莽撞。

不是夏江。懸鏡司多年的薰陶肯定能燻出一個多疑的探長,從各種線索抽絲剝繭找到真相已經成為他的本能,但他發現真相之後冒進的做法實在與他的身份不匹配。這叫城府太淺。

當然也不會是皇帝,這個皇帝除了猜疑之外其他一概不會。

劇中除了梅長蘇麒麟之才,有兩個人洞察先機,反應飛快,並且懂得深藏不露。這兩個人是智慧不亞於梅長蘇的人。



靜妃和太監總管高湛

首先來看靜妃。這個女人實在不一般。忍辱負重,心思縝密,格局宏大。前面兩句大家在劇中都能看出來,那憑什麼說她格局宏大呢?她在深宮多年,其實只盼自家兒子平平安安,也知道靖王性格執拗,不是帝王之才,所以沒有奢望靖王能登至尊之位。

但是在靖王說自己要參與奪嫡時,靜妃只低頭思緒了片刻,便表示絕對支持。這絕對不是一般婦人能做到的。在她心裡,若不是認為這件事鐵定能成,她是絕對不會如此果敢讓靖王去做的。這就是靜妃的格局。

而靜妃的機智就不用贅述了,從一本《翔地記》就能判斷梅長蘇就是林殊,從小新的言行便能判斷她是其中譽王的臥底,從回答皇帝的各個問題滴水不漏,這些一切,都讓各位看官對這位女人敬佩萬分。

林殊是他救命恩人的兒子,對於林殊的感情甚至不亞于靖王。這種感情一定會讓靜妃希望林殊長命百歲,平平安安。雖然靜妃機智過人格局遠大,但她畢竟是女人。

女人的感情永遠都是凌駕於理智之上的,不管有多麼理智。因此,在最後梅長蘇出徵之前,竟然沒有靖王去諮詢母親意見的鏡頭,也沒有靜妃依依不捨的鏡頭。

這實在不合情理。林殊對於她來說跟靖王一樣,如若己出啊,哪裡捨得看著他去送死。

而到最後靜妃成了皇太后了,那種幸福的表情中各位可曾看見半點憂傷?按理說,她應該會說一句「可惜林殊看不見了」。還是那句,在這麼注重細節的戲裡,這實在不合情理。


接下來說說高湛。

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小學生都懂。位高權重人身邊的,一定不是一般人。但是能夠韜光養晦獨善其身的沒幾個。

至尊之位身邊的人,一句話的力量甚至遠大於普通人埋頭苦幹50年。這種人雖然權力不大,但影響至深。尤其是在這位多疑皇帝身邊的高公公,想致誰於死地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想發財那更是易如反掌。但他竟然懂得收斂,黨爭當中沒有幫任何人說過一句話。

這位高公公有作惡的機會,有作惡的本領,但是卻沒有助紂為虐。高公公深知皇帝多疑,他站在哪一邊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在這個前提下明哲保身是高公公的第一要義。

不過到最後為什麼高湛還要冒險幫助靖王?是因為高湛看見太子大勢已去,加上他知道譽王是滑族女人的兒子,根本不可能做下一個皇帝,所以他深知靖王最後登基只是時間問題。

這個人看破是非,看破善惡,還會適當裝傻,這種境界已經接近佛境了,實在厲害。而高湛只會服務皇帝,現在的皇帝和將來的皇帝。如若不是對於將來局勢洞若觀火似的洞察判斷,高湛這麼謹慎的人絕對不會冒險。

高湛是一個《琅琊榜》中非常關鍵的角色,這個角色在劇中幾次都是三言兩語扭轉乾坤。

大家認為的最後一次扭轉乾坤之舉,是他在知道梅長蘇身份的前提下,在皇帝面前有理有據紅口白牙地否認梅長蘇林殊的身份,徹底給靖王一個踏踏實實登基的底座。但他最後一句話卻藏著深深的伏筆:「在這宮牆內,這風從來就沒停過」。



霓凰的信很可疑

那重點是什麼?靖王揭開了林殊靈位的紅布?霓凰收到了梅長蘇的親筆信?如果這樣去理解這麼嚴謹的導演和編劇,這部戲就真的白看了。

這兩個所謂的重點,還真的挺有疑點的。

我們來看看霓凰這封信信封上的字:「吾妹霓凰親啟」。

而且還委託宮羽帶著淚水親自送過來。這封信有什麼問題嗎?這梅長蘇是鐵定已經駕鶴西去的節奏啊。無非就是梅長蘇臨死之前寫的一封告別書,安慰霓凰好好過日子,不要對他心有掛念,再找個人嫁了過下半生之類的。

內容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信封上的字體。大家回想一下霓凰在懷疑梅長蘇是林殊的時候,拿著筆跡對過的。

很明顯,霓凰收到的這最後一封信的字體和年少時的林殊字體是相符合的,但是跟梅長蘇的沒什麼力氣的字體是完全不吻合的。

如果這封信是梅長蘇將死的時候寫的,那為什麼字體還如此蒼勁有力呢?是不是梅長蘇在還有體力的時候預知自己要死,提前寫好的告別書?照梅長蘇思慮深遠的個性,這是能解釋得通的。

嘿嘿,光看字體肯定是還不夠了。大家注意一下送信人:宮羽。霓凰吃宮羽的醋可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既然梅長蘇要死了,而且他至死都愛護著霓凰,為什麼在死了之後還要叫宮羽去送信?

唯一的解釋,梅長蘇身體安好,而且已經和常人無異。但是出於某種原因,不得不再次隱匿身份。而宮羽的那顆眼淚,完全是醋意的眼淚又或者是擔心宗主還沒有擺脫風雲變幻。



這塊狗血的紅布只是障眼法

紅布蓋上林殊的靈位,那是為了避諱還沒有死的林殊。揭開紅布,那就是說林殊已死,不用避諱了唄。沒錯,這塊狗血的紅布就是這個作用。

但是那塊鴿子蛋這麼大的珍珠為什麼還放在靈位面前?

另外,梅長蘇拿走這枚鴿子蛋的時候說了一句「這是你欠我的」。既然是欠到底,那靖王在安葬梅長蘇的時候,自然會把鴿子蛋一起送進墳墓陪葬,還拿出來做什麼?

只有一個解釋,鴿子蛋是梅長蘇送回給靖王的,既然是欠的,幹嘛還要送回去給他。人都死了,你還不讓我把鴿子蛋帶走?意思只有一個:你先留著,我會自己回來取。

所以,紅布只是編劇的障眼法,鴿子蛋才是關鍵線索。


最後一個關鍵伏筆應該就是藺晨和冰續草了。

首先要說一個前提,就是藺晨經常說的,我保你不死。藺晨是絕對不會讓他去死的。有這個前提在,我們才能往下分析。

第一,藺晨隨軍一起出發。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隨身大夫只是一個表面的理由。既然梅長蘇已經服下冰續丹,而且如藺晨所說服下冰續丹之後的三個月,梅長蘇將毒發身亡,神仙都救不活。

那藺晨還跟著去幹嗎?真是像他所說,要陪伴他到最後一天麼?好,即使這個理由成立,藺晨的話也是值得懷疑的。大家都看過醫生,醫生的話都是嚇人在前面的:「手術之前要先聲明,這個手術可能有生命危險,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藺晨這個優秀的江湖郎中是有把握治好梅長蘇的病的,關鍵是病人不能亂來。所以藺晨隨軍是要隨時觀察梅長蘇的身體狀況,隨時進行調理。有可能還真被這個神奇的江湖郎中治好了。

第二,冰續丹為什麼要做?

既然藺晨說冰續丹要十命換一命才管用,冰續草有沒有對梅長蘇的身體來說沒有任何區別。但最後他為什麼要造冰續丹呢?

兩個原因,一,藥性太強,梅長蘇的身體可能頂不住。二,這個冰續丹可能只是緩兵之計,用冰續丹來換治療的時間,等藺晨想到了治療方法,才用冰續丹來做藥引治癒梅長蘇。所以藺晨才遲遲沒有把藥給他。

第三,火寒毒是個什麼東西?

有點像是糖尿病。聽起來可笑,但是看看糖尿病的治療矛盾:如果針對腎來下藥,則心臟受不了;如果針對心臟下藥,則腎受不了。

火寒毒也一樣,調理不好人就會衰竭而死,而不是被毒死。所以不能去打仗勞心勞力。但只要用心調理,長命百歲不是沒有可能。

第四,火寒毒化解了烏金丸。

火寒毒在梅長蘇的體內救了他一命,化解了烏金丸的毒。那也就說明,毒蠍和毒蛇的毒對於梅長蘇的身體,也並非是致命的。


第五,飛流和藺晨的熬藥戲。

飛流這個角色很有意思。如果按照偶像劇的思路,這個角色是騙小美眉開心的。但是按權謀劇思路,思維縝密的梅長蘇怎麼會允許一個心智不全的護衛貼身在自己身邊。

縱使飛流武功高強,但是一旦發生錯誤那是致命的。其實飛流一點都不傻,他其實像一條忠誠的八公犬,每時每刻陪在主人身邊。

而藺晨跟飛流的關係,則是玩鬧的兩個小朋友,藺晨越是緊張的時候,越是喜歡跟飛流玩鬧。但是在熬冰續丹的時候,藺晨對飛流說,「有我在,不死」。那語氣相當篤定,一點不像哄飛流小朋友的。不是玩鬧。

藺晨這顆赤子之心也不會對梅長蘇的這顆赤子之心撒謊。所以,藺晨一定有辦法救活梅長蘇,像前面所說,只是需要時間和一點點運氣。


所以在梅長蘇出徵的這三個月時間裡面,藺晨治癒梅長蘇的概率還是有的。從戲劇性的角度出發,越小的概率事件越是有戲劇性。


相關焦點

  • 梅長蘇沒有死?!
    中國政治中的秘書文化自古就有,而在當今的政治文化當中秘書文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尊之位身邊的人,一句話的力量甚至遠大於普通人埋頭苦幹50年。這種人雖然權力不大,但影響至深。尤其是在這位多疑皇帝身邊的高公公,想致誰於死地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想發財那更是易如反掌。但他竟然懂得收斂,黨爭當中沒有幫任何人說過一句話。柏拉圖的《理想國》有個寓言,講魔戒的故事。
  • 梅長蘇沒死?
    中國政治中的秘書文化自古就有,而在當今的政治文化當中秘書文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尊之位身邊的人,一句話的力量甚至遠大於普通人埋頭苦幹50年。這種人雖然權力不大,但影響至深。尤其是在這位多疑皇帝身邊的高公公,想致誰於死地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想發財那更是易如反掌。但他竟然懂得收斂,黨爭當中沒有幫任何人說過一句話。柏拉圖的《理想國》有個寓言,講魔戒的故事。
  • 梅長蘇沒死?
    中國政治中的秘書文化自古就有,而在當今的政治文化當中秘書文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尊之位身邊的人,一句話的力量甚至遠大於普通人埋頭苦幹50年。這種人雖然權力不大,但影響至深。尤其是在這位多疑皇帝身邊的高公公,想致誰於死地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想發財那更是易如反掌。但他竟然懂得收斂,黨爭當中沒有幫任何人說過一句話。 柏拉圖的《理想國》有個寓言,講魔戒的故事。
  • 梅長蘇沒死?(內附深度解讀)
    中國政治中的秘書文化自古就有,而在當今的政治文化當中秘書文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尊之位身邊的人,一句話的力量甚至遠大於普通人埋頭苦幹50年。這種人雖然權力不大,但影響至深。尤其是在這位多疑皇帝身邊的高公公,想致誰於死地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想發財那更是易如反掌。但他竟然懂得收斂,黨爭當中沒有幫任何人說過一句話。柏拉圖的《理想國》有個寓言,講魔戒的故事。
  • 琅琊榜:秦般若早就懷疑梅長蘇的目的,為什麼沒有早就告訴譽王,自己...
    導讀:譽王被梅長蘇的連環妙計,算計的暈了頭腦。真的以為,這位麒麟才子,甘願為自己效命。而秦般若,早就看透了梅長蘇。為什麼她沒有將自己的懷疑,告訴譽王呢?反而是等譽王吃了大虧,自己發現的呢?
  • 《琅琊榜》結局梅長蘇真的死了嗎?還有沒有其他可能?
    梅長蘇說,如果你走了,朝中無將領,你放心,我不放心,我們好不容易走到了今天,絕對不可以再有意外,所以,大渝我幫你打回去,你就在朝中好好呆著,隨時準備後援。梅長蘇,蒙大哥,別說了,我不會死的。蒙摯只好放棄,行吧,那我出去看看,飛流你陪著蘇哥哥。就這樣,每天都來報導我軍的敗局,很少有戰勝的時候,梅長蘇懷疑過,每次他去外面看狀況,確實不像作假。
  • 《琅琊榜》裡的梅長蘇,他,必須死
    就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我會說,他,梅長蘇,前赤焰軍少帥,必須死呢?所以,梅長蘇在恢復赤焰軍名聲後,第一時間做的事情,就是解散「江左盟」,撤出「江左盟」在梁境的全部勢力。否則,假以時日,「江左盟」必定被梁國大軍攻擊。所以,電視劇《琅琊榜》安排北燕侵犯梁境,而梅長蘇被迫重新披上戰衣,保家衛國,最後死在了戰場上,是最好的一個結局。
  • 看《琅琊榜》哭成狗,就想知道梅長蘇為什麼必須要死?
    赤焰冤案已經雪恥,好友蕭景琰雙商都被挽救成為儲君,自己也終於能公開林殊的身份,那,為什麼最後梅長蘇必須是死的結局呢?經歷過火寒之毒、削骨扒皮地獄般的歷練後,十三年後林殊換臉成為梅長蘇再回金陵。原先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已經不復當年,不能和好友蕭景琰相認,不能和青梅竹馬霓凰續前緣,不能在最愛的太奶奶塌前送終,不能堂堂正正回到林府。
  • 【星聞】梅長蘇到底有沒有死?五分鐘帶你看完《琅琊榜》!
    結果:我還是贏了。 總之,夏江在琅琊榜的主要作用就是:襯託我…… 故事進行到這裡,大梁突然四面楚歌,周邊所有小國全部來犯,簡直給了我一個最後再裝一次逼的機會! 最後,我平定了邊境,留給我的青梅竹馬一封信。她哭了
  • 琅琊榜:江左盟創始人不是梅長蘇,戰場歸來未死,是飛流救了他
    原本沒有什麼名氣的江左盟在短短的幾年時間成為江湖的霸主。眾人都說江左盟是梅長蘇建立的,江左盟的第一任宗主真的是梅長蘇嗎?對於江左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琅琊榜剛開場時,梅長蘇只一個人便將雙剎幫數百人攔在江左境外,雙剎幫的人不敢再進半分。這一段在原著中也是有過描寫的,對梅長蘇的描述是江左盟的新任幫主,也就是說江左盟並不是梅長蘇創建的。
  • 《琅琊榜》梅長蘇最後究竟死了麼?其實沒死,而是隱退了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首領梅長蘇,享有麒麟之才,「梅郎」之名響徹江湖,聲震帝輦。他的真實身份是十二年前的赤炎軍少帥林殊,十年生死兩茫茫,當年的赤子少年,如今已是文弱書生,在那陰詭地獄裡,攪弄風雲。那麼梅長蘇最後究竟死了嗎?
  • 神文案:真相,梅長蘇還活著!
    讚嘆此劇之餘大夥不禁唏噓,如此麒麟之才最終卻悲劇收場。按道理說,梅長蘇的結局其實不算悲劇。有句話說得好:「人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自由,最自由的事情莫過於能夠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梅長蘇在劇中也說:「沒有人是自由的,只要還有情感和欲望。」要去赴死的人還能有什麼欲望,所以他徹底自由了。這是故事發展的脈絡,也是海宴所表達的核心思想。
  • 琅琊榜:言豫津說了一句自相矛盾的話,梅長蘇真的能聽懂嗎?
    言豫津一大早給梅長蘇拜年,還行了一個大禮!梅長蘇說,他倆是平輩的朋友,這可不是拜年的禮數,言豫津說,梅長蘇當得此禮!
  • 琅琊榜:看飛流煮茶,藺晨端杯,猜測梅長蘇真的死了嗎?
    但是,梅長蘇戰後,到底是生是死,後來又去了哪裡,大家都不知道。以我個人的看法,我相信梅長蘇一定沒有死,至於為什麼說他沒有死,一,也就是電視劇有一個未播出的結局,由飛流煮茶,藺晨端杯,屏風後面伸出來一隻手接過了,這個人肯定就是梅長蘇,因為除了梅長蘇,誰還能勞動飛流煮茶,藺晨端杯。
  • 毛尖:倪大紅的眼袋與梅長蘇的臉蛋(轉)
    本文摘錄了《倪大紅的眼袋》和《梅長蘇的臉蛋》兩篇,前者講述了中年男演員在脫去顏值負擔之後的真實的、層次豐富的表現力;後者講述了「男色時代」下男女關係的翻轉——鮮肉男性全盤接管了女性角色的特點:顏值、情節與眼神。不論鮮肉還是臘肉,男演員似乎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所在。相比之下,女演員,尤其是中年女演員,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 史料分析:梅長蘇沒死,下場卻有些悽慘
  • #026# 為什麼我說《琅琊榜》黎綱是夏江安插在梅長蘇身邊的內線
    夏江失蹤多年的兒子,居然就潛伏在梅長蘇身邊? 非也非也!他是飾演夏江的導演王永泉的兒子,名為王宏。 但是,我懷疑他分明就是夏江的內線,是夏江大大失蹤多年的兒砸!!! 這不是空穴來風!這不是誹謗!這不是造謠!我有證據! 注意!我有證據!!!
  • 《琅琊榜》籌拍續集:梅長蘇可能沒死!
    原作者海宴本人並不是專職作家,目前仍在公司上班,而她所寫的長篇小說,也只有《琅琊榜》這一部而已,根本沒有第二部的劇情。既然沒有原著小說作為藍本,那第二部該怎麼拍?「一曲離歌唱罷,多少粉絲憂愁。」《琅琊榜》在眾多觀眾的惋惜聲中落下帷幕,梅長蘇和霓凰郡主各自奔赴沙場,終不再見的結局又讓多少觀眾落淚?
  • 琅琊榜:或許梅長蘇最後「死」了,才是麒麟才子最聰明的地方!
    讓看客們不斷驚呼「不愧為麒麟才子,當真是才智無雙」,可在小編看來,麒麟才子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最後讓自己「死」在了戰場。相比很多人相信的梅長蘇真的死了,小編倒一直相信梅長蘇是真的「死」了,而此死非真死,不過是再一次退隱而已。小編為何這樣說呢?梅長蘇何許人也?才智無雙,世間絕無僅有!
  • 來看看《琅琊榜》的刪減片段,梅長蘇並沒有死去,還和飛流泡茶喝
    如果你看過《琅琊榜》這部電視劇的話,你就知道,在大結局時,靖王在一眾牌匾中,掀開了一顆雞蛋,而我們的霓凰郡主收到了宮羽姑娘送來的梅長蘇的信,從這兩個細節處就可以看出來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的梅長蘇基本上已經是涼透了的存在,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琅琊榜》有那麼一個隱藏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