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李駿執導的懸疑燒腦諜戰劇《和平飯店》全國熱播,陳數、雷佳音、李光潔一幹實力戲骨的加盟,講述在風雲動蕩的大時代背景下,各方勢力在某一特殊場所中,240小時內的一場智力對決,引起了人們又一波對諜戰劇的熱議。
杭州西湖邊的酒店裡,窗外陰雨濛濛,人民網記者專訪到了此劇的導演李駿。說話中速、邏輯縝密,從對劇中角色「極致性格」的分析,到主要演員的層層篩選;從自己商海的經歷,到重回影視圈的初心不改,喜笑紳士、不拘小節、讓記者對這個被稱為中國第六代「最具商業價值」的影視劇導演」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
雷佳音是另一版本的「朱亞文」?場場反轉扣人心弦
李駿雖稱不上是一位高產導演,但卻是名副其實的高收視導演。自2003年「重出江湖」,從《中國式結婚》,到《紅色追緝令》,《落地請開手機》,再到《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系列,節奏緊湊,刻畫人物情感細膩的拍攝手法,贏得了中國觀眾的喜愛。
此次接拍《和平飯店》,李駿一邊笑言自己是「被強迫」的,一邊承認自己是被劇中「極致」人物的性格所吸引。「像這樣的一部發生在戰爭年代的諜戰戲,必定會在極致的人物關係下,產生具有對抗性的極致情感,而這是我非常看重的地方。」
為了讓劇情更具吸引力,李駿坦言在全片42集中可謂「集集有反轉,人人都有戲」,「落下一集,你可能就會錯過很多重要信息。」與此同時,從陳數到雷佳音、李光潔,每位演員李駿也都有其特殊的考慮;從劇本的兩易其稿,到將近五個月的實景拍攝,李駿說這是他接戲以來拍得「最累」的一部影視劇。上百場的群戲,需要有很強的場面調度,為了使一場戲中30多位演員都能展現出「千人千面」的視覺效果,嚴謹的邏輯下,縝密的場面調度成為片中最大看點。
陳數所扮演的「陳佳影」在李駿眼中,「她有自己堅定的信仰,樸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樣的人是有著許多常人難以看見的可愛之處。」與其出演對手戲的是,由雷佳音詮釋的「王大頂」,武藝高超,思維敏捷,句句不離口的莎士比亞臺詞,詼諧幽默,這讓人們似乎看到了另一版本的「朱亞文」,李駿承認他就是要塑造一個民國時代「荷爾蒙爆棚的文藝土匪」形象。
從商海「遊」到影視圈 我是這樣的金牛座
在影視劇中人們認識了這位六十年代生人的李駿,圈裡人都知道他是婁燁、王志文的同窗,是王小帥的好朋友,津津樂道的永遠是他在踏入影視圈前的那段「商海」生涯。對於混跡金融投資領域的他,為何轉身重回導演創作本身?李駿笑著回應,其實沒有什麼所謂的「難言之隱」,當初的「下海」也僅僅是自己「不甘寂寞地想多學點東西」罷了。
金牛座的李駿,他沒有迴避記者的問題,「在還沒有實現藝術理想前,我隻身扎進商業大潮中,你說衝浪也好,說遊泳也罷,反正起起伏伏的,讓我從中獲得了很多人生經驗和對財富的認知。」
也許正因著那段無可替代的商海經歷,讓李駿更知道了自己在人生路上,什麼對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高考時,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今後成為一名導演的初衷,從未改變,反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地堅定、無可替代。
「人在沒有成熟前,財務上的自由總會改變你對人生,對待問題的視角。貧窮有時會限制你的想像力,我需要給自己勇氣去承擔。」李駿回憶,正是在商海漂浮的那段日子,才讓他意識到「我是誰,我是怎樣的一個社會角色」的問題。「你其實不是一個藝術家,你就是個常人,你就是需要有常人的情感,懂得常人希望和喜歡看到的東西。」
與生活、與夢想 「欠債」成了一個習慣
一年中有多長時間在拍戲?李駿的回答是「一半一半」,對他而言,「生活本身應該高於工作。」「我是個隨時準備消失的人,再出現時,也許會在海上,也許會在海外,總之,就是會去一個見不到人的地方,靜靜地待著。」
對於「最具商業價值」導演的稱謂,對於李駿而言,既是動力又是壓力,他承認他接拍的每一部影視劇都會考量市場價值,但正因為他在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平衡力,讓更多的編劇和片商都願意與其合作,片約不斷對於某些導演是一種幸福,而對於他,這個追求完美的導演,成為了另一種「幸福的負擔」。
既想對得起觀眾,又要對得起朋友,更要對得起自己,三者的權衡讓李駿傷透了腦筋,他無奈地坦言,一想到接下來的工作,和曾經答應別人自己要接的片子就有點「小頭疼」。「欠債」拍戲似乎成了他不能言說的一個「習慣」。
2018年,一部講述職場故事的《幕後之王》已被提上議事日程, 關乎《和平飯店》李駿說,也不排除會拍續集的可能,而對於受眾熟悉的《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北上廣依然相信愛情》後,第三部也在籌划過程中,看來與生活、與夢想,李駿註定是別無選擇。
(責編:王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