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9時11分,東勝派出所民警接110指令稱,轄區內有一名男童走失了。隨後,值班民警孫警官立即趕到報警人家中。
「我兒子不見了……」報警人是走失男孩的母親,此時已經哭成淚人。
孫警官從她帶著哭腔的言語中了解到,這家的孩子小鮑今年才5歲,前一天晚上,小鮑的母親因為上夜班不在家,父親又跟朋友們約好了要去某俱樂部聚會,於是,年幼的小鮑也跟著爸爸出發了。(7月10日21點29分,鮑先生(戴白帽子)帶著兒子進入俱樂部。)然而,等到第二天早上7點,鮑先生一個人醉醺醺地回到了家,身後卻沒有兒子的蹤影。妻子一下子急了,拼命問丈夫孩子去哪兒了。但鮑先生喝多了,怎麼也叫不應,根本答不出兒子的下落。5歲的孩子不知所蹤,糊塗爹醉得不省人事,母親只能哭著撥打了110。孫警官得知原委後,先查看了孩子父親的情況。好在鮑先生已經清醒了些,能坐起來了,但是狀態還是迷迷糊糊的,房間裡瀰漫著濃鬱的酒精味。孫警官一邊安撫著傷心欲絕的孩子母親,一邊建議夫妻倆打電話給昨天在場的朋友,詢問他們是否知道孩子的去向。「剛打電話找到了……在朋友家呢……」鮑先生搖搖晃晃慢慢悠悠地拿著手機對孫警官說。看鮑先生這個樣子,孫警官不放心,要求他再次撥打,確認孩子的安全。電話撥通後,在孫警官和鮑先生朋友的一番溝通下,事情終於水落石出。(7月11日凌晨3點17分,孩子跟著父親的朋友先行離開俱樂部。)原來,鮑先生這位朋友家裡也有一個差不多大的孩子。之前,兩家的孩子在一起玩過,很是投緣,那時就約定下次小鮑要到朋友家中做客,兩個孩子一起玩耍。當天晚上,朋友在俱樂部又見到了小鮑,便提議讓小鮑到他家住上一晚。當時鮑先生已經喝高了,就胡亂點頭答應了,事後卻回想不起來兒子哪兒去了,結果就鬧了這一出。雖然孩子有了下落,但本著負責到底的精神,孫警官決定親自把小鮑接回到他媽媽身邊。於是,孫警官扶著迷迷糊糊的鮑先生上了警車,驅車前往其朋友住的小區,最終順利將孩子帶回。說完這起發生在夜間的情況,再來說說白天的。
正值暑期,不少家長白天出門上班或有事外出後,難免會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裡。
7月12日下午,慈谿市公安局周巷中心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周巷老食品城有一個小孩迷路了。接到報警後,民警迅速前往現場,並將孩子帶回所內。
孩子告訴民警自己9歲,前一天剛被父母從老家帶到周巷來和哥哥一起過暑假,在外面迷路是因為自己午覺醒來發現家裡沒有人,心裡有些害怕,就想著出去找哥哥,結果出門後不僅沒找到哥哥,還忘了回家的路,還好遇到了好心人幫自己報了警。
由於小孩的身份信息還沒來得及登記,民警無法直接查到他的身份信息,小孩也無法完整地說出父母的手機號碼,父母的名字也不會寫。
民警只好一邊安撫小孩的情緒,一邊按照小孩的描述尋找小孩父母的信息。晚餐時間,教導員胡興浩帶著孩子在派出所食堂一起吃了晚飯。
直到六點多,一名男子報警稱自己的小孩找不到了,而這個迷路的小孩正是他的兒子。
除了自己迷路的,還有跟著父母外出走丟的。
7月14日下午,慈谿市公安局橋頭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一名三歲男童走失找不到家了,希望派出所給予幫助。
值班民警徐達接到求助報警指令後,第一時間出警,並在五豐菜場的街道上看到了這位身穿紅色衣服、腳穿小黃鞋的無助小孩,身邊圍滿了人群。
由於驚恐,該男童在人群中瑟瑟發抖,眼眶裡還掛著碩大的眼淚。
徐達見狀,立馬化身慈祥「老父親」,輕聲輕語溫柔的詢問小男童情況,但是小男童全然不知。
於是徐達打算先帶孩子回所裡,但是任憑怎麼哄小男童就是不肯上警車。在幾番打聽詢問後,好在有一位老鄉恰巧認識該男童的父母,於是民警徐達便讓輔警保安隊員先跟隨這位老鄉去通知孩子父母。
而此時男童也只認準警察叔叔,徐達見狀就一把抱起了他,一路「熊抱」護送回家。
大概走了六七分鐘,男童的父母火急火燎的騎著電瓶車飛速趕來。男童的媽媽先是急的責罵小孩,還沒罵出口就控制不住情緒的大哭並接過孩子緊緊相擁。
1、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時刻關注孩子的動向;
2、要教孩子牢記父母的姓名、聯繫電話和家庭住址,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完整姓名;
3、告訴孩子在有危險或緊急的狀況下,可以撥打110求助電話,並教會找到穿軍警制服的群體幫助自己;
4、教育孩子一旦在商場、超市、公園等公共場所與父母走散時,不要跟著陌生人,有需要就找服務臺、保安或警察蜀黍;
5、小孩外出時,儘量由家人陪同,避免讓其離開家人的視線範圍;
6、家長當發現小孩走失時,應第一時間撥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