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探尋一個節操頗高的國家——泰國的汽車文化。傳統泰國是一個佛教盛行的國家,虔誠到什麼地步,路上攔下一個僧人就拜啊!!!這得多麼罪孽深重啊!好吧,我承認這是虔誠!
▼
這是泰國最著名的廣告,來自潘婷,這個扮演勵志女孩的小童星後來主演了《初戀這件小事》 ,惹得國內一票小姑娘哭得死去活來!
▼
很正面對不對,沒底線的來了,這是他們的電視劇《不一樣的美男》,瞬間感覺整個亞洲影視圈被這些奇葩轟殺的片甲不留!你們家的美男子長這樣?我實在想不出一個信仰佛教、整天張口閉口都是薩瓦迪卡、考坤卡、 擴拓卡,這樣萌萌噠的國家能拍出這樣反人類的神劇!
▼
來到泰國,不得不提一下他們賴以在中國成名的特產——人妖,你能想到「她」曾經是「他」麼?
▼
節操新聞播報完畢,上硬菜,這是泰國街頭最多的TUTU車,其實和中國街頭非法營運的小三輪差不多啦,只不過他們的座椅是橫著放的,坐上去有點地鐵的感覺有沒有!
▼
這是他們的超載皮卡,好像和中國偏遠地區的用車習慣也沒什麼兩樣!
▼
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在泰國,日本車可以說一統天下,佔據半壁江山。從中汽協提供的今年8月份的銷量數據來看,雖然受制於整體經濟下行的影響,整體銷量下滑,但是日系依然牢牢佔據了銷量榜的前六位。豐田一家的銷量比後五位的總和還要多,可見豐田或者說日系車在泰國的受歡迎程度有多高!中國品牌汽車在泰國發展並不太成功,僅有的兩個品牌,名爵稍好一點,國內大火的五菱車在這裡只能按個位數計算了。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很複雜也很簡單,除了日本車本身性價比較高之外,歷史遺留也佔了一些因素。二戰時期,日軍揮師南下,南亞各國基本淪陷殆盡,但是泰國人沒有做任何反抗,繼續薩瓦迪卡,甚至成為了日本在亞洲的軸心國盟友之一。日本人送錢送機器,也不進行文化輸出,泰國人當然樂得消受。於是二戰之後,日本汽車工業崛起。泰國一度成為日系亞洲的大後方之一,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泰國偏愛日本貨,和中國人反日情緒高漲形成強烈的反差。
在泰國,皮卡最多,銷量也最好,有點爛大街的意思。今年5月的銷量榜前兩位就是日系皮卡,唯一在日系叢中一點紅的福特,還是一款皮卡。在沙美島上,的士都是一水的豐田海利克斯和鈴木,四驅的,翻山路太爽了。聽說只是最近,由於天然橡膠漲價,有人暴富,才出現一些SUV了。這裡的人們特別喜歡皮卡,因為它前面可以乘坐5名乘客,後面可以載貨,價格也比一般的小汽車便宜很多。
皮卡銷售又以一頓級皮卡為主。2006年、2007年僅一噸級皮卡銷售量佔商用車總銷售量的比重就分別為68%和64%。泰國商用車銷售市場的分布與政府政策傾斜和泰國當地的實際情況分不開。為鼓勵國內皮卡銷售,泰國政府僅對其徵收3%的零售稅,而轎車的稅率為30%;為保持泰國在皮卡生產的競爭力,政府對皮卡的重要部件——柴油發動機一直實行價格補貼,大大降低了泰國皮卡的銷售價格,泰國城市化程度不高,總人口中農村人口佔多數,輕型皮卡更能滿足農民運輸農產品和家庭出行的需求。
泰國的車以實用為主,多為小型車和緊湊型車,都是很小的車,以本田和豐田為主,雅閣已經算是很高級的車了,泰國人對小型車和緊湊型車貌似情有獨鍾,銷量榜前十中,竟然沒有一輛中型車。見到最多的就是排量在1.5升左右的(小型)小汽車,常見的就是豐田的Vios系列(價格和國內差不多,折合人民幣13萬左右)。稍微高級一點的車就不多了,原因無他,泰國車實在太貴了,看了他們的汽車報價,我有點不忍心吐槽國內的汽車價格了。
泰國的車價比起其它國家要貴的多。除了本身貴之外,如上文所述,泰國對轎車比皮卡還要多徵更多的稅費。比如,在泰國索納塔價格是150-180萬泰銖(按近日平均匯率1:5.6計算,折合人民幣26.7-32.1萬),比韓國的要貴兩三倍,甚至比中國還貴。
再看一下泰國中級車價格也很高,泰國生產的第七代凱美瑞2.5是187萬4千泰銖。德系三強中,大眾CC 2.0:86萬6千泰銖;奔馳E級:348萬4千泰銖;寶馬520D:368萬8千泰銖,和中國國產化的中型車相比,貴了很多。
普通價格稍微便宜的車輛;本田 1.8的City:95萬5千泰銖;豐田卡羅拉:92萬7千泰銖。最便宜、最普遍的是車是本田、豐田之類的,一般56萬2千泰銖起價,而且幾乎都是手動擋,自動擋在這邊貌似並不是很受歡迎,當然這和價格也有很大關係。
那麼要是一個普通泰國公民,月薪一兩萬泰銖,如何購買車呢?
其實在泰國買車就像我們在中國按揭買房一樣,首付一部分資金後每月加利息還銀行。短的話3-5年,長的有30年,中國最多3年36期。銀行利息其實並不低,全部交完可能有車原價的30%,30年的話100%也有了。中間沒錢按時交不了款,銀行會把車收回,然後競拍處理。首付貌似還需找三個保證人,可按自己的工作職位,能力來決定保證人的人數。
既然車子那麼貴,按揭買車跟剝皮抽筋一樣,那為什麼泰國的車一點也不少呢,在首都曼谷,平均每家有2.3輛車呢,因為後期用車成本沒有那麼貴!雖然購置汽車的支出和中國差不多,但是其後期成本遠遠低於中國。
首先考駕照很便宜。只要通過交警的車試,再花上大約兩百多銖(約合40元人民幣)手續費,即可取得正式駕照。總費用應該只是中國的百分之一不到。其次這裡的油價雖然和國內相差不是很大,但是基本沒有過路費,包括通往機場的高速,也是免費通行的,小英哥從曼谷到清邁坐了9個小時的車,愣是沒碰見收費站,這要在中國,幾百塊錢早就出去了。當然如果有違章,罰款也只是200銖左右,中國至少200人民幣起步。最後就是保養成本低,如果不要求原裝零件,遍地的修車鋪都可以提供廉價的配件,維修費用也很低,主要是日本車貌似也不需要什麼大修,所以汽車維修部就像中國的自行車修理鋪一樣遍地開花。
泰國是沒有所謂的民族汽車品牌的,就像我們的中國品牌車企。但是泰國卻是諸多車企在亞洲進行生產和進出口的重要區位。開始逐漸代替中國成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國家,中層次職工的工資比中國北上廣的最低工資標準還要低一些。所以在成本控制方面對車企吸引力很大,同時為泰國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算得上是雙贏的組合。作為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泰國一直是世界主要汽車公司爭奪的焦點,以本田和豐田為代表的日本汽車製造商主導著泰國汽車市場。截至2007年泰國有15家汽車製造商,日本品牌的汽車佔有80%-90%的市場分額,其中豐田和本田就已經分別佔44.7%和23.9%。
由於泰國的車貴、消費水平偏低,所以在泰國生產的汽車的內銷比例很小,絕大多數出口至其他國家,也就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代工廠,海外汽車國產化的在汽車價格方面的優惠,泰國人並沒有享受到多少,泰國今年前八個月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5.3%至780,414輛。泰國工業院預測,今年該國汽車銷量或難以達到80萬輛的預期目標,現在已降低至70至75萬輛。然而,汽車出口有望突破120萬輛。這一點和中國採用合資而非獨資的合作方式有很大區別。
泰國國內目前的經濟和政治局勢都不怎麼穩定,泰國人政府似乎也沒有多少建立自己的汽車產業體系的計劃,所以,想看到泰國人自己的汽車品牌,可能還得等好多年,現在,這裡是日系車的舞臺!
【轉自:小李車評】
點擊「閱讀原文」,通過手機端直接收看極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