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傳佛教中,一處補生彌勒佛坐像有什麼特殊含義{一}

2020-12-23 重樓逾陀

說到彌勒佛,人們心中總是會出現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形象,的確,彌勒是慈心的意思。但在藏傳佛教中,源於佛像繪製經的彌勒形象,卻有著更深刻的哲學含義……

彌勒(梵文Maitreya,藏文Jampa)意為「慈心」,故亦稱為「慈氏」。按照大乘佛教觀點來看,彌勒其實於無量劫以前早已成佛,但現在住在兜率天內院淨土中,待將來時機成熟的時候,即應眾生之因緣而在未來人間,龍華樹下示現如同釋迦牟尼佛那樣的成佛事跡。

在釋迦牟尼佛示現人間成佛的時候,彌勒為八大菩薩弟子之一。

如果將佛陀所講經論進行總結和歸納,可以分為廣行派及深觀派兩支傳承,其中之廣行派法義乃由佛陀傳授給彌勒,再經無著、世親等歷代祖師傳至今天,而深觀派教法則由佛陀託付給文殊師利菩薩,經龍樹、月稱等歷代祖師傳至今天。

彌勒之傳統坐相頗為特別。從這幅唐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並不象其他佛陀那樣雙盤跏趺而坐,而是如現代人般坐在椅子上。為什麼彌勒形相會被畫師們繪製為這種坐相呢?這象徵他將馬上站起來救度眾生,很快由兜率內院下降人間利益眾生(但按照現代時間換算,似乎近56億年左右之久)。

彌勒的雙手作說法印,代表他將來成佛後會廣 說佛法。他的雙手各拈一龍華樹的花莖,象徵他將於龍華樹下示現成佛之相,有別於釋迦牟尼佛的菩提樹。彌勒左手所持的花心中託著一個水瓶,象徵他將生於婆羅門族中;右手所持的花心中託著一個法輪,象徵彌勒將會於人間說法。

彌勒之手印及法輪表示他將宣講佛法。彌勒的頂上佩戴一座小小的佛塔,象徵彌勒之師承亦源自本師釋迦牟尼佛,表義修行要成就需依止善知識。現在有很多人認為,佛陀是沒有上師的,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會,任何一位佛陀都有自己的老師,譬如彌勒佛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而釋迦牟尼佛的老師則是燃燈佛。如果沒有老師,想去從未去過之地,是絕無可能的。

婆羅門是印度的一個重要種姓,他們常備一個淨水瓶隨身攜帶,故此水瓶是代表彌勒將來之出生民族和種姓。這點跟釋迦牟尼佛稍有差別,釋迦佛降生在剎帝利王族。

在漢地流行的彌勒形象據說是依照古時候的布袋和尚而造,雖然沒有經典的出處,但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形象卻也代表著慈愛之意。

在汗牛充棟、廣博如海的佛教經典中,核心思想只有兩點:即予人樂、拔人苦的慈悲心以及洞察事物現象與本質的智慧。而前者在大乘佛教哲學中,地位更為突出。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各種佛像及唐卡——連載第二篇
    長壽佛阿彌陀佛的梵文原意是「無量光」和「無量壽」兩種意思,具有空間和時間兩種性質,本來都是阿彌陀佛一身所兼具的,但在喇嘛教內卻將這兩種含義分別當做兩尊佛供奉。藏傳佛教認為無量光佛是原生的,無量壽佛是他的化身。在藏傳佛教寺院裡無量壽佛的壁畫、塑像、唐卡畫像可以說觸目皆是,特別是在靈塔殿裡,長壽佛是不能缺的。長壽佛著菩薩裝,具文靜的女性特徵。頭戴天冠,梳著高髻,上身袒露。呈現桔紅或土紅色,身上有瓔珞、項圈等莊嚴的器具。
  • 袒胸露腹、笑迎天下的彌勒佛曾經健美帥氣
    佛門中常言「慈悲為懷」,經典裡也說「佛心者,大慈悲是。」那什麼是慈悲呢?《大智度論》定義為:「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給予快樂為慈,拔除痛苦即悲,因此慈悲的含義就簡稱為「與樂拔苦」。「大慈大悲」成為大乘佛教標誌性的口號。在中國佛教菩薩信仰中,觀音尋聲救苦,普門示現,是「拔苦」的象徵;而彌勒大肚能容,笑口常開,是「與樂」的代言者。
  • 藏傳佛教中的四臂觀音
    在藏傳佛教中,最為廣泛的信仰當屬觀音菩薩。在整個藏區,男女老幼無人不會誦念觀音心咒:唵嘛呢叭咪吽。除此之外,在藏族人民當中流傳著一個古老傳說:藏族先民,是神猴和羅剎女結合而生。當神猴猶豫不決的時候,正是觀音菩薩明確指示,在雪域繁衍人類是莫大的功德。
  • 藏傳佛教藝術中,動物形象的種類以及寓意和作用淺述
    這種與動物的密切關係很自然地表現在各類宗教和藝術當中,本文從泛藏傳佛教角度,粗略地探討動物形象在佛教造型中的種類和寓意。動物形象在藏傳佛教造型中廣泛出現,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具有特定的含義。這一現象在藏區民間和各時代的藝術創作中也極為常見。
  • 藏傳佛教中的十相自在圖
    在藏族文化和藏傳佛教裡有很多寓意吉祥的圖案。常見的有吉祥八寶、六長壽圖、吉祥四瑞,印度人牽象、蒙古人馭虎等。除此之外,在藏傳佛教裡還有一個非常殊勝的圖案,叫十相自在圖。圖案中的五種顏色象徵著宇宙中的五種基本元素:水、火、風、地、空。 十個符號又分別象徵須彌山和金剛體的各部位和人體的各個部位,以及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總之,十個符合之間存在這極為複雜的辯證關係,而且整個圖案是內、外、別三種時輪的概括,對不熟悉時輪金剛的人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 藏傳佛教象徵符號解說 (54):天杖
  • 佛教文化三世諸佛,過去燃燈古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
    燃燈古佛佛是覺悟者的意思,佛教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會有無數的佛出現。過去佛泛指過去已經涅槃的佛,也可以特指上一位佛陀:燃燈佛。現在佛指的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文學作品中的如來,我們現在學習的佛法是釋迦佛所傳,所以我們現在還屬於釋迦佛時期。未來佛泛指未來將要降生的佛,也可以特指下一位佛陀:彌勒佛。
  • 藏傳佛像釋迦牟尼與阿彌陀佛的區別是啥?
    一、地位不同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藏傳佛像釋迦牟尼不是其本名,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義是「釋迦族聖者」。藏傳佛像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我們屬於娑婆世界)的教主,因釋迦牟尼出生於印度,對我們來說屬於西方,所以說是西方教主。
  • 藏傳佛教中的「九宮八卦」圖
    九宮八卦圖,是藏文化和藏傳佛教重要符號之一。藏族同胞家庭多以三色合金形式製作成護身符,稱為「九宮八卦咒牌」,很多人將此視為傳家寶。在藏區現存的九宮八卦咒牌,就有很多是老物件,歷經百年甚至更長時間。這些傳家寶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表面光滑,乃至有了包漿,圖案也有些模糊,也正因為如此尤顯珍貴。
  • 電影《喜馬拉雅》中的藏傳佛教
    宗教作為觀念層面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像酥油融入糌粑一樣,滲透到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從生到死,從經濟到精神,從裡到外,無不和宗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佛教從7世紀傳入藏族地區,到現在已經與藏族人民的生活水乳相融。在此之前,藏族有原始宗教和苯教,佛教傳入之後,兩者有所整合,包括原始宗教中一些儀式性的東西等等,融入到佛教中,形成了有別於佛教和藏族原始宗教的藏傳佛教。
  • 藏傳佛教像上的硃砂紅
    近年來,藏傳佛教造像在文化領域非常受重視,在國際的重大展覽中,藏傳造像也佔據著很大比重,往往不是併入「中國藝術」,而是單獨有「喜馬拉雅藝術」這個門類。比起我們熟悉的漢傳佛教,藏傳有諸多不同:擁有數量龐大的神靈系統;有大量威武乃至嚇人的護法神;有好不含蓄的與性相關的表達。產生這些區別的根源,還得從西藏的歷史和印度的古老文化中找尋。藏傳造像在哪些情況下有硃砂紅呢?一是裝藏。
  • 佛教的基本常識和禮儀
    戒律的理解不同,佛教分為很多個派別,大的分類為:1、早期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稱為根本二部,當然兩部的分支更多,(1)上座部認為佛陀也是人,不過是聰慧的特殊天才,(2)大眾部則認為佛陀是神,人間的有生滅的釋迦牟尼是化身而非實身,兩部後來演化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千僧齋會,是五臺山一個傳統的佛事活動,法會設在藏傳寺廟羅睺寺,屆時山上所有四眾弟子,誦經念佛、虔誠頂禮。
  • 藏傳佛教薩迦派(花教)
    藏傳佛教薩迦派(花教) 因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的紅、白、黑三色花紋,所以薩迦派又被俗稱為「花教」。  薩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傳。有血統、法流兩支傳承。  薩迦派不禁娶妻,但規定生子後不再接近女人。薩迦派僧人戴紅色、蓮花狀僧冠,穿著紅色袈裟。  在佛教哲學上,薩迦派特別推重「道果」教授,在教義中最重要的是「道果法」。
  • 藏傳佛教造像、法器、唐卡集粹,不乏宮廷御製精品|一拍即合
    勝樂金剛作為藏傳佛教中的重要本尊,這一題材的佛教藝術作品諸如造像、唐卡等所見不少。但像大羿拍賣這尊勝樂金剛造像一樣精美的作品卻十分少見,市場上偶能見到可與之相提並論的作品,皆廣受藏家追捧,價值不菲。如2017年西泠印社春拍推出的一尊高39釐米的勝樂金剛造像拍出816.5萬的高價(參閱2)。這尊造像體量較高,但工藝不如大羿這尊,尤其是細節的處理尚有一定差距。
  • 我國一佛教聖地:聚集2萬名尼姑集體修行,天黑之後有一特殊要求
    我國一佛教聖地:聚集2萬名尼姑集體修行,天黑之後有一特殊要求提起佛教,很多人心裡浮現出來的就是安靜的寺廟,光頭的和尚和很多美麗的神話傳說。我們知道,出家的僧人有男也有女,我們通常把女性出嫁的人叫做尼姑。
  • 藏傳佛教,只看這一篇就夠了!
    一定有些什麼,讓我們如此痴迷不已,也許是藏地隱埋的神奇秘密,是飄搖經幡昭示的輪迴,是來自遠古文明的咒語...藏傳大悲咒(瓊英卓瑪)藏傳佛教的標誌: 法輪與鹿.煒桑:一種祈福儀式. 在藏區各地,有人煙的地方就有桑煙,無論寺院還是百姓家裡,都有煨桑爐。
  • 空行母 唐卡中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女性形象?
    空行母是智慧與慈悲的化身,只存在於佛教的藏傳教派中,特殊的藏族文化,將女性的崇高、柔美重新賦予含義並演繹在唐卡上。」撰文:劉彤、郭憶靜攝影:劉翔供圖:故宮博物院 唐卡的創作不是為了悅己,亦不是為了悅人,它的藝術價值只緊緊圍繞著信仰。
  • 藏傳佛教僧人:瞎搞!
    張鐵林在一段不符合藏傳佛教宗教儀軌的儀式中被「白瑪奧色法王」賜予法號、法衣、法器等物品,並受獻曼扎、蓮師像、經書等。視頻公布之後,引起網友紛紛質疑。微博認證網友@才讓冷注瑪質疑張鐵林遇到騙子:「張鐵林也當『活佛』了?……現在社會上各類騙子橫行,盼國家依法打擊、嚴懲,不要讓他們利用佛教中飽私囊,妖言惑眾。」
  • 藏傳佛教中多面多臂的觀音菩薩圖像研究(續)
    馬頭金剛具有巨大的降魔去障能力,是咒師們的主修本尊,在藏傳佛教中得到非同尋常的重視。馬頭金剛屬於無上密續本尊。全身珊瑚紅色、三頭六臂,三面代表輪迴解脫的三個途徑及三種空性。漢傳佛教中的護法一般泛指龍天護法,而藏傳佛教中的護法種類繁多,並且各有修持儀軌、供養讚頌之法。其中大黑天護法是大悲觀音為眾生祛除各種障礙而化現的忿怒護法,在排憂解難、增長善心方而有巨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