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彌勒佛,人們心中總是會出現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形象,的確,彌勒是慈心的意思。但在藏傳佛教中,源於佛像繪製經的彌勒形象,卻有著更深刻的哲學含義……
彌勒(梵文Maitreya,藏文Jampa)意為「慈心」,故亦稱為「慈氏」。按照大乘佛教觀點來看,彌勒其實於無量劫以前早已成佛,但現在住在兜率天內院淨土中,待將來時機成熟的時候,即應眾生之因緣而在未來人間,龍華樹下示現如同釋迦牟尼佛那樣的成佛事跡。
在釋迦牟尼佛示現人間成佛的時候,彌勒為八大菩薩弟子之一。
如果將佛陀所講經論進行總結和歸納,可以分為廣行派及深觀派兩支傳承,其中之廣行派法義乃由佛陀傳授給彌勒,再經無著、世親等歷代祖師傳至今天,而深觀派教法則由佛陀託付給文殊師利菩薩,經龍樹、月稱等歷代祖師傳至今天。
彌勒之傳統坐相頗為特別。從這幅唐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並不象其他佛陀那樣雙盤跏趺而坐,而是如現代人般坐在椅子上。為什麼彌勒形相會被畫師們繪製為這種坐相呢?這象徵他將馬上站起來救度眾生,很快由兜率內院下降人間利益眾生(但按照現代時間換算,似乎近56億年左右之久)。
彌勒的雙手作說法印,代表他將來成佛後會廣 說佛法。他的雙手各拈一龍華樹的花莖,象徵他將於龍華樹下示現成佛之相,有別於釋迦牟尼佛的菩提樹。彌勒左手所持的花心中託著一個水瓶,象徵他將生於婆羅門族中;右手所持的花心中託著一個法輪,象徵彌勒將會於人間說法。
彌勒之手印及法輪表示他將宣講佛法。彌勒的頂上佩戴一座小小的佛塔,象徵彌勒之師承亦源自本師釋迦牟尼佛,表義修行要成就需依止善知識。現在有很多人認為,佛陀是沒有上師的,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會,任何一位佛陀都有自己的老師,譬如彌勒佛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而釋迦牟尼佛的老師則是燃燈佛。如果沒有老師,想去從未去過之地,是絕無可能的。
婆羅門是印度的一個重要種姓,他們常備一個淨水瓶隨身攜帶,故此水瓶是代表彌勒將來之出生民族和種姓。這點跟釋迦牟尼佛稍有差別,釋迦佛降生在剎帝利王族。
在漢地流行的彌勒形象據說是依照古時候的布袋和尚而造,雖然沒有經典的出處,但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形象卻也代表著慈愛之意。
在汗牛充棟、廣博如海的佛教經典中,核心思想只有兩點:即予人樂、拔人苦的慈悲心以及洞察事物現象與本質的智慧。而前者在大乘佛教哲學中,地位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