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衛視的綜藝節目裡,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是少有的"長壽綜藝",
並且幾乎一直壟斷著"衛視綜藝老大"的位置。
而這"衛視綜藝老大"的位置真心不好坐,
畢竟每個衛視都有"大哥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雄心壯志。
比如,已經誕生5季的《王牌對王牌》,現在就對"衛視綜藝老大"的位置"虎視眈眈"……
01 《快樂大本營》的"前世今生"
《快樂大本營》是湖南電視臺的首個娛樂性綜藝節目。
湖南電視臺於1997年1月1日開播,
1997年7月11日,即開辦了快樂大本營。
李湘和李兵是《快樂大本營》的第一期節目主持人。
而後,又有海波、戴軍集趙寶樂等先後因為各種原因主,搭檔李湘主持過《快樂大本營》。
直到1998年,何炅開始代班一起與李湘主持,
1999年李維嘉開始擔任外景主持,
《快樂大本營》的"鐵三角"主持陣容才算固定了。
後來的2004年,李湘離開了《快樂大本營》,
"鐵三角"在缺了一個角不久之後,謝娜成為了另外一隻角。
再之後,當吳昕與海濤通過"閃亮新主播",
成功加入了《快樂大本營》。
至此,"快樂家族"一直延續著每周將快樂帶進千家萬戶的傳統。
02 《快樂大本營》是"青春期",還是 "中年期"?
到2020年,快樂大本營就要"23歲"了!
一個23歲的人,正是青春無敵的時光;
一個"23歲"的綜藝節目,早已坐上了綜藝老大哥的位置;
它會繼續是活力四射的青春期,還是陷入危機四伏的中年期呢?
1)、主持人常年不更新
自"快樂家族"誕生後,《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就常年處於不再更新狀態。
"最新"加入的主持人吳昕、杜海濤,也有14年的時間了。
當年20多歲的青澀的小姑娘、小夥子,也慢慢熬成了大齡剩女、大齡中年男人了。
雖然,《快樂大本營》也曾推出過代班主持,
也曾推出過芒果主持新生班的學員來一起主持。
但在現在流量為王的時代,
想要用一檔節目的一期或幾期節目就捧紅一個全新面孔的主持人,
也確實太勉為其難了。
2) 、節目樣式吃口碑老本
《快樂大本營》作為各大衛視裡的綜藝老大哥,其收視和口碑自然不在話下。
如果說,《王牌對王牌》節目是用節目嘉賓的話題來製造話題、趁熱度和流量,
那麼《快樂大本營》的很多嘉賓,卻是需要藉助大本營節目的口碑和收視,
來為自己贏得更多的話題與熱度。
因為上《快樂大本營》的嘉賓,
很多都是近期有電影要上映啊、有電視劇要播出啊等等。
而其中也不乏很多是為人所不知的新演員,
更是需要藉助大本營節目的東風,讓更多觀眾熟悉自己。
這就像什麼呢?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這就好比是兩個學生,一個是高中學霸,一個是一般的初中學生。
學霸底子好,但是長期不能獲取新的信息和知識,
每次考試都靠吃自己的老本;
一般的那個學生卻能即時有效的獲取新信息和知識,
甚至有時候還能提前知道一點點考試題目,所以每次考試幾乎都能有進步,
甚至偶爾考試還會接近學霸分數的時候。
因為進步明顯,這個一般的初中學生也漸漸被老師所喜歡了。
03 《王牌對王牌》的"成名之路"
1)、靈活多變的季播模式
《王牌對王牌》,從2016年節目推出之初,就採用了"季播"的模式。
這種模式雖然有一些弊端,但其有利之處更加明顯。
比如,因為有"季"的概念,在更換節目常駐嘉賓、調整每季節目的遊戲等時候,
節目組可以更自然,也更具有主動權。
比如第一季的王牌隊長白百何、謝娜等,在第二季就退出了;
而第二季還是嘉賓身份的賈玲、沈騰,到了第三季已經變身王牌隊長了;
第三季王牌隊長裡流量擔當和顏值擔當也從王源、歐陽娜娜,
變成了第四季的華晨宇和關曉彤;
而到了第五季,《王牌對王牌》的組合又悄然變身為王牌家族隊了。
2)、懷舊情懷,大咖雲集
主打"懷舊模式"的《王牌對王牌》,
邀請的節目嘉賓都是一些經典影視劇的老牌明星,
或者現在已經是大咖位置的明星嘉賓。
這一點上,雖然在某個明星"一對一"新升的流量明星時,或許會輸掉"流量",
但《王牌對王牌》深諳"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一請,就是一眾明星。
有很多演員在劇集拍攝完之初,或許只是初出茅廬;
但當很多經典的劇集播出後,隨著時間的沉澱,越是能感嘆那時演員的經典。
而且,很多演員在劇集拍攝完之後,也很難得有機會一同公開露面,
更別說是穿著劇中人物的服飾一起公開露面了。
比如之前節目曾經邀請過《新白娘子傳奇》的趙雅芝、葉童、陳美琪等一眾明星;
曾邀請過《天龍八部》的李若彤、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等等一眾明星;
曾邀請過《還珠格格》的晴兒、老佛爺、令妃、皇阿瑪等一眾明星……
不僅滿足了70後、80後甚至90後的懷舊情懷,也讓收視率蹭蹭蹭的往上漲,
還為《王牌對王牌》節目不斷積累了品牌口碑。
04 "兩大家族"論劍,誰能奪取"綜藝至尊"?
當我們看舞臺上的快樂家族與王牌家族時,一個很明顯的感覺是:
舞臺下的快樂家族雖然相親相愛,但舞臺上的快樂家族成員之間,
卻存在著過於明顯的"話語權歧視鏈"。
快樂家族裡,作為掌控全場的何炅老師>調控氣氛的謝娜>李維嘉>吳昕和杜海濤。
前期有時候,吳昕和杜海濤在節目主持人裡,成為了可有可無的狀態。
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節目臺本編排的原因。
雖然這樣的安排,看似讓快樂家族的各成員之間各司其職,各就其位,
卻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主持人的全面發展。
也讓節目呈現"不是每周播出了新的一期,
而是相同的模式重複了一期又一期"的疲乏感。
那麼今年新成立的王牌家族,在各成員位置和作用的"謀篇布局"上又是怎樣的呢?
主持人沈濤,肯定是作節目各環節之間的串場;
沈騰和賈玲,作為喜劇演員,肯定是節目的搞笑擔當,
畢竟綜藝節目也是以愉悅心情為主的,
所以也就來一個"男女搭配,歡樂加倍"的組合模式。
花花華晨宇和關曉彤,節目流量的保障。
節目裡的各成員雖然也是各司其職,卻也是"一個都不能少"的組合。
當王牌隊更名為王牌家族隊後,
《快樂大本營》與《王牌對王牌》的收視率之戰,再次燃起。
在不見硝煙的收視率之戰打響時,不禁想問一句:
當《王牌對王牌》與《快樂大本營》在室內綜藝節目論劍時,
誰才會成為最後的"綜藝至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