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們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而他首先是思想家,最重要的職業是教育家,然後勉強算得上是政治家(因為孔子一生都在追求他的政治理想而不得)。

孔子一生光明磊落,自有一份浩然正氣於胸,然而孔子也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人。有一次到了一個地方,當地一個官員看到孔子落魄的樣子,不由得嘲笑孔子,原話是:累累若喪家之犬!這話真是太過分了,一般人聽到這樣的話,肯定要摞胳膊挽袖子的,孔子到底很有大家風範,笑眯眯地說:然哉!然哉!
這件事讓孔子的粉絲很丟面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據說孔子之所以周遊列國,起因是因為齊國送了魯定公80名美女,魯定公欣然領受後不理朝政,而且在祭祀大禮完成之後,並沒有按照慣例送祭肉給孔子,當時沒有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孔子哪能受得了這個,一氣之下,召集了自己座下弟子,陳述利害,挑選了一部分精幹子弟,套上牛車,開始了自己周遊列國遊說諸侯的旅程。這個現在看起來好像有點不爭饅頭爭口氣的意思, 這並不是孔子獨創,也是那個年代,有一次,鄭國準備攻打宋國,宋國派大元帥華元率領軍隊應戰。在交戰之前,華元為激勵士兵,下令宰殺牛羊好好犒賞將士。可華元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沒有分給他的司機一份。司機心中忿忿不平:「你不讓我吃肉,我就不讓你打勝仗!」

令人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兩軍交戰正酣之時,華元正在陣前督戰,司機突然對華元說:「你不給我肉吃,我今天就讓你付出代價!」說完,一腳油門就將戰車趕到鄭軍陣地,華元就這樣被鄭軍拿下,宋軍也自亂陣腳失敗了。可見這種「火爆脾氣」在當時不論聖人還是尋常百姓都很流行。
書歸正傳,自從孔子踏上他的遊說之路,可以說四處碰壁,並非是孔子的理論不行,也並非各個諸侯不識貨,只是由於孔子的儒學缺乏廣告代言人,試問,就算是當下,有哪個公司老闆敢啟用一個只是理論階段的項目?所以奔波多年終無成效的孔子也認識到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這個時候,有人嘲笑孔子如喪家之犬,孔子頗有自嘲精神的回答:「這個比喻很恰當呀!」

隨後,孔子退而潛心著書立說,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平民教育的典範,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其他各個方面。這也許是孔子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