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他們在臺北誠品寫故事,夢想成真

2021-02-15 三明治


中國三明治線下寫作工坊第一次抵達文創之城臺北,幾個月前僅僅是小想法的種子,終於落地在這片空氣中無時無刻不飄浮著文藝感的城市。

我們在臺北一路上遇到的司機和酒店服務人員都說,你們好幸運,一周前的臺北還是狂風暴雨大作,恰好這幾日晴天。

然而,這座城市帶給三明治學員們的驚喜並不僅僅是好天氣。不妨跟隨本次寫作工坊學員們的文字,一起來感受這趟臺北遊學滿滿的「小幸運」吧。


 

在The Lounge的初次見面

7月16日 晚上


在The Lounge開展破冰活動



贈送三明治《破繭》書籍和帆布袋給臺北誠品行旅

來自北京、上海、長沙、鄭州、深圳、廈門……背景多元的學員們聚在一起,在背靠5000冊藏書書架的Lounge長桌上,分享彼此的經歷故事,小心吐露著對文字和寫作的迷戀。

 

誠品頂層閣樓寫作課

17日上午 

 




寫作工坊的教室是在誠品行旅頂層閣樓

有一瞬間我是恍惚的,回到學校坐在教室裡,聽一節高能量的課程,只是那時不願有眼神交鋒,也不懂要對老師報以微笑。李梓新將多年的採訪與寫作經驗濃縮在會議室投影儀的幾千流明裡,撩撥開一個優秀故事擁有的細節紋路,錄音棒和手寫筆記同時記錄都無法滿足我對所有內容汲取的渴求。坐在誠品行旅的16樓會議廳裡,如果回頭的話,能看到巨大且溫熱的落地窗外是流水行雲輕拂山巒,101大樓安靜聳立,用你看不到的幅度隨風震顫。在它們之間散落著舊式樓宇和緩慢移動的鮮紅色塔吊,用動態的方式串聯起了臺北的前世今生,正如現在的我們。

學員:楊揚

 


學員們在認真聽講,共同感受文字和寫作的魅力

學員正在進行互相採訪的學習任務

從某種角度來說寫作的人和特工有相通之處,要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早上寫作課的一個小練習,要求閉上眼睛後將身處的這個環境的一些細節細細描述。

因為是第一次課程,為了說明寫作離不開觀察,所以要求並不嚴格,但最終,想要成為合格的寫作者,你必須敏感,必須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在瞬間把握到採訪環境,人物衣著,容貌,打扮,情緒等種種細節。

這讓我想到了諜影重重裡面,失去了記憶的Jason Bourne第一次和Mary走進一家小餐廳時對自己能迅速地發現餐廳的三個入口一個後門,6個攝像頭還有斜對面街上的警車以及分散巡邏的警察感到不安。

以特工對環境的敏銳度來要求自己,嗯,雖然剛剛入門,但是已經有一點體會到一個寫作的人酷酷的特質。

 

學員們在之間(In Between )牛排館享用午餐

17日下午  

探訪雲門劇場

用舞蹈動作釋放每個人的身體

在雲門劇場的大合照

「吸氣~感受你的肋骨發脹…」「從小拇指開始~一個一個來~劃圓…」「&2&3&4…」雲門的排練廳裡,我盡力模仿著,四肢、腰腹、頸肩乃至五官都像是沉睡中的魚被投進水中的石子打中,僵直醜陋的扭動卻無法真正的遊走。十分鐘後,自己粗重的喘息堵在耳邊,邱老師好聽的聲音越飄越遠,從我喉嚨深處慢慢的無聲的卻又清晰的喊著:雲門~雲門~雲門~」,伴隨著笨拙而暢意的身體律動無法停止……

雲門舞集有一種魔力,它具化為海風、白鷺、菩提…站在這裡,引領每一個靠近的人,向前看,或是回首,只要舞步不停,世界就永不落幕。

學員:牛雲鷺

 

學員生活觀察片段作品

 


司機來晚了。

車技倒是不錯,車速更是勇猛。穿著孖煙通,理著小平頭,眼角還殘存著通宵夜蒲後的興奮,他把一輛天籟開得跟F1賽車一樣,左穿右插,在導航不停的「前方有攝像頭,你已嚴重超速」聲中,往白雲機場奔,坐後座的我一邊糾結著該不該繫上安全帶,一邊遺憾著出門前沒有見到Kevin。再過一些天,Kevin就八個月了。早上跟阿姨出門遛彎,我跟他說要出門幾天,他以為是說要「出發」帶他去樓下花園,激動得攥著小拳頭,兩隻小胖腿不停踢蹬,完全不解為娘的不舍和糾結。從開始報名開始,我就在糾結著,去或不去。中國三明治這次的「臺北誠品寫作工坊」,第一眼就在心底激起層層的波,久違的激動,內心叫著「我要去我要去」,沉甸甸的胸卻在提醒著我還是個奶著娃的娘。糾結著還是出了門,因為,要斷奶的,不是娃,而是娘。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坐在臺北誠品行旅16樓的會議室裡,光潔明亮的落地窗外,見面不如聞名的101大樓就在不遠處閃閃發亮,「吸著臺北的天地靈氣」,中國三明治的李梓新老師說,就這樣開始了寫作工坊的學習。很多技法都曾經熟悉,卻在日復一日的流水線工作中被漸漸淡忘,有個小遊戲環節我很喜歡,同伴之間快速採訪,寫下對她印象最深的小故事。我採訪的,是從事酒店行業的眼睛姑娘,她其實不是一個很容易採訪的對象,雖然一直在笑,但掩飾不住的緊張。其實我比她還緊張,因為採訪本來就是我的職業,要是做不好,自己心裡就過不去。於是,兩個彼此陌生又緊張的人,把互相採訪編成了一張緊繃的網,散亂又細碎的提問在細密的網眼中穿插。在開始下筆的時候,我卻鬆開了自己。在那十分鐘裡邊,原來我的感官是打開的,原來我的思緒是流動的,眼睛那笑起來彎彎的眼,鼻翼周圍細小的皺紋,不停揮動的手,還有那隻同樣不安分最終被壓在身子下邊才不再亂動的右腳。當時的作業完成得不算很滿意,我最終也沒勇氣當眾念出來,但這一次訓練使我重新找到了下筆的勇氣,就像三明治的那句話:「讓每一個人開始寫作」。


文字是我們的最佳伴「旅」,讓旅行的過程除了感受到玩樂所帶來的興奮感之外,還能夠有一段時間靜心去感受城市的文藝精神。旅途所見種種不再是走馬燈似的風景圖片連放,而成為了以一個個字符為載體的難忘回憶。

在陌生的城市,在自己的文字當中,我們發現了內心。

或許就在你看這行文字的時候,或許又有不少新鮮事情正在三明治臺北寫作工坊發生呢,而學員們在鍵盤上翩飛的手指也正在敲擊下記錄臺北的下一行文字。敬請期待更多臺北寫作工坊活動後續報導。

相關焦點

  • 手作人在誠品!他們來自天南海北,用夢想造就誠品的手作江湖
    「每一種手作都有它特有的溫度」「每一個手作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在誠品負一層的生活採集區,除了核雕之外,還有緙絲、蘇扇、玉雕蘇繡、木刻年畫、絲綢等等蘇工門類,這大概也是誠品蘇州與臺北、香港的最大不同吧。2015年底,誠品開業的時候,陳素英工作室就入駐了負一樓的生活採集區域。平時,陳素英老師都在光福鎮上的工作室裡,柴麗萍在誠品負責前前後後各種事宜。 「誠品不收租金,但對攤位的銷售情況卻有要求。
  • 告別了誠品敦南,誠品故事還在!
    因為在2020年5月31日這一天,它正式地告別了。5月31日,熄燈前的最後一夜,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了現場,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塊表,一刻不停地倒數著最後的計時。誠品最後六小時,給了演唱會,「星空下的Live騷動」開始了,旺福、四分衛、脆樂團、昆蟲白等,用音樂陪伴讀者迎接最後倒數。
  • 就在這一天,誠品終於來深圳了……
    帶著這個疑問,我去了兩次臺北,去過誠品信義旗艦店、敦南店、西門町店,還有松菸店;去了香港,每次在希慎廣場的誠品書店能泡一整天;去了蘇州,為大陸終於有一家誠品書店而倍感驕傲。 1歲3個月的糯米在臺北誠品信義店 「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我心裡同時也非常明白: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 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如果說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則是臺北的「文化地標」。不僅臺北,遍布全臺的誠品書店已成為寶島響噹噹的文化招牌。
  • 臺北誠品書店對我打了烊
    一列象徵「24小時不打烊」的雙層「靈感不打烊巴士」被點亮,載著書迷們前往另一家接棒「24小時書店」的「信義誠品」。4月23日,誠品書店管理層在誠品書店敦南店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新的24小時書店將坐落在現有誠品書店信義店的3樓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無非是關了一間書店,反正臺北另一家信義誠品,會繼續24小時不關張。
  • 【趣臺灣】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如果說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則是臺北的「文化地標」。不僅臺北,遍布全臺的誠品書店已成為寶島響噹噹的文化招牌。
  • 推薦|誠品!雲門!果陀!中國三明治寫作工坊開到臺北了,約嗎?
    從侯孝賢鏡頭下眷村少年的戀戀風塵到吳念真筆下細膩動人的《這些人,那些事》到胡德夫歌詞裡徐徐拂面的
  • 也許是有史以來,對臺北誠品最深度的獨家探訪
    ,是一個有太多故事的地方2016年7月16日至19日中國三明治攜手華語文創圈地標式存在的誠品書店及誠品行旅將寫作工坊第一次帶到臺北>下午自由活動本次寫作工坊全程入住誠品行旅酒店,與書共眠您將於7月16日自行抵達臺北誠品行旅,併入住行政套房
  • [臺灣]臺北,臺北(上):機車、夜市和誠品
    排隊上車後,上了點年紀的司機說:「先生,你是從香港來的嗎?」我說我來自杭州。他說我不像大陸人,看我排隊時很認真、穿著講究整潔(其實就穿了襯衫手拎皮包而已)。繼而又說:「我多年前去過大陸很多個城市,武漢、上海、南京等,他們都不習慣排隊,紅綠燈等於沒有,喇叭聲吵得很。前階段有個北京人坐我的計程車,看到斑馬線前有一條沒主人帶領的狗在一旁等,驚訝地問為什麼它都這麼遵守紀律。」
  • 誠品敦南最後一夜:5萬人向90年代臺北告別
    這大概是所有書店人的信念和夢想吧,臺灣的吳清友也一樣。1999年,當敦南誠品的燈火守候到破曉的第一縷曙光照進窗子,這個夢想終於變成現實。從此,臺北的夜裡多了一處光亮不熄的精神庇護所。在這盞燈亮起的十年前,第一家誠品在臺北的仁愛路誕生。嬰兒期的誠品是主打人文藝術與設計方面的專業書籍,其中包括大量外文書籍。
  • 【一頁臺北】跟著電影遊臺灣:臺北象徵:誠品書店
    》就想來向各位介紹臺灣赫赫有名的誠品書店。在《一頁臺北》當中,男主角小凱到24小時經營的書店,大家可別以為是虛構的,實際上臺灣誠品的敦南分店就是從早到晚都不關門的一間書店。1989年第一間誠品開在臺北市的仁愛路圓環,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經營理念,定位為人文藝術專業書店。1995年,敦南店搬遷到現址,內含10萬種書目、23萬冊書籍,提供愛書人更專業、豐富的閱讀選擇。
  • 我在臺北誠品書店,看到了哪些走心的童書(附攻略)
    (bai)童(jia)書(jing)的魔法Auntie,晚飯餵個飽飽,準備去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幹個通宵!*誠品書店在全臺有多家連鎖,但據我所知,臺北24小時不打烊的僅敦南店一家;*兒童館位於敦南店B2層,一定請先逛哦,因為此館22:30就關門了,大孩子小孩子都要乖乖回去睡覺嘛;*兒童館內的圖書都有透明塑封。
  • 誠品敦南店熄燈,為什麼全臺北為它送別?
    至於影響了臺北三十年,同時在書店業界開了先河的24小時營運模式,則源於老敦南最後一夜的18小時不打烊狂歡。不僅有小劇場、雷光夏、伍佰等接力表演,藝術家提供的小玩意兒也在畫廊拍賣。那一晚,好像所有的同類都循著氣味兒聚在一起,通宵達旦也覺得理所當然。
  • 自創詩歌我的故事:夢想成真
    曾經夢想在我兒時的夢裡美麗的別墅鳥語花香小橋流水夢想在我大學的夢裡高樓大廈裡有了我的名字夢想在我參加工作的夢裡父母收到我的禮物那溢於言表神採飛揚打開包裝的驚喜夢想曾經在我有了寶寶的夢裡……是的每一個人都夢,都有夢想年齡不同階段不同夢想也不一樣我們總在夢想成真亦夢亦真
  • 我去誠品書店買了一行李箱好吃的 臺北小確幸旅遊tips
    我還用1.5天的時間,把臺北的「環境友善」超市、農場餐廳、宜蘭半農半X 、有機民宿逛了個遍……結識了不少變身都市農夫的寶島年輕人,感受著他們生活裡的小確幸←微小而確定的幸福。但其實誠品集團在臺灣,已經發展成集藝術、電影、音樂、創意於一體的綜合型生活空間了。在2008年,誠品書店又開設了食品部,名叫「誠品知味」,將臺灣本島的生態農產品引進來,目的是給新型小農夫更多的機會,向消費者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誠品知味只在部分誠品書店有展櫃。
  • 經濟不景 誠品關閉臺北兩店
    圖:誠品臺北敦南店31日將關閉\「中央社」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導:臺灣誠品書店26日證實,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的分店,即將在5月31日停止營業,結束21誠品書店24小時分店敦南店將在5月底關店,信義分店接棒24小時書店;同天說再見的還有誠品士林店。誠品證實,經審慎評估,士林店將營業至5月31日,但未說明關店原因。有分析指,近年兩岸關係惡化,陸客銳減,加之今年爆發疫情,臺灣經濟受衝擊。
  • 趣臺灣︱4月23日讀書日,重溫誠品書店奇妙夜
    每到這一天,情人們會互換禮物表達愛情,男孩子送給女孩子鮮花,女孩子送男孩子書籍作為回報,也被稱為玫瑰花與圖書日。而這天在全城的街道上出售玫瑰花和書籍的攤位隨處可見。 巧的是,4月23日還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還有一眾名字響亮的文學家在這一天出生。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似乎相當的名正言順。
  • 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即將關閉,實體書店今年怎麼了?
    (11月14日的誠品敦南店,新華社) 書店能不能代表一座城市?其他地方不知道,至少在臺北,書店是夠格的。臺北就像一隻貓,書店就是它的毛髮。
  • 臺北「兩廳院」中逛誠品 當戲劇遇到創意
    雖然戲劇演出本身並不能成為可工業化複製的產業,但通過實地觀摩和調研,也依然能讓人感受到戲劇與創意相結合,或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後,為臺北增添的文化活力和實力。  兩廳院中逛誠品  「兩廳院」實際上是中正文化中心的別稱,它擁有古色古香的宮殿式戲劇院和音樂廳,是臺灣表演藝術界最權威的藝術機構。
  • 相約,誠品信義!
    今天是5月31日,也是誠品敦南店的熄燈日,本打算要將它寫成記錄個人情感的《誠品小時光》,但看到姚驊寫的那篇《再見,誠品敦南》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