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統一纏鬥了20多年,如今方便麵卻快要賣不動了?

2020-12-25 商事奇談

紅燒牛肉、香菇燉雞、紅燒排骨,不知道大家有多久沒有吃過泡麵了。如今手握著餓了麼、美團的我們,好像早就不把泡麵作為填飽肚子的首選了。

由於今年的衛生事件的影響,泡麵的銷量在今年上半年出現大幅度增長。根據康師傅發布的財務公告,2020年上半年收益329.34億元,同比增長8%;股東應佔溢利為23.8億元,同比增長58.37%,淨利潤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公告顯示還,在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事業收益為149.1億元,同比增長29.16%,佔總收益的45.27%。因期內促銷力度下降、產品升級及生產優化,方便麵毛利率為30.35%,同比增長2.19%。高價面與高端面是康師傅的核心市場,其中,高價袋面收入67.97億元,容器面收入68.24億元。

而作為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在今年上半年一樣拿出了亮眼的成績。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統一實現收益118.17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0%;淨利潤同比增長6.8%,達到10.65億元人民幣。其中,食品業務收益佔比上升,實現52.07億元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22.0%。飲品業務營收62.91億元,茶飲料翻倍增長。

儘管在業績方面,康師傅和統一都做得不錯。但無論怎麼說,方便麵對我們來說,似乎失去了當年的魅力。自從1970年,中國第一袋油炸方便麵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當時採用的是高壓蒸面油炸工藝,年產僅200噸。而且當時的方便麵屬於小眾消費品,價格也不夠親民。

90年代之後,外資方便麵公司便開始看好中國市場,紛紛大舉進軍內地投資設廠。這個時期,就是康師傅和統一之間長達20多年爭鬥的開始。

據說,當時康師傅的創始人魏應州,在大陸的火車上吃了一碗臺灣生產的碗裝泡麵,吸引了全車人的目光。因為當時大陸並沒有碗裝的方便麵,全都是袋裝的。魏應州看準機會,第二年就在天津設廠生產碗裝泡麵。

1992年,康師傅推出了他們的經典產品「紅燒牛肉麵」,開始大量出貨。當時,臺灣的泡麵龍頭統一,也來到了大陸拓展市場。統一帶來了最符合臺灣人口味的鮮蝦麵,但是大陸人顯然有些吃不慣,鮮蝦麵節節敗退。康師傅卻帶著紅燒牛肉麵,攻佔了全國。

隨後,不甘示弱的統一在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後,針對不通過地區推出不同口味的方便麵。再加上打折促銷,康師傅和統一之間的差距開始逐漸縮小。

2003年,由於原材料的成本上漲,康師傅和統一原本說好提起漲價的。誰知道康師傅眼看著統一漲價,自己卻按兵不動,擺了統一一道,也因此在國內市場佔據上風。一直到2008年,統一推出了一款老壇酸菜牛肉麵。剛開始時康師傅沒有當一回事,畢竟方便麵老大當久了,市場反應慢一點可以理解。

直到2010年,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的單品年銷售額達到了20億元。這才讓康師傅慌了神,連忙推出了自己的酸菜口味的方便麵。不僅如此,兩家公司還開啟了火腿腸大戰,買方便麵送火腿腸。事後統計,這期間兩家公司總共送出了40億根火腿腸。

到了2012年,康師傅向東北地區的銷售點補貼至少500元每個月的費用,要求全面封殺統一方便麵。同年9月,網上曝出康師傅有日資背景,呼籲大家一起抵制,而統一則被指是該消息的幕後黑手。

兩家互掐了20多年,突然情況有點不對了!從2016年到2019年,中國方便麵的產量和需求量持續下降。其中,2018年的跌幅甚至達到了三分之一!

現在方便麵快要賣不動了!到底發生了什麼?方便麵的未來在哪裡?

首先,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對吃的更加講究。而泡麵一直被認為是沒有營養的垃圾食品,自然會影響到大眾的選擇。

其次,最近外賣平臺的興起,讓人們在吃飯的消費場景中,有太多的可選項,泡麵不再是我們快速解決吃飯問題的首選。近些年中國外賣的交易規模不斷持續增長,2019年全年的交易規模已達到了7274億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其他速食產品的發展也擠佔了泡麵的生存空間,比如速凍水餃、自熱米飯、自熱火鍋等速食產品。萬年不變的酸菜牛肉麵、紅燒牛肉麵,早就滿足不了現在年輕人的口味。那麼方便麵行業還有救嗎?

根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世界方便麵銷量達到1036億份,中國市場佔了402.5億份,佔全球方便麵銷量的38.85%,排名第一。但中國的人均銷量僅為29份,才剛到排名第一的韓國74.6份的三分之一。所以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還是很大的。

現如今,各家方便麵品牌也在不斷努力完成自己的品牌升級,包括康師傅、統一在內,近些年都在推出一些高端產品。在產品線上,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品牌都已經有了,高中低的不同定位的產品。

另外,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也成了傳統方便麵企業的新戰場。像康師傅就推出了自己的「康品私房」,統一也推出了「開小灶」。相信未來,即便不是在方便麵市場,在其他的方面,康師傅和統一還是會繼續這樣纏鬥下去。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資料顯示,目前,統一的方便麵產品包括「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藤椒牛肉麵」「湯達人」「滿漢大餐」等;康師傅旗下方便麵產品則包括「康師傅紅燒牛肉麵」「日式豚骨面」「Express速達麵館」等。統一失去了高端方便麵市場的先發優勢一直以來,統一和康師傅一直是相愛相殺的存在。
  • 康師傅去年賣出253億元方便麵 但飲料卻越來越賣不動了
    原標題:康師傅去年賣出253億元方便麵,但飲料卻越來越賣不動了   3月23日,康師傅控股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似乎對方便麵開始排斥,因為在人民的心裡,始終認為方便麵不僅不健康,而且還沒有任何的營養,所以這樣的思想認知也導致整個方便麵行業都在下滑,不少人此前還唱衰現任中國方便麵老大的康師傅。目前在我國的方便麵市場上,除了大名鼎鼎的統一和康師傅外,還有一個今麥郎。
  • 統一大戰康師傅,誰是贏家?
    它成功的在方便麵「辣」和「不辣」之間,開闢出了一個全新的區域:酸辣。在這個無人嘗試的區域,統一輕而易舉的擊敗了康師傅。受挫的康師傅立刻重整旗鼓,發動反擊。而康師傅發布的回應,則認為:這次抵制康師傅的行動,幕後黑手正是統一。這兩家暗戳戳地鬥了這麼多年,終於正大光明的撕一場了!我好興奮是怎麼回事!
  • 「康師傅解散,不賣方便麵了!」這則傳言刷爆朋友圈,真相卻是……
    「康師傅解散了!不賣方便麵了!」
  • 康師傅四兄弟成臺灣首富,別瞧不上賣方便麵的!
    賣方便麵也能賣出個地方首富,這確實有點令人驚訝。不過,看一下方便麵市場的規模,或許我們也就釋然了。經過20多年發展,2013年,我國方便麵市場總銷量達到462億包。然而,受制於外賣崛起,方便麵行業遭遇一股寒流。直到2017年,行業才開始慢慢復甦。2018年,我國方便麵總銷量重回400億包以上。在方便麵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的背後,1992年就在天津設廠生產方便麵食品的康師傅,既是推動者,也是受益者。1994年,康師傅連續在廣州、杭州、武漢、重慶、西安、瀋陽等地設立生產基地,日產量突破2500萬包。
  • 康師傅5年蒸發900億港元 方便麵真的不行了
    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方便麵消費量達到404.3億份,名列世界榜首。2013年~2015年,康師傅控股收益分別為109.40億、102.37億和91.02億美元,對應的股東應佔溢利則從4.08億元下滑到2.56億美元,下滑幅度接近腰斬。進一步來看,康師傅的方便麵也賣得一年不如一年。
  • 統一方便麵去年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 高端面拉動行業增長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6日電(閆淑鑫)3月25日晚,統一發布了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收入220.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其中,方便麵業務2019年錄得收入約85億元,微增0.9%。
  • 同是方便麵,康師傅和統一有什麼區別?
    同是方便麵,康師傅和統一有什麼區別?網友:看出這3點都是行家說起零食,可能會勾起大家很多小時候的回憶,娃哈哈、大刀肉辣條、西瓜泡泡糖等等,這些會讓大家聯想到小時候的種種有趣的回憶。現在關於泡麵的種類口味也是越來越多,廣告也是越來越多,很多大的品牌用廣告的新穎吸引了很多了顧客,但是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一直堅持購買的可能就屬康師傅和統一了。相信它們都是大家從小吃到大的牌子,現在各種各樣口味的方便麵層出不窮。酸菜、藤椒、紅燒、麻辣等等各種口味供我們選擇。
  • 康師傅和統一打了25年,可能一起輸
    統一初成在1967年,比康師傅要早了近20年,創立伊始,統一率先嘗試麵粉與飼料,前十年順風順水,但在第二個十年,因為競爭壓力大等問題遭遇不小的衝擊,在做完麵粉飼料甚至進入便利店市場之後,統一決定跨足方便麵,而這一跨,讓統一風生水起,雞汁排骨、滿漢大餐、肉燥面等品種迅速徵服臺灣學生民眾的味蕾,在臺灣普通超市的泡麵區,甚至一度只能看到統一。
  • 康師傅兄弟超過富士康郭臺銘成為臺灣首富,方便麵市場有多賺錢?
    在三家臺灣消費企業中,旺旺收入規模已低於康師傅和統一,但2018年利潤卻排在第一。 康師傅集團創始人四兄弟首登臺灣富豪榜首富,顯示了大陸消費市場對臺灣企業的重要性。在臺灣名不見經傳的康師傅,依靠大陸市場的開拓就讓其創始人成為臺灣首富。
  • 統一康師傅都不太敢賣的超10元方便麵,拉麵說怎麼做的?
    「我們發現如今消費者買方便速食,不是為了果腹、也不是沒東西吃,是主動走向美食。」天貓食品高級行業運營憶橙對界面新聞說。今年618天貓速食品類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不少都是均價在10元以上、或者主打細分品類的新品牌,比如速食意面、螺螄粉等非傳統方便麵的速食。
  • 方便麵「復活」上半年銷量猛增,康師傅統一疫情紅利能吃多久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金曉巖 北京報導一場疫情衍生出各個行業的眾生相,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行業虧損,有的行業則賺的盆滿缽滿,一直不溫不火的方便麵行業便屬於後者。近日,隨著半年報陸續發布完畢,康師傅和統一等方便麵行業在上半年的業績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 這5種方便麵給肉都不換,比康師傅統一好吃,網紅李子柒都打call
    方便麵在日常生活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方,它可以被稱為廚房殺手的「救命糧」,在疫情期間方便麵銷量大增,尤其是康師傅股價更是上升15%,在超市裡面,貨架上的方便麵基本銷售一空,在疫情之下,各個餐飲店鋪沒有辦法營業,而外賣平臺店鋪更少,方便麵拯救了一大批不會做飯的少男少女們。
  • 網評5種人氣最高的方便麵,前三甲都是統一,康師傅:搞錯了吧
    世界上方便麵的種類不計其數,而在我們國家,最大最有名的方便麵品牌應該是康師傅了,它也是國內銷量最好的一款方便麵。但是遺憾的是,它卻不是人們心中最受歡迎的方便麵,前幾天,網上出現了「全網最受歡迎的方便麵排行榜」,而康師傅卻沒能進入前五名,對此,相信他們也鬱悶得要哭了。
  • 國內10大方便麵排行,除了康師傅、統一,你還吃過其他哪幾種?
    方便麵作為一種方便食品,除了食用方便之外,從味道上來說其實也是很美味的。其實方便麵進入中國也有好幾十年了,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就是長大之後要天天吃方便麵。方便麵發展了這麼多年,品牌也是從最早的幾種,發展到現在的幾十種。國內10大方便麵排行,除了康師傅、統一,你還吃過其他哪幾種?
  • 看見這3種外國方便麵多買一些,比統一筋道,比康師傅好吃
    導讀:看見這3種外國方便麵多買一些,比統一筋道,比康師傅好吃。方便麵因為價格低廉,食用方便快捷,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和喜愛,國內方便麵的品牌眾多,老牌的康師傅方便麵,統一方便麵,口味眾多,有一大批的喜愛追捧者。
  • 曾經打敗康師傅和統一的方便麵巨頭倒了,白菜價賣身央企都救不活
    而我們今天說的卻是一家在食品行業曾經非常知名的公司,它是一家方便麵巨頭,曾經在巔峰時期,一年銷售超過20億元,不但打敗了現在知名的康師傅和統一,更是當時國內知名的百強企業,然而如今卻只能「賤賣資產」,無法挽救,這家方便麵巨頭就是「五穀道場」。
  • 4種「骨灰級」方便麵,比湯達人味鮮,比康師傅、統一好吃!
    每次去超市的時候我總是情不自禁的在泡麵區域駐足,實在是很喜歡吃方便麵,家裡的方便麵我都是存有好幾包,以備某個時刻不想做飯的時候來當主食。方便麵的發明者一定要給他頒獎,他拯救了太多的懶人。方便麵這種便宜又好吃的速食,即便是廚房殺手都能製作出美味出來,話說你喜歡吃方便嗎?
  • 跌下神壇,榨菜為什麼賣不動了?
    但話說回來,榨菜為什麼賣不動了?臺灣「財經專家」可能不知道,近年來大陸有一個詞——消費升級,人們的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正如網友總結,所謂大陸人民吃不起榨菜,更有可能是榨菜產品跟不上人們「消費升級」的步伐,漸漸讓消費者失去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