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希紅市公眾號

日前,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相繼發布了2019年財報,股價卻雙雙遭遇大跌。

業績不如預期

統一方便麵收入僅為康師傅1/3

3月25日晚間,統一(00220.HK)發布了2019年財報,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經營收入220.2億元,同比僅增長1.1%,但淨利潤13.66億元,同比增長32.7%。

發布財報後的第二天,3月26日,統一股價報收於7.08港元/股,跌幅縮至1.67%,總市值305.81億港元。

統一在方便麵、茶飲料、果汁、咖啡等領域均有涉獵。其中,方便麵業務和飲品業務是統一的兩大收入來源。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統一方便麵業務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0.9%,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為38.6%;飲品業務收入127.31億元,同比增長0.9%,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為57.8%。

對此,統一稱方便麵業務及飲料業務的增長主要由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原物料價格下跌以及中國政府推行一系列減稅降費等影響所致。

「統一阿薩姆奶茶」及生活面「湯達人」受到消費者肯定,收入持續雙位數增長,成為公司收入增長引擎。

儘管如此,統一方便麵業務的增速呈現放緩態勢。2018年,統一的方便麵業務收益增速為5.7%,較2019年高出4.8個百分點。

《證券日報》記者就方便麵業務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採訪統一相關負責人,對方回復稱:依照聯交所規定,無法披露財報以外的更多信息。

而另一家方便麵巨頭康師傅(00322.HK)2019年方便麵業務的收入達253億元,同比增長5.79%。

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年康師傅方便麵的銷量及銷售額佔比分別為43.3%、46.6%,居市場首位。而統一的方便麵收入僅為康師傅的1/3。

資料顯示,目前,統一的方便麵產品包括「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藤椒牛肉麵」「湯達人」「滿漢大餐」等;康師傅旗下方便麵產品則包括「康師傅紅燒牛肉麵」「日式豚骨面」「Express速達麵館」等。

統一失去了高端方便麵市場的先發優勢

一直以來,統一和康師傅一直是相愛相殺的存在。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統一、康師傅2010年至2019年的財報發現,二者營收、淨利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在2013年達到頂峰後,開始出現下滑,直到2017年,隨著方便麵行業回暖,統一、康師傅也實現營收、淨利的雙增。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在方便麵領域的業績分化是從2016年開始的。

2016年康師傅方便麵業務營收為224.7億元,大幅下滑10.3%,但是統一卻實現方便麵業務營收同比增長8.6%,達82.21億元。

通過研究二者財報不難發現,在市場環境低迷的情況下,統一方便麵業務不降反增與統一發力高價位方便麵市場不無關係。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5年,統一的「湯達人」系列已成為5元以上高價方便麵市場中佔有率第一的品牌。

2016年,統一繼續發力高價方便麵市場,推出「韓式辣牛肉湯」和「原盅雞湯」兩隻新口味的「湯達人」、售價5元以上的「都會小館」和「相伴一城」、售價20元以上的超高端系列「滿漢大餐」。

相比之下,康師傅2017年才開始布局高端方便麵市場。

康師傅財報顯示,2017年方便麵的營收為226.202億元,同比增長4.91%,佔集團總收益的38.37%。公司表示,報告期內雖然麵粉、棕油及紙材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仍處於高位,但持續透過優化產品組合及銷量提升,致方便麵毛利率與去年基本持平,為28.79%。

具體來看,康師傅不斷捨棄低價面的競爭,關閉很多工廠,聚焦經典產品,在高端面市場持續發力。

彼時,康師傅相關負責人也在公開資料中稱,主打高端面市場的熬製高湯產品銷售趨勢良好。

2018年,康師傅開始著手布局10元以上和售價近20元的「Express速達麵館」的高端方便麵市場,這讓康師傅當年實現方便麵營收239.17億元,毛利率突破30%。

高端面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回暖。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8年,方便麵市場銷量同比增長3.2%,銷售額同比增長8.0%;2019年,方便麵市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5%,銷售額同比增長7.2%。

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消費升級,大量的低端方便麵無立足之地,企業加碼高端產品,可在整體銷量減少的情況下,相對提升利潤空間。「統一先發制人發力高端方便麵市場,但仍然被康師傅分分鐘追上、碾壓。」

2019年康師傅營收是統一的2.81倍,淨利潤是統一的2.44倍,飲品收入是統一的2.79倍,方便麵收入是統一的2.98倍。

值得注意的是,康師傅披露年報後,股價應聲大漲逾9%,以13.52港元收盤。

但隨後機構意見出現分化。瑞銀給出「買入」評級,花旗銀行認為,康師傅控股去年核心盈利表現符合預期,市場對其即食麵業務增長看法為正面,但相信市場低估其飲品業務所受到的負面影響,即食麵向低均價產品發展對產品組合不利,維持「沽售」評級。

財報顯示,康師傅即飲茶2019年銷售額為155.79億元,同比下滑0.7%,飲用水銷售額更是同比下滑28.99%至31.14億元。

3月25日-27日,康師傅控股股價接連大跌後,報收於12港元。截止今日,康師傅股價微增2.17%,報收12.26港元。

(編輯 王君)

相關焦點

  • 康師傅去年賣出253億元方便麵 但飲料卻越來越賣不動了
    原標題:康師傅去年賣出253億元方便麵,但飲料卻越來越賣不動了   3月23日,康師傅控股
  • 康師傅、統一纏鬥了20多年,如今方便麵卻快要賣不動了?
    當時,臺灣的泡麵龍頭統一,也來到了大陸拓展市場。統一帶來了最符合臺灣人口味的鮮蝦麵,但是大陸人顯然有些吃不慣,鮮蝦麵節節敗退。康師傅卻帶著紅燒牛肉麵,攻佔了全國。隨後,不甘示弱的統一在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後,針對不通過地區推出不同口味的方便麵。再加上打折促銷,康師傅和統一之間的差距開始逐漸縮小。
  • 「康師傅解散,不賣方便麵了!」這則傳言刷爆朋友圈,真相卻是……
    「康師傅解散了!不賣方便麵了!」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似乎對方便麵開始排斥,因為在人民的心裡,始終認為方便麵不僅不健康,而且還沒有任何的營養,所以這樣的思想認知也導致整個方便麵行業都在下滑,不少人此前還唱衰現任中國方便麵老大的康師傅。目前在我國的方便麵市場上,除了大名鼎鼎的統一和康師傅外,還有一個今麥郎。
  • 統一康師傅都不太敢賣的超10元方便麵,拉麵說怎麼做的?
    這個2016年以高端日式風味方便麵打入市場的品牌,最早從電商起家。與傳統方便麵不同,拉麵說的面為半乾生鮮面,內部食材包均為分裝,種類也更為豐富,平均保質期在60天左右。拉麵說產品拉麵說產品常規口味超過20種,在盒馬、全家等線下渠道也有售賣,定價在12元至20元之間不等。
  • 康師傅四兄弟成臺灣首富,別瞧不上賣方便麵的!
    食品飲料巨頭頂新集團的魏氏兄弟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四人以72億美元的財富初次位列榜首;卸任鴻海集團董事長的郭臺銘,資產也縮水4億美元,落居第四位。有媒體刊文指出,上世紀90年代到大陸開疆闢土的企業家,不少人成為超級大贏家。頂新魏家兄弟建立康師傅方便麵生產基地,為其贏得「方便麵大王」美譽,這次又登上臺灣首富寶座。
  • 統一方便麵去年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 高端面拉動行業增長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另一家方便麵巨頭康師傅也於近日披露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方便麵業務的收入達253億元,同比增長5.79%。計算下來,2019年,統一的方便麵收入僅為康師傅的1/3。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統一和康師傅在收入上有較大差距,但二者對於方便麵業務的布局方向卻高度一致,即越來越高端化。
  • 方便麵「復活」上半年銷量猛增,康師傅統一疫情紅利能吃多久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金曉巖 北京報導一場疫情衍生出各個行業的眾生相,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行業虧損,有的行業則賺的盆滿缽滿,一直不溫不火的方便麵行業便屬於後者。近日,隨著半年報陸續發布完畢,康師傅和統一等方便麵行業在上半年的業績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 跌下神壇,榨菜為什麼賣不動了?
    但話說回來,榨菜為什麼賣不動了?臺灣「財經專家」可能不知道,近年來大陸有一個詞——消費升級,人們的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正如網友總結,所謂大陸人民吃不起榨菜,更有可能是榨菜產品跟不上人們「消費升級」的步伐,漸漸讓消費者失去了興趣。
  • 這5種方便麵給肉都不換,比康師傅統一好吃,網紅李子柒都打call
    方便麵對於8090來說絕對是有一些回憶的,在小時候大家最喜歡吃的絕對是方便麵,雖然家長不讓吃,但是架不住它味道好,都是偷偷的吃,而對於00後來說從小吃到的都是肯德基麥當勞這種西式快餐,方便麵對他們來說很遙遠,基本上免費讓他們吃都覺得不好吃。
  • 曾經打敗康師傅和統一的方便麵巨頭倒了,白菜價賣身央企都救不活
    而我們今天說的卻是一家在食品行業曾經非常知名的公司,它是一家方便麵巨頭,曾經在巔峰時期,一年銷售超過20億元,不但打敗了現在知名的康師傅和統一,更是當時國內知名的百強企業,然而如今卻只能「賤賣資產」,無法挽救,這家方便麵巨頭就是「五穀道場」。
  • 同是方便麵,康師傅和統一有什麼區別?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大家對於方便麵的要求也會越來越多,而廠家也會根據大家的要求做出讓我們大家都滿意的方便麵而一直精進。那麼關於我們常吃的統一和康師傅這兩個品牌,我們該如何快速的從哪三個方面分辨出我們想要的呢?網友:看出這3點的都是行家!
  • 康師傅5年蒸發900億港元 方便麵真的不行了
    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方便麵消費量達到404.3億份,名列世界榜首。2013年~2015年,康師傅控股收益分別為109.40億、102.37億和91.02億美元,對應的股東應佔溢利則從4.08億元下滑到2.56億美元,下滑幅度接近腰斬。進一步來看,康師傅的方便麵也賣得一年不如一年。
  • 「康師傅解散不賣方便麵了!」 傳言刷爆圈的真相竟是……
    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方便麵消費量達到404.3億份,名列世界榜首。而以紅燒牛肉麵起家的康師傅控股在大陸市場曾經一騎絕塵。數據顯示,2013年康師傅銷售的方便麵數量接近100億包,在方便麵市場佔有率達到44%,賣得最好的是(老壇)酸菜牛肉麵和紅燒牛肉麵。
  • 《深夜食堂》VS《歡樂頌2》:統一與康師傅的品牌對壘 | 豹炒娛聞
    根據廣大網友反應,除了劇情,罪魁禍首,就是那統一老壇酸菜方便麵。也是不明白,一盒不超過5塊錢的方便麵,讓黃小廚一煮,價格怎麼著翻個十倍。也不知道現代人怎麼了,在家摳著腳刷著劇吃個盒裝方便麵,人生還有比這更更更爽的事情麼?
  • 康師傅和統一打了25年,可能一起輸
    統一初成在1967年,比康師傅要早了近20年,創立伊始,統一率先嘗試麵粉與飼料,前十年順風順水,但在第二個十年,因為競爭壓力大等問題遭遇不小的衝擊,在做完麵粉飼料甚至進入便利店市場之後,統一決定跨足方便麵,而這一跨,讓統一風生水起,雞汁排骨、滿漢大餐、肉燥面等品種迅速徵服臺灣學生民眾的味蕾,在臺灣普通超市的泡麵區,甚至一度只能看到統一。
  • 康師傅與統一的恩怨情仇:一桶老壇酸菜面引起的血雨腥風
    康師傅是個有抱負的方便麵,眼看著在臺灣是混不下去了,於是在1988年來到內地,開始賣頂好清香油、康萊蛋酥卷等食品,結局都很慘,眼看著馬上又就要捲鋪蓋捲走人回家繼續面對統一,康師傅打算孤注一擲,做方便麵,拼了!
  • 康師傅方便麵業務頹勢不減 接手阿華田攪局即飲乳品市場
    近日,康師傅飲品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康師傅」)與上海英聯食品飲料有限公司(Associated British Foods)籤署協議:從2017年5月1日起,康師傅飲品被授權在中國大陸市場獨家生產和銷售英聯食品旗下阿華田麥芽營養即飲乳品系列產品(不包括衝飲)。
  • 中國又一大飲料巨頭正式確認,超越統一、農夫山泉,全年賣出356億!
    超統一、農夫山泉,康師傅榮登第一提起康師傅,很多人對其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方便麵上,畢竟它實在是做得太久了,而且市場佔有率也確實是高。但其實,康師傅在飲品上的發展也根深蒂固,畢竟很早就開始布局,而且相對於其他品牌,康師傅飲品種類非常齊全,供消費者的選擇太多了。
  • 康師傅356億、統一127億、達利71億、六...
    至此,中國飲品上市企業康師傅、統一、達利、養元四大巨頭年報陸續發布完畢,我們從其年報數據中一窺2020年中國飲品發展風向。近年來瓶裝水一直是中國飲料行業增長的「動力」,近幾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均超兩位數。但康師傅包裝水沒有乘上瓶裝水行業發展的快車。統一企業:奶茶板塊增長強勁其中,茶飲料實現收益56.163億元,統一冰紅茶、統一綠茶表現穩定,小茗同學銷售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