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解散不賣方便麵了!」 傳言刷爆圈的真相竟是……

2021-02-14 財鏡

2017年的第二天,當人們沉浸在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時,有一家知名企業卻被傳出解散的消息。據臺灣「中央社」1月2日報導,頂新集團證實,經董事會決議,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

「我朋友圈都炸開了,好多人來問我是不是以後沒康師傅的方便麵吃了!」

昨(1月2日)晚開始,臺灣康師傅解散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很多吃瓜群眾誤以為是康師傅控股解散了。

中國臺灣網援引頂新集團說法稱,已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起解散。頂新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託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1月2日晚,康師傅控股相關人士連夜向新聞記者發澄清聲明,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為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經營範圍僅限臺灣地區,主營業務是方便麵生產設備的租賃和進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產經營。


目前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方便麵、飲料的「康師傅控股」是臺灣康師傅的母公司,對後者全資擁有。頂新集團則是康師傅控股的大股東,頂新同時也是另一臺灣食品品牌味全的大股東。而臺灣康師傅方便麵其實很早以來就已經是委託給味全代工生產了,臺灣康師傅則只負責進口方便麵的生產設備提供給味全。嚴格意義上來說,臺灣康師傅早就已經不是一家食品生產企業。而且就業務規模來說,臺灣康師傅佔康師傅控股的規模並不大。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臺灣康師傅的解散只是康師傅控股倒下了一個並非主業的子公司,因此對母公司來講並不會產生太大的直接業務影響。但由於「康師傅」已經是家喻戶曉的食品品牌,要想做到此「康師傅」倒下卻一點不會影響彼「康師傅」的市場,並不太現實。這也正是康師傅控股所擔心的事情,因此其立即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了「安民告示」,稱公司所聚焦的主業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無任何不利影響。

康師傅控股目前主要在大陸從事生產和銷售方便麵、飲品及方便食品。康師傅控股從1992年開始在中國大陸生產方便麵,並自1996年起擴大業務至方便食品及飲品,同年在香港上市。2012年3 月,康師傅控股完成與百事可樂的戰略聯盟後,開始獨家負責製造、灌裝、包裝、銷售及分銷百事可樂中國的非酒精飲料。


實際上,2014年「黑心油」風波一度讓康師傅陷入食品安全的暴風眼之中。當年10月26日,康師傅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公司已於2014年10月13日終止對臺灣味全公司的康師傅商標的品牌授權,臺灣味全公司不得再以「康師傅」為品牌在臺灣生產與銷售方便麵產品。

彼時康師傅新聞發言人陳功儒對媒體介紹,臺灣地區的方便麵業務收入計入味全公司,康師傅只是收取品牌授權費,所以臺灣方便麵業務的暫停並不會對康師傅本身有太大的影響。

其實在臺灣市場上,康師傅方便麵從兩年前就已經停產而在市場上不見蹤影。2014年10月8日,臺灣查獲頂新集團旗下的正義公司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的案件。這一事件引起了臺灣社會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強烈反彈,全社會開始抵制頂新集團。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當時同為臺資企業的鴻海集團甚至由董事長郭臺銘親自籤發公告,要求包括大陸富士康工廠在內的全部集團單位「下架」頂新集團旗下的眾多食品品牌。由於頂新同時也是康師傅控股的大股東,因此康師傅也不可避免受到波及。為了撇清關係,康師傅控股隨後停止了由同屬頂新集團旗下公司味全為其代工生產方便麵。

從此,味全公司不再以「康師傅」商標在臺灣生產與銷售方便麵產品。很顯然,終止與臺灣味全的合作後,本來沒有方便麵生產業務的臺灣康師傅已經成為一家空殼公司。對此,在宣布解散臺灣康師傅時,頂新集團也稱其已經兩年多沒有實質業務,「無存在的必要」。

 

與在臺灣因為黑心油事件而不得不 放棄方便麵生產不同,康師傅方便麵這兩年在中國大陸市場也一直在走下坡路。根據財報顯示,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去年上半年方便麵收入同比下滑了13.95%。由於方便麵是康師傅控股的最主要業務,收入佔比將近四成,因此方便麵業務的下滑也直接導致公司整體報表的業績萎縮。而且在銷售衰退的同時,方便麵原材料價格還出現了上升,使其毛利率也出現下降,由於同時提高了廣告投入,康師傅方便麵去年上半年淨利潤出現腰斬,下滑幅度超過六成。

曾經有人說,沒有吃過泡麵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方便麵消費量達到404.3億份,名列世界榜首。

而以紅燒牛肉麵起家的康師傅控股在大陸市場曾經一騎絕塵。數據顯示,2013年康師傅銷售的方便麵數量接近100億包,在方便麵市場佔有率達到44%,賣得最好的是(老壇)酸菜牛肉麵和紅燒牛肉麵。

不過,隨著我國消費水平提高和外賣市場的崛起,方便麵消費量近年出現較大的下滑,方便麵在「懶人經濟」中已漸漸被貼上「不健康食品」的標籤。

而進一步來看,康師傅的方便麵也賣得一年不如一年。財報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康師傅控股收益為69.13億美元,第3季的業績則較1、2季好轉,主要得益於飲品事業業績拉抬。其中方便麵收益約為25.11億美元,比2015年同期少了3.43億美元,跌幅達到12.01%,這也是康師傅控股主營板塊中跌幅最大的一塊。

報導指出,受到大陸外賣送餐發達的衝擊,加上缺乏創新,康師傅泡麵市場出現萎縮。相形之下,競爭對手統一更注重新品開發。康師傅近來推出高價麵食產品,目前還看不出競爭優勢。

2015年8月2日的一則「臺灣導遊稱康師傅使用餿水油」的視頻在網上被瘋狂轉發,康師傅當時很快發布聲明,澄清大陸產品與臺灣黑心油事件無關。

不過顯然,

2017年的現在,還享受元旦假期的康師傅控股這次又「躺槍」了。

康師傅控股在最新的聲明中明確表示,董事會決定依法辦理清算解散臺灣康師傅的事宜並予以公告,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始終聚焦主業,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無任何不利影響。

1月2日晚中國臺灣網官方微博也接連發布兩條微博「闢謠」,其中提到「彼康師傅非此康師傅,大陸康師傅經營一切正常」。

康師傅聲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去年9月初曾表示,康師傅從90年代以來,一直以泡麵及包裝水為主,每年獲利都在4億美元以上;但隨著大陸方便麵市場漸趨成熟,包裝水又競爭激烈,毛利率逐年滑落。

他表示,過去臺資食品大廠康師傅、旺旺、統一三雄鼎立;現在,面對來自大陸光明、伊利、蒙牛及中國糧油集團的競爭,臺資企業的挑戰也加大了。

臺灣康師傅宣布解散,頂新稱母公司聚焦大陸業務營運不受影響。

臺灣康師傅解散 大陸康師傅:沒啥影響,

所以,還是吃得到康師傅方便麵的。

相關焦點

  • 「康師傅解散,不賣方便麵了!」這則傳言刷爆朋友圈,真相卻是……
    「康師傅解散了!不賣方便麵了!」
  • 「康師傅宣布解散!」消息一夜刷爆朋友圈,泡麵黨據說都哭了!到底怎麼了?
    昨天,2017年的第二天在休假的還在休假你都懶得打開微信看一眼新聞的時候有一條消息悄悄刷爆了朋友圈
  • 康師傅退出臺灣了!難道方便麵真的有毒?
    ↑ 點擊「高歌名醫」,免費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據媒體報導,臺灣康師傅已於2017年1月1日解散,
  • 康師傅5年蒸發900億港元 方便麵真的不行了
    康師傅控股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對記者無奈地表示,1月2日晚開始,臺灣康師傅解散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很多吃瓜群眾誤以為是康師傅控股解散了。當然事實真想並非如此,1月2日晚間22時許,中國臺灣網官方微博也接連發布兩條微博「闢謠」,其中提到「彼康師傅非此康師傅,大陸康師傅經營一切正常」。小編突然想起,去年有個新聞在朋友圈裡火了一把,大意是中國方便麵成了美國監獄中最值錢的「硬通貨」。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就是《肖申克的救贖》,裡面關於香菸是監獄流通貨幣的印象記憶尤新。而今天才發現,香菸的時代已經過時。
  • 泡麵 康師傅宣布解散,臺灣同胞只剩統一
    對於吃過康師傅方便麵的人來說,二十四年,康師傅貫穿了不止一代人的成長記憶。但即便歷史悠久,臺灣的康師傅,在元旦終於宣布已經解散了。「滅頂」終告捷 康師傅被解散至於解散的原因,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賈先德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託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上圖中所謂的「滅頂行動」中的「頂」指的便是頂新集團。
  • 康師傅宣布解散,臺灣同胞的泡麵祖國母親承包了
    對於吃過康師傅方便麵的人來說,二十四年,康師傅貫穿了不止一代人的成長記憶。但即便歷史悠久,臺灣的康師傅,在元旦終於宣布已經解散了。「滅頂」終告捷 康師傅被解散至於解散的原因,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賈先德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託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上圖中所謂的「滅頂行動」中的「頂」指的便是頂新集團。
  • 4種「骨灰級」方便麵,比湯達人味鮮,比康師傅、統一好吃!
    每次去超市的時候我總是情不自禁的在泡麵區域駐足,實在是很喜歡吃方便麵,家裡的方便麵我都是存有好幾包,以備某個時刻不想做飯的時候來當主食。方便麵的發明者一定要給他頒獎,他拯救了太多的懶人。方便麵這種便宜又好吃的速食,即便是廚房殺手都能製作出美味出來,話說你喜歡吃方便嗎?
  • 康師傅素食方便麵上火嗎?康師傅素食方便麵哪款好吃
    素食漢堡吃得多了純素泡麵你吃過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康師傅素食方便麵上火嗎?康師傅素食方便麵哪款好吃!康師傅素食方便麵上火嗎康師傅素食方便麵「愛吃素」系列,清淡飲食,環保人士以及素食者等群體有福啦!查看了一下製作配料表,無一點點葷類肉料,包括動物油和葷類的調製品,重點是純素食,嚴格把控原料不含五辛及蛋奶製品,還原素食自身的本鮮特色,搭配勁道爽滑麵條,營養健康又美味,可以說是一款完完全全的純素食超級綠色環保的一款泡麵,也沒有蔥蒜那些刺激味道的五辛,純素清淡,常吃不上火康師傅素食方便麵哪款好吃
  • 最受歡迎的康師傅海鮮方便麵,質量也拔尖?
    看到「海鮮方便麵」,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肥美的大蝦還是筋道的麵條?又或許,即便「大蝦」變成了「蝦米」、麵條也沒有那麼筋道,你依然對海鮮方便麵的味道戀戀不忘。雖然海鮮方便麵的質量究竟如何還得等到明天,但是哪些品牌最受青睞?誰和你一樣愛著它?對於參與投票的受訪者來說,沒有人會天天吃方便麵。
  • 同是方便麵,康師傅和統一有什麼區別?
    同是方便麵,康師傅和統一有什麼區別?網友:看出這3點都是行家說起零食,可能會勾起大家很多小時候的回憶,娃哈哈、大刀肉辣條、西瓜泡泡糖等等,這些會讓大家聯想到小時候的種種有趣的回憶。現在關於泡麵的種類口味也是越來越多,廣告也是越來越多,很多大的品牌用廣告的新穎吸引了很多了顧客,但是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一直堅持購買的可能就屬康師傅和統一了。相信它們都是大家從小吃到大的牌子,現在各種各樣口味的方便麵層出不窮。酸菜、藤椒、紅燒、麻辣等等各種口味供我們選擇。
  • 臺灣康師傅解散,只是九牛一毛,2.5兆新臺幣的「頂新帝國」如何布局,才是大問題 轉型
    15年前,來自臺灣的魏氏兄弟憑著一碗方便麵,把頂新的家族生意版圖擴張至大陸;如今,他們背著負面形象「逃離」臺灣,重心徹底遷移到大陸。2017年1月1日,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康師傅」)的子公司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臺灣康師傅」)宣布清算解散。
  • 網評5種人氣最高的方便麵,前三甲都是統一,康師傅:搞錯了吧
    世界上方便麵的種類不計其數,而在我們國家,最大最有名的方便麵品牌應該是康師傅了,它也是國內銷量最好的一款方便麵。但是遺憾的是,它卻不是人們心中最受歡迎的方便麵,前幾天,網上出現了「全網最受歡迎的方便麵排行榜」,而康師傅卻沒能進入前五名,對此,相信他們也鬱悶得要哭了。
  • 4款「硬核」網紅方便麵,比康師傅好吃,比今麥郎勁道!
    4款「硬核」網紅方便麵,比康師傅好吃,比今麥郎勁道!曾經的我是一個很單純的人,買零食只會去超市買,自從接觸了抖音和淘寶直播之後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還有這麼多好吃和好用的東西,而且比超市便宜很多。
  • 康師傅方便麵業務頹勢不減 接手阿華田攪局即飲乳品市場
    記者在康師傅的官網上留意到,此次合作之前,康師傅自己並沒有含乳飲料的品類,它的飲料產品線主要是水、茶飲和果汁等類別。對此,林嶽認為:「阿華田作為含乳即飲飲料,對於康師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業務補充,特別是自從方便麵業務下滑之後,康師傅把精力都放在了飲料業務上,發展含乳飲料這樣的細分領域,有利於其渠道的擴充和影響力。」
  • 康師傅四兄弟成臺灣首富,別瞧不上賣方便麵的!
    頂新國際就是你熟悉的那個康師傅方便麵品牌持有人。那麼,方便麵產業都能造出首富了,你還敢瞧不上小生意?然而,受制於外賣崛起,方便麵行業遭遇一股寒流。直到2017年,行業才開始慢慢復甦。2018年,我國方便麵總銷量重回400億包以上。在方便麵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的背後,1992年就在天津設廠生產方便麵食品的康師傅,既是推動者,也是受益者。1994年,康師傅連續在廣州、杭州、武漢、重慶、西安、瀋陽等地設立生產基地,日產量突破2500萬包。
  • 康師傅去年賣出253億元方便麵 但飲料卻越來越賣不動了
    同時,康師傅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方便麵事業將有好的成長,而飲品事業今年上半年則將承受壓力,下半年或迎來反彈。   凌雁諮詢管理首席分析師林嶽3月23日向時代財經指出,比起方便麵,康師傅飲料的高端化步伐明顯慢了,缺乏升級創新。
  • 康師傅、統一纏鬥了20多年,如今方便麵卻快要賣不動了?
    根據康師傅發布的財務公告,2020年上半年收益329.34億元,同比增長8%;股東應佔溢利為23.8億元,同比增長58.37%,淨利潤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公告顯示還,在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事業收益為149.1億元,同比增長29.16%,佔總收益的45.27%。因期內促銷力度下降、產品升級及生產優化,方便麵毛利率為30.35%,同比增長2.19%。
  • 買方便麵時,別只知道康師傅,這5種方便麵遇見嘗一嘗,好吃解饞
    記憶中有三鮮伊面、小浣熊等,家門口的超市中,滿滿一貨架,不是統一,就是康師傅,老牌子的方便麵在傳統商超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挑來選去也就那麼幾種,經常吃就算再喜歡也吃得厭了,心裡未免感覺很委屈,吃方便麵竟然如此寂寞~後來發現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新口味的方便麵已經不拘泥於擺在商超中,很多都在網上銷售,直接快遞到家門口,方便又快捷。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似乎對方便麵開始排斥,因為在人民的心裡,始終認為方便麵不僅不健康,而且還沒有任何的營養,所以這樣的思想認知也導致整個方便麵行業都在下滑,不少人此前還唱衰現任中國方便麵老大的康師傅。目前在我國的方便麵市場上,除了大名鼎鼎的統一和康師傅外,還有一個今麥郎。
  • 為什麼馬拉松選手到國外比賽,喜歡帶康師傅方便麵?
    於是方便麵的出現就重要了。根據調查顯示,帶上數量充足的方便麵成了選手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而其中最多人選擇的牌子是康師傅。圖片為長春馬拉松-男子冠軍賽後吃麵補給(圖源新華在線網)為什麼會選擇吃泡麵而不是麵包、麥片這些在國外比較容易買到而且同樣方便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