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加零姐」關注,歡迎把文章分享朋友圈
《加零姐(jialingjie6)原創內容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轉載及合作請郵件18310230939@163.com聯繫。歡迎把文章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夏天,內娛終於要把專業的「綜藝咖」擺到觀眾面前了。
先是鵝廠推出了一檔「綜藝咖101」選秀節目《認真的嘎嘎們》,用選秀的形式,打算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向各個綜藝節目輸送6個專業的搞笑人才。
接著是長青綜藝《快樂大本營》時隔14年之後,打算「招新」,全新企劃《站穩了朋友》,召集了八大經紀公司的娛樂圈新銳們,通過同臺競技的方式,選出快本下一季度12期常駐席位。
為什麼內娛突然「渴求」起了專業的「綜藝咖」?
用何炅在《認真的嘎嘎們》裡說的:「好像綜藝變成了一個誰都可以做,但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好,做好了又不見得能留下來(的工作)。」
隨著內娛綜藝的類型越來越細分,節目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藝人選擇上多檔綜藝,全方面「開花」。
雖然生活類慢綜藝這兩年異軍突起,但是需要搞笑「綜藝咖」撐場子的這一類綜藝,觀眾對內容的要求日漸嚴格,僅僅只是前幾年的塞一堆流量明星充場子,已經遠遠不能保證節目點擊率了。
有一個會搞笑,能造梗的「綜藝咖」,對節目來說,會更容易變成生產綜藝效果的主力,成為吸引觀眾的因素。
《認真的嘎嘎們》雖然標榜自己是全新類別的綜藝選拔節目,但是這個節目的核心,「GAGMAN」這詞卻自日韓綜藝,主要指節目中專門搞笑的人。
在韓綜體系裡,一檔節目裡的「GAGMAN」不一定是站在最中心的那個人,很多時候起到是襯託的「綠葉」作用,需要會熱氣氛,要把握舞臺節奏,製造搞笑的綜藝效果。
韓國每年年末各種頒獎典禮,都有專門為搞笑藝人設立的演藝大賞,比如被稱為「國民MC」的劉在石,常年獲得搞笑藝人的大獎。還有國內觀眾最早熟知的韓國「綜藝咖」姜虎東,完全已經是職業gagman裡的TOP了。
而在日本,職業「綜藝咖」更是屬於「手藝人」級別的。
不僅有職業搞笑藝人,還有專門培養搞笑藝人的經紀公司,比如著名的吉本興業,它實行不籤約任何藝人,但是為日本藝能界培養搞笑藝人的模式。專門的培訓學校NSC裡,不僅專門訓練學員的搞笑技藝,還論資排輩,有著嚴格的紀律要求,同業的競爭壓力也巨大,這就促使日綜的「搞笑藝人」需要不斷精進搞笑藝能。
很多日綜的「綜藝咖」不僅綜、影、劇、歌多棲跨界,行業地位遠超偶像和部分明星,甚至握持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比如我們熟悉的北野武,很多內地觀眾熟知他是因為他的電影作品,但其實北野武早年就是搞笑藝人出身。
還有被日本人稱為「言談怪獸」的明石家秋刀魚,與森田一義還有北野武共同被稱為日本藝能界的big3,在日經調查「你最喜歡的搞笑藝人」中連續11年獲得第一名,是影響日本電視節目風格的「搞笑大師」。
而與日韓娛樂圈「綜藝咖」相對的是,在國內綜藝產業不斷壯大的今天,行業的缺口是巨大的,缺少能在節目中活躍氣氛,製造喜劇效果的專業綜藝人才。
可以說,內娛的專業「綜藝咖」人才是斷層的。
一方面是在內娛,一直有一個隱蔽的鄙視鏈,「綜藝咖」這個詞似乎就是處於行業鄙視鏈的底端,這多少有受到臺灣地區綜藝節目的影響。
《康熙來了》是很多內地觀眾最熟悉的臺灣綜藝,內地最開始統稱「綜藝咖」這個詞,其實也是受這個節目的影響,裡面很多拿著很低酬勞的通告咖們,他們中的大部分需要在節目裡靠扮醜或者主動爆料自己的隱私,看上去似乎並不「高級」。
另一方面則是,內地綜藝發展的這幾年,太多明星「尷尬」入局綜藝,甭管幾線明星,從演員、歌手、偶像,到相聲小品演員,上綜藝是他們吸食流量的捷徑,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以為上綜藝節目就是玩遊戲,或者以獵奇行為就能有熱度。
這種普遍不專業的想法,成了掣肘內娛綜藝發展的關鍵原因。
而且,常年活躍在綜藝裡的專業「綜藝咖」,翻來覆去永遠是大張偉、楊迪、賈玲那麼幾個人,缺少新鮮血液。以楊迪為例,在今年行業不景氣的形勢下,他在接綜藝排名裡位居首位,而接的10檔綜藝中,居然有6部綜藝是常駐嘉賓,可以說是連軸轉↓
同樣很忙的大張偉則在微博上自嘲是一輛「綜藝網約車」,「哪裡需要開哪裡」。
這背後其實也折射了在目前的市場上,真正專業的綜藝咖是鳳毛麟角,而國內綜藝井噴是井噴,產業鏈依舊非常落後。
一言以蔽之,人民有解壓的剛需,內娛的專業「綜藝咖」同時緊缺得很。
一個優秀的綜藝咖,必然需要綜藝感,那麼到底什麼是「綜藝感」?
何老師在節目裡說「觀眾喜歡看到的,就是綜藝感」。這句話理解起來很簡單,但要做到非常難。
現如今,「綜藝感」這個詞已經被濫用了,但凡是個藝人,出的通稿裡就必須有「綜藝感」三個字。微妙的是,沒有任何量化指標可以說明「感」的強弱。
是不是可以這麼認為,會說段子就算是有綜藝感了?大老師在節目裡就明確說了,「被記住一個段子,沒有舞臺節奏來的重要」。
這其實很好理解,舉個例子,劉敏濤「紅色高跟鞋」梗之前很火,謝娜模仿一次,也出圈了也很好笑,但是其他節目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就屬於陳腔濫調,非常尷尬了。
在這個發展以秒計的社會,基本上你弄清楚一個熱詞什麼意思的時候,它就已經過時了。任何想用網絡段子和網絡熱梗做節目笑點的綜藝咖們都需要三思。
那是不是有喜劇功底,就等於有綜藝感了?畢竟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喜劇演員出身就天然等同於有綜藝感了。
這其實是兩回事。
比如,李菁何雲偉是優秀的相聲演員,但上綜藝節目,綜藝感匱乏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開心麻花的劉思維在《站穩了,朋友》裡也單純把綜藝感理解成了賣梗↓
另一方面,綜藝感強的大老師和楊迪,去主演喜劇也不太行,尤其節奏感有點差。
或者,我們可以用日本藝能界概括綜藝藝能的標準來說明「綜藝感」,它不僅僅需要搞笑的技能,也需要唱、跳、演。
日本對於綜藝節目的分類是:歌舞、短劇、喜劇。而介於日本搞笑類節目企劃的多樣性,在日本搞笑類節目本身好像成了綜藝節目的代名詞。這類節目的又分成了三大類:企劃型,比如著名的《SMAPx SMAP》;談話型,比如《秋刀魚殿堂》;演藝型,比如《演藝之神》。
在日本,即便是偶像上綜藝節目,也要「複合型」技能,像《SMAPx SMAP》的各個板塊裡,成員們不僅要造梗,會演短劇,也要會唱,甚至還要給嘉賓做美食。
SMAP成員在自己的專屬節目裡都有過輝煌的「扮醜」瞬間。
而自從疫情發生之後,藝人們的生存壓力也大了,綜藝節目作為娛樂圈裡還算能正常運行的一類工作,就成了主戰場。只是看過太多毫無綜藝感的藝人賺著綜藝的錢後,觀眾們開始意識到,綜藝感,是稀缺物。
因為,每一個優秀的綜藝咖,都是萬裡挑一的複合型人才,模仿能力、反應速度、控場能力缺一不可,並且還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並不是簡單扮醜博出位就能做到的。
臺灣已故的資深喜劇人倪敏然曾經說過「千旦易得,一醜難求」。
這裡的「醜」當然不是指容貌,而是「生旦淨末醜」的角色分配。曾經捧出小S和謝依霖的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就常常引用這句話來形容小S的難得。
亞里斯多德曾經給喜劇下過定義:「喜劇是對於比較壞的人的模仿,然而,壞不是指一切惡而言,而是指醜而言,其中一種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種錯誤或醜陋,但不致引起痛苦或傷害,現成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醜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
這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那些被「綜藝之神」眷顧的綜藝咖們,要暫時性的讓觀眾有種心理上的優越感。
比如,李光洙,屬於天賦異稟型的「被眷顧」,觀眾光看他各種倒黴場面就會覺得解壓。
沒有李光洙那種天賦異稟的呢?與其說是去硬凹搞笑,不如說,要被眷顧,就要有一種「鬆弛感」。
《認真的嘎嘎們》中有個環節叫 「一發技」,這個是日本綜藝的話術。在日本搞笑綜藝中比較常見,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發致笑的把式」。
一發技要求就是短、平、快,包袱要讓人在短時間內迅速通過語言、肢體等方式釋放幽默,逗笑對方。
著名的「一發技」比如「hold住姐」的一秒變格格,只用了簡單的道具,和浮誇的身體動作,完全瞬間擊中觀眾的笑點。
經典的「一發技」還有北野武的這個「Komanechi」,但凡看過點日綜的都知道,這個「一發技」有多經典。用日語去念羅馬尼亞女體操運動員科馬內奇的名字,再加上開高叉動作,就成就了魔性的經典搞笑畫面。
但在《認真的嘎嘎們》裡呢?
選手們的「一發技」要麼是被大張偉一秒破梗↓
要麼做的更像是搞笑短視頻,比如這個錘娜麗莎cos蒙娜麗莎的段落,在抖音短視頻收穫了超過43萬的點讚量,但是又沒有像「一秒變格格」那個一樣,一發致命讓人想笑↓
反而是大張偉的不可控,更像是隨時隨地被綜藝之神眷顧,隨時都能爆出金句↓
《康熙來了》就曾經匯集了一批像大張偉那樣不可控,但是看上去就是被「綜藝之神」眷顧的綜藝咖。
比如沈玉琳,會搞氣氛、爆點多、編故事起來隨口金句就爆出來,成為節目的「一發技」。沈玉琳的綜藝感就是他的狗血故事合集,但是他私底下很愛看哲學文史類書籍,一說故事就有種反差的文藝感,比如,表示有非分之想會用「染指」這樣的書面用詞。 還會說「人不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狗血的故事加上文縐縐的用詞,反差爆笑程度就成倍數的增長。
還有楊迪,他有說不完的故事,關鍵是他一個故事能在不同的節目裡說出不一樣的感覺。
比如他說他媽媽的好笑事情,在《火星情報局》就是直接放他媽媽的語音,到了《非正式會談》,更像是老友之間的吐槽,能一邊吐槽自己的媽媽,一邊還挖「坑」讓其他選手吐槽。
據說楊迪有個專門的本子,記各種梗,裡面的梗未必都是他的原創,很多都是平時他自己觀察到的。
最近他在《青春環遊記》裡模仿泰國人,其實模仿的就是《非正式會談》的泰國選手天樂的口音。如果看過《非正式會談》,再看到楊迪的這個模仿,就會覺得好笑程度直線上升。
看出被「綜藝之神」眷顧的人有什麼不一樣了嗎?
大張偉說,一日綜藝,終生綜藝。
真正有覺悟做好「綜藝咖」的人,在讓大眾發笑的背後,都是用心的積累。
當這些真正作為出圈輸出的經典「一發技」被觀眾記住的時候,綜藝才有了靈魂,這才是真正的綜藝感。
最後的最後,希望集美們手指頭能動起來:點擊文末的在看,或者星標加零姐,這樣小姐姐才知道自己站的是否足夠高了,是否被更多人看見我們的推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