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你聽過但是一定不了解它

2021-02-07 王明燦

大家一定在電視屏幕或者網絡上聽過「薛丁格的貓」,或者去書店買書的時候,偶爾也會看到某些書的封面上有講過這個詞。但是關於這五個字,你能熟知多少呢?

我問身邊好友,當我問她們你了解「薛丁格的貓」嗎?90%的朋友都紛紛搖頭,說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甚至有些人還問這是誰的貓,是不是弄丟了?弄得大家當場大笑。

其實,薛丁格的貓來自一場著名的實驗。

薛丁格的貓,英文名稱是Erwin Schrödinger's Cat,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

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貓」。但是,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貓,則必須在打開容器後才知道結果。

設想在一個封閉的匣子裡,有一隻活貓及一瓶毒藥。當衰變發生時,藥瓶被打破,貓將被毒死。按照常識,貓可能死了也可能還活著。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

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

原子核的衰變是隨機事件,物理學家所能精確知道的只是半衰期,衰變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如果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天,則過一天,該元素就少了一半,再過一天,就少了剩下的一半。

物理學家無法知道,它在什麼時候衰變,上午還是下午。如果我們不揭開密室的蓋子,根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認定貓或者死,或者活,這是它的兩種本徵態。

如果我們用薛丁格方程來描述薛丁格貓,則只能說,它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貓是死是活。此時,貓構成的波函數由疊加態立即收縮到某一個本徵態。

相信看到這許多人都會看懵了,說的什麼鬼?看都看不懂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量子力學作為20世紀最有突破的科學成就之一,也是最具爭議的科學之一。「薛丁格的貓」很好的闡述了這一現狀。

人們不能接受量子力學是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對於傳統的物理學來說,只要找到了事物之間相關的聯繫,就能在每時每刻確定,事物之間相關的物理數據。

比如說物體運行距離等於物體的速度乘以物體運行的時間,只要知道物體的速度,你每時每刻都能計算出物體運行了多遠,然而海森堡提出的量子不確定性原理使得你無法預知一個微觀粒子未來的狀態。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上帝不玩骰子,但是量子力學讓我們不得不相信,上帝似乎是玩骰子的。

然而,今天我還不僅僅要提「薛丁格的貓」,關於這個詞,這幾年又延伸了一個新的概念,並且跟心理學和愛情有著密切聯繫。

你可以說是一個梗,不僅在電影以都市喜劇的成分播出,也在童可可的單曲《薛丁格的貓》可以聽到,各種「喵喵喵喵喵」。

在這裡面,也有一些心理學效應的元素包含在內。

人稱「薛丁格定律」。

薛丁格定律如何體現?非常簡單,我打一個比方。

每天早上,你可以玩一個遊戲,拋硬幣,決定你是否給你喜歡的女孩子送禮物,一支口紅,每個星期送一次。如果是正面,你就送;要是反面,你就不送。

你把這個決定告知於你的女孩子。

這樣,這個女孩子就會被你拋硬幣的決定所吸引,當硬幣沒拋出之前,她永遠不知道你是送禮物,還是不送禮物,送禮物這件事,成了一個隨機事件。

關於這件事,就成了女孩子的關注點,她會期待你每個星期要做的這個決定,一旦得知你拋的硬幣是正面,那麼就會期待你送的東西。最終將不可避免的,被你的拋硬幣送口紅的方式所吸引,從而使你在她的心目中地位大大提高。

這一刻,這名男子堪稱「薛丁格附體」,帶著量子般深沉的哀愁,從此讓人無法自拔。

具體實施起來,這個方法的主要作用就在於提供「不確定性」,我不保證要送你禮物,但我也不保證不送你禮物,模稜兩可,條件成熟了我就送,條件不成熟,嘿嘿,就等下次吧。

你願不願意等?

這種折磨和期待,讓女孩子們無可自拔,陷入了一場依賴、憧憬而又充滿誘惑的場景之下,一步一步地被男孩子們的做法所陶醉。

這種做法,曾經被PUA等不良份子加以利用,編寫成一部教材,稱之為「薛丁格把妹術」,是對薛丁格的貓活學活用的典型體現。

歸根結底,用心理現象加以分析和詮釋,薛丁格的貓的真正寓意,就是不可確定性,但是這種不可確定性充滿著各種誘惑。

在愛情狀態裡,薛丁格的定律體現得尤為明顯,特別是在男女情感上,對於情感間的細膩把控。

許多女生,容易深陷「薛丁格的貓」的狀態中,一方面對於對方有所期待,寄希望對方做點什麼讓自己歡心,並投之「對方如果喜歡我,那麼就會做點什麼讓我喜歡,從而我更能喜歡他」的光環效應;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一個人內心不堅定、缺乏自我成就以及自我成長的需求。

感情裡面,薛丁格定律是行不通的,要想獲得穩定、牢固的情感,這種迷離未定,只限於追求時期所產生的套路,而要真心相依,還得現實中建立可靠、穩定而又親密的情感關係。

讓愛情成為「薛丁格的貓」,不如更為直接單純,或許這樣才能收穫一份不錯的情感。

簡介

王明燦,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貴州樂達源心理諮詢中心,壹心理問答專欄籤約作者,微信公眾號wmc19870405。

合作夥伴:若杉,心理諮詢師,已出版作品《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公眾號:若杉生活(Rosan_life),預約微信:ruoshanxinli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是不存在的!
    類似這典型案例的眾多案例裡,原本只局限於原子領域的不明確性被以一種巧妙的機制變為宏觀不明確性,只有通過打開這個箱子來直接觀察才能解除這樣的不明確性。它使得我們難以如此天真地接受採用這種籠統的模型來正確代表實體的量子特性。就其本身的意義而言,它不會蘊含任何不清楚或矛盾的涵義。但是,在一張搖晃或失焦的圖片與雲堆霧層的快照之間,實則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 薛丁格的貓
    一個小時內,這种放射性元素有50%的概率會衰變,而一旦衰變,會通過蓋革計數器釋放電脈衝,進而觸發裝置擊碎玻璃瓶,最終釋放出毒氣將貓毒死。但在整個過程中,箱子都是關閉的,貓是死是活你並不知道,除非你打開了這個箱子。換言之,在你親眼目睹之前,這隻貓既可能是死的又可能是活的。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你的參與也直接幹預了結果。
  • 愛因斯坦的骰子,薛丁格的貓,你真的懂嗎?
    愛因斯坦的骰子,薛丁格的貓,你真的懂嗎?作為討論量子力學就不可能繞過的話題,薛丁格的貓的名氣已經遠遠超出了量子力學的範圍。當然了,有些人只不過是拿它來開玩笑。但是還有更多的人,自以為了解薛丁格的貓,實則有著非常大的誤解。那麼,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為何還和愛因斯坦有關呢?事情還要說回到1935年。
  • 解讀「薛丁格的貓」,它體現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一定的科學界最有名的科普故事。
  • 薛丁格、女朋友、貓 走近量子糾纏
    例如,電子可以同時位於兩個不同的地點:A和B,也就是說,電子既在A,又不在A。電子的狀態是『在』和『不在』,兩種狀態按一定機率的疊加。電子的這種混合狀態,叫做『疊加態』。 聰明的讀者會說:「女兒此刻『在』或『不在』客廳,看一眼就清楚了。電子在A,或是不在A,測量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 薛丁格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宇宙探索QQ群:1145693748)薛丁格的貓一定的科學界最有名的科普故事
  • 中微子是薛丁格的貓
    大家知道,薛丁格的貓是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的一種假想實驗。什麼是假想實驗呢?就是你不需要在實驗室做真正的實驗,而是發揮你的想像力來假想一個物理過程。大家都知道,知識就是力量。但是愛因斯坦曾經說過:「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 薛丁格的貓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對薛丁格的貓的理論了解都是來自《生活大爆炸》這部美劇。
  • 科普小說:貓的薛丁格(上)
    但是當他打開盒子之前,他是不會知道貓究竟是死是活,此刻貓的狀態就是一種「疊加態」,既可能死,也可能活,而在盒子打開之後,貓只會有一種狀態——要麼死,要麼活。由此薛丁格認為,事物的狀態是由觀測者決定的,只有當有意識的觀察者把目光投向一樣事物的時候,才決定了它的狀態——外部的物理性質,比如形狀、顏色、生存狀態等等,這就是波函數的塌縮。
  • 薛丁格貓死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下面請出物理學四大神獸之一的薛丁格貓。 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裝有一個量子儀器和一隻貓,這個量子儀器,比如說是一個量子的粒子,它有一半的可能會衰變,另一半的可能則不發生衰變。如果這個粒子衰變了,就會引發一瓶毒藥被打破。毒藥被打破了之後,貓就會被毒死。而另有一半可能,量子衰變並沒有發生,那麼毒藥沒有被打破,貓也沒有被毒死。
  • 這樣的貓你還敢擼嗎?(薛丁格貓之前世今生)
    這時候,那隻「跐溜」竄走的小貓咪又悄悄的爬回到了薛丁格的懷裡了,並且「喵~~~」的叫幾聲,仿佛說,你快看,我都不嫌棄你剛驚嚇了我,我都回來了。      薛丁格被貓叫聲帶回來了現實,看了看可愛的貓咪,那可愛的萌萌噠的眼睛,瞬間感覺舒坦。這時候,靈光一現,有一個想法在腦中閃現而過。他拿起筆來,開始奮筆疾書的寫信。寫了一個多小時後。
  • 明星大偵探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貓出處哪裡
    《明星大偵探》第三季最後一期節目中,撒老師提出薛丁格的貓的想法和白白提出的楚門世界的想法真的腦洞大開,看完之後頭皮發麻,接下來小編會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這個理論。  「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當時的實驗過程是: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
    對於處在死與活的疊加狀態中就是薛丁格的貓。
  • 都知道薛丁格的貓,但聽過他的愛情故事嗎?
    1927年聲名鵲起的薛丁格到柏林大學做教授。那一時期,「柏林是歐洲最放蕩的城市。」 ([1]頁167)這樣的氛圍一定有助於薛丁格的荷爾蒙分泌,不善於交際的他依然離不開情人。這時他主要的情人仍是少女伊蒂,但伊蒂不足以填滿薛丁格情感世界的空虛:「他的風流韻事總是不乏浪漫情懷……那時他浪漫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伊蒂……薛丁格還有其他幾乎不為人知的戀愛故事。」
  • 薛丁格、女朋友、貓?這有什麼關聯嘛!
    貓有了,一個密閉氧氣充足,完全不透明看不見裡面同時存有放射性原子(衰變概率為50%)的箱子也準備好了。黑盒子裡如果該原子衰變,貓必死無疑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鐳衰變機率是50%,所以貓死的機率是50%,活的機率是50%,貓的存在有兩種可能性。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邏輯?這隻貓到底是死是活?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邏輯?爭論了幾十年,一直到1964 年,約翰·貝爾發表了非常重要的貝爾不等式,證明了定域性隱變數不可能存在,哥本哈根詮釋成為被科學界廣泛認同的量子力學正統理論。但至今非定域性的隠變數詮釋仍未被推翻,爭論依然還在繼續。但不管怎樣,薛丁格的貓在宏觀視角來看是不符合邏輯的,但在微觀世界這隻貓就永遠處於不死不活狀態,只有觀測才會改變它。這就是所謂薛丁格貓符不符合邏輯的問題,不知道各位是否理解了?
  • 破解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悖論
    量子物理的奠基人尼爾斯·波爾曾經說:「如果誰不對量子力學感到困惑,他就沒有理解它。」 為何波爾這樣說,因為量子力學太反邏輯了。 不信請看天才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的「薛丁格的貓」悖論。
  • "薛丁格的貓"愛情觀
    關於「薛丁格的貓」 Schroedinger's cat薛丁格的貓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試圖證明量子力學在巨觀條件下的不完備性而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根據量子力學,未進行觀察時,這個原子核處於已衰變和未衰變的迭加態,但是,如果在一個小時後把盒子打開,實驗者只能看到「衰變的原子核和死貓」或者「未衰變的原子核和活貓」兩種情況。 現在的問題是:這個系統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處於兩種不同狀態的迭加態而成為其中的一種?在打開盒子觀察以前,這隻貓是死了還是活著抑或半死半活?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
    我是一隻貓,學名「薛丁格的貓」。我的貓生在1935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薛丁格,改變了我原本普通而美好的貓生。那是1935年陽光明媚的一天,我正在院子裡曬太陽,薛丁格走過來摸了摸我的毛,輕輕地將我抱起。在我的印象裡,他是一個木訥的人,甚至為了做實驗能好幾天忘記給我吃飯。但那一瞬,我感受到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