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進步,國產的特效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不論是前幾年的《流浪地球》還是近年特效技術較好的電視劇,畫面都十分出彩。
特別是需要呈現出宏大場面的古裝劇,動輒數十萬人身著鎧甲進行衝鋒,或是駕著飛劍騰雲駕霧,在空中自由的飛翔,這顯然不是簡單耗費時間與金錢就可以做到的。
這個時候特效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只需要一塊簡單的綠布、道具與主要演員,有時甚至連演員都不需要,就可以拍攝出一套流暢的特效鏡頭。
時間拉回到數十年前,那個時候根本沒有特別優秀的技術與道具,如果要拍攝特效劇集,實在是困難重重。就拿當年的西遊記來說,除了人力、物力以及金錢成本,重壓基本上都在當年的「道具師」與「特效師」之上了。
西遊記的成功雖然與演員優良的演技脫不開干係,但是能夠流傳至今,為人津津樂道,成為每年寒暑假必須回味的劇集,在當時特效匱乏的年代,特效這兩個字就顯得格外重要。
當時的西遊記是有一些特效在裡面的,不過當時的技術不過關,他們採取了一些巧妙的辦法。
我們知道,在有密林或山石的場景之內,可以藉助繩索完成飛天遁地的動作。這也是「大師兄」每集的固定操作。
那麼有的觀眾要問了,在荒無人煙的廣闊平底或者沙灘上,猴子是怎麼完成踏空而行的動作的呢?
這個其實也不用特效,只需要工作人員用道具就可以把猴子舉起來就可以了,這樣猴子的高度就完全是像在天上,最後再加上簡單的修片就可以完成了。
這裡有一集中,妖怪為了讓唐僧的徒弟們相信唐僧已經死了,放棄取西經,不找自己麻煩。所以便用法術變化了一個頭來騙孫悟空等人。
那顆頭栩栩如生,臉色慘白。如果要做一個這樣的道具是十分耗費時間的。
那麼這個頭他們是怎麼拍攝的呢?當時的導演就用到了另一種辦法:將託盤卡在唐僧的脖子之上,儘量保證畫面的靜止與穩定,再將人物的下半身抹去就好。
用這種簡單的辦法可以完成人的複製還有刪減,比如這裡的「兩個師傅」,他們劇組也是採用這種辦法,沒有非常高級的技術,就可以完成了。
當時的劇組要求儘量保證畫面的靜止與穩定,固定視角與左側的畫面,再將師傅「位移」至右側進行拍攝,這也就是我們看見兩個唐僧的具體位置不一樣的原因了。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劇中也還是有一些比較複雜的場景的,比如東海龍王居住的龍宮。
不僅有美輪美奐的水下奇景,還有不時冒出的氣泡,這個究竟是怎麼拍攝的呢?
首先當然是搭建龍宮,劇組人員在錄影棚內搭建包括假山、貝殼、海藻等,並且在遠處布置深色的背景布。然後製作出一個注滿水的玻璃浴缸,把攝像頭放入水中,攝影師再拍下氣泡的部分。
接下來就是將氣泡的部分與龍宮的戲份進行合成,讓龍宮變成無時無刻不在「冒泡」的狀態了。
這套技術在當時還是十分先進且令人驚豔的。
雖然當時的人們無法使用特別高級的特效技術,但是在那個時候,也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讓這部劇十分出彩,這是非常令人欽佩的。
關於西遊記,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場景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