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這座博物館有點兒意思:鎮館之寶是一張黑膠唱片,價值100萬

2021-01-10 蘇丹卿

提起黑膠唱片,你會想到什麼?

是文藝、小眾,還是復古、懷舊,抑或是高雅有情調?這個統治了整個20世紀的音樂載體,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它顯得陌生,卻又似曾相識。

位於西安高新區的樂與耳黑膠博物館,成為我又一次西安博物館之旅的新收穫,這與古都西安完全不一樣的文化之旅,卻令古老的千年之都更為雅致,富有多元化。

黑膠唱片的歷史悠久,是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又稱LP、long play,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

當時代發展越來越快,當數碼產品不斷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多的古老的東西開始被人們所關注,所尋回。黑膠唱片就是其中一。

走進樂與耳黑膠博物館,人類紀錄聲音的歷史拉開序幕,一場療愈心靈的聽覺之旅開啟了。黑膠唱片的空靈感和現場感是CD、音響無法取代的,它不僅是一種懷舊情懷,也是一種歷史載體。

一代人的生命記憶可以用無數種的方式進行呈現,如一部電影、一張畫報、一張CD、一部動漫、一首老歌、一張黑膠唱片。當你這座黑膠博物館時,你會發現即便是一張小小的黑膠唱片,也有著無限寶藏。

對於黑膠唱片的認識,最早是從90年代的電影裡所獲知,但從未親臨其境的去聽一回。在我的記憶裡,黑膠是一個空白存在。

隨著時代發展,我接觸過CD、MP3、以及現在的數碼音樂,但不論其音色多麼悅耳,在未觸碰黑膠唱片之前,這一切都可能是種「幻覺」。

在館長許老師的帶領與介紹中,突然發現黑膠的魅力是其他媒介所無法替代的,更是沒有黑膠唱片的溫暖。徐老師對黑膠唱片的熱愛,從80年代初就已萌芽,直到今天已收藏黑膠30年,收藏黑膠唱片將近29萬張。

歷史不會說話,但黑膠唱片仍能夠發出聲音,仍記載著當時的社會,文化,經濟、工業水準以及錄製背景等等。

1982年CD誕生,10年後,我國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1994年,黑膠唱片開始成為一種收藏品,這主要是在得力於黑膠愛好者的熱情。

1998年,我國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對於絕大多數的90後來說,黑膠的陌生的,但對CD的情感是狂熱的。因此,當我發現西安有一家黑膠唱片博物館的時候,心生強烈好奇之心,去見識從未接觸過的音樂載體時,也是在觸碰不一樣的歷史。

當許老師拿出幾張珍藏黑膠唱片,讓我們聆聽歷史之聲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驚住了,每一個人都屏住呼吸,不敢說話,生怕是打破了這穿透歷史的天籟之音。其音色,猶如親臨現場。

許老師說,收藏黑膠唱片本身就是在傳承歷史,黑膠記錄的不僅僅是音樂,每一個內容都是一個時代的側影。他拿起一張印有「美國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訪華演出」的唱片向我們展示: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艾薩克·斯特恩來到中國,成為上個世紀70年代第一個到中國演奏的西方小提琴演奏家。斯特恩當年在中國的舉動不僅帶動了中國古典音樂學子走出國門,也使中國的文化大門開始向世界敞開。」

這一張黑膠唱片,在國內市場估價100萬左右,可以稱得上是樂與耳黑膠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雖說黑膠唱片進入了博物館,但黑膠唱片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也從未消失。在國外唱片市場,它一直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在國內的黑膠唱片圈內,黑膠唱片一直是炙手可熱。很多人都以為它很昂貴,是一個「聽不起」的「玩物」,實際上當你真正接觸了黑膠唱片,你會發現,它與當年的CD並無不同。

為了讓更多熱愛音樂的年輕人認識黑膠唱片,接觸黑膠唱片,樂與耳黑膠博物館內有不少許老師與他朋友們所研發的黑膠唱片,這些唱片物美價廉,可以一邊聆聽,一邊選購。

許老師說:「音樂不是消遣,不是娛樂,音樂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讓人類生活得有意義的方式之一。」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黑膠唱片的歷史長河中,去聆聽100多年前的聲音吧。

相關焦點

  • 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知道嗎?
    這件瑪瑙杯不但是一件極其珍罕的古玉雕藝術品,也對我們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參考價值。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從外形上看,壺身呈扁圓形,是模仿我國北方遊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壺製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權統一,很多少數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這件文物恰是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產物。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國家寶藏》節目截圖 除了上面這三件國寶,陝歷博還有一些重量級的鎮館之寶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安其他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劃重點哦~ 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 唐代三彩騰空馬 於西安西郊出土,馬全身赭黃色,間白斑紋。
  • 逆流而上的黑膠唱片 數位趨勢下的一支奇兵?
    萊派除了唱片,也販售黑膠播放器,並免費提供唱機修理及唱片清洗服務。三裡屯的Fruity Shop不僅經營唱片,還是一個「環境類」音樂演出場所。店裡會售賣一些小廠牌的獨立音樂,黑膠唱片風格多樣。西安的樂與餌黑膠博物館是一家集「黑膠文化+藝術收藏+私塾生活+文創工場」為一體的小型藝術博物館。館內藏品包括近29萬張、來自世界各國的黑膠唱片與歷代國際知名黑膠播放機,以及各類高端音響器材。
  • 逆流而上的黑膠唱片 數位趨勢下的一支奇兵?
    三裡屯的Fruity Shop不僅經營唱片,還是一個「環境類」音樂演出場所。店裡會售賣一些小廠牌的獨立音樂,黑膠唱片風格多樣。西安的樂與餌黑膠博物館是一家集「黑膠文化+藝術收藏+私塾生活+文創工場」為一體的小型藝術博物館。館內藏品包括近29萬張、來自世界各國的黑膠唱片與歷代國際知名黑膠播放機,以及各類高端音響器材。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此次評選自11月11日啟動,為期一個月,採用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的方式,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產生「十大鎮館之寶」。活動還走進多所高校。揭曉儀式現場,中南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生高睿澤分享了自己與「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梅瓶的故事。他認為,參與「鎮館之寶」評選,拉近了博物館與普通公眾的距離。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原創 阿舍&疏風 印客美學凜冬將至誠意滿滿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也將再度歸來還有兩個星期開播大家是否已經迫不及待了呢別急今天小印就帶大家一起提前看看12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過過癮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稱,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擴大一倍。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公眾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湖北日報微信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活動還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廣大學子踴躍投票。
  • 國際博物館日 探訪廈門博物館鎮館之寶
    6000年前的陶梟、德化白瓷的代表達摩彩像、陳嘉庚先生的寶劍……拂開歷史的塵埃,穿越時空,經歷風雨,往日光彩奪目的寶物如今靜靜坐落在博物館的展臺上,仿佛等待著與誰的相遇。今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探訪廈門市各個博物館,搜羅鎮館之寶和館藏精品,介紹它們的故事——希望下一個與它們相遇的人會是您。
  • 最早的「中國」二字,不在北京,不在西安,而在這座冷門博物館裡
    它的最重要的史料價值在於其內底鐫刻的122個銘文,其中有「宅茲中國」一句,被證實是「中國」這兩個字作為一個詞組的首次出現。不過,【何尊】刻著的「中國」兩個字,並不是今天國家的含義,而是「國之中央」的意思。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你知道嗎?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高達上千萬件,遠遠超過我國本土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我們的博物館數量也遠低於美國、法國、英國甚至日本。所以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堪稱絕世罕見的中國文物,要到國外才能一睹真容,其中有五件中國文物還成為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知何時,它們才能回歸祖國。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殿堂」,館藏文物達24萬多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如此豐富的文物瑰寶是荊楚文化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在湖北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即將竣工之際,開展「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將原來的「四大鎮館之寶」擴容為「十大鎮館之寶」,將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在其官網新聞中則提到「十八件(組)國寶級文物」,這應該可以算作其代表作了。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在海口,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陸善存。在這個圈子裡,陸善存被親切稱為「老陸」,是公認的資深黑膠「發燒友」。20多年裡,他收藏了3萬張黑膠唱片,囊括古典音樂、民樂、港臺流行樂等,花費數百萬。當年他出差到廣州時,碰上一家專賣黑膠唱片的音像店,本打算是隨便看看的他,一聽到黑膠唱片的聲音便痴迷上了。當時黑膠唱片市場正走向低潮,剛好這家店在甩賣,他一次挑了100多張。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出差廣州、北京、上海都要逛音像店淘黑膠唱片。2007年後,網絡盛行,因為網上的資源更多、性價比更高,老陸也轉戰到網絡上淘黑膠唱片。23年來,老陸收藏的黑膠唱片逾3萬張,投入超過300萬元。
  • 盤點:全國 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曾聽人說,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鎮館之寶》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可惜的是,紀錄片中只選取了十件器物,上癮卻不能過癮。今天就盤點一下全國 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次有機會路過,不妨去看看。1.
  • 陝西博物館的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號稱「能買下半個香港」
    皇后之璽:西漢皇后的憑證,價值自不必說。其藝術和歷史價值都很高,被列為國家級文物。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唐朝文物,1970年出土於西安。該文物不允許出境展出。此壺造型、紋飾別具匠心,製作精湛,舞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風採,更因其印證了史書中記載的玄宗馴養舞馬祝壽的故事而彌足珍貴。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     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