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 《銀幕背後|布莉姬·拉孔柏》
-17:30 (17點後停止入場 last entry 17:00)18歲的法國姑娘布莉姬·拉孔柏,從坎城到好萊塢,四十年如一日,專注於明星肖像拍攝及電影劇場拍攝。6月11日,恰逢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上海攝影藝術中心(SCôP)將與電影節同步推出新展《銀幕背後|布莉姬·拉孔柏》。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共有奧斯卡獎得主18人,奧斯卡獎提名5人。其中奧斯卡獎得主包括最佳女主角7人、最佳男主角4人、最佳女配角3人、最佳導演獎2人、最佳原創劇本獎 2人。
-
你該看看|布莉姬·拉孔柏:她用一張照片讓明星回歸真我
從藝術到政治、從音樂界到好萊塢,這些明星都是攝影師布莉姬·拉孔柏鏡頭下的人物。▲格溫妮絲·帕特洛,1999 © Brigitte Lacombe和上海攝影藝術中心誰 是 布 莉 姬 · 拉 孔 柏布莉姬·拉孔柏,一位傑出的攝影師,1950年出生在法國南部的阿爾勒
-
空藝術 銀幕背後經典與直接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展出布莉姬·拉孔柏個展
6月11日,在上海徐匯濱江,劉香成先生創辦的上海攝影藝術中心(SCoP)與上海電影節同步推出了最新個展《銀幕背後| 布莉姬·拉孔柏
-
布莉姬·拉孔柏:她讓素顏的巨星看見真正的自己
在《克萊默夫婦》拍攝過程中,霍夫曼一瞬間表情中的千言萬語,被拉孔柏定格為好萊塢最經典的人物特寫之一。(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周敏嫻你也許對布莉姬·拉孔柏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你一定聽過梅麗爾·斯特裡普、馬丁·斯科塞斯這些演藝圈如雷貫耳的名字,而拉孔柏,正是他們欽點的御用攝影師。在40餘年的職業生涯中,這位法國女攝影師持續用鏡頭記錄著好萊塢電影界銀幕背後的故事。
-
【SCoP新展開幕】《銀幕背後 布莉姬·拉孔柏》明日開幕
手慢的你可能還在為沒搶到電影節放出的電影票而扼腕嘆息;那麼,SCoP重磅推出的新展《銀幕背後 | 布莉姬·拉孔柏》定將讓你眼前一亮,彌補你所有的遺憾
-
【文化】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一次不可錯過的展覽 ☞《銀幕背後:布莉姬·拉孔柏》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洛杉磯,加利福利亞州,2000凱特·溫斯萊特,《朗讀者》,紐約,紐約州,2008這個夏天,上海攝影藝術中心(SCôP)將聚焦布莉姬·拉孔柏(Brigitte Lacombe),帶來她最廣為人知的肖像攝影作品
-
臺灣藝術家邱國峻突破攝影框架將攝影於刺繡文化融合一體
這樣的堅持因此獲得2014年高雄獎肯定,及2015年亞洲藝術(Young Art Award)新潮賞,並在京都個展,及倫敦藝博、大理攝影節、臺北攝影節,乃至北美館等參展中獲得相當大的迴響。邱國峻在高雄on the road影像空間發表的《眾生聯盟》為神遊的第二部曲。
-
朋友圈大型攝影個展
說到搞攝影創作,我基本是熱情大於行動力,而像我這種純屬為生活找一點樂子的業餘創作者,搞創作的第一動力當然就是……買相機!我的第一臺膠片機是一臺 135 旁軸,olympus 的 35SP,出於前同事的推薦。事實證明非常靠譜,鏡頭很棒,照片的表現力遠超我的想像。流通價格大約是 2000~3000 元。
-
疫情下的好萊塢眾生相
疫情開始席捲好萊塢。有人做出示範,宣揚正能量;有人憤怒不滿,怒懟總統;有人似乎仍不清楚發生了什麼,發表了令人難以理解的言論。 現在,整個人類電影工業已經來到了一個人人自危的關口,好萊塢也不能例外。
-
浮生:相對無言:《借鏡之道:李小鏡和羅傑·拜倫雙個展》 展評
走進蘇州河邊的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OCAT)上海館,左手邊的展廳裡陳列了李小鏡(Daniel Lee)20年來的8組最主要的,使用拍攝與數碼處理結合創作的影像作品;而右邊,則是羅傑·拜倫(Roger Ballen)近30年來使用銀鹽手工製作的正方形黑白攝影。本次雙個展展示了兩位重要攝影藝術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相對完整且清晰地回顧他們的創作脈絡,實屬難得。
-
《小捨得》曝殺青特輯 聚焦三代人成長暖心呈現中國家庭眾生相
重要道具所觸發的記憶與情感,帶觀眾走進為人父母的內心世界,一幅在愛與牽絆中不斷成長的「小捨得家庭」眾生相徐徐展開。主創齊聚分享劇中生活小物 立足角色解讀父母內心世界「別人家的媽媽」南儷(宋佳 飾)首先分享了女兒歡歡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親手畫的全家福,感慨小家庭在經歷了風浪後逐漸成長,對彼此更加珍惜與愛護。
-
女神神喻卡_布莉姬特:靈感
每周五的時間,為大家逐一介紹Seer老師翻譯的《女神神喻卡》中的女神們 ——內容包括有關女神的「神話源起」、「牌卡意義」和相對應的「儀式建議」.感興趣的小夥伴兒請保持關注,耐心「收藏/收集」 相關系列喲 .
-
這些傳染病電影,濃縮疫情眾生相
儘管大多是虛構故事,但其中折射的社會眾生相,對世間百態對真實捕捉就像一部部現代寓言,無不令我們深思,給人類以警示。~ 電影篇 ~1.《傳染病》:冷靜描繪災難眾生相預告片索德伯格導演的抗疫電影《傳染病》近日重新攀升至各國流媒體點播榜的前列。
-
佛理智慧:《圓覺經》之『云何我相、人相、眾生相、壽命相』
謂諸眾生,心所證者。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善男子,什麼是我相?我相就是眾生的心所證的境界,即是心所了別的境界。
-
《刀背藏身》發布導演特輯,徐浩峰突破自我呈現時代眾生相
徐浩峰導演曾表示,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以往的作品《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見了「自己」,在電影《師父》裡見了「天地」,而《刀背藏身》將成為一部可以亮堂的見眾生的作品。導演徐浩峰作為徐氏新硬派武俠的突破之作,電影《刀背藏身》不再僅僅局限於講述江湖規矩,聚焦武林人個體命運,而是更加關注時代命運,視野更廣更深,格局更宏大,加上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及新鮮的審美體驗,無疑將成為今年暑期檔的一大驚喜。
-
NOV+|楊福東、楊振中、朱加、陳箴……這16個藝術家在畫廊和藝博會的個展特別推薦
在仁廬展出的楊振中個展「現形」聚焦藝術家近期與仁廬的合作,運用最新機器人雕刻技術所創作的最新雕塑裝置和影像作品。「現形」中的作品包括在福建崇武地區製作的石雕以及藝術家在地拍攝的基於石雕工人形象創作的短片,石材被雕刻成鎖鏈纏繞和勾連的造型,這些鎖鏈並不是後期加工的,而是從整體石料中切割打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