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技,茱莉亞的Anderson & Roe古典鋼琴有多快?

2021-02-15 多餘人佐邇

The Swan (Saint-Saëns/Anderson & Roe)Anderson & Roe Piano Duo - Anderson & Roe Piano Duo: Reimagine

給我閨女找鋼琴曲,突然發現了這個視頻,正好看到有很多,就下載了一些。估計很多人會覺得很熟悉的曲子,我閨女學鋼琴其實就是從想彈奏這些曲子開始。

鋼琴是各種樂器中,擁有最多獨奏曲目的樂器,因為它響度足、音域廣,而且音色變化豐富,透過演奏者雙手的相互配合,可以彈奏出多聲部和複雜和聲。鋼琴也是室內樂最好的成員,它幾乎可與任何樂器搭配演奏,弦樂器喜歡找它,甚至管樂器也跟它合得來。此外,鋼琴還可以二重奏形式出現,透過兩位演奏者協力演奏,可以創造出比獨奏更豐富而多彩的聲響。

於是就有了Anderson&Roe這對組合。

美國超人氣雙鋼琴組合安德森和羅

早在2012年10月27日,兩位在Youtube上面自導自演音樂MV點擊率過百萬,堪稱當今最令人激動的青年雙鋼琴表演……

馬刀舞曲(Sabre Dance)

哈恰圖良的舞劇《加雅涅》中的一支舞曲

無論四手聯彈或雙鋼琴演奏這麼需要彼此間的默契,很多鋼琴二重奏組合,很多都是夫妻檔或兄弟姊妹檔。

但是,他們卻說:我們只是朋友。

韓裔美籍的Roe肯定地回答說他們是朋友。就因為他們只是朋友關係,不是夫妻或情人,所以他們可以非常和諧地在一起演奏。倘若是夫妻,就難免吵架;因為僅是朋友,所以他們可以在面對不同曲子時,變換各種心情,有時作情人,有時作夫妻,有時作敵人,有時則是朋友。在詮釋上難免遇到意見不合,他們也能謹守分寸,保持理智,這樣對於樂曲和音樂才能維持最高的敬意。我認為這個理由還挺勉強的,呵呵。

這兩位都畢業於茱莉亞學院,茱莉亞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始建於1905年,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專業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和戲劇學院,專門培養從事音樂演奏、創作的高級人才,被譽為「音樂界哈佛」錄取率只有6.0%。

出生於芝加哥的Elizabeth Joy Roe在十三歲時便贏得義大利的IBLA國際鋼琴大賽,在茱莉亞音樂學院完成學士與碩士學位。Roe也曾經在幾個主要廣電頻道上作現場演出與接受訪問,包括全美公共廣播網以及韓國的KBS等等,也時常為新作首演。

鋼琴家Greg Anderson出生於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七歲便開始學習鋼琴。十八歲時Anderson進入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並於該校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也同時在讀耶魯大學的藝術博士。

Anderson與Roe演奏拉赫《練聲曲》Op.34 No.14另外,Anderson&Roe總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來進行改編,無論是巴赫的音樂或是當今的流行音樂,並且透過直覺式的發想「讓音樂呼吸」。他們改編的比較經典曲目有同時是雙鋼琴也是變奏曲經典曲目的布拉姆斯《海頓主題變奏曲》、取材自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與歌劇魔笛當中的《帕帕基諾》,改編自法國作曲家比才知名歌劇的《卡門幻想曲》、以及拉赫曼尼諾夫唯美的《練聲曲》,並重新演繹流行天王麥可.傑克森冠軍金曲《Billie Jean》、英國另類搖滾樂團Coldplay的暢銷作品《Paranoid Android》,以及《梁祝》主題變奏曲。

倆人除了曾經發行過個人專輯,他們以二重奏身份一共發行了6張專輯,這些專輯除了少部分曲目是原本便有四手聯彈或雙鋼琴版本,多數曲目都經過他們的改編。最精彩的是,他們有許多跨界改編曲,2011年他們推出的第二張二重奏專輯「When Words Fade」,收錄了他們改編從巴洛克跨到流行和搖滾的曲目,裡頭有韋瓦第,有比才,有Michael Jackson的「Billie Jean」,有Coldplay的「Viva la Vida」。

卡門狂想曲 Carmen Fantasy

Anderson&Roe在音樂上特殊的想法以及觀點,也表現在他們自己拍攝剪輯的影片上。

兩位音樂家「聽似嚴肅」的雙鋼琴音樂演奏,竟然在網絡上形成如同搖滾明星一般的特殊氣場,不僅Youtube累計點閱人數突破四百萬,所發行的專輯更締造輝煌紀錄,2012年的專輯「當話語淡出(When Words Fade)」在一片好評聲中登上告示牌排行榜古典類專輯冠軍達將近十二周之久。

感受中,這兩位的演奏就像是Fred Astaire與Ginger Rogers(兩位已故美國著名百老匯與電影舞者)從舞池跑到琴鍵上跳舞!

突然想到,很多人愛慕吉娜的外在,卻好像沒有聽過吉娜的演奏,找了一段同樣的四手彈奏,聽了一下,感覺一般般,大概央院碩士水平。

God bless you !

是否能夠真實反映輿論表現,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這是在這個大環境下,我們所討論的意義所在。

相關焦點

  • 【搶票】古典與流行的激情碰撞——美國著名跨界雙鋼琴演奏家...
    他們堅信音樂的交際潛力,他們的目標是在社會中體現古典鋼琴音樂的相關能量。他們的表演、作品、網站、視頻、錄音和製作都服務於這個目標,即為世人帶來快樂。正如《西北混響》最近指出的:「安德森&羅組合將觀眾帶入了大規模的歡呼中,證明了彈鋼琴是兩個人在一起能做的最有意思的事情。」
  • 炫技是永不過時的時尚|鋼琴協奏曲|郎朗|李斯特|普羅_網易財經
    c小調 1840年,舒曼在德勒斯登聆聽李斯特的鋼琴獨奏音樂會。當時的古典音樂大場合上交響樂,小場子演室內樂N重奏,有個器樂獨奏頂多是串場的節目。要一個人單槍匹馬撐整場音樂會,估計會被臭雞蛋砸下場去。李斯特可能不是第一個舉行獨奏會的,但音樂史上普遍公認是他建立起了獨奏會的音樂制度——沒有魔鬼的演奏天分,是沒有資格獨奏的。
  • 最難的十首鋼琴炫技名曲
    而這類曲子也很多,僅19世紀歐洲作曲家就寫有上千首,並常帶有特定的技術目的,如訓練音階、琶音、八度音、雙音、顫音等。由前者派生而來的音樂會練習曲,在蕭邦和李斯特的手中逐漸演變為一種炫技性的藝術作品而可以獨立的演奏。
  • 【專訪】李雲迪沒來 他強悍的師弟來了 「鋼琴魔指」 薛嘯秋: 古典音樂也可以很炫
    □本報記者 孟飛雪 「再牛的蕭邦 也彈不出我的悲傷」 自己作曲 彈奏我的情緒 5歲習琴,12歲從日本回國追隨我國著名的鋼琴家但昭義教授學習鋼琴,16歲開始在多個國際鋼琴演奏大賽中獲獎,至今,這位才華橫溢的鋼琴王子以一年一張專輯的速度,保持在鋼琴界銳意十足且穩健的步伐,不斷彰顯與擴大其年輕藝術家的獨特影響力。
  • 百分百名曲集《小提琴與鋼琴古典安可曲》SACD,持續驚喜的聆聽
    在古典樂界,「返場安可」的傳統亦屢見不鮮,而音樂家們對安可曲的選曲,可謂十分講究,也各有千秋——有膾炙人口又親近大眾的曲目、有在正式演出中沒有奏響,用於「補足和延伸」的曲目、有音樂家少有對外公演的,與常見風格大相逕庭的「驚喜」曲目,還有音樂家自己即興創作的曲目……總而言之,好的安可曲
  • 分享 | 百分百名曲集《小提琴與鋼琴古典安可曲》SACD,持續驚喜的聆聽
    在古典樂界,「返場安可」的傳統亦屢見不鮮,而音樂家們對安可曲的選曲,可謂十分講究,也各有千秋——有膾炙人口又親近大眾的曲目、有在正式演出中沒有奏響,用於「補足和延伸」的曲目、有音樂家少有對外公演的,與常見風格大相逕庭的「驚喜」曲目,還有音樂家自己即興創作的曲目……總而言之,好的安可曲
  • 古典時期的鋼琴音樂
    在這兩個時期的交替轉化中,鋼琴藝術史上經歷了一個審美趣味轉變、鍵盤樂器更迭、作品曲式創新和演奏實踐改變的過渡階段,直至18世紀70年代才最後確立了古典主義。  過渡時期鋼琴音樂風格的演變體現了那個時代人們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18世紀後半葉的歐洲,思想上和政治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傑出鋼琴家】超越炫技——張昊辰鋼琴獨奏音樂會
    請閱讀文章末【傑出鋼琴家】超越炫技——張昊辰鋼琴獨奏音樂會演出時間:2021年05月27日 19:45 演出時長:90分鐘(包含15分鐘中場休息)演出場館:西安音樂廳-交響大廳演出票價在這個樂季中,除了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合作以外,張昊辰與許忠指揮的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演出了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此外,他還在中國舉辦了鋼琴獨奏音樂會巡演。 2019年7月,張昊辰的首張協奏曲專輯由BIS唱片公司發行,與迪瑪·斯洛博登尼克指揮的拉蒂交響樂團一同錄製了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 「鋼琴之王」李斯特丨鋼琴側顏殺和炫技鼻祖都是他!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鋼琴之王」。這個稱呼並不是隨口說說的! 鋼琴側顏殺和炫技鼻祖 1823年,李斯特來到了巴黎。
  • 古典音樂 | 鋼琴之王:炫技之外,他用音樂語言講述故事
    幼年即為神童,9歲時舉行第一場鋼琴獨奏會。由李斯特所創作的《12首超技練習曲》似是為所有的鋼琴演奏者定下了磨鍊演奏技巧的高級目標,曲中大量出現的裝飾音與快速的節奏展現超高的演奏技巧,使得眾多演奏者望而卻步。除《12首超技練習曲》之外,李斯特最具代表性的炫技神曲《鍾》,亦是令無數鋼琴學習者們嘆服的作品之一。
  • 天津茱莉亞學院:大學預科教我的事——考學篇
    正值藝考季,最近一個多月,17歲的天津茱莉亞學院大學預科單簧管學生劉靜蕤在美國參加幾大音樂學院的本科面試,從東部的波士頓前往中部的克利夫蘭現在又回到了東部的費城和紐約。雖然採訪當天剛剛經歷了一場面試,但是和她通話的時候絲毫沒有感覺到疲倦,劉靜蕤言談之中仍是充滿活力的樣子。
  • 【福利·索票】與茱莉亞音樂學院最年輕的鋼琴演奏博士面對面接觸
    山葉藝術家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博士孫梅庭1981年出生在上海,3歲開始學琴,師從畢美之和尤大淳。6歲獲上海市兒童鋼琴比賽第一名,被稱為「神童」。20歲獲碩士學位並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隨鋼琴演奏家麥克唐納德(Dr. Robert McDonald)學習, 24歲成為茱莉亞音樂學院最年輕的鋼琴演奏博士。
  • 超難炫技的十大鋼琴曲-超越世俗,心境空靈
    我們是來享樂的,我家的貓也會彈這種音樂。」。批評家卡拉蒂吉則稱:「我確信10年後,聽眾會給這位年輕作曲家的天賦,報以相當的掌聲來為昨日冒失的嘲笑贖罪。」  這首普羅科菲耶夫創作22歲是創作的《第2鋼琴協奏曲》,需要演奏者強壯的體力和過硬的技巧,這也是為什麼這部作品中之前少有已經成名的名家取演奏這部作品的原因。某種角度,這首作品是由年輕的比賽選手為表達炫技而帶紅的作品。
  • 輕鬆玩古典(八十)-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練習曲》、《旅行歲月》和《獻詞》欣賞
    「鋼琴之王」李斯特一生創作了涉及各類體裁的大量作品,其中鋼琴作品和改編曲就350多部且不乏精品,有不少傳世佳作。
  • ​古典時期的鋼琴音樂是怎樣的?
    聆聽小提琴家寧峰的《中國心》進入古典音樂之門有多「難」(二)解讀舒伯特藝術歌曲《致月亮》這是關於學鋼琴最中肯的意見了品讀畢卡索的作品《三個音樂家》一本實用的歌劇指南18世紀中葉,西方音樂開始由巴洛克時期轉向古典時期。
  • 【音樂百科】從外在炫技到內在詩意的蛻變-談李斯特Eb大調與A大調鋼琴協奏曲
    他簡化樂曲中好幾個炫技段落,重新建構樂曲型態為三樂章,但其中第二樂章實可再分為兩個樂章,在樂曲開始後第78小節,速度由Quasi adagio轉為Allegretto vivace,可視為第三樂章開始,最後樂曲不間斷的進入最後樂章Allegro animato。此曲最後於1857年出版。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則是一首單樂章作品,曲分六段,各具不同風格,中間不間斷。於1863年出版。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
    歡迎關注 慕容清讀   Indulge in Voice今天,我們介紹的古典音樂是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 【音樂百科】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練習曲》
    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練習曲》Etudes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 S.139 ,約作於1851年,是鋼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難曲目。 李斯特的鋼琴音樂歷來被認為"煽情、優美但空洞" ,也許在他的這12首練習曲中有很好的體現。和匈牙利狂想曲一樣,超級練習曲也是他"最好聽"的音樂,也是最炫技的鋼琴音樂。
  • 【戰羽鑑碟】經典《小提琴與鋼琴encore/安可曲》SACD
    在古典樂界,「返場安可」的傳統亦屢見不鮮,而音樂家們對安可曲的選曲,可謂十分講究,也各有千秋——有膾炙人口又親近大眾的曲目、有在正式演出中沒有奏響,用於「補足和延伸」的曲目、有音樂家少有對外公演的,與常見風格大相逕庭的「驚喜」曲目,還有音樂家自己即興創作的曲目……總而言之,
  • 【2014年10月25日開幕音樂會】2014第二屆深圳鋼琴音樂節, 矌世連手炫技•締造歷史瞬間
    1996年,她作為最小的參賽者獲得了英國利茲鋼琴比賽的第四名,標誌著她的國際演奏生涯的開始;2000年10月,她獲得了波蘭第十四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第四名,同時還獲得波蘭舞曲特別演奏獎;2005年,她在第十二屆範·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水晶大獎後,即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在三大頂尖鋼琴比賽中均獲獎的鋼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