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看「九天攬月」的湖南貢獻

2020-12-22 騰訊網

12月20日上午10時許,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現場視頻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湘伴君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

12月18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負責運輸「神十」返回艙的平板運輸車上,工作人員用防雨布、防護網進行安全措施防護,以確保安全運到韶山市。當天中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啟運,向湖南韶山出發。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在負責承運的平板運輸車上,返回艙被安放在一個鋼製底座架上,四周由綁帶牢牢固定住。返回艙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是2噸多。

返回艙看上去呈灰黑色,上面有高溫灼燒後的痕跡。湊近看可以發現,外層是細密的蜂窩狀結構。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會與大氣層產生劇烈的摩擦,這個時候,返回艙的防熱結構必須經受住數千攝氏度高溫的嚴酷考驗。「採用的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防熱材料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質量主管禹頌耕向記者介紹。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外層是細密的蜂窩狀結構,呈灰黑色且有高溫灼燒後的痕跡。因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高速飛行的返回艙與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高溫燃燒而成。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的情況介紹標牌。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於6月13日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6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自動撤離天宮一號。隨後,開展了飛船繞飛等技術試驗,我國首次太空飛行器繞飛交會試驗取得成功。6月26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預定區域。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交會對接的完成,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完美收官,並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製階段。

禹頌耕介紹,神舟飛船共有3個艙,分別是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其中只有返回艙能返回到地面。在飛船發射和返回時,航天員都在返回艙中。

返回艙側面的圓形小窗是舷窗,航天員可透過舷窗觀看宇宙景色、拍攝太空畫面。頂上是艙門,航天員進出都是通過艙門。在返回艙的上部,還有兩個較大的圓形開口,則是傘艙,降落時,降落傘會從傘艙中彈出、打開。

在「神十」返回艙的上部,有兩個較大的圓形開口,是傘艙,降落時,降落傘會從傘艙中彈出、打開。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出發前,返回艙在做好固定的基礎上,還加上了防雨布、防護網兩層安全措施,確保順利安全地運到韶山。

12月18日中午,載有「神十」返回艙的運輸車緩緩駛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湖南韶山出發。

承載著中國載人航天精神的「神十」返回艙,不久後將陳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可滿足返回艙展存溫度、溼度要求。」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館長陽國利介紹,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家系統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範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年參觀量達500萬人次,韶山景區年接待遊客2000萬人次,居同類紀念館之最,其中,中小學生年均參觀人數佔全年遊客數量45%以上。

陽國利說,從受眾面來講,將返回艙放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陳,受眾面廣,價值和作用大,可將航天精神與偉人故裡紅色文化深度融入,使「九天攬月」成果與偉人豪情互相烘託,達到「紅色文化」與「航天成就」相得益彰的效果。這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殷殷囑託的具體行動,有利於充分發揮紀念館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作用,更好地推動韶山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

珍貴「月壤」也將落戶韶山

除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外,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另一成果——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也將落戶湖南。

12月17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珍貴的月球樣品,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進行異地容災備份。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圖片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月球樣品異地容災備份地為何選擇韶山?

時光回到1965年5月。72歲的毛主席乘車重上井岡山,「千裡來尋故地」,感懷神州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撫今追昔,豪情滿懷,奮筆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詞作一展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魄,表達中華兒女的凌雲壯志。

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在今天的中國已全部變為現實。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被列為國家16個科技重大專項工程之一。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期,規劃於2020年前完成任務。

2009年,國家啟動探月工程三期論證工作時,決定將探月工程三期採回的樣品在北京以外進行異地存儲備份。

湖南省國防科工局負責人透露,月球樣品容災備份地意義特殊,很多省市參與了選址競爭。2010年,省國防科工局會同湖南大學、湘潭市政府,提出了月球土壤及其他深空探測樣品存儲基地選址湖南韶山的初步論證方案。

2010年12月,當時的省委主要領導專程赴國家國防科工局就月球樣品異地存儲基地落戶湖南韶山的問題進行會商並達成共識。次年,國家國防科工局復函,同意在韶山設立月球樣品和其他深空探測樣品異地存儲基地。

「除了北京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作為主要存儲地點以外,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作為異地容災備份點,以告慰毛主席生前『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當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省國防科工局負責人介紹,月球樣品異地存儲基地建在韶山,既有重大的政治意義,也有利於結合探月工程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知識宣傳,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當時,韶山建設了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號工程」,若能與月球樣品異地存儲基地相結合,可以提升探月工程品牌價值,同時促進韶山、湘潭及湖南經濟社會發展。

九天攬月的湖南力量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嶽麓書院門前掛著的這幅對聯,名揚中外。

續寫「惟楚有材」的輝煌勝景,敢於「九天攬月」的湖南人,在中國航天史上留下了一串閃光的名字,功不可沒。

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原湖南省政協主席、遼寧省委書記陳求發,都曾擔任國家航天局局長、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和探月工程總指揮。

中國第一代航天專家、雷達與空間電子技術專家張履謙,探月工程三期探測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周建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嫦娥工程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總設計師謝更新、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鄧一兵……「群星閃耀」的湘籍航天領軍人物,展現了湖南人「胸懷天下、敢為人先」的浩然風採。

國防科技大學北鬥科研團隊。來源國防科大

憑藉強大的科研力量支撐,多年來,湖南承擔了國家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測、北鬥衛星導航、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等一系列國家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工程。九霄雲上,「湖南元素」熠熠生輝——

中南大學、湖南中創空天承擔了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燃料貯箱、環筒、薄壁等超大型鋁合金結構件研製任務。

長沙湘計海盾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顯示和人機互動信息設備研製單位,實現了飛船液晶顯示設備的國產化,結束了我國飛船用顯示設備依賴進口的歷史。

湖南航天環宇、湖南頂立科技是我國太空飛行器數傳天線、手法信號饋源和熱工裝備等研製企業。

華菱線纜、湘潭特種線纜、衡陽恆飛線纜承擔了長徵系列火箭點火線纜、特控線纜和航天員「臍帶」線纜等研製任務。

中電四十八所、景嘉微電子、株洲時代橡塑、衡陽凌雲特材、衡陽星鑫絕緣承擔了長徵系列火箭相關電子傳感器、圖形處理晶片、結構材料、絕緣材料研製任務。湖南航天遠望承擔了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工程長沙分中心建設和運營任務。 讓「回地球」變得更安全。江南工業集團承擔了我國神舟系列載人飛船航天座椅緩衝器研製任務,保障了歷次載人航天任務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讓「放衛星」變得更容易。長沙天儀研究院、湖南航升衛星是我國商業航天的重要參與者,已累計發射各類衛星近20顆。

而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此次「奔月之旅」是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

國防科技大學作為我國航天系統工程的國家隊,深度參與大量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在這次嫦娥五號的奔月挖土之旅中,國防科大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貢獻了多項關鍵技術。

我國順利完成了首次機械臂表層月壤自主採樣,和國防科技大學於起峰院士課題組的一項富有創造性的方案分不開。他們設計出了基於視覺引導的月面採樣位姿測量方案,相當於給執行任務的機械臂裝上一雙「慧眼」。

國防科大還承擔了載人航天任務規劃與系統仿真課題組針對上升器與軌道器(含返回器)的環月交會對接任務,並且展開科研攻關,研製了相關模型和軟體。國防科大張青斌團隊建立「嫦娥五號」降落傘回收系統不確定性條件下的快速分析模型。

從西昌到文昌,從酒泉到太原,祖國大地上的航天發射場裡,一位又一位湖南人默默奉獻著青春、智慧和汗水,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貢獻。

【湘伴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神十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珍貴航天實物返回艙亮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十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珍貴航天實物返回艙亮相 12月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另一成果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也將落戶湖南。
  • 軍團薦讀|神十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這些故事你要曉得!
    2020年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筆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後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 ▲交接儀式現場 神十返回艙是什麼?為什麼要落戶湖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主席與航天事業有什麼關係?
  • 韶山連井岡,湘贛今正紅|一條旅遊鐵路連接韶山井岡山,湖南將開通...
    1月11日,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觀看。圖/記者張雲峰中國的紅色旅遊景點,最紅火的莫過於偉人故居——韶山。國內遊客紛至沓來,世界各國友人也紛紛慕名前來。近年來,湘贛兩省省委、省政府持續高位推動,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湘贛邊區域紅色旅遊收入過千億元。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韶山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韶山12月20日電 (付敬懿)12月20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經過兩天的運輸,順利從北京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向大眾展陳
    今天(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神十返回艙首日展出 1.2萬名遊客爭睹「天外歸艙」
    長沙晚報12月26日訊(特派全媒體記者 程放軍 朱炎皇)2020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紀念日,也是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正式展出的第一天。當天,1.2萬多名遊客近距離參觀了神十返回艙,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合影,情不自禁地感嘆:「祖國越來越強大了!」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抵達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抵達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覽。這是繼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月壤採集樣本將在韶山進行異地災備,以告慰毛主席「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後,韶山收到的又一份太空大禮。
  • 時刻知道丨「神十」返回艙要「搬」來湖南了!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繼「月壤」確定落戶韶山之後,12月20日,毛澤東紀念館迎來一位貴客——神舟十號返回艙。神舟十號返回艙。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身高:約9米;體重:約8噸;腰圍:最大直徑2.8米;組成: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飛行速度:約每秒7.9公裡,每小時飛行2.8萬公裡,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永久「落戶」韶山向大眾展示
    2020年12月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今天,神舟十號返回艙落戶韶山
    來源 | 瀟湘晨報記者 | 李瓊皓 張沁 攝影記者吳琳紅本報湘潭訊 20 號上午 10 點 16 分,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韶山,返回艙長約 2.6 米、直徑約 2.4 米,重量 2 噸多。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曾於 2013 年 6 月承載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往返於天地之間,現珍貴航天實物返回艙亮相韶山。2013 年 6 月 11 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 F 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於 6 月 13 日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許達哲與周建平座談 烏蘭出席儀式  12月25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儀式前,省委書記許達哲在長沙與來湘出席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一行座談。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許達哲與周建平座談...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許達哲與周建平座談 烏蘭出席儀式以上圖片均為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郭立亮 趙持攝)華聲在線12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冒蕞 賀威 劉笑雪)今天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儀式前,省委書記許達哲在長沙與來湘出席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一行座談。
  • 航天人禹頌耕:有機會一定帶著老婆和孩子去韶山看神十
    禹頌耕與神十返回艙的合影。紅網時刻記者 何青 張興莎 攝影 張必聞 北京報導「神舟十號返回艙能到自己的家鄉湖南去展示,很高興,也很激動。」今天(12月18日)他將見證神舟十號返回艙從北京啟程。雖然在此之前,他與神舟十號返回艙有過多次相見,這次再見到,又是別樣的心情。禹頌耕說,因為工作原因,他不能常回湖南老家,這次看著它啟程,好像是把自己的思戀帶回家一樣。
  • 組圖丨神舟十號返回艙超高清大圖,高溫灼燒痕跡都看得清!
    穿戴整理後,宮振龍等人將帶著「神十」返回艙前往湖南韶山。迷彩服下,神舟十號返回艙長啥樣?接下來,紅網時刻記者帶你一睹風採。這張銘牌,也將歷史永遠地印在神舟十號返回艙上。看細節。猜猜這是什麼?返回艙降落時需要的大降落傘,就是從這個埠裡出來。返回艙成功降落可離不開它。看,這個圓形的白色小窗口。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
    12月20日上午10時16分,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踮起腳看這份太空來的快遞!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紀念日,神十返回...
    據悉,返回艙於12月25日在韶山完成交接,將長期展陳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這是繼國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在韶山異地災備後,偉人故裡收到的又一「太空大禮」。現場最開心的是孩子,有的小朋友圍著返回艙跑了三四個來回還意猶未盡,跳起來伸長脖子想看個究竟。他們好奇地打量這個曾經「太空15日遊」的寶貝:「像一口大鐘」「像一個不倒翁」「它是航天員的『駕駛室』嗎」……「爸爸我要拍照!爸爸我要拍照!」一名4歲多的小女孩騎在爸爸脖子上,圍著返回艙走了兩三個來回,嚷著要合影拍照。
  • 上遊早上好丨神舟十號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今日看點:神舟十號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螞蟻、京東、百度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