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筆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後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
▲交接儀式現場
神十返回艙是什麼?為什麼要落戶湖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主席與航天事業有什麼關係?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那些隱藏其中的故事。
「神十返回艙」是什麼?
「神十返回艙」全名「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是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一部分。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王明豔攝)
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組成。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3名航天員駕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徵太空。 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了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汪江波攝)
2013年6月26日8時7分許,3名航天員駕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位於內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神十」任務主著陸場預定區域順利著陸。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交會對接的完成,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完美收官,並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製階段。
為什麼選擇湖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湖南韶山,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祖籍、出生地。
▲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湖南韶山的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家系統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範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年參觀量達500萬人次,韶山景區年接待遊客2000萬人次,居同類紀念館之最,其中,中小學生年均參觀人數佔全年遊客數量45%以上。
▲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內部
從受眾面來講,將返回艙放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陳,受眾面廣,價值和作用大,可將航天精神與偉人故裡紅色文化深度融入,使載人航天成果與偉人豪情相互映襯,達到「紅色文化」與「航天成就」相得益彰的效果。
▲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內部
此做法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具體行動,有利於充分發揮紀念館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作用,更好地推動韶山紅色資源高質量發展。
毛主席與航天事業有什麼關係?
毛主席一直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高度關心。他曾經表示,衛星、飛彈,美國、蘇聯有,中國也必須得有!否則,在國際社會上,說話就不算數!就容易被欺負!
▲毛主席接見錢學森
1958年5月17日,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毛主席鄭重宣布:「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於是,以錢學森為組長的衛星研製領導小組,應運而生。
1970年,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就是在毛主席的直接關心下,研製、發射成功的。
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圈閱《關於航天員選拔的計劃報告》,批示開展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代號「714工程」。這就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早期預演。
1975年3月31日, 毛主席圈閱《關於發展我國衛星通信問題的報告》,代號「331工程」,因此有了「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
1975年11月26日,病中的毛主席審閱了我國發射遙感衛星的報告,後又審讀了衛星發回的相關資料,中國返回式遙感衛星從此頻頻飛向太空。
▲毛主席視察工作
因此,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選擇在湖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意義非常重大。我們每一次航天事業的成功,都是向毛主席的一次致敬。
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誕辰紀念日!而提前幾天運抵的神舟十號返回艙,可以說是送給毛主席127周年誕辰的一份重大「壽禮」。事實上,重大「壽禮」,還不止一份。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帶回的珍貴月壤,也會拿出一部分,存放在毛主席的故鄉湖南韶山。
▲韶山市毛澤東廣場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重要裡程碑,而湖南韶山又是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相信載人航天精神與紅色教育的完美結合,定會讓廣大參觀者受益匪淺。
作者|徐童、臧家祥
來源 | 裝備科技·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監 制:王士彬 張曉輝
編 審:歐 燦 鄒 菲
責 編:李 倩 趙曉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