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會沉迷啃腳丫?並不是「餓了」,而是寶寶變得更聰明了

2020-12-20 小C育兒家

寶寶是一種很有趣的生物,喜歡觀察的父母會發現寶寶經常做出一些有趣的舉動,比如喜歡啃腳丫,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很多父母以為寶寶啃腳丫是因為餓了,一看到寶寶啃腳丫就會立刻阻止寶寶,並且給寶寶餵食,但是很多寶寶即使在被餵食之後還會繼續啃腳丫,顯然寶寶不是因為飢餓才啃得腳丫。

寶寶為什麼會啃腳丫?

1、體現寶寶的協調能力

與吃手相比,啃腳丫的難度很大,需要更高的協調能力,身體不協調的寶寶是不會做出這樣的動作的,因此能夠啃腳丫的寶寶說明他們身體協調能力很強。

2、體現寶寶控制肢體的能力

寶寶出生之後是不會控制自己的四肢的,隨著年齡的增加,才逐漸能夠控制四肢。啃腳丫就是一種對四肢的控制能力。

3、體現寶寶的探索能力

寶寶的成長是隨著時間慢慢探索出來的,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關鍵的時期,其中就有口欲期,而啃腳丫就是口欲期的重要體現,這說明寶寶用嘴巴探索的能力要強於其他身體部位的探索能力。

寶寶啃腳丫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對於寶寶的成長有很多益處:

1、能夠控制寶寶的情緒

很多成年人在控制情緒的時候喜歡啃手指甲,這是一種很好的穩定情緒的方式,同理,寶寶啃腳丫也是一種穩定情緒的方式。寶寶雖然年齡小,也是有感情的,他們會感到煩躁,在這個時候,啃腳丫就能夠有效的穩定寶寶的情緒。同樣啃腳丫也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方式,在啃完腳丫之後,寶寶都會很安靜地做其他事情。

2、能夠增強寶寶的探索能力

寶寶在成長的時候對於探索世界很感興趣,隨著探索的程度越來越深,他們也越來越追求探索時帶來的刺激,啃腳丫就能夠滿足寶寶對於環境刺激的探索。

3、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

在啃腳丫的時候,寶寶的四肢協調能力能夠得到鍛鍊,手眼配合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有助於寶寶的早期發育。

4、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

在三歲之前,都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在這個年齡段,寶寶對於外界的感知以及外界對於寶寶的刺激都能夠促進大腦皮層的發育,刺激頻率越高,刺激的程度越深越會加深寶寶大腦皮層的溝回,寶寶也就會越來越聰明。

雖然啃腳丫對於寶寶成長有益,但是父母還是會擔心寶寶啃腳丫會傷害寶寶的健康,比如腳上有很多細菌,伸到嘴巴中,會讓寶寶患病,腳上的指甲沒有修剪的話,會劃傷寶寶的嘴巴等等。因此,在寶寶啃腳丫的時候,父母需要引導寶寶正確的度過這個成長的階段。

父母該怎麼引導寶寶呢?

1、用其他物品替代寶寶的手腳

啃腳丫始終是一個不衛生的行為,因此,當寶寶啃腳丫的時候,父母可以準備一些奶嘴給寶寶含在嘴裡,滿足寶寶在口欲期的生理需求,代替寶寶啃手,啃腳。

2、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寶寶

很多時候寶寶啃腳丫是因為無聊,沒有人陪他玩,因此就在自娛自樂。如果父母能夠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寶寶的話,寶寶就不會再啃腳丫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陪自己的寶寶玩耍,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3、注意安撫寶寶的情緒

寶寶在情緒差的時候會啃腳丫,因此,父母在生活中就要注意寶寶的情緒變化,一旦發現寶寶情緒變差的時候,就要即使想辦法緩解寶寶的情緒,多關心,關愛寶寶,這樣寶寶就會知道自己在不高興的時候,可依靠父母,也就不會再啃手,啃腳了。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很多都無法依靠寶寶自身去解決,這就需要父母及時的引導與幫助寶寶渡過難關,讓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關焦點

  • 3種原因,2種過渡,解決寶寶總愛光小腳丫的問題,讓媽媽不再擔心
    寶寶在成長過種中,忽然有一個時期,喜歡光著小腳丫,代表他們心理在思考:我為什麼會穿著鞋子,爸爸媽媽為什麼會穿著鞋子,大家為什麼都穿著鞋子呀?不穿鞋子不是很好玩很方便麼?鞋子不漂亮我是不會穿的。同時,光著小腳丫,這也是一種身體對生活本能的感知,如同寶寶幾個月齡一樣,咬咬、啃啃、抓抓等行為,他會逐漸感受到,穿鞋子與不穿鞋子的區別,穿襪子與不穿襪子的區別。比如冬天穿襪子會暖和,夏天穿襪子會悶熱,比如穿鞋子走路不硌小腳丫,穿鞋子會好看等。
  • 夏天來了,熱到飛起,寶寶喜歡光腳丫,要不要幹預?
    可是,很多寶爸寶媽卻不願意讓寶寶光腳丫,理由很多:不衛生、怕孩子踩到尖銳的東西、怕孩子的腳受冷而生病……為什麼寶寶喜歡光著腳丫?寶寶光腳丫需要幹預嗎?光著腳丫有哪些好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一起來了解吧。為什麼寶寶喜歡光著腳丫?
  • 寶寶愛吃手,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嬰幼兒時期,隨著月齡增加,寶寶會出現各種各樣「怪異」的問題,比如出生後拉黑色的便便,滿月後經常哭鬧,兩三個月還會出現攢肚,四五個月喜歡吃手啃腳,稍微大一些還喜歡咬人……其實這些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代表寶寶的發育又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 讓小寶寶光腳丫竟然這麼多好處?原來能否給寶寶光腳丫有這麼多門道!
    她們容不得孩子光腳丫的原因,只有一個:涼啊!!!但光腳丫真的涼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關於光腳丫的幾個問題。孩子手腳涼就是冷麼?不是,孩子四肢比身體涼是正常現象,比身體熱才不正常!更重要的是,腳底分布了很多人體汗腺,光腳丫反而是散熱最好的方式。所以,感冒著涼的鍋,光腳丫不背!
  • 打預防針淡定啃小腳丫
    記者林奕如/臺北報導白家綺和老公吳東諺6日帶8個月大的兒子「小鬥宅」首亮相,小鬥宅面對鏡頭一臉淡定,要打針的時候沒在怕,只有在護理師打針後突然「哇~」哭了一聲,讓白家綺直呼:「他是天使寶寶,加上天使老公,所以我很幸福。」
  • 寶寶總啃指甲、吃手、咬嘴唇,如何幹預?
    比如我們可能觀察到寶寶最近經常爬來爬去,碰到什麼都放嘴裡啃啃,塞不進嘴的也至少要舔舔才罷休,這就是口欲期/口腔敏感期的表現。 一般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在1歲之前會結束,但這期間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引導並滿足,還可能出現口腔敏感期滯後的情況,即會在1歲之後出現補償性反應,如吃手指、啃指甲、咬嘴唇。
  • 啃指甲、嚼頭髮、吃鼻屎,寶寶得了異食癖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喜歡啃手指甲的孩子,小手伸出來,指甲往往被啃得坑坑窪窪,甚至咬得太深出現滲血。其實啃指甲屬於異食癖的一種,多與自身營養不良,以及家長的態度有很大關係。很多家長會採取呵斥、責罰的做法,以為是阻止,有時反而強化了寶寶「異食」的壞習慣。對於更嚴重的異食癖,家長更要警惕心理因素。
  • 寶寶不愛玩玩具,就愛啃啃啃,要阻止嗎?真相是...
    小寶寶總是萬物皆入口啃啃啃,媽媽稍不注意,寶寶就會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放進嘴裡,所以媽媽每天都提心弔膽的。經常看到有新媽媽問我這樣的問題:給寶寶買了好多玩具,又漂亮又益智,可是寶寶為什麼不知道玩,只知道塞到嘴裡啃啃啃呢?是不是太笨啊?怎麼教他玩玩具呢?你說他為啥不用手玩啊?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啊!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其實有很多寶寶都像閨蜜家的孩子一樣,他們吃手,啃腳,甚至在月齡比較大的時候還咬人,這都是口腔敏感期的諸多表現,新手父母應該好好了解一番。 但隨著月齡的不斷增長,寶寶的探知欲越來越重,因此在手眼協調能力不斷加強的過程中,他們會通過抓握物品塞到嘴巴裡的過程來滿足好奇的心理。 尤其是對於自己的小手,小腳,奶嘴以及媽媽的rutou,更會成為寶寶的"實驗品"。
  • 學會分辨寶寶的哭聲,明白寶寶的需求不再是難題
    帶娃時間一長,就會奇怪為什麼寶寶有時哭起來勢大力沉、淚眼汪汪,有時又抑揚頓挫卻沒有眼淚。想著可能雖然寶寶不會說話,但已經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寶寶希望將這些情緒都通過哭聲傳達給爸爸媽媽。對於特別安靜、特別「乖」的寶寶,父母要特別留意寶寶是否患有呆小症或唐氏症候群等疾病;如果用餵奶、換尿布、抱抱等辦法都不能停止寶寶的哭鬧,則寶寶可能是因為生病不舒服了3.有研究表明,寶寶在剛出生第1周的哭聲一般只是簡單地起伏變化,到了第2周曲調就變得複雜了。
  • 為了小腳丫不沾地,寶寶也是拼了,統一動作背後暗藏三種心理
    哪怕父母把他往下放,為了「尊貴」的小腳丫不沾地,寶寶也是拼了。不是拼命用腳蹬,就是把兩條腿交叉盤起,甚至還有的骨骼驚奇,直接做出了一字馬的動作。 有的孩子沒有這種絕技,也要用哭鬧錶示抗議,腳一沾地,哇的一聲就哭給你看。
  • 不同階段寶寶的胃到底有多大?如何判斷寶寶吃飽?
    要麼寶寶沉迷於睡眠中,叫不醒,麻麻:「算了還是不要打擾他,讓孩子好好睡才能長身體!殊不知寶寶快要餓到低血糖了!」 作為媽媽,如何做到心中有數? 而不是僅憑直覺來迎合與寶寶的這場「心理戰」! 一.寶寶的胃究竟有多大?
  • 寶寶吃「奇怪」東西,家長先莫慌,孩子正處於兩個重要的發育期
    糰子媽收到過很多類似的消息,不止一位家長會遇到這種情況,大部分小寶寶都是見啥吃啥,在外面路上看到垃圾也會撿起來放進嘴裡。出現「見啥吃啥」情況的寶寶多數在1歲左右,這不算是壞習慣,而是同時處於兩個發育期。1歲前後的寶寶會處於「細節敏感期」和「口欲期」,這是寶寶發育的必經階段,家長不必過於緊張,是有辦法可以應對的。
  • 孕媽胃口大開總是覺得餓,是寶寶在給你發出信號,飲食調整很重要
    很多媽媽懷孕之後,經歷過孕吐反應比較大的前三個月,進入四個月開始身體比較舒適,所以胃口也會變得很好。除了考慮到給肚子中的寶寶足夠的營養,自身也總是覺得餓。每天除了正常吃飯,飯後的加餐、零食、水果更是不計其數了。
  • 寶寶喜歡吃手怎麼辦?家長「強行」阻止,不但沒用還會害了娃
    結果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寶寶還在啃,這該怎麼辦呢?孩子為什麼要咬手指頭?1.牙痛時會用手指緩解在寶寶4個月的時候,通常會開始出牙,這個時候寶寶的牙齒會變得又癢又痛。不適應這種變化的寶寶,會用咬指頭的方式去「試探」,柔軟的手指能夠緩解長牙時的異樣感覺。咬手指頭意味著寶寶開始產生自己的意識,這是他們成長的表現。
  • 2歲寶寶總愛光腳丫滿屋子跑,父母擔心生病,看看醫生怎麼說?
    01:寶寶剛2周歲,總喜歡光著小腳丫滿屋子跑,頭疼青青的女兒剛2周歲,不愛穿襪子和鞋,總是光著腳丫滿屋子跑。人到老年後,會有專門刺激手部和腳部穴位的各種工具,可見手和腳的刺激其實對於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光著腳丫滿世界跑其實是對足部穴位最好的刺激方法。3、讓孩子的雙腳裸露在陽光和空氣中,有利於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發,增加肢體的末梢循環,促進腳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的調節功能,提高身體的抗病和耐寒能力。
  • 「嘴饞寶寶」走紅,嫌棄媽媽餵飯慢直接「啃碗」,網友:性子真急
    「嘴饞寶寶」意外走紅,嫌棄媽媽餵飯太慢直接「啃碗」前兩天有一位「嘴饞寶寶」意外走紅了,視頻中的寶寶穿著肚兜,白胖白胖的特別可愛,但更討人喜歡的是他的舉動。寶媽這天正準備給孩子餵輔食,而這個小朋友看到眼前的「美味」也顯得相當興奮,張大了嘴等著媽媽「投餵」。
  • 寶寶吃母乳後,為何躺下就睡、一會就醒?分清「困餓」養成好作息
    寶寶也因為不停的醒來,導致體重增加的緩慢。因此小孫就去諮詢了當醫生的朋友,希望朋友能幫助她解決難題。寶寶為什麼會吃上奶就睡覺呢?1、吃奶消耗體力對於小嬰兒來說,吃奶是一項非常消耗體力的運動。每次吃奶,寶寶仿佛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所以吃奶過後,就會覺得非常疲憊,很快就會入睡了。2、寶寶哭泣不只是餓了當小嬰兒哭鬧的時候,有可能是餓了,也有可能是尿了,還有可能是,困了。新手媽媽,還不會分辨寶寶的哭泣是哪一種。
  • 寶媽別著急去阻攔,寶寶吃手好處多多,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可是拿出來沒多久,寶寶又將小手放進嘴巴,家長無奈又頭疼...寶寶為什麼愛吃手?1)條件反射美國兒科學會表示:寶寶吮吸自己的手指,很大程度上是嬰兒在出生時就具有的覓食反射和吮吸反射寶寶很小,沒辦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當寶寶餓了之後,就會將自己的小手放進嘴巴裡來抑制自己的飢餓感
  • 寶寶吃母乳後,還要吸吮手指是沒吃飽?寶寶是否吃飽這樣判斷最好
    等他的手能拿住東西的時候,會用手拿著東西往嘴裡放。寶寶吃手,可以刺激腦細胞發育,刺激大腦周邊運動神經連接,促進大腦發育,讓寶寶變得更聰明。3)、自我安撫寶寶在小的時候非常無能,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但是又懵懵懂懂,如果大人及時陪他玩,他會感到無聊,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表達,就選擇了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吃手來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