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總是萬物皆入口啃啃啃,媽媽稍不注意,寶寶就會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放進嘴裡,所以媽媽每天都提心弔膽的。
經常看到有新媽媽問我這樣的問題:
給寶寶買了好多玩具,又漂亮又益智,可是寶寶為什麼不知道玩,只知道塞到嘴裡啃啃啃呢?是不是太笨啊?怎麼教他玩玩具呢?
你說他為啥不用手玩啊?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啊!
小寶寶們會在很長時間裡會感覺自己有一雙機器貓的手,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手指頭是做什麼用的,你讓他怎麼用手玩啊?
我們太熟悉成人的世界,總是覺得用手擺弄才叫做「玩」,其實在小寶寶的世界裡,「啃」這個動作,其實也是一種主要的玩耍方式啊!
大人靠眼睛看東西,而小寶寶需要把東西放進嘴裡,通過物體的形狀和觸感來理解。嬰兒的嘴是「第二手」,東西放進嘴裡來確認是什麼東西。
另外,剛開始長乳牙的寶寶,牙齦容易發癢,所以通過舔、咬各種各樣的東西來消除牙齦的癢感和不適感。
3個月以上寶寶適用,緩解寶寶出牙的不適感
限時優惠 38元
點擊購買
「舔」「啃」等活動嘴巴的行為,也被認為是活躍大腦的活動。
我家寶寶也會淌著口水,啃著玩具和自己的手指、腳……而且還經常舔爸爸媽媽的手。
經常舔嘴唇周圍,擦也擦不乾淨,嘴周圍也會變紅……。
現在回想起來,在媽媽看來讓人煩惱的行為對寶寶來說也是刺激大腦、成長的重要行為哦!
因為小寶寶不管什麼東西都會啃,所以「萬物必須要清潔!」 這樣想的媽媽是不是很多?
我兒子的情況是:光啃自己的玩具還不夠,還對爸爸媽媽平時使用的東西感興趣!把遙控器、鑰匙、手機等從包裡拿出來玩。
這些東西絕對不能說乾淨,所以適當地擦拭、清洗,一定程度上,注意了清潔…
但是如果啃啃啃的行動範圍不斷擴大的話,我的應對就跟不上了,不知不覺間就會想「這樣簡單清潔就夠了嗎?」
一開始想「寶寶肚子疼不疼?」「寶寶不會生病嗎?」但是又想到玩具上不過就是生活中普通的細菌,也不用那麼神經質。
小寶寶在這個時期把各種各樣的雜菌放進嘴裡,身體裡就會產生抗體。今後,因為掌握了生存必要的菌的抵抗力,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對小寶寶來說是必要的事。
其實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寶寶啃東西的時候,往往都非常專注,並且會有一種滿足的表情。
因為這種探索能夠充分滿足他的好奇心,對於保護和發展寶寶的求知慾,以及專注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啃咬對口腔健康也有相當積極的作用。它能刺激牙齦,促進頜骨發育,讓寶寶的牙齒更好的萌出,並為將來的咀嚼提供最初的練習機會。
所以,在寶寶的啃咬「熱衷期」裡,家長不妨選擇更多的放任,讓他盡情享受啃咬的樂趣。
4個月以上寶寶適用,寶寶出牙好伴侶
限時優惠 21.8元
點擊購買
既然決定了讓寶寶放飛自我,那接下來也就開啟了除障礙模式。家長最擔心的自然是在萬物皆入口的階段,怎麼保護寶寶的健康和安全。
★ 玩具要選擇適合寶寶所處的年齡段,像小月齡的寶寶,就應該儘量挑選體積大一些,沒有細小配件的,這樣既方便抓握,也可以防止寶寶誤吞,比如疊疊樂、布書、大顆粒積木、手抓球等。
★ 在材質上要挑選相對柔軟、環保的,可以是矽膠類玩具、布藝類玩具等等,像牙咬膠、安撫巾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絨毛類玩具建議最好不要給小寶寶玩,既不易清潔也容易掉毛。
★ 注意玩具上不要有紙質標籤或裝飾,避免口水浸染後被小月齡的寶寶誤吞,造成嗆卡。
★ 如果玩具色彩比較豔麗,或上面有花紋圖案,那麼應該了解一下印染使用的顏料是什麼成分,儘量選擇可食用顏料印染的產品。
★ 玩具在給寶寶玩之前,應該用清水清潔並徹底晾乾,防止因為沾染口水時間過長而滋生細菌。但注意沒有必要用消毒劑給玩具消毒,避免寶寶吃進殘留的消毒劑。
矽膠牙膠,耐高溫,可水洗,寶寶長牙好伴侶
限時優惠 69元
點擊購買
剛會爬的寶寶
孩子會爬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比以前更加顯眼,容易發生誤食的事故。
寶寶的視線比大人低,能清楚地看到大人平時不怎麼看的低的位置,一定要徹底地整理整頓。
因為過小,容易掉零件,能吃的東西等有誤食的危險。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塗料的東西也要注意。
三、四歲的寶寶
再比如有的寶寶,到了三四歲、甚至五六歲的時候,依然會偶爾把橡皮泥或彩筆放進嘴裡,這也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問題。
擔心安全的話,可以買一些用可食用材料製作的產品給他玩。也可以多陪寶寶一起玩,在玩的時候告訴他什麼東西是可以吃的,什麼是不應該吃的。
但注意不要用太過激烈的態度,也不要沒完沒了的反覆強調,以免加強寶寶啃咬東西的欲望,只要提醒到就可以了。
3個月以上寶寶適用,安心啃咬,遠離出牙不適
2件7.5折
點擊購買
有些時候可能寶寶啃的太過起勁,或者拿著自己的手吃個不停,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家長的焦慮。
如果實在不放心,家長可以通過逗引寶寶說話、放一些音樂,或用其他玩具、遊戲等形式來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引導寶寶忘記「啃」這件事。
當然如果碰到涉及安全的問題,比如寶寶去咬尖銳的物品、藥物或其他不適合放進嘴裡的東西,那麼該制止就得果斷制止,這時就不要再去顧慮什麼打擊積極性之類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