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玩玩具,就愛啃啃啃,要阻止嗎?真相是...

2021-02-18 麗家寶貝

小寶寶總是萬物皆入口啃啃啃,媽媽稍不注意,寶寶就會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放進嘴裡,所以媽媽每天都提心弔膽的。

經常看到有新媽媽問我這樣的問題:

給寶寶買了好多玩具,又漂亮又益智,可是寶寶為什麼不知道玩,只知道塞到嘴裡啃啃啃呢?是不是太笨啊?怎麼教他玩玩具呢?

你說他為啥不用手玩啊?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啊!

小寶寶們會在很長時間裡會感覺自己有一雙機器貓的手,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手指頭是做什麼用的,你讓他怎麼用手玩啊?

我們太熟悉成人的世界,總是覺得用手擺弄才叫做「玩」,其實在小寶寶的世界裡,「啃」這個動作,其實也是一種主要的玩耍方式啊!

大人靠眼睛看東西,而小寶寶需要把東西放進嘴裡,通過物體的形狀和觸感來理解。嬰兒的嘴是「第二手」,東西放進嘴裡來確認是什麼東西。


另外,剛開始長乳牙的寶寶,牙齦容易發癢,所以通過舔、咬各種各樣的東西來消除牙齦的癢感和不適感

3個月以上寶寶適用,緩解寶寶出牙的不適感

限時優惠 38元 

點擊購買

「舔」「啃」等活動嘴巴的行為,也被認為是活躍大腦的活動。

我家寶寶也會淌著口水,啃著玩具和自己的手指、腳……而且還經常舔爸爸媽媽的手。

經常舔嘴唇周圍,擦也擦不乾淨,嘴周圍也會變紅……。

現在回想起來,在媽媽看來讓人煩惱的行為對寶寶來說也是刺激大腦、成長的重要行為哦!

因為小寶寶不管什麼東西都會啃,所以「萬物必須要清潔!」 這樣想的媽媽是不是很多?

我兒子的情況是:光啃自己的玩具還不夠,還對爸爸媽媽平時使用的東西感興趣!把遙控器、鑰匙、手機等從包裡拿出來玩。

這些東西絕對不能說乾淨,所以適當地擦拭、清洗,一定程度上,注意了清潔…

但是如果啃啃啃的行動範圍不斷擴大的話,我的應對就跟不上了,不知不覺間就會想「這樣簡單清潔就夠了嗎?」

一開始想「寶寶肚子疼不疼?」「寶寶不會生病嗎?」但是又想到玩具上不過就是生活中普通的細菌,也不用那麼神經質。


小寶寶在這個時期把各種各樣的雜菌放進嘴裡,身體裡就會產生抗體。今後,因為掌握了生存必要的菌的抵抗力,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對小寶寶來說是必要的事。

其實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寶寶啃東西的時候,往往都非常專注,並且會有一種滿足的表情。

因為這種探索能夠充分滿足他的好奇心,對於保護和發展寶寶的求知慾,以及專注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啃咬對口腔健康也有相當積極的作用。它能刺激牙齦,促進頜骨發育,讓寶寶的牙齒更好的萌出,並為將來的咀嚼提供最初的練習機會。

所以,在寶寶的啃咬「熱衷期」裡,家長不妨選擇更多的放任,讓他盡情享受啃咬的樂趣。

4個月以上寶寶適用,寶寶出牙好伴侶

限時優惠 21.8元 

點擊購買

既然決定了讓寶寶放飛自我,那接下來也就開啟了除障礙模式。家長最擔心的自然是在萬物皆入口的階段,怎麼保護寶寶的健康和安全。

★ 玩具要選擇適合寶寶所處的年齡段,像小月齡的寶寶,就應該儘量挑選體積大一些,沒有細小配件的,這樣既方便抓握,也可以防止寶寶誤吞,比如疊疊樂、布書、大顆粒積木、手抓球等。

★ 在材質上要挑選相對柔軟、環保的,可以是矽膠類玩具、布藝類玩具等等,像牙咬膠、安撫巾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絨毛類玩具建議最好不要給小寶寶玩,既不易清潔也容易掉毛。

★ 注意玩具上不要有紙質標籤或裝飾,避免口水浸染後被小月齡的寶寶誤吞,造成嗆卡。

★ 如果玩具色彩比較豔麗,或上面有花紋圖案,那麼應該了解一下印染使用的顏料是什麼成分,儘量選擇可食用顏料印染的產品。

★ 玩具在給寶寶玩之前,應該用清水清潔並徹底晾乾,防止因為沾染口水時間過長而滋生細菌。但注意沒有必要用消毒劑給玩具消毒,避免寶寶吃進殘留的消毒劑。

矽膠牙膠,耐高溫,可水洗,寶寶長牙好伴侶

限時優惠 69元 

點擊購買

剛會爬的寶寶

孩子會爬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比以前更加顯眼,容易發生誤食的事故。

寶寶的視線比大人低,能清楚地看到大人平時不怎麼看的低的位置,一定要徹底地整理整頓。

因為過小,容易掉零件,能吃的東西等有誤食的危險。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塗料的東西也要注意。

 三、四歲的寶寶

再比如有的寶寶,到了三四歲、甚至五六歲的時候,依然會偶爾把橡皮泥或彩筆放進嘴裡,這也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問題。

擔心安全的話,可以買一些用可食用材料製作的產品給他玩。也可以多陪寶寶一起玩,在玩的時候告訴他什麼東西是可以吃的,什麼是不應該吃的。

注意不要用太過激烈的態度,也不要沒完沒了的反覆強調,以免加強寶寶啃咬東西的欲望,只要提醒到就可以了。

3個月以上寶寶適用,安心啃咬,遠離出牙不適

2件7.5折

點擊購買

有些時候可能寶寶啃的太過起勁,或者拿著自己的手吃個不停,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家長的焦慮。

如果實在不放心,家長可以通過逗引寶寶說話、放一些音樂,或用其他玩具、遊戲等形式來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引導寶寶忘記「啃」這件事。

當然如果碰到涉及安全的問題,比如寶寶去咬尖銳的物品、藥物或其他不適合放進嘴裡的東西,那麼該制止就得果斷制止,這時就不要再去顧慮什麼打擊積極性之類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寶寶總啃指甲、吃手、咬嘴唇,如何幹預?
    比如我們可能觀察到寶寶最近經常爬來爬去,碰到什麼都放嘴裡啃啃,塞不進嘴的也至少要舔舔才罷休,這就是口欲期/口腔敏感期的表現。 一般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在1歲之前會結束,但這期間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引導並滿足,還可能出現口腔敏感期滯後的情況,即會在1歲之後出現補償性反應,如吃手指、啃指甲、咬嘴唇。
  • 24歲帥小夥從來不用指甲鉗,對付指甲全靠「啃」!愛咬鉛筆、啃指甲...
    都市快報訊 許多人在思考的時候,便會不自覺地把手指放進嘴裡開始啃咬指甲,仿佛啃咬指甲能帶來靈感。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們,手指頭上有大量的細菌,啃咬指甲十分不衛生。不僅如此,長期的啃咬指甲也會造成手指的不美觀。
  • 啃指甲、嚼頭髮、吃鼻屎,寶寶得了異食癖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喜歡啃手指甲的孩子,小手伸出來,指甲往往被啃得坑坑窪窪,甚至咬得太深出現滲血。其實啃指甲屬於異食癖的一種,多與自身營養不良,以及家長的態度有很大關係。很多家長會採取呵斥、責罰的做法,以為是阻止,有時反而強化了寶寶「異食」的壞習慣。對於更嚴重的異食癖,家長更要警惕心理因素。
  • 為什麼寶寶會沉迷啃腳丫?並不是「餓了」,而是寶寶變得更聰明了
    很多父母以為寶寶啃腳丫是因為餓了,一看到寶寶啃腳丫就會立刻阻止寶寶,並且給寶寶餵食,但是很多寶寶即使在被餵食之後還會繼續啃腳丫,顯然寶寶不是因為飢餓才啃得腳丫。寶寶為什麼會啃腳丫?1、體現寶寶的協調能力與吃手相比,啃腳丫的難度很大,需要更高的協調能力,身體不協調的寶寶是不會做出這樣的動作的,因此能夠啃腳丫的寶寶說明他們身體協調能力很強。
  • 王一博啃指甲被拍:那些愛啃指甲的孩子,為什麼屢禁不改?
    可也有網友提出異議:啃指甲的世界,只是你們不懂而已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也都有啃指甲的習慣,很多家長一開始不以為意,可等到發現孩子啃得厲害了,想再阻止卻有些來不及。打也打過,罵也罵了,辣椒水塗過,風油精也上過,孩子哭著保證無數次,可只要家長不留神,孩子又會開始咬上……無數家長深陷苦惱:真的不懂「啃指甲」的世界!
  • 王一博被拍到啃手指甲:長大後仍啃指甲的孩子,大多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們通過「口欲期」這個概念切入,來了解對於寶寶啃手指,早期的要寶寶啃是為了後來寶寶的不肯,這中間有啥科學道理。「口欲期」事實上就是指大概2歲前的寶寶,處於完全不自立的狀態,可以說基本沒有行動能力,飢餓或者喜怒哀樂都是通過口,以哭叫或者咬的方式表達。
  • 王一博啃指甲又被拍,長大後孩子仍愛啃指甲,大多是這兩個原因
    因為作為公眾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被網友們關注著,這才被網友們拍下了啃指甲的一幕。肯定會有很多人好奇,啃指甲大多是小孩子的才有的行為,為什麼很多人長大之後仍愛啃指甲呢?很多人都喜歡把指甲放在嘴裡啃,或者把手指頭放進嘴裡裹,在外人眼裡能夠一下就看到某個人在啃指甲,但是很多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自己是沒有意識到的。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本身閨蜜就有點潔癖,看到孩子這樣,幾次三番的阻止,但寶寶卻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吃的越來越嚴重。聽完以後我哈哈大笑,並對閨蜜說:"別擔心,或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到了"。 口腔敏感期通常是指寶寶生長到一定月齡後,口腔部位會隨著身體的發育而有了較為敏感的時期。要知道孩子剛剛出生時,視覺方面發育的還不太完善,看東西也只能達到模糊的狀態。 可他們卻能夠通過口腔來連接世界,而吸允又是寶寶剛出生時的一種先天性反射能力,所以想要了解這個陌生的世界,孩子只能通過口來認識。
  • 狗狗喜歡熱吻娃娃,每天都要抱著啃,娃娃已被啃成可達鴨!
    很多狗狗都有自己的小怪癖,有些狗狗不管走到哪裡都要帶著玩具、有些狗狗總喜歡枕著主人的拖鞋睡大覺……狗狗的有些怪癖,看起來真的非常的可愛。一主人爆料自己家的法鬥,每天都要咬著豬娃娃的鼻子,經常咬到睡著了,現在豬娃娃都已經被咬得變成了可達鴨。
  • 寶寶「啃指甲」的怪癖,再難也得改,視而不見會給性格留隱患
    而且據她的觀察發現,平日裡愛「啃指甲」的寶寶大多喜歡安靜獨處不好動,參與集體活動的熱情也不高,或許啃指甲的小毛病,已經影響到孩子的心性性格了。寶寶「啃指甲」的怪癖,再難也得改,視而不見會給性格留隱患一:寶寶啃指甲的原因僅僅是習慣嗎1)生理習慣是誘因科學數據顯示,當孩子身體
  • 孩子在家啃拖鞋,妻子卻說沒事,撒貝寧表示接受不了!
    關注呂芳琴說娛樂,帶您一起深度解讀事件背後的真相!大家好,這裡是呂芳琴說娛樂!每日為您送上關於娛樂圈的最新動態和獨家分析,感謝您長期的關注和支持!撒貝寧吐槽「洋媳婦」,龍鳳胎咬著拖鞋不放。在眾多主持人當中,撒貝寧的名氣算是比較高了,嚴肅中帶點幽默,是他獨有的主持風格。近年來,他因感情經歷而更受人關注,先是與章子怡戀愛、分手,後來又娶了「洋兒兒兒」李白,事業愛情雙贏的他堪稱人生贏家。婚後妻子為他生下了龍鳳胎,兩人也開啟了漫漫育兒之路,不過兒女雙全的喜悅,很快就被各種矛盾衝淡了。
  • 孩子經常啃指甲?父母別急著訓斥,三招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雖然懂事的姚瑤一再勸媽媽:「媽媽,你們能不吵架嗎?」但姚瑤的媽媽每次答應孩子後都做不到,仍然和她丈夫吵架,讓孩子很緊張,不由自主的開始咬手。一、為什麼孩子經常會啃指甲?1、沒有安全感兒童的情感方面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沒有安全感是很容易的。如果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或者母親不在身邊,寶寶很容易驚慌失措、哭鬧。
  • 無老可啃的多是窮人,不被兒女啃的多是可憐人
    所謂含著金鑰匙出生,不就是啃老嗎?       50後、60後是很能吃苦耐勞的一代,但是,不管你怎麼能夠吃苦,有老啃的50後、60後和無老可啃的50後、60後差別還是很大。       首先,50後、60後,生在城市和生在農村,能啃的父母不一樣,差別就很大。       生在城市,父母的身份不一樣,差別也很大。如果是生在幹部家庭,父母給你提供的各種條件就優越得多。
  • 究竟要怎樣,「你們」才能不再啃吃樹皮了?
    不過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不是咱們吃不吃樹皮的事,而是我們如何去阻止一群不聽話的傢伙,讓「他們」不再去啃吃自然保護區內古樹樹皮的故事。《一九四二》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人可以不要臉,但樹一旦沒了皮就沒命了。學過植物學的會知道,樹木的營養物質傳導,主要是通過樹幹表面的樹皮(專業名詞為韌皮部)來完成,樹幹內部的木材主要是支撐作用,被蟲蛀掉樹木也不會死。所以馬匹啃食樹皮,對於樹木來說是滅頂之災,也許有人會說,馬又不會上樹,就讓它啃吃一部分,樹就能死掉嗎?
  • 寶寶愛咬指甲是缺鋅?專家:心理情緒是啃指甲首因,別搞錯方向
    寶寶愛咬指甲是缺鋅?專家:心理情緒是啃指甲首因,別搞錯方向鋅是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缺鋅會導致很多嚴重後果,比如指甲出現白斑、出汗多、發育遲緩、等現象。雖然有證據表明寶寶愛咬指甲可能和缺鋅有關,但這僅佔小部分,專家曾表明寶寶啃指甲的首要因素是精神壓力,如果家長不弄清情況就盲目給寶寶補鋅,很可能引起鋅中毒甚至性早熟。如果找不對方向,家長不僅不能幫寶寶糾正壞習慣,還會讓寶寶神經緊繃,不利於身心健康!
  • 愛你就咬咬你,原來貓咪喜歡啃咬主人的小手手,還有這幾個意思啊
    我們知道,貓咪的祖先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可是經常要出去狩獵的,而獵物可不像現在的寵物糧食那樣,可以很容易就吃掉。所以,為了更好的的吃掉獵物,貓咪就必須經常性的進行啃咬,這樣它們才能透過獵物的皮毛,骨頭等把獵物吃掉。當然了,上面說到的只是一種可能原因,此外,還有可能是貓咪無聊、貓咪過早斷奶、貓咪在遊戲等等,不一而足。下面,愛寵君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介紹哈。
  • 幫助孩子「戒」掉啃手指的辦法來了
    孩子啃指甲、吃手指時是怎樣的心理狀態呢?一般來說,孩子啃指甲、吃手指在不同年齡段代表的意思完全不同。1歲內的寶寶處於口腔敏感期,他們吃手是很正常也很常見的,這個動作有助於他們的智力開發和安全感的獲取。這個時期,寶寶吃手指家長最好不要阻止,讓他們"盡情地吃"。
  • 成都人為什麼愛啃兔兒腦殼?
    換了我,估計熬不過兩個兔兒腦殼——即便天大的事情,就不能一起啃完兔兒腦殼再說嗎?從魚米線出來,發現開始小雨,陰冷而且猶豫不決的那種雨,讓我覺得剛才那一碗米線沒有足夠的熱量。走路十米不到,在棗子巷和西安路交匯的路口不遠,就是一家賣兔兒腦殼的店,裡面散發出來橘黃的燈光和味道,天上下來的雨經過那一片,都變成閃亮的金黃色,顯示那個地方有充足的卡路裡。
  • 狗愛啃骨頭?知道真相的你還敢用骨頭餵狗?
    (文/天雲之葉,俞永祥SK)以下場景鏟屎官們應該很熟悉:明明骨頭上只有一點肉,那麼點肉屑很快就能被啃光,但即便如此,狗仍然啃咬不休,用牙齒在上面不停刮擦,最後還要把骨頭塞到嘴巴裡用臼齒拼命咬碎吞下去……所以鏟屎官們判定:狗愛啃骨頭。所以鏟屎官們決定:餵狗吃骨頭。狗啃骨頭,天經地義?
  • 從小愛啃手指的孩子,長大難逃這3種結局,你家孩子中了嗎?
    ,坐在那裡玩手機,順便啃啃手指頭,有時安安靜靜的寫個作業,也要順便的啃啃手指頭。長大知道講衛生之後,就不吃了。」而隨著寶寶長大,又會不自覺的啃手指頭,這也是令很多家長十分頭大的事情!更是有一些家長無奈的表示:「我是缺你吃了,還是缺你喝了?手指頭有那麼好吃嗎?啥味的呀?讓我也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