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就要和南昌的觀眾說再見了。2019年中國巡演作為《貓》和南昌相見的第一次,整個劇組也給南昌留下了一份特別的「見面禮」——演員們的後臺花絮。
△認真畫「貓妝」的演員Amy Whittle
距離《貓》成都首演還剩6天,為了讓成都的觀眾在觀演後避免「詞窮式讚美」,橙子從巡演城市的用心repo中發掘出了一批優質的「傑裡科貓誇誇群成員」,實打實的優秀「小作文」,不僅可以幫助成都觀眾在觀劇前迅速get看點,還能激發觀劇後的repo靈感,從此和詞窮說拜拜~
↑這位成員一看就預習過原著T.S.艾略特的童話詩集《老負鼠的貓經》(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創作的《貓》正是改編自此詩集。(ps:艾略特是個押韻狂魔)
↑作為傑裡科貓誇誇群成員,忍不住通過都誇來表達喜愛,還有不得不提到的傳世經典名曲《Memory》,這首歌改編自艾略特的詩《風之夜狂想曲》,由音樂劇《貓》原版導演由特雷弗·納恩填詞。
↑這位成員把傑裡科貓的名字都記全了,如果不是記性太好,就是音樂劇《貓》的忠實觀眾。
部分傑裡科貓全名tips
領袖貓——老戒律伯(Old Deuteronomy)
魅力貓——格裡澤貝拉(Grizabella)
甘比貓——詹尼點點(Jennyanydots)
搖滾貓——若騰塔格(Rum Tum Tugger)
魔術貓——米斯託弗裡斯(Mr. Mistoffelees)
……
↑作為一名優秀的愛貓成員,記住傑裡科貓的名字還不夠,還要記住每一隻貓的臺詞和名場面~(ps:身段優美的埃及貓可不止被一個人誇過~快去現場親眼見證吧~)
↑舞蹈能棒到讓成員一提再提,這不得不歸功於原版音樂劇《貓》的編舞大師吉莉安·林恩。她為不同角色的貓設計了完全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他們的內在特性。她構造出一種由人扮演動物的全新藝術語言,而演員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符合貓科動物本身的習性。所以《貓》的舞蹈才會有如此強大的訴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