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一年以來,國際經濟與企業經營均受到較大衝擊。傳統上,供應鏈優化的主要目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隨著「黑天鵝事件」的出現,企業更加需要藉助數位化改造,為供應鏈賦予安全和韌性的新屬性。
12月20日到21日,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暨第八次CSCMP中國大會在青島上合示範區舉辦,本次峰會由由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管委會聯合主辦,邀請全球著名經濟學家、供應鏈專家與企業家,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趨勢,預測前沿技術對供應鏈的顛覆性影響。
大會開幕當天,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上合示範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建軍宣讀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致辭,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發表主旨演講,對供應鏈、全球化、中國經濟和上合示範區給出了深度思考和判斷。此外,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主席兼執行長瑞克·布拉斯根、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麻省理工學院MIT運輸與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尤西·謝費等專家發表了演講。
在為期兩天的峰會中,來自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荷蘭、波蘭等多國的數十位學者及企業家奉獻了精彩的思想盛宴。易流科技董事長兼CEO張景濤也應邀出席並發表演講,就供應鏈新基建與供應鏈控制塔的案例實踐進行了分享。
今年上半年,易流發布了全新戰略目標——「構建供應鏈物流行業(IoT)的基礎設施」。基於十四年的行業沉澱與技術積累,易流提出了供應鏈物流行業新基建的生態藍圖,從底層技術到垂直應用全面地展示行業發展的方向。
進入年末,全球多地再次迎來新冠疫情的反撲,企業供應鏈管理仍然承受著疫情與國際形勢變化的雙重考驗。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數位化仍將是企業提高應變能力的最好方式。與此同時,「供應鏈中臺」也逐步進入供應鏈管理的視野。張景濤分享了易流「供應鏈控制塔」的模型構想,通過物聯網化、數位化、智能化的路徑,企業能夠將供應鏈業務與數據深度融合,實現供應鏈全局的安全透明、業務協同與資源配置優化。
以物聯網應用為基礎構建供應鏈控制塔,企業能夠擴大數據來源的深度與廣度;以智慧大腦和數據中心為數據流轉的樞紐,能夠打破多管理系統間的信息孤島;而從訂單視角出發,讓數位化技術應用於生產到交付的端到端過程,則將進一步提高供應鏈的整體運行效率。
在現場展示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客戶案例中,基於控制塔系統的初步應用,物流履約交付率就能夠提升7%,交付周期也可以縮短30%以上。可見,隨著大型企業數位化變革的快速推進,易流的供應鏈控制塔系統有望成為供應鏈中臺落地的最佳模板之一。
近期,中歐班列運力緊張,海運貨櫃「一櫃難求」,冷鏈傳播病毒等現實問題仍在繼續,通過控制塔對數據的集中呈現與挖掘,企業能夠實現業務可及、可視、安全、高效,提高供應鏈韌性與應變能力。在國家大力推進新基建的背景下,企業供應鏈也需要「新基建」加速。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擁抱技術變革,在全社會層面有望形成更強大的數位化備災能力。
峰會上,易流還憑藉「易流雲3.0」數字運輸產品成功獲得「供應鏈創新案例獎」。該產品是易流雲SaaS平臺在物流數智化協同領域的創新應用,以網絡貨運的網際網路模式連接並重構物流行業上下遊多主體,創新地從物流運輸過程的數位化運營邏輯入手,將企業在運輸過程中的流程和經驗標準化,並結合易流雲平臺已經連接的170多萬輛貨車數據,提供精準的數位化運輸過程管控。
本次峰會落戶青島上合示範區,並邀請多國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參與,是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擴大上合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後疫情時代,供應鏈物流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新基建與數位化是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的關鍵,也將成為我國經濟與企業發展的新動能。基於已在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落地的實踐經驗,易流希望圍繞「供應鏈控制塔」提供更多技術賦能,為企業打造全局可視,成本、效率與韌性兼顧的數位化供應鏈,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競爭中取得更大優勢。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