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供應鏈中臺?易流科技帶來這樣的「參考答案」

2020-12-24 donews

新冠疫情爆發一年以來,國際經濟與企業經營均受到較大衝擊。傳統上,供應鏈優化的主要目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隨著「黑天鵝事件」的出現,企業更加需要藉助數位化改造,為供應鏈賦予安全和韌性的新屬性。

12月20日到21日,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暨第八次CSCMP中國大會在青島上合示範區舉辦,本次峰會由由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管委會聯合主辦,邀請全球著名經濟學家、供應鏈專家與企業家,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趨勢,預測前沿技術對供應鏈的顛覆性影響。

大會開幕當天,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上合示範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建軍宣讀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致辭,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發表主旨演講,對供應鏈、全球化、中國經濟和上合示範區給出了深度思考和判斷。此外,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主席兼執行長瑞克·布拉斯根、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麻省理工學院MIT運輸與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尤西·謝費等專家發表了演講。

在為期兩天的峰會中,來自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荷蘭、波蘭等多國的數十位學者及企業家奉獻了精彩的思想盛宴。易流科技董事長兼CEO張景濤也應邀出席並發表演講,就供應鏈新基建與供應鏈控制塔的案例實踐進行了分享。

今年上半年,易流發布了全新戰略目標——「構建供應鏈物流行業(IoT)的基礎設施」。基於十四年的行業沉澱與技術積累,易流提出了供應鏈物流行業新基建的生態藍圖,從底層技術到垂直應用全面地展示行業發展的方向。

進入年末,全球多地再次迎來新冠疫情的反撲,企業供應鏈管理仍然承受著疫情與國際形勢變化的雙重考驗。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數位化仍將是企業提高應變能力的最好方式。與此同時,「供應鏈中臺」也逐步進入供應鏈管理的視野。張景濤分享了易流「供應鏈控制塔」的模型構想,通過物聯網化、數位化、智能化的路徑,企業能夠將供應鏈業務與數據深度融合,實現供應鏈全局的安全透明、業務協同與資源配置優化。

以物聯網應用為基礎構建供應鏈控制塔,企業能夠擴大數據來源的深度與廣度;以智慧大腦和數據中心為數據流轉的樞紐,能夠打破多管理系統間的信息孤島;而從訂單視角出發,讓數位化技術應用於生產到交付的端到端過程,則將進一步提高供應鏈的整體運行效率。

在現場展示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客戶案例中,基於控制塔系統的初步應用,物流履約交付率就能夠提升7%,交付周期也可以縮短30%以上。可見,隨著大型企業數位化變革的快速推進,易流的供應鏈控制塔系統有望成為供應鏈中臺落地的最佳模板之一。

近期,中歐班列運力緊張,海運貨櫃「一櫃難求」,冷鏈傳播病毒等現實問題仍在繼續,通過控制塔對數據的集中呈現與挖掘,企業能夠實現業務可及、可視、安全、高效,提高供應鏈韌性與應變能力。在國家大力推進新基建的背景下,企業供應鏈也需要「新基建」加速。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擁抱技術變革,在全社會層面有望形成更強大的數位化備災能力。

峰會上,易流還憑藉「易流雲3.0」數字運輸產品成功獲得「供應鏈創新案例獎」。該產品是易流雲SaaS平臺在物流數智化協同領域的創新應用,以網絡貨運的網際網路模式連接並重構物流行業上下遊多主體,創新地從物流運輸過程的數位化運營邏輯入手,將企業在運輸過程中的流程和經驗標準化,並結合易流雲平臺已經連接的170多萬輛貨車數據,提供精準的數位化運輸過程管控。

本次峰會落戶青島上合示範區,並邀請多國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參與,是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擴大上合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後疫情時代,供應鏈物流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新基建與數位化是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的關鍵,也將成為我國經濟與企業發展的新動能。基於已在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落地的實踐經驗,易流希望圍繞「供應鏈控制塔」提供更多技術賦能,為企業打造全局可視,成本、效率與韌性兼顧的數位化供應鏈,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競爭中取得更大優勢。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對話開鑫科技總經理周治翰:構建數字供應鏈金融應具備「四力」
    那麼,供應鏈金融在數位化浪潮下將如何助力產業升級?數字供應鏈將如何更好服務小微企業?數字供應鏈金融進一步發展還存在哪些難題?《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供應鏈金融頭部企業、供應鏈金融行業機構、中小銀行,試圖探尋供應鏈金融發展軌跡,深入了解供應鏈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小微企業融資。
  • 「運聯研究」中交興路、G7、易流等車聯網產業鏈玩家分析
    那麼,中國商用車車聯網現狀如何?主要玩家都有哪些?代表企業1:早期市場優勢決定後天產品能力——中交興路中交興路成立於2004年,針對公路貨運存在的信息斷檔,搭建數據中臺,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提供車輛全方面管理服務。利用車聯網技術,中交興路旗下百萬級物流用戶的軟體車旺大卡進行數據收集,採集加工,結合中小物流企業的需求提供無地域限制的車聯網方案服務。
  • 【倒計時一天】9月18日上海,智慧物流高峰論壇,京東菜鳥蘇寧等同臺論道,關於智慧物流,他們帶來了滿滿的乾貨
    京東、菜鳥、蘇寧等同臺論道;CEO、CFO、COO們思想碰撞。
  • 阿里在拆中臺,你卻還在建中臺?
    其CEO伍學剛表示,犀牛智造是要將阿里傳統服飾供應鏈進行柔性化改造,形成新製造平臺。而張勇的建議則是,設立獨立編制,要有自己的業務、技術、產品,相當於就是一個全新的獨立公司。 雖然阿里有成熟的組織體系、產品體系、中臺技術以及大量的基礎資源,但是對於這樣一個處於起步階段的業務,要通過中臺顯然是效率不高、資源浪費。
  • 雷數科技閆安出席2020(第七屆)創新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峰會
    在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全球供應鏈不穩定加強的背景下,峰會聚焦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重構,為供應鏈從業者指明轉型方向,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供應鏈和智能製造供應鏈,實現供應鏈與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供應鏈協同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讓我國在未來更加深刻的全球化浪潮中處於優勢地位。
  • 供應鏈+|科技「加持」供應鏈上海銀行串起中小微企業「普惠共贏鏈」
    科技賦能促進服務提質增效  快速高效的線上供應鏈離不開金融科技的加持。近年來,上海銀行深耕「智慧金融」,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推進銀行數位化轉型。金融科技的引入為該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方面,通過區塊鏈技術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信用成本高等難題,用技術構建互信的金融交易環境;同時,藉助大數據分析、雲計算運用,將以往無法使用的經營行為數據轉化為可用的信用數據,更準確地識別企業在產業鏈中的運作情況;  另一方面,通過物聯網技術對交易商品進行有效監控管理,降低傳統倉儲監管公司監管難度;利用網際網路、生物識別技術實現系統、信息互聯互通,進而打破地域限制,為中小企業提供
  • 南網加快構建電力數字供應鏈新生態(數字電網)
    「南方電網將著力發揮央企在產業鏈供應鏈運轉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推進能源電力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邁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更廣泛的集群效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500萬件單品,24小時送達,京東背後的定海神針:智能供應鏈
    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讓電商平臺從進貨到賣貨的整個過程更快更高效,用技術壓榨業務流程中的每一丁點時間浪費和成本浪費,同時這裡的進貨到賣貨不是一個小平臺,而是有數百萬單品的超級零售平臺。其實從十幾年前,京東物流、供應鏈等的研發和構建中。
  • 日照銀行:數位化賦能供應鏈金融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以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一方面與產業深度融合,帶來豐富的客戶數據、產業數據、交易數據,另一方面轉化為金融科技,在線上服務、資產穿透、數字風控等方面為供應鏈金融帶來蛻變。面對發展機遇,金融機構要加強金融科技應用,強化數字服務能力,轉變風控理念,打造使用便捷、資產透明、還款來源清晰的數字供應鏈金融體系。
  • 《2020數字供應鏈孿生報告》首發!華為、中通、騰訊雲等大咖PPT下載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能看到,數字供應鏈的無限擴展、無限集約、無界協同、無界觸達的優勢,在遭受衝擊嚴重的國民經濟復甦中,發揮了更直觀的作用。並且在此次國家為新基建定向的7大領域中,包括5G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四大領域,皆直接與數位化供應鏈建設密切關聯。 未來數字供應鏈趨勢會如何?
  • 河鋼供應鏈上雲的神秘武器,華為雲KYON有何黑科技?
    而其成功,與重組的過程中建立了數位化平臺Digital Twin(數字雙胞胎)息息相關。重新搭建的現代化供應鏈讓安賽樂與米塔爾蛻變成了一個反應敏捷的超級巨人。有了這樣的成功榜樣,在重重因難面前,河鋼集團早早地就選擇了自己的數位化轉型之路。河鋼人心裡當然明白:這場數位化轉型之戰,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戰役。
  • 全球知名的供應鏈技術領先者HighJump軟體正式更名為柯爾柏供應鏈
    2020年9月1日,全球知名的供應鏈技術領先者HighJump軟體正式更名為柯爾柏供應鏈(Korber Supply Chain ),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法律實體翰珍(上海)軟體科技有限公司也將更名為柯爾柏供應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過去的一年,柯爾柏一直致力於品牌的重塑,向客戶更準確地傳達我們的價值。
  • 交易銀行潮湧:重新定義供應鏈金融
    2019年,該行升級供應鏈應收帳款雲服務平臺,推出「平安好鏈」品牌;同時圍繞基建、電子、醫藥等重點行業客戶,為供應鏈上下遊企業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和管理服務,實現批量獲客。興業銀行財報提到,去年該行著力構建供應鏈金融產品生態圈,完善「興享票據池」、「U+保理」、「興財通」三大交易平臺建設;聚焦醫療、住建、交通、教育四個重點行業,結合金融科技打造行業生態圈。
  • 仁東控股:擁抱金融科技,促進業務發展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
    仁東控股作為專業化從事金融科技服務的上市公司,匯集了第三方支付、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供應鏈管理、網際網路小貸等業務,一直以來,公司立足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圍繞「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完善金融科技產業鏈」的戰略思路,穩紮穩打、規範運營,已成為多元金融科技產業標杆。
  • 供應鏈重構帶來什麼新機遇?專家:5G等將有更多運用空間
    來源:一財網面對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各方應該如何應對?尤西·謝菲認為,數位化、敏捷靈活、安全穩定將成為全球採購與供應鏈新的發展方向。湖北省商務廳副廳長胡中海在論壇上發言稱,疫情及其他自然災害給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們線下採購渠道暫時停擺、物流運力嚴重不足、供應鏈上下遊企業復工受限等,導致傳統的採購供應鏈模式難以為繼,需用數位技術升級採購供應鏈上下遊的傳統交互模式,構建高彈性、強協同、抗壓能力強的智能採購供應鏈。
  • 巴斯夫、優美科建正極材料工廠 構建歐洲動力電池本土供應鏈
    優美科與巴斯夫同時段啟動其歐洲正極材料擴充計劃,目的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正極材料市場需求,以及為歐洲本土動力電池企業崛起構建本土供應鏈體系。2020年,隨著歐美汽車企業特斯拉、通用、大眾、奔馳、寶馬大舉進軍電動汽車領域,以及政府更為積極主動的補貼政策,全球電動化趨勢已勢不可擋。
  • 供應鏈管理概述——曾小煜
    更多的人把供應鏈理解成一個行業,在很多大學裡,開設有物流管理專業,而沒有供應鏈專業,可能是因為覆蓋的範圍太廣的原因。供應鏈確實是從物流發展起來的,上個世紀時,工廠、物流、貿易、消費,相對沒有那麼緊密,當時的貿易,生產工廠一般是建在碼頭附近,這樣容易裝船運貨,那時貨物主要靠人拉肩扛,所以碼頭工人都是好幾萬人的規模。
  • 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有的放矢)
    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科技自立自強對於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