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樂學院的音樂設計與製作專業一向都是極其難考的,那麼零基礎如何考上呢?看看浙江音樂學院音樂設計與製作全省第七名的學姐是如努力收穫夢想的吧!
「夢裡走了很多路,醒來卻還在床上;不行動,夢想就永遠是夢想。」吳同學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高三決定藝考的那一刻就馬不停蹄地來到音樂藝考集訓的聖地、浙江音樂學院的所在地——杭州。
剛入學集訓班的時候真的非常不適應,因為以前從來沒住過校,在這裡也沒有認識的人,管得還嚴。不過,幾天後和室友同學都混熟了,還結識了好姐妹,和同學老師分享家鄉特產,互相學習交流陌生的樂器,休息日和吃貨們一起去逛學校附近的「垃圾街」(杭州濱江知名的美食街)……想想還是挺好玩的。
吳同學清楚地記得自己在上第一節視唱課的時候,只能唱準第一個音,練耳什麼都聽不出來。好在學校的課堂是按照學生水平進行分班的,面對很多同樣是零基礎的小夥伴,感覺其實也沒有那麼緊張。
「學校課後會集中安排補課,視唱老師一直盯著我背視唱,一天至少被要求重新背五次,真的辛苦。」吳同學認真地說:「到現在終於體會到什麼叫做,沒有當初的努力就沒有現在的成績」。
那個時候吳同學的樂理很差,每天就在琴房刷樂理題,不會的就去問老師。學校每天都有各科專業老師值班,非常方便,樂理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變好起來的。
再後來九月份的時候吳同學考到班裡的樂理第一,順利進入作曲班學習和聲、學曲式、學寫歌。「還記得第一次和聲作業錯了超級多,然後跑去問老師,老師很兇,但是幫我解答問題的時候非常認真,說實話挺感動的。所以後來的和聲作業我都堅持寫,和聲就慢慢好起來了」。
學校的課程安排一直都是循序漸進的,有規劃地進行。這也是吳同學選擇在這裡集訓的原因。「再後來學校又給我安排了歌曲寫作課程,我記得當天一下課,馬上就拉著朋友去新琴房寫歌,寫的第一首歌根本不知道是什麼調性就感覺是在瞎寫。拿去給會古箏的同學演奏,還被嘲笑寫得難聽,哈哈。當然後來寫的歌還是不錯的!」
一路走來,有失敗也有成功,有失落也有激動。「考了很多學校,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藝術學院和浙江音樂學院,零下的溫度穿了一條褲子,走在路上感覺腿都不是自己的,不過考前的兩個晚上,老師都陪著在練和聲,最後大家都堅持考完了。」
回想起這大半年覺得像是做夢一樣,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人能拿到浙江音樂學院音樂設計與製作專業省內第七名,感謝每一位老師!感謝每一位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