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為何成了反面教材?做人最不能展露的三大短處,他都沒藏住

2020-12-23 荒郊野史

水滸傳中的英雄裡面,有兩個著名的反面教材。一個是王倫,可以說是梁山的開荒牛了,但是後來卻被林衝殺死,還落下了一個「小肚雞腸,嫉才妒能」的名聲。如果看過水滸傳的人們肯定會覺得王倫這個罪名但得是很冤枉的,可惜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王倫也只能背著這種壞名聲一直下去了。

第二個反面教材就是晁蓋,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去搶奪生辰綱,但是卻一分錢都沒拿給了梁山,還把自己的財產都給搭上了,全心全意的為梁山付出,讓梁山擺脫了被柴進控制的局勢。按理來說,晁蓋對梁山的貢獻那麼大,應該是在梁山裡面響噹噹的人物呀,但是沒想到晁蓋在宋江上山以後就被射死了,連梁山108將的排名都沒進,真的是悽悽慘慘吶。晁蓋的悲慘經歷讓我們從裡面得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在做人做事的時候,一定要避開晁蓋犯的這三個錯誤,才能走向好的人生,不至於那麼悲慘。

魯迅曾經說過這麼一句經典名言,有些人呀不是被捧殺就是被棒殺,棒殺讓人可以察覺的到,能夠在對方出擊的時候做好防備,但是捧殺就不一樣了,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就像是笑面虎的存在,有些人就是被捧殺了都不知道,還在為賣了自己的人數錢。晁蓋當時就是犯了被人捧殺的錯誤卻沒有及時意識到,後來才如此悽悽慘慘。晁蓋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名聲在外的大哥大,晁蓋家境殷實,錢財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麼問題,所以在江湖上的時候,他可以隨隨便便的就拿出錢去接濟江湖上面的兄弟,然後獲得了很好的人緣,因此獲得了江湖大哥的名號。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山東鄆城縣東溪村保正,類似於村委會主任的地位,在和宋江和朱仝、雷橫等人比較的話,晁蓋的官位是最低的。

晁蓋的武功非常好,所以常常去做一些仗義的事情,加上他性格非常的真誠,幫助兄弟的時候出手一點都不含糊,江湖大哥的名聲一下子被他拿下了。在江湖上面聲望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就是宋江了。晁蓋對自己在江湖中的地位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認為經過他幫助的人都是從心裏面認他做大哥的。所以自己也在名聲的下面有些洋洋得意,當吳用、劉唐和公孫勝等好漢來投奔他的時候,告訴了晁蓋自己有困難,想要去搶劫生辰綱,那晁蓋大哥脾氣上來了,沒有多加思考就答應了。其實晁蓋就是一步一步的被人捧殺了,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在當這個出頭鳥以後,如果事情敗露,那他就是第一個要被捉拿的要犯。

晁蓋的心思比較簡單,仗義的性子上來了就什麼都不想了,所以是經常遭人算計。就像是這一次奪取生辰綱,對於晁蓋來說是一點好處都沒有。晁蓋的家境非常厚實,在村子裡過的日子那是一個逍遙自在,又有名聲又有地位。而且他自己還有個一官半職的,權力也拿捏一點。結果就因為這麼一時之勇,斷送了自己光明的前程。吳用他們那麼熱情的邀請晁蓋一起去攔截生辰綱,哪裡是真的把晁蓋當作大哥呀,明顯就是讓晁蓋當這個出頭鳥,當個替罪羊,可憐晁蓋是一點都不知曉,就這麼被人利用著。

在宋江差點命喪黃泉的時候,是晁蓋的帶人救了宋江。還把宋江帶上了梁山給他第二把交椅,那是從心底裡把宋江當自己人。但是晁蓋就是心思單純,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呀,宋江本來就是有狼子野心的人,之前的失敗讓他更想要建功立業。所以在梁山的話語權他一定會和晁蓋爭奪的。在宋江剛上梁山的時候,他就提出建議讓大家不要著急排座位,按新舊分為兩邊就好了,以後可以按功勞來排位次。這個建議其實讓一股勢力分成了兩半,晁蓋那邊是舊的,宋江這邊是新的,而人數晁蓋是非常不佔優勢的,在他那裡只有九個而宋江有二十七個。晁蓋的心思實誠,沒有那麼多的算計,更加不會想到宋江算計了他,也是可悲啊沒看出宋江包藏禍心。

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這種,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會碰到。作為一個好公民我們不能有害人的想法,但是必要的警惕還是需要的。就像晁蓋這個人一樣,他就是因為太過於信任別人,吃了一個致命的虧啊。以前有一個叫做段景住的盜馬賊偷了一個好馬要給梁山的老大,但是他沒有想到晁蓋才是梁山的老大,而他卻把良馬獻給了宋江。這個消息刺激到了晁蓋,他感覺到了自己大當家的地位受到了威脅,所以他決定下山去打一個勝仗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這個想法呢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就是晁蓋實在是太急躁了,什麼都沒有安排好就匆匆的上戰場了。

在去打仗的時候,晁蓋連軍師都沒有帶,直接向著曾頭市就衝去了。到了曾頭市以後,晁蓋為了展現自己的勇猛,在大軍的前面首當其衝,一個將領竟然衝到了最前面去,這不是提醒了對方擒賊先擒王嗎,後來在吃了連續好幾天的敗仗以後,晁蓋那是更加心浮氣躁,竟然採取了兩個來路不明的和尚的話,林衝見狀想要勸住晁蓋,但是晁蓋已經是非常氣憤了,所以攔都攔不住。林衝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晁蓋進入戰場然後被箭射了下來。

從以上來看,晁蓋真的是沒有一個領導人的天分,自己有勇無謀,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很容易急躁。而且被捧殺的太過於嚴重了,才不配位,後來有了這麼悽慘的下場。我們應該在要晁蓋的經歷中吸取教訓啊,勿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相關焦點

  • 他是梁山最蠢之人,一身神功不用,拿短處與人鬥,至死未展現神功
    比如「青眼虎」李雲,他在梁山負責房屋建造,又如「玉幡竿」孟康,他負責戰船修建,還有「通臂猿」侯健,他負責的是織造營指揮織造補旌旗袍襖事,然而這些角色幾乎毫無存在感,以至於被誤會成無用之人,其實他們都默默的發揮著自己的才能。 而本文要提到的這位好漢卻不同,這人天生神力,卻拿自己的短處與人鬥,至死也未展現能力,死得不明不白。
  • 水滸「抗金」故事:段景住盜白馬,晁蓋攻打曾頭市
    很多讀者認為,晁蓋之死,要歸咎於段景住,因為若沒有段景住,晁蓋根本不會攻打曾頭市。宋江、公孫勝等打敗並收服芒碭山樊瑞、李袞和項充後,回梁山的路上,碰到了段景住。段景住綽號金毛犬,涿州人,常年在北地盜馬為生。段景住想加入梁山,為此,他盜了一匹名為「照夜玉獅子」的白馬,想獻給宋江,作為進身之資。
  • 朱高煦為何被朱瞻基活活烤死?做人最不該有的三大缺點,他佔全了
    朱棣有四個兒子,最有競爭力的是朱高煦,最慘的也是他——最終被侄子朱瞻基,活活烤死在銅鼎之下。那麼朱高煦為何從最有競爭力的太子人選,淪落到這等下場?只因做人最不該有的三大缺點,他佔全了!其一:「二代現象」和朱高煦朱棣的成功屬於「特例」,這點沒人反對吧?但同時放在王朝第二代老大的坐標上去觀察,又屬於常態。
  • 晁蓋為何能坐頭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將如何?
    那麼,晁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何能坐上梁山頭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的未來又如何呢?  在《智取生辰綱》故事中,原著曾經提到「晁蓋家中有廣有錢糧,為人喜好槍棒,又做著村中保正,在地方上頗有名望。」從晁蓋的出身看,晁蓋身為保正,有一定社會地位,家有錢糧,武藝不凡,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
  • 水滸好漢:謎團最多的好漢,宋江和晁蓋的「剋星」,比鬼可怕
    如此身手,入夥某一江湖山頭或者在江湖上自立山頭也都是可以的,可他還是在江湖上飄著。 師從何處?有沒有做過震驚江湖的事?為何不到江湖某一山寨當個頭領或自立山寨?如何知道梁中書押運生辰綱的路線和時間?為何找上了江湖地位不高且不行走江湖,也從未謀面的託塔天王晁蓋?
  • 晁蓋為何會同意宋江攻打祝家莊?原因讓人很訝異
    文/宇宇宋江上梁山,表面上是晁蓋報恩,夠兄弟義氣,但實際上晁蓋也不是豬,他十分清楚,帶著一幫人馬上山的宋江,早晚對他是個威脅。但人都已經上來了,面上肯定還得做出樂呵呵的樣子來,每天稱兄道弟,還假裝讓一下老大的位子,實際上他比誰都清楚,宋江在梁山呆久了,不弄出點么蛾子那就不是宋江了。最關鍵的一點事,從來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是宋江一開始礙於面子,不爭這個老大位置,但是時間長了,他的實力不斷增強,那麼想法就會改變,這是人性,誰也擋不住的。
  • 晁蓋親徵曾頭市,吳用公孫勝為何不肯同去?宋江派戴宗下山幹啥?
    晁蓋以弱勢兵力主動進攻曾頭市,其實是在與宋江賭氣:段景住的照夜玉獅子只肯送給宋江,擺明了是不把我託塔天王放在眼裡,我去奪回那寶馬,看宋三郎敢不敢要!徵討有五七千人馬的曾頭市,晁蓋居然只帶了五千嘍囉和二十個頭領,這擺明了是去送死: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晁蓋的人馬還沒曾頭市多,這場仗能打成平手就不錯了。
  • 重讀《水滸傳》隨筆:仇人晁蓋
    本來,並非每本書都須讀上不止一遍的;有些書,只讀一遍,其微言大義很可能就一輩子都流淌在血液中了。比如,《水滸傳》中的「忠義」二字。然而,作為語文教師,光靠幾十年前讀過此書的殘破印象,以及一肚子的江湖義氣,便去教學生去應對「名著賞讀」題那些個稀奇古怪的問法,似乎是大大不夠的。更致命的是,在這次階段測試之前,教了那麼多年書,我還真是沒再重讀這本書。
  • 晁蓋等人「七星聚義」為何是8個人?多出來的一個人是誰
    其中晁蓋等人「七星聚義」,然後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情節非常精彩,但同時也令人生疑:因為他們明明是7個聚義,為何最後是8個人參加了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多出來的一個人是誰呢?我們先來看看參加劫取生辰綱的到底都是哪8人!
  • 重讀《水滸傳》隨筆(一):仇人晁蓋
    本來,並非每本書都須讀上不止一遍的;有些書,只讀一遍,其微言大義很可能就一輩子都流淌在血液中了。比如,《水滸傳》中的「忠義」二字。 然而,作為語文教師,光靠幾十年前讀過此書的殘破印象,以及一肚子的江湖義氣,便去教學生去應對「名著賞讀」題那些個稀奇古怪的問法,似乎是大大不夠的。更致命的是,在這次階段測試之前,教了那麼多年書,我還真是沒再重讀這本書。
  • 晁蓋被人射殺,為何說小李廣花榮嫌疑最大?其實背後另有主使
    甚至可以說,從最初的七星聚義開始,到後來的108位好漢相聚水泊梁山,以及最後的梁山好漢被朝廷招安,整個過程,吳用都是一手策劃人。吳用是梁山背後的操控者,然而,這只是發生在晁蓋死了之後。梁山的第一任頭領是白衣秀士王倫,也正吳用智激林衝,才有了林衝火併王倫的事。王倫下臺後,晁蓋成了梁山的第二任主人,但當時吳用對權力的操控並非那麼容易。為何這麼說呢?
  • 晁蓋那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終究沒能阻止宋江成為寨主
    宋江聽了晁蓋的話估計都要氣瘋了,平時宋江坐在副寨主的位置上,一直幹著寨主的活,為了山寨的發展可以說是付出了所有,結果寨主晁蓋死了,竟然還不打算將位置讓給他。 如果晁蓋還把宋江當成生死之交,定然不會把權力交接搞得如此麻煩,因為梁山上最有資格當寨主的也就是宋江一個人,再沒有別的人有資格和宋江競爭。只有一個人有資格接班,而晁蓋卻要把接班人指定為一個未知數,如果這不是因為晁、宋二人之間有巨大的矛盾,再沒有更合理的解釋。
  • 晁蓋死於第一把交椅
    由此可見,晁蓋心中的怒火已經積壓到了極點!終於,段景住的一匹馬,戴宗的一番話,斷送了晁蓋的性命。段景住說啥來著:「......江湖上只聞及時雨大名,無路可見,欲將此馬前來敬獻與頭領,權表我進身之意。......」意思是,我段某盜這匹寶馬是專門送給宋江的。晁蓋?晁蓋是誰?我怎麼沒聽說過?
  • 袁紹為何成了反面典型?做人最該護好的兩大命門,他都暴露出來了
    《三國演義》中,有兩個最著名的反面典型。其一是劉璋,自己不好好奮鬥,遇到威脅後卻引狼入室,招來了劉備。結果父子經營了兩代的益州集團,最終被劉備奪走。好在劉備顧忌顏面,給了他一塊地方去養老,沒殺了他。其二就是最著名的袁紹!用曹操的話說就是,袁紹,其實還有個別名叫,「曹阿瞞的的倉庫」,他的東西遲早都會姓了「曹」。
  • 晁蓋:人在江湖,這三種人結交不得,結交一個,都會招災引禍
    因為他跟晁蓋是髮小,對晁蓋的了解很深,晁蓋雖有大哥之風,卻缺乏大哥的資質。 作為朋友,教師,哪怕是軍師,吳用都等於,把晁蓋架到一個完全不能勝任的高度,然後由他操控一切。可當發現宋江遠勝晁蓋後,便又一腳踢開晁蓋,使晁蓋離奇死於曾頭市!
  • 水滸傳:宋江為何攻打曾頭市?為晁蓋報仇是假,其他三個目的是真
    如果不是因為段景住、楊林、石勇北上買馬再次被曾頭市搶奪了去,真不知道什麼時候,宋江會再次攻打曾頭市。或許是晁蓋的在天之靈的保佑,宋江北上買馬失敗,曾頭市再次成為宋江不得不面對的村莊,這一次宋江打著替晁蓋報仇的旗幟再次兵臨曾頭市莊前。面對宋江的來勢洶洶,曾家老爺不得不再次舉起自保的旗幟。
  • 白勝賣的明明是白酒,為何晁蓋和楊志屬下想用來解暑?
    隨著十萬貫生辰綱而去的,還有楊志的前途,他「一刀一槍拼個功名,封妻蔭子」的夢想,當時就沒了。若非後來想得開,他早已了結了自己。其實從旁觀者角度來看,「智取生辰綱」並不是很好的計劃,甚至可以說「漏洞百出」。因為劉唐臉上有硃砂記,特徵太明顯;白勝好賭博;晁蓋名氣大,許多人都認得他,這些都容易出問題。後來何濤能破案,正是因為何濤弟弟認出了晁蓋。
  • 《水滸傳》中,宋江跟晁蓋關係又不熟,為何要冒險私放晁天王?
    然而,大家可能沒有仔細考慮過這麼一個細節,那就是,從書上來看,這個宋江和晁蓋兩人的關係其實並不鐵,還真沒到捨命救兄弟的那個地步。這樣的心腹兄弟宋江聽罷,吃了一驚,肚裡尋思道:「晁蓋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彌天大罪,我不救他時,捕獲將去,性命便休了。
  • 晁蓋曾頭市之死有太多「蹊蹺」,看梁山泊宋江與晁蓋的生死博弈
    晁蓋命懸一線一、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有一個人叫段景住的人,他非常崇拜宋江,於是就來投靠,來也不能空手來啊,總得捉摸搞點見面禮。你想首先,戴宗是宋江的嫡系,戴宗帶回來的情報並不一定是真的,但是晁蓋卻恰恰中了宋江的奸計,而且信了戴宗帶來的情報,而且還成功被激怒了,人在被激怒的情況下最容易做出上頭的判斷。於是他就請起20個頭領,說到這還要說個情況,如果是宋江說想要攻打誰,只要一說,這些頭領就會非常踴躍的進行報名,但是晁蓋說我要攻打的時候,鮮有人積極響應還要親自請,這也說明晁蓋其實在整個梁山的地位已經不比當年了。
  • 父母愛情,藏色散人太灑脫,金光善成反面教材
    01藏色散人為愛私奔如果說《魔道祖師》的長輩組裡面對於愛情最在意的,那就一定是我們的藏色散人和魏長澤這一組了。從魏無羨活潑開朗的性格我們不難看出,藏色散人和魏長澤的婚姻必然是溫暖快樂的,只有這樣,魏無羨才會天生一副笑呵呵的模樣,無論發生了什麼都不心傷,可以微笑著面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