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下社區隨訪 家庭醫生和居民成「忘年交」

2020-11-17 南京晨報網

57歲總護士長趙德靖下社區隨訪,與社區老人合影。

「今天血壓132/67,血壓蠻穩定,你的高血壓藥已經很基礎了,而且飲食方面也注意得挺好,平時注意多運動了嗎?」「今天到小區廣場轉了轉,運動一下,感覺確實蠻好的。」這段有些像街坊鄰裡家常閒談的對話,是發生在安懷村居民老李和小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家庭醫生趙德靖之間。如今,安懷村地區的老街坊們已經習慣了家庭醫生趙德靖定期來社區為他們做健康講座,提供健康諮詢。

57歲的總護士長下社區,老街坊都親切喊她「小趙」

每周三下午2:00,安懷村的老人們便會自覺地聚集到社區,因為這是小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下社區的日子。

「小趙啊,我這血壓好得很,走啦!」年過七旬的李老爺子量過血壓,樂呵呵地跟幫他量血壓的護士打著招呼。他口中的「小趙」,是小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總護士長趙德靖,今年已經57歲了。儘管趙德靖已經奔六的年齡了,但十幾年相處下來,熟悉的老街坊已經習慣喊她「小趙」。和老伴一起到現場聽講座、量血壓的郝阿姨在安懷村住了20多年了,平時有小毛小病都在小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解決。老伴有冠心病,血脂和血壓又都高,她這次特地把老伴拖著請趙德靖幫她做老伴的思想工作。「煙還控制啦?」趙德靖一下就問到了他的軟肋,「抽了四五十年了,不容易戒啊!」「你現在2天一包,慢慢地改為3天一包,逐漸逐漸減少……」趙德靖為他出謀劃策。

「你怎麼自己跑過來啦!不是跟你說好了我會上門的嗎?」看到拄著拐杖顫巍巍地出現在眼前的老太太時,趙德靖半是責備半是擔心地說,量完血壓,一切正常,趙德靖趕忙起身扶老人站起來,並攙扶著她緩緩下了樓梯。「家裡的菜還吃完啦?最近想吃什麼,跟我說,我幫你帶過去……」趙德靖一路上跟老太太叮囑著。原來,這位88歲的老太太是位獨居老人,有高血壓和腰腿痛,行動不方便,趙德靖了解情況後,給她開設了家庭病床,定時為她上門送醫送藥,但老人怕麻煩她,只要自己還能動動,每周三都會主動到服務點找趙德靖,減輕她的工作量。

十多年隨訪,家庭醫生和居民已成「忘年交」

小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熊安玲認識何緹榮老奶奶已有十多年了。熊安玲記得第一次去何奶奶家是一個秋天下午,秋陽微熱,知道醫生要來的何奶奶提前開好門、打開電風扇,見到熊安玲就熱情地拉她坐下,自己則備一張方凳坐在對面。

何奶奶個子不高,齊耳短髮梳理得整整齊齊,一看就特別幹練利索,家裡也收拾得整潔乾淨。熊醫生把上門服務的內容向何奶奶一一介紹後,詢問了她的病史情況,並做了血壓、脈搏等基本檢查。聊天中,熊醫生了解到奶奶是解放前參加工作,是一名高級工程師,幾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後,一個人住,兒女們周末會過來看望她。平時看看報紙或下樓活動,生活還是很有規律的。

熊醫生每個月都會到何奶奶家詢問她近期情況,進行簡單查體,解讀體檢報告,提供用藥及生活習慣指導。何奶奶有空時也會到社區指定的巡診點聽一聽熊醫生的健康講座。一晃許多年過去了,她們早已成為忘年交。

「每次離開,何奶奶總要送我出門,直到我離開視線才捨得關上門。」熊醫生說,十多年了,剛開始是因為這是老年人隨訪工作的一部分,但現在不知不覺形成一種習慣,就像定期回家探望親人的習慣。

「能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單純聽她說說話,看她拿放大鏡看報紙的專注神情,看著她開心的笑容,不由地自己也開心了幾分。」熊安玲說。

十幾年健康宣教,社區居民健康素養明顯提高

小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程桂英,在一次下社區的時候就遇到過一位急救患者。這是一位60多歲的女性,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突然在家暈倒了,家人知道那個時間段有社區醫生在社區,立馬趕過去求助,程桂英獲悉後,奔到居民家中,採取急救措施,讓她轉危為安。

「我們會給每位籤約居民一張名片,上面有我們的電話,很多家庭如今會把我們的名片放在顯眼位置,遇到緊急情況,第一時間給我們打電話。」居民的信任,讓程桂英很是欣慰。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為了讓居民能接受家庭醫生的服務,小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家庭醫生護士會定期走進社區,找居民比較密集的地方,幫大家量血壓、看化驗報告單、健康諮詢等。

正是有了小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的監督,居民慢性病的控制情況也普遍比較好。「通過家庭醫生十幾年如一日的健康宣教,如今,小市居民的健康素養明顯提高,空腹血糖多少診斷為糖尿病?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多少?……這些問題如今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冒群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輸出家庭醫生服務能力金賢中醫診所福乳堂助力社區醫生當好居民...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在服務貿易中,「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也越發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金賢中醫館受邀參會,並攜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療、智慧解決方案、健康服務等四大業務板塊參加。  作為「服貿會」公共衛生防疫專區的代表企業,金賢中醫館持續與多個社區合作,提高基層衛生服務水平。
  • 家庭醫生進社區 下沉服務暖民心 蕪湖啟動最美家庭醫生進社區活動
    為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意識,倡導全民健康理念, 發揮社區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10月23日上午,濱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醫聯體——蕪湖市二院,組成專業醫療團隊,開展「家庭醫生進社區,籤約服務護健康」2020年蕪湖市最美家庭醫生社區宣講義診大型公益活動。
  • 待患者如親人 居民寫信點讚社區醫生
    劉阿姨家住河北村,患有多年的高血壓病,自與原玉潔家醫團隊籤約以來,原醫師常常為她進行入戶和電話隨訪,關心她的日常起居作息情況並進行健康及用藥指導。前些天劉阿姨身體不舒服,血壓持高不降,原醫師為她預約了上級醫院的就診號,並通過微信查看檢查結果和調整藥物,逐漸控制住了血壓。
  • 籤約家庭醫生,居民能享受哪些方便
    杭州市餘杭區喬司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內科主治醫師劉欣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主要圍繞三方面開展:為籤約居民提供一個醫生朋友,提供諮詢服務;提供基本醫療、優先就診、預約門診和檢查、精準轉診服務,在符合診療服務和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家庭出診、「家庭病床」等有償的居家醫療服務;提供健康管理,為籤約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患者,以及老年人、孕產婦
  • 河北廊坊「線上線下」服務閉環 打通健康進家庭最後一公裡
    :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圖為廊坊市愛民東道辦事處花園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為居民問診
  • 我市多舉措深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鼓勵二三級醫院全科醫生服務基層...
    家庭醫生們不僅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更通過長期服務讓居民身邊多了一位可諮詢、可看診、可問藥、可交心的醫生朋友。 定期入戶隨訪,提供疾病康復、用藥諮詢,指導飲食、養生、保健,經過4年多的推進,我市走出了一條頂層設計、部門合力、基層落地、居民受益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路徑,許多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健康服務,大家對家庭醫生的信任度不斷提高。
  • 天津多舉措深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鼓勵二三級醫院全科醫生服務基層...
    、推進分級診療的重要舉措,我市自2017年啟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以來,在全市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2400餘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全市每年籤約總人數保持在400萬人左右。家庭醫生們不僅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更通過長期服務讓居民身邊多了一位可諮詢、可看診、可問藥、可交心的醫生朋友。  定期入戶隨訪,提供疾病康復、用藥諮詢,指導飲食、養生、保健,經過4年多的推進,我市走出了一條頂層設計、部門合力、基層落地、居民受益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路徑,許多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健康服務,大家對家庭醫生的信任度不斷提高。
  • 家庭醫生「一對一 」服務 居民收穫豐厚健康「大禮」
    12月24日上午7:30,天還沒有完全亮,成都市雙流區九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周紅軍已手提義診工具箱大步走向王又安家。「我和王大爺是2016年籤署的家醫服務,他今年84歲了,不僅行動不便,還是一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患者,是我的重點保護對象!」
  • 博凱社區六成老人享受中醫調養
    昨日,火炬開發區博凱社區衛生服務站家庭醫生團隊再次來到老張家裡訪視,見到了健步如飛的老人時叮囑幾句。11月初,火炬區博凱社區衛生服務站家庭醫生團隊,來到患有高血壓、慢性肺氣腫的老張家中,進行家庭醫生上門訪視,同時結合其身體狀態,給予中醫飲食調養指導,並指導家屬如何對老張進行日常生活護理。經治療1周後電話隨訪,老張的症狀得到改善。
  • 上門服務、24小時電話待機 家庭醫生工作室重慶渝中區今年達24個
    「以前條件限制,家庭醫生服務單一,上門服務很難,現在我們家庭醫生工作室除了醫生,還有護士,營養師以及醫務社工等六七個人,形成一個團隊。」劉露霞告訴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他們團隊7個人,為華福巷社區2600籤約居民服務。「除了坐診,每天都要抽時間到轄區老年人、殘疾人、低保家庭等重點人群家裡去隨訪。」
  • ...做居民健康「守門人」——記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受父親外科醫生職業的影響,看到父親救治患者、挽救生命,當一名醫生的種子,早早就在靳芳心裡紮下了根。然而,由於上中學時因患病休學兩年,靳芳與高考擦肩而過,卻依然走進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衛生學校,開始學習護理專業。「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
  • 快轉發給轄區居民,看看我們省自己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宣傳片
    我省的家庭醫生籤約宣傳片來了~2016年,國家發布《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力爭將籤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形成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係,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今年是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關鍵一年,目前已經有很多地方陸續開展了2020年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 福州引進智醫助理為基層醫療減負增效 醫生效率提高120倍
    福州新探索:人工智慧助力基層醫生工作效率提升百倍陳醫生是福州市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籤約家庭醫生,轄區內有將數千名慢病和重點健康管理人群需要每年定期做健康隨訪、檢查和宣教。陳醫生日常工作一部分是安排和通知轄區內重點人群預約體檢隨訪等。「居民方便接電話時間相對集中,以前一位醫生一上午能完成20個有效隨訪電話已算是好成績了。」陳醫生直言此前公衛工作的不易。福州市衛健管理部門留意到這一難題,2018年7月,引進人工智慧技術,為基層醫療「增效減負」。
  • 天津將建立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模式 提高家庭醫生籤約履約質量
    家住翠園的魏大爺,是東麗區華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孫健醫生的籤約服務對象。  2020年,魏大爺參加了天津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免費體檢,孫醫生看到心電圖後發現魏大爺存在非常嚴重的心肌缺血,建議轉診天津市胸科醫院,魏大爺說:「我沒有不舒服,吃點藥就行了」,孫醫生耐心勸說:「您有多年的糖尿病,您對疼痛的感受是不敏感的,還是轉診看看吧」。
  • 糖尿病「上眼」咋辦 有「家庭醫生」幫你
    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悉,該中心與越秀區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籤署合作協議。越秀區糖尿病患者與「家庭醫生」籤約後,將獲得護眼指導以及由醫院免費提供的價值2600元「糖網篩查包」。記者獲悉,試點經驗成熟後,有望推廣到其他地區。  「今天早上我出診時,遇到一個因為眼睛出血來看病的糖尿病患者。他不到40歲,眼底已經出現病變。」
  • 打通健康服務「最後一公裡」 婺城家庭醫生讓百姓在家有「醫」靠
    近日,婺城區白龍橋鎮中心衛生院的家庭醫生葉華鋒帶領「三服務」團隊來到白龍橋鎮馬海地村進行隨訪。在82歲的金爺爺家中,葉華鋒為他進行心肺聽診、測血糖、量血壓等身體檢查,並耐心地為老人講解常見病預防注意事項,叮囑老人科學用藥。筆者了解到,寒潮天氣以來,需要就醫的老人一直是家庭醫生的牽掛。
  • 戴中藥香囊,品中藥茶飲,他們為居民送上「中醫大餐」
    長江網6月25日訊 6月25日,礄口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們拿出絕活,開展端午送健康活動,居民們佩戴中藥香囊,品中藥茶飲,體驗中醫健康服務。礄口區家庭醫生為居民送上粽子造型的中藥香囊。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選霍香、佩蘭、艾葉等具有芳香化溼作用的中藥製成粽子造型的中藥香囊送給居民驅蚊防蟲,熬製消暑祛溼中藥茶飲向居民贈飲,為過往居民提供針灸、推拿、拔火罐等服務。74歲的喻傳彥去年因小腿發麻走不了路,在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得到中醫科主任金勇夫的系統針灸治療後逐漸康復。近幾日她感到頭暈眼花,於是專程趕到現場。針對她的症狀,金勇夫在特定幾個點位扎針。
  • 佛山南海:全國率先推廣家庭藥師制度
    深化醫改10年來,廣東持續從基本藥物制度著手發力,夯基壘臺,滾石上山,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實現了藥品供應保障跨越式的發展,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人之初》雜誌、廣東衛生在線推出《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設的廣東探索》系列報導,為大家送上樣本文章,介紹各地如何結合實際先行先試,探索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改革新路徑。「花在吃藥上的錢少了,治病效果反而好了。」
  •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提質增效,患者可向社區醫院訂製「個性化」用藥...
    內容提要: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2400多個,籤約人數保持在400萬人左右,居民就醫下沉的趨勢逐步形成,分級診療的模式日益顯現。主持人:2017年6月起,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在全市推廣實施,旨在為百姓提供預防保健、常見病慢性病診治及健康管理等基層醫療服務,實現「小病在社區」。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推行三年多以來,實際效果如何?提升家庭醫生診療水平和質量,未來還將如何著力?
  • 【盤點】基層醫改這十幾年政策|醫療衛生|醫改|基層|政策|機構|...
    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加快建設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以維護社區居民健康為中心,提供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初級診療服務。轉變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堅持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逐步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