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之戰,黃忠比趙雲官職高,為何還要聽趙雲的?

2021-03-05 每日熱點動態

漢水之戰,是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過程中的一次精彩之戰,此戰,曹軍主帥是曹操,參戰將領有張郃、徐晃等人,蜀漢軍主要將領是趙雲和黃忠,那麼,問題是,黃忠和趙雲究竟誰才是主帥?黃忠官職比趙雲高,為什麼還要聽趙雲的?

當時,黃忠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之後,曹操親自率軍前來為夏侯淵報仇,諸葛亮派黃忠和趙雲去迎戰。

此時,黃忠的官職是徵西大將軍,在正史中為後將軍,趙雲的官職為翊軍將軍,不管是徵西大將軍還是後將軍,都是正號將軍,而趙雲的翊軍將軍是雜號將軍了,很明顯,黃忠的官職比趙雲高。

但是,奇怪的是,漢水之戰,官職高的黃忠還要聽趙雲的,也就是說,趙雲是漢水之戰的主帥,是主要指揮者。

那諸葛亮到底是怎麼安排的呢?

諸葛亮讓黃忠和趙雲一同領兵前去,遇到事情一起商量,看誰立頭功?在此基礎上,又派了張著任副將。

在決定劫糧行動時,黃忠和趙雲爭了起來,黃忠說,我是主將,你怎麼能和我爭呢?趙雲說,我們一起為主公效力,何必計較那麼多呢?

黃忠想去劫曹操糧草,但他得徵求趙雲的意見,如果趙雲不同意,黃忠就去不了,因此,可以說趙雲在這次軍事行動中,有重要地位。

在決定了黃忠去劫曹軍糧草之後,趙雲據守大本營,並在約定的時間內做好機動工作,隨時準備接應黃忠。具體為,如果午時黃忠不回,趙雲就採取行動,前去接應。

黃忠劫糧果然遇到麻煩,被曹軍包圍,張郃、徐晃將黃忠困住,危急時刻,趙雲率軍殺來,衝入重圍,救出黃忠,還救出了副將張著。

曹軍追來時,趙雲讓大開城門,單槍匹馬立於營門之外,空營示敵,布置好弓弩手,曹軍到了之後,怕有埋伏,不敢進去,隨即退走,趙雲把槍一揮,萬箭齊發,曹軍大敗,死傷無數。

此戰,趙雲立下大功,劉備得知後,非常高興,誇讚趙雲一身都是膽,並下令慶祝,趙雲被軍中稱為虎威將軍。

因此,在這次軍事行動中,趙雲是主要指揮者,是主帥。

相關焦點

  • 漢水之戰,趙雲封神
    漢水一戰,趙雲獨自率軍大破數倍於己的曹軍,至今思之,令人神往。  一、背景  漢水之戰是漢中之戰末期的一次局部戰鬥。根據《資治通鑑》漢紀60記載,217年底,劉備聽從法正建議進兵漢中,曹操派遣曹洪等抵禦,漢中之戰爆發。漢水之戰前,劉備已佔據漢中大部分地區,曹魏集團西線統帥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副統帥張郃收拾漢中殘軍重奪陽平關,與劉備軍形成對峙。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
  • 漢水之戰,徐晃要殺王平,王平一怒放火,徐晃為何狼狽逃走?
    然而,到了漢水之後,徐晃和王平在作戰計劃上產生了嚴重分歧,徐晃想命令軍隊渡過漢水列陣,背水一戰,王平勸諫說,如果到時要遇到緊急情況退軍怎麼辦?徐晃拿出韓信的例子,王平反駁說,韓信能料定敵人無謀才用此計,現在,你能料定趙雲和黃忠無謀嗎?
  • 張郃是魏朝名將,可以單挑張飛,為何在漢水之戰不敢迎戰趙雲
    在三國演義當中我們都知道張郃最早不是在曹操的戰營當中,張郃最早是袁紹手下的一名將領,在曹操和袁紹發動了官渡之戰之後,曹操勝利,張頜投降在曹操的戰隊當中,從而成為朝廷當中的一名將領。以整個三國為背景,我們看到張頜在整個三國當中的武力,也算是中等偏上的位置,畢竟三國時期,群雄四起。
  • 趙雲有何功勞,為何沒被劉備封侯,是功勞不夠還是不受信任
    之後趙雲還有一次功勞就是在漢水之戰,漢水之戰是漢中之戰中的一個小戰役,當時黃忠立下大功斬殺了夏侯淵,然後曹操率大軍進入漢中,黃忠想搶奪曹軍的糧食,趙雲負責接應黃忠,率領小隊騎兵遇到了曹軍大部隊。,很多人落下漢水被淹死,趙雲又立下一功。
  •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到死給趙雲說的話才真相大白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到死給趙雲說的話才真相大白趙雲在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可以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武將。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後來的長坂坡單騎救主,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
  • 劉備真正欣賞的大將,不是趙雲黃忠!而是這4人,他們無人能代替
    但是劉備卻看出了趙雲的過人之處。後來,趙雲真正替自己做事的時候,劉備卻並沒有給予趙雲可以匹配其相應能力的官職,成都的劉備廟裡緣何將趙雲排為文臣,如果劉備真正打心裡賞識趙雲的話,肯定會給趙雲相應的官職的。然而實際卻並非如此。
  • 《三國演義》中的徐晃,為何對趙雲膽戰心驚,對關羽卻主動挑戰?
    他曾經和劉備的部下多次交鋒,不過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他對關羽並不懼怕,在樊城之戰中,徐晃身先士卒,揮斧直取關羽。但是在漢水之戰中,他卻和張郃兩人見到趙雲膽戰心驚,不敢交戰。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徐晃與關羽、趙雲的交手。徐晃原是楊奉的手下,他在曹操奉迎漢獻帝時與曹操相遇。徐晃在一出場就和曹操陣營中的頭號猛將許褚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 五虎上將封神之戰:趙雲長坂坡之戰,張飛當陽橋怒吼,其餘3人呢
    幾乎劉備起兵以來的所有重要戰役,趙雲都有參加,如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等,而且每戰都有出色表現,他自己獨立帶兵參與過的戰役,如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趙雲最讓人感動的戰役,是跟隨諸葛亮北伐時,不顧年齡的劣勢,力斬敵軍四將。趙雲的戰績很多,但他的封神之戰當屬長坂坡之戰。當時劉備被曹操在當陽打敗,拋妻棄子倉皇逃跑。
  •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之死,正史和傳說不一樣:趙雲是被誤殺的?
    裴松之先生認為孫權招降關羽之說不靠譜,他認為還是《吳書》的記載靠得住,也符合當時戰場實情:「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也就是說,當時關羽被害的臨沮距離孫權的大本營江陵,有二三百裡地,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前線指揮官們沒有經過請示,就先斬後奏的。
  • 趙雲在鳳鳴山被敵軍包圍,為什麼不能再現長坂坡之戰的輝煌
    《三國演義》中,漢水之戰的時候,老將黃忠誤中埋伏,趙雲前去救援,「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嚇得張郃、徐晃不敢上前。而趙雲卻並沒有見好就收,他不僅救出了老將黃忠,還再次突入重圍,救出了受傷的部將張著。當時曹操在高處觀戰,得知在戰場中最耀眼的人,正是趙雲的時候,感慨道「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表達了他對趙雲的欣賞和驚嘆。
  • 常勝將軍—趙雲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一生戰功赫赫,且從無敗陣,因此又被後人稱為常勝將軍、龍膽將軍。是蜀國得五虎上將之一,與當時得關羽、張飛、黃忠、馬超並稱五虎上將。
  • 劉備對諸葛亮託的是國事,對趙雲才是真正託孤
    趙雲在劉備政權裡官職一直不高是事實,到劉備稱帝時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領銜的是「徵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法正第二,諸葛亮第八,趙雲則是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趙雲終劉備之世,很長時間內一直是雜牌將軍,而且也沒封侯。但是否重用我個人認為不能只看官職大小;也不能說趙雲能力有問題。
  • 漢水之戰中,徐晃要殺了王平,最後為什麼徐晃會狼狽逃走呢?
    漢水之戰是徐晃表現最差的一次,這一戰徐晃既沒有為將的膽略,又沒有大將謀略,是他軍事生涯的一大敗筆。徐晃和張郃先是被趙雲嚇得膽戰心驚,不敢迎戰,又在趙雲營前和曹操大隊人馬一起被趙雲殺的狼狽逃跑。徐晃和王平到了漢水,兩人就起了爭執,徐晃要渡過漢水,背水列陣,迎擊蜀軍,王平不同意,說:「渡過漢水,如果敗了我軍怎麼退回來,」徐晃對王平說的不以為然,覺得王平兵書還是讀得少點,徐晃說:「你沒有聽說過當年韓信曾經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吧!」王平說:「當年韓信背水為陣,是因為看透了對手陳餘是個沒有謀略的人,徐將軍你能知道趙雲,黃忠這仗怎麼打嗎?」
  • 趙云為何秒殺高覽,卻戰平文丑?
    我們結合具體場景來看,趙雲戰文丑和戰高覽時年齡和經驗大有不同。其一,戰文丑那是趙雲的開山之戰,處女作。他雖然武藝精湛,可畢竟年齡尚小,氣力不足,經驗不夠。而此時的文丑,已經是個老江湖了,他跟袁紹大殺四方,大小百餘戰,積累了一定的戰鬥經驗。
  • 詳解趙雲年齡之謎,他真的比劉備大嗎?
    理由如下:早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關羽不服黃忠為五虎將時說過「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在趙子龍計取桂陽一回中趙範欲將嫂子樊氏改嫁趙雲,桂陽平定後,劉備又復說之,趙雲拒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當時赤壁之戰(208年)結束不久,如果按照七旬年齡來算,趙雲此時年近五十還沒有妻子,在古代,這合理不?
  • 趙雲「常勝將軍」的名號,是實至名歸嗎?
    被稱為常勝將軍的趙雲就是五虎上將之一,素有勇猛之稱。在許多的影視劇中,趙雲的形象非常光輝,他不僅作戰英勇,而且為人忠義,曾兩次救出後主劉禪。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趙雲打仗真的很厲害嗎?他到底為何被稱為常勝將軍?
  • 三國名將趙雲之妻的真實身份是什麼,趙雲有後代嗎?
    三國名將趙雲之妻的真實身份是什麼,趙雲有後代嗎?
  • 而是趙雲用命搏回來的!
    其實就發生在那一場對於蜀漢最重要的立國之戰——漢中戰役!而這段戰事發生的時間點已經接近於戰役的後期:夏侯淵兵敗身亡,曹操親領大軍爭漢中。夏侯淵的陣亡,迫使曹操親自到達前線主持戰局。雙方形成對峙的局面,形成了消耗戰的局面。要知道此時曹操軍在北山囤積了千萬囊的糧草,而劉備方面已經達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局面。
  • 都說虎父無犬子,趙雲百戰百勝,為何他的兒子卻默默無聞?
    這五人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蓋、趙雲,他們一生為蜀漢開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些人死後,他們的後代又替蜀漢徵戰沙場。如關羽的兒子關興、關平,張飛的兒子張苞,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等,都為蜀漢的建設嘔心瀝血。但同樣作為五虎上將之一的「常勝將軍」趙子龍,他的兒子為何就默默無聞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趙雲後代的情況。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