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真正欣賞的大將,不是趙雲黃忠!而是這4人,他們無人能代替

2020-12-21 東方早行

讀過三國或者對三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曹操是擁有大將和謀士最多的,其次是孫權,最後才是劉備。但是劉備帳下為數不多的大將,每個人都有可圈可點的故事流傳。並且為蜀漢政權的建立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圖片:三國演義劉備劇照

實際上五虎大將的分封,只是一個名號而已,能不能得到劉備的真正的欣賞,或許還有其他至關重要的原因。為什麼趙雲和黃忠能夠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入選五虎大將之列,但是卻得不到劉備真正的欣賞呢?

趙雲

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趙雲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徵討。通過這段趙雲與自己的上東家公孫瓚的對話我們就可以看出,為什麼趙雲不會受到劉備的欣賞的原因了,因為趙雲一生都在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會為了哪一個諸侯而改變自己的信念,而並非是趙雲的戰績武功不如人,長坂坡一戰,懷抱劉禪的趙雲依然能從曹操的眾多大將的包圍中逃脫,還斬殺了曹操50多員上將,英雄之名震驚天下,所以後來劉備出使江東,諸葛亮出使江東的陪同第一人選始終是趙雲,江東諸將聞其名才不敢對劉備下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實際上趙雲一生奔波於蜀漢多年,最大的官職卻是去世多年以後,後主劉禪因為感念趙雲長坂坡救自己的功勞而讓姜維評價趙雲一生的功過是非而分封的順平侯之位。

圖片:劉德華版趙雲劇照

可以明顯地看出,趙雲生前並未受到劉備真正的賞識。而劉備認識趙雲時,劉備正依附於公孫瓚處,並沒有實權。但是劉備卻看出了趙雲的過人之處。後來,趙雲真正替自己做事的時候,劉備卻並沒有給予趙雲可以匹配其相應能力的官職,成都的劉備廟裡緣何將趙雲排為文臣,如果劉備真正打心裡賞識趙雲的話,肯定會給趙雲相應的官職的。然而實際卻並非如此。

圖片:唐國強版三國演義趙雲劇照

黃忠

如果趙雲的一生不得志是因為自己堅持追求仁政的結果,那麼老將黃忠難道是因為年齡 太大的原因收不到劉備的欣賞嗎?儘管可能黃忠比較幸運的一點是,在定軍山之戰中臨陣斬殺了曹魏名將夏侯淵,所以也就有了劉備稱漢中王后,加封后將軍,賜關內侯的待遇。也就是黃忠生前就有了分封。如果不是因為這點戰績,恐怕黃忠無法入五虎將之列,因為黃忠的加入五虎將是有很大爭議的,包括關羽都不服。關羽憤怒地罵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圖片:唐國強版三國演義黃忠劇照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對黃忠的記載較為詳細,而正史並未對黃忠的死有所說明,演義裡說,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感嘆自己已經沒有大將可用時,老將黃忠自告奮勇的出戰,結果被東吳小將一箭射死於戰場,無不令人感慨。

趙雲和黃忠沒有得到劉備的欣賞,那麼到底哪4個人獲得了劉備的欣賞呢?實際上,我不用說大家可能已經猜到了是關羽,張飛,馬超,還有魏延

關羽

作為一生戰績非凡,樊城之戰威震華夏的關羽,此外還是劉備的結義兄弟的關羽,肯定會受到劉備的欣賞。更別說還有曹操一直想要關羽加入自己的戰隊以及無可替代的戰績和武力值,每個都可以敘說半天。

圖片:陸樹銘版三國演義關羽劇照

志在春秋一卷書,義存漢室三分鼎。這首對聯很形象地概括了關羽的一生。為了報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在離開曹操前,應是於萬馬軍中斬殺了大將顏良而解了曹操的白馬之圍,後來赤壁之戰後又於華容道放走了已經潰敗而逃的曹操以及張遼等人,時刻顯示著重情重義的本色,這是冷兵器時代的三國戰場特立獨行的鮮活例子。曹操給予了高官厚祿,一概沒有接受,當打聽到劉備的下落時依然選擇追隨劉備而去,試想整個歷史能有幾人能夠做到,哪怕此時的劉備一無所有,連個安身立命的地皮都沒有,都沒有嫌棄,如何能得不到劉備的欣賞呢?

圖片:甄子丹版關羽劇照

張飛

張飛同樣是蜀漢的開國元勳,寧可為了劉備的事業將自己的家底拿出來供劉備起義用,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生死,追隨劉備走南闖北,不停地依附於別人包括,曹操,公孫瓚,呂布劉表等人,依舊時刻不忘自己的結拜大哥劉備的皇圖大業。根據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張飛絕對是劉備十分欣賞的英雄。

圖片:唐國強版三國演義張飛劇照

馬超

雖然馬超是最後迫不得已才選擇加入的劉備戰隊,但是從史料來看馬超還是被劉備所欣賞和信任的。馬超雖然忌憚曹操大將許褚的厲害,但是依然三番五次的差點將曹操活捉,迫使曹操有割須棄袍之故事流傳。曹操曾說:"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從馬超的官職來看,劉備對馬超同樣是很欣賞的。

圖片:唐國強版三國演義馬超劇照

魏延

可能最有爭議的要數魏延,但是魏延的確是劉備欣賞的唯一一位沒有入選五虎大將的將軍。從劉備數次提拔魏延的例子可以窺知一二。跟隨劉備後,魏延的官職一升再升,甚至比趙雲都高。而且劉備將守衛漢中的重要職位交給了魏延,因為漢中是與曹操的洛陽最為接近的地方,一旦防禦失守,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我認為劉備不僅十分欣賞魏延,還很信任魏延的能力,不然怎麼可能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魏延呢?

圖片:唐國強版三國演義魏延劇照

我認為,劉備真正欣賞的大將是關羽,張飛,馬超,魏延,而並不是趙雲和黃忠,不知道你認為如何?

相關焦點

  • 終於看透劉備真面目?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
    終於看透劉備真面目?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劉備對黃忠的勇猛早有耳聞,於是在公元211年,他計劃培養一批新的將領,分擔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職責。這一年,劉備接到劉璋的求援,於是劉備以拒絕張魯為名,帶著黃忠、魏延等人帶兵入蜀。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
  • 劉備手下的五位大將,被稱為「五虎上將」他們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這五人是劉備的大將軍,並追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他們在一開始時並不被稱為「五虎」,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逐漸被塑造為五虎將,因此才有了「五虎上將」的說法。五位上將排名不分前後。關羽,被稱為「武聖」,對於他的生平事跡流傳民間,他死後逐漸被神話,尊稱「關公」。張飛,勇武過人,與關羽是結拜兄弟並被稱為「萬人敵」,確實,兩個大將並肩作戰無人能敵。
  • 趙云為何不能成為蜀國大將?總算搞明白了!
    但是,歷史上的趙雲恐怕要令有些人失望,他不但不是什麼「五虎上將」,就連一般概念上的大將都不是。在劉備時期,趙雲的職務甚至比魏延都要低一個等級。這可能讓有些人心理非常不平衡,說趙雲雖然職務低,但權力很大,最受劉備重用。這恐怕也要讓一些人失望!
  • 黃忠臨死前劉備說出九個字,露出真面目,趙雲聽後對他失去好感
    如果劉備生活在現代,一定是一個非善於推銷的人。畢竟他能說會道,在關鍵時刻拉攏最關鍵的人。就像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 三國正史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人是誰?不是呂布,也不是關羽和趙雲,而是他!
    如果要問三國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人是誰?也許有人會想到是呂布,畢竟演義中武力最高的就是他;也許有人會想到關羽,因為演義裡關羽確實斬殺了不少人,而且有的還是武力強悍的猛將,比如華雄,顏良和文丑,過五關時又斬殺了六員大將;當然更多的人可能會想到是趙雲,演義中長坂坡之戰時趙雲七進七出曹操大營,連殺曹操五十餘員戰將,從數量上來說演義裡還沒有誰能超過趙雲。
  • 劉備對諸葛亮託的是國事,對趙雲才是真正託孤
    趙雲在劉備政權裡官職一直不高是事實,到劉備稱帝時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領銜的是「徵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法正第二,諸葛亮第八,趙雲則是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趙雲終劉備之世,很長時間內一直是雜牌將軍,而且也沒封侯。但是否重用我個人認為不能只看官職大小;也不能說趙雲能力有問題。
  • 【歷史】劉備為什麼沒給趙雲高位?
    正如諸葛亮所言,張飛、馬超是親身參加了漢中戰役的,親眼所見黃忠所立的首功,對於封賜其為後將軍是無任何異議的。最後來看魏延,歷史上的魏延並不像《演義》中「腦後長了反骨,常憤憤不平」的魏延,而是一位處事穩重、英勇善戰的武將。劉備將其賜封為漢中太守是識人之明、知人善任之舉。且不說魏延在此之前做過什麼,但憑其擔任漢中太守十餘年,強敵不敢輕犯,漢中從未有失,足以說明魏延的才幹。
  • 黃忠斬殺夏侯敦前來復命,劉備差點喪命大怒,此時看清劉備真面目
    但是劉備這一幫人一直想得到荊州已經很久了,所以劉備就帶出了大量的勇士去奪取荊州這個地方,所以荊州這個地方就被劉備給奪走了。因為在黃忠斬殺夏侯敦的時候,劉備當時也是遭受到了敵軍的侵襲,這個時候他並沒有把黃忠的功勞記在心上,而是責怪黃忠沒有保護好自己。
  •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誰才是許褚的最大剋星?
    許褚的主要戰績為:1.剛出場就與典韋大戰兩次二百多回合,不分勝負;2.單挑、群毆呂布;3.一合斬殺李傕的外甥李暹;4.三合斬殺張繡的大將張先;5.許褚一挑四,奮力死戰,打跑泰山四寇孫觀、吳敦、尹禮、昌豨;6.倉亭之戰,許褚飛馬當先,力斬袁紹麾下十數將;7.以一敵二,單挑韓當+周泰三十回合;8.攻打漢中張魯時,許褚打敗楊昂+楊任,斬殺張衛。
  • 趙雲在劉備心中的真實地位
    有類似看法的人還不在少數,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趙雲是冀州刺史部常山國真定縣人,即今石家莊一帶。《雲別傳》說他長得高大挺拔、儀表堂堂。常山國屬冀州刺史部,漢末爭雄時屬袁紹的勢力範圍,但當地有一部分人不滿袁紹,他們聚集起來投奔袁紹的對手公孫瓚,這些人推舉趙云為首領。
  • 子龍一身是膽,這不是假話!而是趙雲用命搏回來的!
    這句話熟不熟悉?一部《三國演義》,盡顯常山趙子龍的一身是膽本色。但我們都知道演義中的趙子龍是被強化過的形象,歷史上的趙雲其實並沒有像演義中那樣英武,甚至他長期作為劉備身邊近衛將軍的身份存在。答案並不是,我們在史書中,真真實實地看到了這個評價: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趨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
  •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到死給趙雲說的話才真相大白
    七十幾歲時仍為蜀漢先鋒,陣前力斬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但在《三國志》中,趙雲僅以機智、忠義、勇敢來概述,並未提及他是武將;在成都武侯祠裡,趙雲也是位列文臣。另外,趙雲去世後被追諡為「順平候」。而且,後主劉禪先追諡的是關張馬黃,關羽被追諡為壯繆侯,張飛被追諡為桓侯,馬超被追諡為威侯,黃忠被追諡為剛侯,唯獨沒有趙雲,後來姜維等人素來民怨,後主劉禪這才追諡趙雲封為順平侯。
  • 五虎上將單挑絕技:關羽三刀,黃忠神射,張飛趙雲馬超擅長什麼?
    徐晃徐公明乘人之危挑戰右臂有傷關羽的關羽,打了八十回合之後,關羽就有點支撐不住了,關平見勢不妙鳴金收兵,關羽也沒有堅持再打,而是很識相地撥馬返回。我們細看關羽三十回合拿不下的對手,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人不是用刀就是用斧,刀長柄粗,關羽的兵器並沒有優勢。 跟關羽不擅長持久戰不同,馬超可以叫做「跑不死」。
  • 趙雲在五虎上將中排名第幾,劉備封賞將領的排名,告訴了我們答案
    在三國之中,劉備的勢力是最弱小的。可是,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為他掙足了面子。這五虎上將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他們都是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虎將,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 蜀國五虎大將的正確順序應該怎麼排,關羽不是第一趙雲沒上榜
    「五虎大將」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裡蜀國的五員虎將,他們分別是關羽 張飛 趙雲 馬超 黃忠。按照小說裡的排名大致就是「關張趙馬黃」了。
  • 為趙雲正名,來看看歷史上的真正的趙雲到底有多厲害呢?
    很多人說趙雲的實力不強,但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似乎真正了解三國,不停地尋找問題,三國演義中的羅貫中把趙雲塑造成幾乎完美的人物,英俊,武功高強,有勇有謀,各種各樣的人開始責難,找各種各樣的野史補充自己的意見,也有不少人帶來《三國志》,這次你們要保持沉默。
  •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之死,正史和傳說不一樣:趙雲是被誤殺的?
    其他四位虎將先後凋謝,他們最後的日子,在演義小說和正史記載中,張飛被範疆張達殺害、馬超鬱鬱而終基本一致外,關羽、黃忠的死因都有兩種說法,趙雲離世的故事更是充滿了傳奇,甚至在傳說中他是被妻子誤殺的。張飛和馬超就不用說了,咱們按照先後順序來說一說其他三位虎將的死因。
  • 三國四男一女五位小人物:殺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還差點打死馬超
    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正史和傳說中的三國四男一女五個小人物:四人殺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一人差點打死馬超——殺了四位五虎上將,還差點打死一個,是什麼人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和巨大的破壞力?  但是有一點令人十分費解:刺殺敵國(當時孫劉已經開戰)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西鄉侯這樣的大將,這倆小子咋也能在東吳封侯拜將,可是為什麼他們到了江東,就成了沉底的石頭?  於是有人懷疑這倆人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他們只是蜀中厭戰主和派推出來的替罪羊,真正動手的是張飛的副手,也就是吳懿的弟弟吳班——張飛的中軍大帳必然戒備森嚴,範疆張達怎能輕鬆進入?帶著首級又怎能輕鬆脫逃?
  • 劉備真正欣賞的軍師是誰?不是臥龍鳳雛,而是這個曹操都害怕的人
    這麼說吧,在184年鎮守黃巾軍之後,一直到煮酒論英雄,差不多將近20年的時間裡,曹操竟然沒有發現劉備是一個最難緾的對手。僅從這一點,便能看出,劉備他絕對是一個「潛力股」。像劉備這樣的人也是非常可怕的,在衣帶詔事件暴發之後,曹操終於發現劉備的大志。直到,後來佔徐州、附劉表、在此時才讓曹操知道,他劉備確實是他生平最大的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