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臨死前劉備說出九個字,露出真面目,趙雲聽後對他失去好感

2021-02-07 君子張

如果劉備生活在現代,一定是一個非善於推銷的人。畢竟他能說會道,在關鍵時刻拉攏最關鍵的人。就像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還有一點就是和關羽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能夠取得最終的蜀漢大業都離不開這幾個人的貢獻。最開始劉備稱自己是漢皇室後代,而且打著仁義的口號,堅持以德服人。從這點來看就吸引了不少的江湖勇士,他最終的目的是想要找到那些和自己一樣志同道合的人。



當然他順利的找到了能夠輔佐自己的幾個關鍵人物,最終完成了自己統一大業的夢想。當時劉備提出的這一思想就吸引了龐統法正等人,之後遇見的很多人都是劉備的事業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當時在龐統的建議下劉備最終決定攻打益州,在兩個將軍的幫助之下,劉備輕而易舉地贏得了當時的局勢。佔據上風的劉備野心更加龐大,可以說當時幾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劉備叫匡扶漢室。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這裡就表示,最終劉備會安排誰擔任將領來攻打益州呢?按理說這麼重要的事情他應該交給關羽和張飛等人,畢竟兩人都武藝高強,而且是劉備最信任的。而且在這次大戰當中,趙雲都沒用上,相信了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他最終將這個位置交給了黃忠。在投靠劉備之前,黃忠一直為劉表效命,在此期間他為人十分低調,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最終投奔劉備的時候,也已經60多歲了,從這點來看年齡非常的大,已經年過半百。



黃忠在入川戰役當中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一路上他獨自一人衝鋒陷陣一直將戰爭打到了最後。劉璋不得不放棄城池最終投降,畢竟當時的黃忠年齡已經非常大了。他想要繼續投靠誰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如果真的投靠錯了,就連老命都不保。最終經過他幾番周折的思考,最終決定投靠劉備。從另一方面來看他的選擇並沒有錯,他最終還是得到了劉備的重用,成為了手中的一員大將。劉備也非常器重黃忠不能在何時都會派他出戰,從黃忠立下的赫赫戰功當中可以看出。


劉備並沒有看錯人,在入川戰役當中,黃忠憑藉自己豐富的作戰經驗和高強的武藝贏得了最終的勝利。相信了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黃忠的能力在三國時期屬於中上等。如果拿他和魏延相比,黃忠會更加強勢一些,後來劉備率領軍隊成功的佔據四川成都。後來他也就在這裡穩固下來,因為黃忠等人在入川戰役當中表現10分的突出。也沒有辜負劉備對他的期望,但是在漢中戰役當中,黃忠卻看到了劉備冷漠的一面。



在黃忠的眼中,劉備並沒有做到忠義二字,在漢中戰役當中,黃忠等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還斬殺了曹魏的一員大將,夏侯淵也是能夠贏得這場戰爭勝利最關鍵的一點。正因為這一點劉備立馬將黃忠分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從這點來看他對黃忠也是仁至義盡。但是從某種細節上來說劉備的所作所為,仍然讓黃忠感到心涼。甚至劉備還譴責黃忠沒有殺掉他們真正的敵人張郃,因為這個人和劉備有深仇大恨,當年差點死在了他的手下。



多虧了諸葛亮前來相救,否則也沒有後來的劉備了。對於這件事,劉備並不滿意黃忠的做法,對黃忠說出了短短幾個字。就是黃忠深受打擊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後來關羽的一番話也深深的傷害了黃忠的心。從這點來看,黃忠最終投靠劉備是錯誤的選擇,畢竟兩人在之前毫無關係。如果犯了一點點錯誤,在劉備眼中就會擴大化,在蜀國度過幾年的黃忠,時常受到將士們的嘲笑。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黃忠在三國中認識了一個關係非常好的人,相信了解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人就是常山趙子龍。他們兩人私下的關係非常好,在漢中之戰過去不久黃忠就死了。主要原因還是受了劉備等人的氣,正因為這樣他時常生病,最終棄疾而死。後來趙雲在劉備的口中聽到了9個字,這幾個字也讓趙雲重新認識了劉備。他最終看清了劉備的廬山真面目,隨後對劉備的好感也大打折扣。所以總體來說劉備在做人方面還是有些自私的,如果他能夠更大方一些或許蜀漢會更加強大。




相關焦點

  • 終於看透劉備真面目?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
    終於看透劉備真面目?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劉備對黃忠的勇猛早有耳聞,於是在公元211年,他計劃培養一批新的將領,分擔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職責。這一年,劉備接到劉璋的求援,於是劉備以拒絕張魯為名,帶著黃忠、魏延等人帶兵入蜀。
  • 趙雲臨死前大喊4個字,諸葛亮聽後恍然失色,劉禪聽後無地自容
    相信不少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趙雲趙子龍雖不是三國之中最厲害的武將,但是提起他的膽氣卻沒有人比得上的。就連劉備都對他說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銀制盔甲和銀制頭盔,一柄龍膽槍如入無人之境,單槍匹馬進入曹軍救回了阿鬥,趙雲一次又一次地建立軍功,但是讓人比較費解的一件事是,這麼優秀的一個英雄在臨終前喊了四個字,使諸葛亮聽到了以後臉色突變,也讓後主臉上無光。
  • 黃忠斬殺夏侯敦前來復命,劉備差點喪命大怒,此時看清劉備真面目
    這些英雄人物,一個個武藝高強,為自己的君主打下了大好的江山。黃忠這一位老將軍就是特別有代表性的一位。據說黃忠一生都在馬背上面度過,即使他在年紀很大的時候也是老當益壯,依舊堅持要上戰場,黃忠的內心也是有著遠大志向的。但是黃忠的命運卻不是那麼好,在他的前半生,他沒有遇到一個能夠賞識自己的伯樂,當時的黃忠跟的主上是劉表。
  • 關羽張飛被殺,黃忠趙雲善終,馬超到底怎麼死的?臨死前說出隱情
    史料記載,張飛敬大夫經常打罵士兵,大哥劉備經常說他也沒用,在二哥關羽死後的一年,比以前喝酒更多了,脾氣更暴躁了,打人更狠了,《三國志》:「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這就是後果,也就是劉備說的「此取禍之道也」!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
  • 三國趙雲排名僅次於呂布,為何卻一生不被重用?劉備死前說出原因
    凡是讀過或看過與三國相關影視作品的人,都能如數家珍般地說出幾個自己心目中的真英雄。關於這些英雄戰力的劃分,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想必只說姓氏大家就可以猜到對應的是哪一位名將了。在這之中,就有筆者十分喜愛的一位將軍,那便是白衣白馬,手持亮銀槍的趙雲趙子龍。
  • 漢水之戰,黃忠比趙雲官職高,為何還要聽趙雲的?
    漢水之戰,是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過程中的一次精彩之戰,此戰,曹軍主帥是曹操,參戰將領有張郃、徐晃等人,蜀漢軍主要將領是趙雲和黃忠,那麼,問題是,黃忠和趙雲究竟誰才是主帥
  • 為何趙雲一生都得不到劉備重用?臨死前劉備終於說出真相,大家都...
    他便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常山趙子龍,趙雲。趙雲智勇雙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幼主是勇,漢水之戰指揮戰役大敗敵軍是為智。 趙雲心繫百姓,讓人動容,可劉備不這麼想,文武百官也不這麼想。利益相關,趙雲此舉變成為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 夏侯淵被殺後劉備留下9字,黃忠聽了十分心寒,張飛得知心痛不已
    夏侯淵被殺後劉備留下9字,黃忠聽了十分心寒,張飛得知心痛不已 導語:公元218年,劉備和曹操兩個人在漢中進行了生前的最後一次大戰,回顧雙方既往的交戰記錄,劉備可以說是完敗,徐州之戰、袁曹大戰、汝南之戰,幾乎每次他都是被打得拋妻棄子。
  • 趙雲臨死留下4字遺言,諸葛亮聽後面如死灰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書中刻畫了無數個風雲人物,他們有的忠於自己的主公並且為自己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關羽;有的足智多謀,一個接著一個計謀讓讀者震驚又欽佩
  • 劉封臨死前,怒嘆8個字!劉備聽後當場淚奔,魏延聽後想跳槽
    第一個點,關羽當時兵敗一個月左右,劉備方面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救援關羽。第二個點,當時黃忠在漢中之戰立下戰功,劉備卻道:「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劉備此話,毀滅性太大了,黃忠立下如此戰功,理應嘉獎,不料劉備卻說了這麼一句話。從以上兩個案例來看呢,劉備在某些方面的確做得有些過了。自己打著,「仁義之君」的旗號,做的事,說的話,卻是如此的傷人。
  • 劉備真正欣賞的大將,不是趙雲黃忠!而是這4人,他們無人能代替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實際上趙雲一生奔波於蜀漢多年,最大的官職卻是去世多年以後,後主劉禪因為感念趙雲長坂坡救自己的功勞而讓姜維評價趙雲一生的功過是非而分封的順平侯之位。儘管可能黃忠比較幸運的一點是,在定軍山之戰中臨陣斬殺了曹魏名將夏侯淵,所以也就有了劉備稱漢中王后,加封后將軍,賜關內侯的待遇。也就是黃忠生前就有了分封。如果不是因為這點戰績,恐怕黃忠無法入五虎將之列,因為黃忠的加入五虎將是有很大爭議的,包括關羽都不服。關羽憤怒地罵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 劉備對諸葛亮託的是國事,對趙雲才是真正託孤
    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對付張魯而約劉備進川。劉備入川前,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並任命趙云為留營司馬,管理軍事事務。此時孫夫人放縱驕橫,她從東吳帶來的人員也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得知後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獲知劉備入川後,派舟船欲接回孫夫人,孫夫人趁機要將劉禪也一併帶走,幸虧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中截住東吳船隊,奪回劉禪。
  • 趙雲在劉備心中的真實地位
    劉備脫險後清點人數,發現諸葛亮、張飛都在,老婆孩子不在,趙雲也不在。《雲別傳》記載,劉備身邊有人說趙雲已經投降曹操了,劉備聽了很生氣,用手戟敲打說話的那個人:「子龍絕不會棄我而去!」趙雲確實很英勇,他拼命保護甘氏和劉禪,當時劉備已經往南跑了,趙雲抱著劉禪,保護著甘氏,居然殺出了重圍。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真相說給趙雲
    其中蜀國的主公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而在劉備崛起的過程中,出現了關羽張飛以及黃忠和諸葛亮等等聞名百世的英雄人物。不過除了這些人以外,在五虎上將之中還有一位深受世人喜愛的武將,五虎上將趙雲。趙雲從劉備落魄的時候起就跟著劉備,但是劉備到死都沒有重用過趙雲,那麼身為五虎上將的趙云為什麼就是得不到劉備重用呢?
  • 校長教師之家:劉備死前說了6字,諸葛亮嚇出冷汗,趙雲卻沒聽懂其含義
    66歲的劉備一把年紀,加上過於哀痛二弟雲長,又因為戰敗而羞愧,最終在白帝城病倒了。這位劉先主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他於是特地從成都請來了諸葛亮進行臨死前的託孤。諸葛亮是整個蜀國的擎天之柱,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盡力輔佐,就沒有劉備的蜀漢政權。劉備臨死前雖然身體虛弱,但他的頭腦卻非常清楚。因此,劉備當著一些重臣的面對諸葛亮進行了最後的叮囑。
  • 趙雲在五虎上將中排名第幾,劉備封賞將領的排名,告訴了我們答案
    一、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對將軍們的封賞。 這是在劉備奪取了漢中,進位漢中王后,分封群臣時引起的難題。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他的手下都水漲船高,要加官進爵。在武將方面,劉備手中的編制名額是有限的。將軍中位置最高的前、後、左、右四個重號將軍為最高。可是,如何安排這四位人選一時讓劉備等人為難了。
  • 龐統落鳳坡大喊9個字, 劉備聽了無表情, 諸葛亮聽了後悔出山
    龐統落鳳坡大喊個字劉備聽了面無表情諸葛亮聽了後悔出山龐統很多熟知
  • 【歷史】劉備為什麼沒給趙雲高位?
    通過查閱史料,我們發現《三國志》等史書所記載的趙雲並沒有像《三國演義》那樣身居高位。據載,劉備在成都稱漢中王后,封了級別最高的四位將軍,即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而趙雲只是個翊軍將軍,還沒入高級武官之列。當時趙雲的地位連魏延都不如,劉備封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漢中為成都的門戶,這個漢中太守的職位相當於首都衛戍區的司令員,是個要職。劉備這樣的封賜既合常理又不合常理。
  •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之死,正史和傳說不一樣:趙雲是被誤殺的?
    關羽犧牲後不久,老將黃忠也病逝了——他根本就沒有跟著劉備參加夷陵之戰,甚至都沒有熬到劉備稱帝那一天,所以他的最高職位是後將軍,爵位是比亭侯還小的列侯。在《三國演義》中,黃忠跟著劉備伐吳,先是遇到了手持關羽青龍偃月刀的潘璋。潘璋這個原先打醬油的角色,有寶刀在手,居然跟黃忠「交馬數合,不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