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生活在現代,一定是一個非善於推銷的人。畢竟他能說會道,在關鍵時刻拉攏最關鍵的人。就像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還有一點就是和關羽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能夠取得最終的蜀漢大業都離不開這幾個人的貢獻。最開始劉備稱自己是漢皇室後代,而且打著仁義的口號,堅持以德服人。從這點來看就吸引了不少的江湖勇士,他最終的目的是想要找到那些和自己一樣志同道合的人。
當然他順利的找到了能夠輔佐自己的幾個關鍵人物,最終完成了自己統一大業的夢想。當時劉備提出的這一思想就吸引了龐統法正等人,之後遇見的很多人都是劉備的事業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當時在龐統的建議下劉備最終決定攻打益州,在兩個將軍的幫助之下,劉備輕而易舉地贏得了當時的局勢。佔據上風的劉備野心更加龐大,可以說當時幾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劉備叫匡扶漢室。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這裡就表示,最終劉備會安排誰擔任將領來攻打益州呢?按理說這麼重要的事情他應該交給關羽和張飛等人,畢竟兩人都武藝高強,而且是劉備最信任的。而且在這次大戰當中,趙雲都沒用上,相信了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他最終將這個位置交給了黃忠。在投靠劉備之前,黃忠一直為劉表效命,在此期間他為人十分低調,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最終投奔劉備的時候,也已經60多歲了,從這點來看年齡非常的大,已經年過半百。
黃忠在入川戰役當中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一路上他獨自一人衝鋒陷陣一直將戰爭打到了最後。劉璋不得不放棄城池最終投降,畢竟當時的黃忠年齡已經非常大了。他想要繼續投靠誰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如果真的投靠錯了,就連老命都不保。最終經過他幾番周折的思考,最終決定投靠劉備。從另一方面來看他的選擇並沒有錯,他最終還是得到了劉備的重用,成為了手中的一員大將。劉備也非常器重黃忠不能在何時都會派他出戰,從黃忠立下的赫赫戰功當中可以看出。
劉備並沒有看錯人,在入川戰役當中,黃忠憑藉自己豐富的作戰經驗和高強的武藝贏得了最終的勝利。相信了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黃忠的能力在三國時期屬於中上等。如果拿他和魏延相比,黃忠會更加強勢一些,後來劉備率領軍隊成功的佔據四川成都。後來他也就在這裡穩固下來,因為黃忠等人在入川戰役當中表現10分的突出。也沒有辜負劉備對他的期望,但是在漢中戰役當中,黃忠卻看到了劉備冷漠的一面。
在黃忠的眼中,劉備並沒有做到忠義二字,在漢中戰役當中,黃忠等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還斬殺了曹魏的一員大將,夏侯淵也是能夠贏得這場戰爭勝利最關鍵的一點。正因為這一點劉備立馬將黃忠分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從這點來看他對黃忠也是仁至義盡。但是從某種細節上來說劉備的所作所為,仍然讓黃忠感到心涼。甚至劉備還譴責黃忠沒有殺掉他們真正的敵人張郃,因為這個人和劉備有深仇大恨,當年差點死在了他的手下。
多虧了諸葛亮前來相救,否則也沒有後來的劉備了。對於這件事,劉備並不滿意黃忠的做法,對黃忠說出了短短幾個字。就是黃忠深受打擊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後來關羽的一番話也深深的傷害了黃忠的心。從這點來看,黃忠最終投靠劉備是錯誤的選擇,畢竟兩人在之前毫無關係。如果犯了一點點錯誤,在劉備眼中就會擴大化,在蜀國度過幾年的黃忠,時常受到將士們的嘲笑。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黃忠在三國中認識了一個關係非常好的人,相信了解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人就是常山趙子龍。他們兩人私下的關係非常好,在漢中之戰過去不久黃忠就死了。主要原因還是受了劉備等人的氣,正因為這樣他時常生病,最終棄疾而死。後來趙雲在劉備的口中聽到了9個字,這幾個字也讓趙雲重新認識了劉備。他最終看清了劉備的廬山真面目,隨後對劉備的好感也大打折扣。所以總體來說劉備在做人方面還是有些自私的,如果他能夠更大方一些或許蜀漢會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