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區裡的十扇「窗」 講述基層戰「疫」故事

2020-11-17 騰訊網

隨著返深高峰臨近,夜幕下,深圳的各個居民小區,亮燈的窗戶越來越多。而有這麼一些「窗」,從年前到現在,燈光從未熄滅。他們是深圳各個社區的工作站,是紮根在城市街頭巷尾、鄰裡之間的基層組織,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鬥,是他們在這個鼠年春節的日常。他們點亮了一盞燈,溫暖著這個冬日,他們用自己腳底的塵土,構築起抵禦疫情的堤防,因為他們的日夜堅守,我們可以安心入眠。大年初五,深晚記者兵分10路,探訪了深圳各區(新區)的10個社區,與深圳數百個社區相比,10個「標本」只是滄海一粟,但是10扇打開的「窗」,讓我們的內心更加篤定,讓我們對生活的這座城市充滿信心。

福田區孖嶺社區

為疫情地返深居民送貨上門

「書記哪天回來的?」「沒回去呢,這時候走不得。」1月29日,大年初五中午,深晚記者見到孖嶺社區黨委書記肖英時,她剛剛組織完福田區梅林街道孖嶺社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正安排社區工作人員為轄區2戶疫情地返深正居家觀察的居民送貨上門。

1月23日,無暇顧及老家老人的肖英,隻身留深,開啟轄區各物業單位部署工作。「先生回去了,我必須堅守崗位。」肖英介紹,大年二十九便要求轄區物業、工作站要有AB角人員在崗,全面排查疫情地返深人員信息、全面掌握小區居民身體狀況、做好疫情應對科普宣傳工作。截至目前,該社區採集疫情地返深人員信息機制暢通,電話回訪溝通500餘人次。

隨著社區黨員和工作人員陸續提前返崗,1月29日,《梅林街道孖嶺社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預案》正式發布,以肖英為組長的孖嶺社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組也應運而生。信息採集組、數據上報組、人員回訪組、醫療保障、安全應急組……肖英介紹,預案根據轄區特點和人員結構進行分工,明確職責,強化各單位間聯防聯控工作合力,為轄區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做好保障。

羅湖區新興社區

天天都繃緊一根弦希望一直平平安安

羅湖區黃貝街道新興社區黨委書記張玉坤原計劃在初二值班後就帶著家人去附近城市泡個溫泉。但是疫情來了。張玉坤和新興社區黨支部的黨員們,在年三十、初一、初二陸續返回社區工作站崗位,督促指導39個小區如何加強消殺、對來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登記相關人員信息等。

從大年三十到現在,張玉坤每天都要忙到深夜,返深重點人群登記表上的數字已經增加到了40多人。這40多人,他和同事們每天上午下午都進行兩次回訪,這些居民有什麼需求,他立刻溝通物業等部門幫助解決。

新興社區:張玉坤上門給返深重點人群測體溫。

張玉坤也經歷了不少「有驚無險」的狀況。大年初一一早,他和社康工作人員、民警就一起上門去了一位居民家,他們一家三口凌晨剛從湖北返回,測量體溫無恙。初二上午下午電話回訪,這位居民也表示一家人一切正常,沒想到晚上9點多,他打電話給張玉坤:有點發熱。

張玉坤立刻與社康醫生、民警溝通,醫生建議先自行服用退燒藥,觀察情況。張玉坤同時調集車輛,做好了送其前往羅湖醫院集團發熱門診的準備。9時50分左右,這位居民再次電話過來,說自己退燒了。年初三一早,他又再次致電,他們一家人完全正常,張玉坤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

「他們一家人特別配合我們的工作,這是我們最開心的。我就希望外地返回深圳的居民都重視自己的健康。」張玉坤表示,也會聽到居民的牢騷,「人生百態嘛,可以理解,就希望大家都平安吧。」

南山區大新社區

居民送來2000隻醫用口罩

「你好,請問您家裡幾個人?近期有沒有接觸武漢返鄉人員?有無發燒等症狀?」1月29日下午,南山區南頭街道大新社區工作人員的電話聲此起彼伏。社區黨委書記曾福耀說,目前社區正忙著給轄區湖北籍住戶一個個打電話,核實了解個人健康情況,需要馬上做出統計。這是全國上下抗擊疫情的終端場景,通過排查,用網格化管理基礎築牢傳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大新社區:居民捐贈2000個口罩給社區黨委。

曾福耀介紹,大新社區主要為城中村,湖北籍務工人員較多,因此自春節以來,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加班進行信息核查登記以及指導居民自我防護,安撫好他們的情緒。目前,社區通過各類業主、網格員建立的微信群,發送疫情防控知識,同時,通過網格數據調取轄區居住的湖北籍人員,發送關於抗擊疫情的一封信,並對返深人員進行登記。如果有顧慮,不願出門的,社區還製作二維碼讓他們線上登記。

曾福耀說,防控疫情工作中,最令人感動的是社區居民主動參與。近日,轄區某藥店老闆送了2000個緊缺的醫用一次性口罩到社區黨委,針對買不到口罩的湖北籍住戶進行適量發放。同時,不少群眾送手套、消毒酒精等物品。

鹽田區田東社區

「接到相關反饋,哪怕是半夜我們也會立即行動」

「同事們放棄休假、堅守一線讓我深受感動,居民們積極配合、全力支持讓我倍感欣慰,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鹽田區海山街道田東社區黨委書記、工作站站長楊碧瓊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說。

為抗擊疫情,田東社區專門成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委員會和領導小組,在春節前就積極行動起來。「社區內有1214名湖北籍居民,我們通過網格員主動跟他們聯繫,勸說大家特殊時期不回去過年。」楊碧瓊提到,經過反覆溝通大部分人決定留在深圳,「對於已返回湖北的居民,我們通過電話、微信每天跟對方核實身體情況。」

田東社區:隨時隨地交流防疫工作動態。

為更好地開展防控工作,田東社區聯合社區、防疫站、派出所組成「三人行動小組」,針對突發情況進行處置。「大年初一晚上11時多,桐林花園管理處和業主向社區反饋,有名武漢來深人員未自行在家隔離。我們及時向街道匯報情況,然後安排三人小組上門協調,經過反覆勸說讓其同意在家隔離。」楊碧瓊表示,「這段時間大家都緊繃著一根弦,接到相關反饋哪怕是半夜我們也會立即行動。」

寶安區海富社區

「紅馬甲」從年前忙到現在

自大年三十開始,在寶安區新安街道海富社區的街頭巷尾忙碌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身著黨群服務中心的紅馬甲,三人一組,分散在轄區內的各物業小區、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發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宣傳冊,為湖北籍或有湖北接觸史的人員進行造冊登記。這些「紅馬甲」都是社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排查小組及宣傳小組的工作人員。「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他們停止春節休假,毫不猶豫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只為了能讓轄區居民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春節。」海富社區黨委書記蔡劍峰介紹說。

大年初五早上8時,蔡劍峰再次來到轄區內的寶暉商務酒店,像前兩天一樣,對入住人員進行逐一排查登記。以此,蔡劍鋒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海富社區全體專職工作者在他的帶領下,6天內完成轄區相關戶籍人員核查1729宗,完成率高達90%;第一時間開通了App自主申報《海富社區湖北來深人員登記表》渠道,截至目前,共收到500餘人的核查信息。海富社區創新採用「線上+線下」信息登記模式,為全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龍崗區五和社區

為防疫,開發一個小程序

「最好是能引導居民主動來報備信息」「上門登記可能會遇到住戶不在家」「回了湖北老家的居民最好也能統計到信息」「那乾脆開發一個小程序進行線上登記」……1月25日,大年初一,在龍崗區坂田街道五和社區工作站,社區的黨委委員和骨幹已經熱烈討論起來,並琢磨出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進行線上登記信息的想法。

五和社區:五和社區旭景佳園小區電梯按鍵貼上薄膜,一日數換。

次日一早,這個想法付諸行動。深晚記者看到,該小程序內容是一份湖北抵(離)深人員的登記表,有登記人抵(離)深的日期、交通方式及乘坐車次、航班等信息。1月26日,小程序推出一天內,就收到了500多份登記表。「事實證明,大家還是很主動積極的,效果很好。高效、準確,更重要的是對比線下登記,這個還掌握了離深居民的情況,對接下來的防控工作很有幫助。」五和社區黨委書記袁建榮說。

事實上,針對此次疫情防控,許多細節也讓五和居民直呼「暖暖的」。比如,在小區和城中村專門設置了扔口罩的垃圾桶,小區電梯的按鍵貼上薄膜一天換好幾回。更暖心的是,隔離居民點的外賣送到小區後,小區的物業人員或者保安會「愛心接力」,把外賣送到居民手中。

按袁建榮的話說,這個春節是註定不平凡的,而社區上下也都在忘我地做出奉獻。「這個時候不發揮作用,還等什麼時候發揮作用呢? 能多做一點是一點。」袁建榮如是感慨。

龍華區龍平社區

為62位自我隔離居民配送生活用品

龍華區大浪街道容納了60餘萬流動人口,龍平社區更是個外來人口「大戶」。現在,面臨返深高峰將至的巨大壓力,龍平社區書記彭鴻傑意識到:「防疫要從源頭防起」。他要求社區內的7個小區和工作區做好監控措施,包括對所有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對出入的車輛車牌信息進行監察,發現自疫情發生地返深的居民,第一時間上報信息。截至目前,龍平社區共有62位返深的疫情發生地居民。他們在家進行自我隔離,社區為他們配備了口罩、體溫計,並安排專人為其上門配送所需的生活用品和食品。

龍平社區:社區書記彭鴻傑帶領社區工作站工作人員、醫務人員等到疫情發生地返深居民家中檢查其身體狀況。

針對這62位居民,社區每天都會打電話確認他們的身體情況。據了解,龍平社區一位居民周某,1月24日從疫情發生地返深後,發現自己發燒,隨後立即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流感,之後不久便退燒。但28日再次發燒,依然很快退燒。周某反覆發熱的情況引起社區高度重視,1月29日下午,彭鴻傑帶領社區工作站、社康中心、龍華派出所工作人員上門對周某一家人進行複查,經檢查體溫均正常,身體無異樣。

除了工作人員的防控措施,社區也積極向居民科普,面對疫情需謹慎防護,針對身邊與疫情相關的情況要及時反饋。「馬上到返程高峰期,我們會加大防控監測的力度,一起齊心協力打贏這場防疫『戰鬥』。」彭鴻傑說。

坪山區碧嶺社區

「3人組」為居家觀察居民提供服務

春節過後,各地返深居民逐漸增多,疫情防控形勢也變得更加嚴峻。在坪山區碧嶺街道,記者看到,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提前結束休假,奮戰在防控第一線。

疫情來襲,碧嶺街道辦副主任、碧嶺社區書記林兵牽頭成立了7個工作組,從1月24日起全面推進各項防控工作。社區一方面通過密集宣傳,將疫情動態、防護措施、社區做法告之於民,同時,嚴密篩查自疫情發生地返深人員,提供主動申報渠道。防控工作得到居民的認可,目前碧嶺社區多戶自疫情發生地返深居民正自願居家觀察。

碧嶺社區:居家服務工作組為自願居家觀察居民採購生活用品並送貨上門。

為保障自願居家觀察居民的日常需求,碧嶺社區成立由社區工作人員、社康醫生和民警組成的「3人組」,為自疫情發生地返深人員進行上門監測。同時,在街道指導下成立居家服務小組,由社區工作人員為居家觀察居民提供採購生活物資送貨上門服務,同時儘量滿足他們其他的合理需求,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安穩度過居家觀察期。

光明區根竹園社區

「哆啦A夢」實時更新

在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賽跑中,社區成為了基層防疫工作的重要戰場,光明區馬田街道根竹園社區黨委書記黃浩對此深有感觸。

「我們從1月23日接到防疫通知後,社區39名黨員幹部全部返回了崗位,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前幾天忙一點,凌晨兩三點才下班。」社區人員、物資、保障等情況,黃浩都需要在第一時間掌握,困了,他就在辦公室裡一張1.2米寬的床上眯一會,新年到現在沒有回家吃過飯。這場防疫戰,根竹園社區成立了社區、社康、疾控、網格、警區六人工作小組,負責對湖北返深人員進行密切走訪,每天跟蹤接觸情況。同時,社區還發動轄區出租屋樓長、業主、群眾和社區股份合作公司,對樓內居住人員信息實時更新,異常情況及時匯報,並迅速開放食品市場,為居民群眾提供生活保障,協助做好企業延遲復工工作。

黃浩的微信裡,每天實時更新著一個名為「根竹園社區哆啦A夢工作檯帳」的文件,裡面記錄著社區內返深人員的地址、居住人數、類別、出發地、抵深時間、配餐、走訪時間等詳細數據。「工作強度大,大家都需要『哆啦A夢』的輕鬆氛圍來加油打氣。」黃浩說。截至目前,該社區共跟蹤統計從湖北來深共35戶120多人。

大鵬新區鵬城社區

「防控疫情我們從未下崗」

「我們不需要召集上崗,從年前開始我們就從未下崗!」在鵬城社區的上班打卡表上,43名社區工作人員名字全部籤字在冊,鵬城社區黨支部書記朱子力說,面對疫情,社區職工除上班時間外,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待命,保證做好疫情防護措施。

鵬城社區:每日更新防疫信息是朱子力必做工作。

由於大鵬所城、較場尾、東山寺等旅遊景點聚集,同時鵬城社區在湖北務工和上學的居民不少,早在年前,朱子力就按照上級會議精神做好了相關工作,除了召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排查工作會議,還要求社區居民組和名宿負責人對來此遊玩的遊客和歸來居民都通知相關負責人做好登記工作。

近一段時間,鵬城社區把之前準備好的措施全部展開,通知社區民宿停止營業,對還沒入住的遊客積極協調退房工作,勸導已經入住的遊客儘快回家,協助已經入住的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旅客和從疫情發生地回來的居民做好隔離工作……

1月22日開始,烏衝居民小組長畢家越主動要求加班,每日將各地返深居民統計在冊,幫助4戶疫情發生地歸來的居民做好隔離工作,平日裡滿足他們的購物需求,每天和他們視頻聊天了解身體心理狀態。

朱子力說,最早一批隔離的遊客和居民再過幾天就可以在社康中心開具證明後陸續解除隔離了,但我們社區的防疫弦依然會繼續繃緊,隨時防範意外狀況。

疫情必將被戰勝,也只能被戰勝。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顧2020,有唏噓,有感慨,有淚,也會有泛著淚光的笑,因為這座城市裡不斷發生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裡的愛與溫暖、不斷的堅持與不知屈服的戰鬥。我們記錄這些平凡的、工作著的深圳人,我們致敬這個不平凡的、光明必將驅散陰霾的春天。

採寫:深圳晚報記者 石丹 方壯芳 孫中春 易芬 餘俊傑 李其聰 朱冀 曾賢平 葉洋特 王雅萍

相關焦點

  • 講述戰「疫」一線的故事
    講述戰「疫」一線的故事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3-01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戰「疫」戰貧錘鍊基層黨組織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黨委書記聚焦戰「疫」戰貧、改革發展、基層黨建等焦點工作,以一流黨建引領高校高質量發展。基層黨組織戰「疫」戰貧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阻擊新冠疫情的同時,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 戰「疫」裡基層幹部的三個「Emoji」
    2020年的春節是個特殊的春節,對於廣大基層幹部來說自也是難忘的春節。細數往年,這或是最長的年但也或是最短的年,長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春節假期延長,短是因為不少基層幹部早早就要離家上崗。為了防控疫情,很多基層幹部早早奮戰在最一線,戰「疫」裡留有他們的諸多「Emoji」。第一個「Emoji」是「OK」。
  • 瀘州老窖攜手央視《故事裡的中國》 講述年輕一代的戰「疫」故事
    12月5日晚八點檔,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和戰「疫」精神的再度致敬。
  • 《動物城保衛戰》講述深圳抗疫故事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周倩) 近日,羅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出抗疫主題兒童繪本——《動物城保衛戰》,用「動物城」「保衛戰」等卡通元素生動還原了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景,並將預防傳染病、保衛健康的理念深植孩子幼小的心靈。
  • 「戰「疫」第一線」社區裡的「排頭兵」:三天三次與隔離戶近距離接觸
    「你乖乖的聽話,社區居民需要我們,這不只是媽媽的工作,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義務。」安慰完哭訴著的孩子,戴輝的眼淚不禁從眼角滑落,又趕忙投入到戰「疫」一線去了。戴輝是一位母親,也是一位長沙市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榮華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1月31日下午,記者在社區服務中心見到戴輝的時候,她剛給隔離戶家裡送完物資回來。這是她這三天以來第三次去給隔離戶送物資了。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戰「疫」青年講述初心故事
    「高舉團旗跟黨走,唱響抗疫青春歌!」「心有大愛,疫散花開!」「十年磨劍,初心不變!」在第71個「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昨天「初心·傳承」戰「疫」青年故事會暨第九屆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分享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近200名師生醫護人員代表共同線上參會互動,在線觀看直播人數13.3餘萬。
  • 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深化主題教育,官兵講述感人戰"疫"故事
    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深化拓展主題教育戰「疫」故事激發強軍動力解放軍報訊隨後,有5名官兵相繼走上講臺講述感人的戰「疫」故事,令在場戰友倍感震撼、深受觸動,收到良好教育效果。「戰『疫』故事是最有說服力的鮮活教材。」該基地領導告訴記者,自今年「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他們組織官兵收集戰「疫」一線湧現出的典型事跡和感人故事,通過官兵自發上臺講述的形式,引導大家重溫不凡歷程、感悟使命擔當,進一步堅定愛國強軍信念、激發練兵備戰動力。
  • 「戰「疫」第一線」第112期│廣州公安戶政支隊牽頭扎牢社區防控網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支隊黨委迅速制定下發20餘份工作方案、通知,細化社區協控走訪對象、方式、流程和分工等各環節相關要求,為基層人員走訪排查提供明確指引,確保社區協控工作做實做細。三是形成合力。社區協控是一場立體戰,需要協調多個部門、統籌多方資源。
  • 講好福建戰「疫」故事 15部短紀錄片將集中展播
    為發揮紀錄片「國家相冊」功能,福建省廣播電視局今年面向全省開展了「中國夢福建故事」電視短紀錄片徵集評選展播活動,活動分兩個主題,上半年是「眾志成城共同戰疫」主題,下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主題。目前「眾志成城共同戰疫」主題電視短紀錄片評選已經揭曉,產生了15部優秀短紀錄片。
  • 「戰「疫」第一線」第90期│戰「疫」故事:森林警察的堅守
    青年突擊隊在一線【戰「疫」第一線】第80期│戰「疫」故事:暴雨中的守護!【戰「疫」第一線】第79期│不忘初心:他們堅守在社區防控第一線【戰「疫」第一線】第78期│戰「疫」故事:他為生命拉響警笛【戰「疫」第一線】第77期│「六個強化」,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決勝阻擊戰【戰「疫」第一線】第76期│「90後」民警綻放絢麗之花(五)【戰「疫」第一線】第75期│與時間賽跑!
  • 小小社區裡有家博物館,點滴戰「疫」情都藏在這裡
    花市戰「疫」博物館的第一站,是南裡東區社區,走進本家潤園A區7號樓5單元,整個大廳已經被改造成一個博物館的樣子這裡擺放著120餘件戰「疫」物品,分為守門戰「疫」、燭光戰「疫」、鄰裡戰「疫」 鄰裡戰「疫」這塊展板上面貼著許多照片,而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鄰裡街坊為防疫做的貢獻、捐贈的物資。在小展櫃裡,還有許多居民捐贈的戰「疫」用品,志願者的證書、防疫站的水壺。 燭光戰「疫」這個展板,記錄著南裡東區社區鄰裡燭光隊的戰「疫」故事。
  • 年度抗疫大劇《在一起》,十個故事哪個讓你淚崩
    我們2020年是新冠肺炎橫行的一年,而在這一年,我們的國家擁有很多的逆行者,他們是醫生、是社區工作人員、是商人、是志願者,但是我們更多的時候叫這些人「最美逆行者」。為了歌頌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年度抗疫大劇《在一起》已經開拍攝,整部劇分為十個小故事,那麼哪個故事感動到你,讓你淚崩了呢?
  • 江蘇舉辦「放歌新時代」基層好故事分享會
    ……12月18日,在南京舉行的「放歌新時代」基層好故事分享會上,9組故事分享人正聲情並茂地講述自己親歷、親為、親聞的感人抗疫故事。此次故事分享會由江蘇省總工會、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聯合舉辦。
  • 這是最值得欣慰的再見,佟麗婭、沙溢講述方艙醫院的《戰「疫」故事》
    今晚20:25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 系列節目《戰「疫」故事》疫情見證物講解員張國立、疫情見證物收集人佟麗婭、沙溢為我們共同講述方艙醫院的戰「疫」故事。說到方艙,很多人原來都不大了解,方艙其實是一個軍事術語,是一個可以隨意移動的方形房子。武漢的14座方艙醫院,從無到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建成並投入使用。這樣的中國速度讓世界驚嘆,給所有患者帶來了希望。
  • 戰「疫」戰貧築同心 昂首奮進新徵程——2020年宣傳思想工作巡禮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戰「疫」戰貧築同心 昂首奮進新徵程——2020年宣傳思想工作巡禮  新華社記者王子銘、丁小溪、王鵬、孫少龍  2020年,註定會被歷史銘記。幾天後,中央宣講團奔赴全國各地,走進機關、企業、鄉村、社區開展宣講,共作報告43場,開展互動交流67場,現場聽眾達4萬多人,通過電視和網際網路等渠道收聽收看人數超2000萬。  理論闡釋面向基層,更要面向青年。  16集動漫微視頻《中小治棒棒噠》契合年輕人口味,將13項重要制度擬人化為「制度大家庭」家族成員,通過角色化演繹、故事化表達和場景化呈現,讓理論闡釋充滿趣味性。
  • 愛輝▷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披星戴月堅守戰「疫」一線
    愛輝▷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披星戴月堅守戰「疫」一線 2021-01-05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我的戰「疫」》走進濟南一中 戰「疫」英雄講述「疫」線故事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為了激發青少年樹立責任擔當意識,新學期伊始,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以「身邊最閃亮的星」為主題的紀錄片《我的戰「疫」》進校園系列公益活動,9月20日下午濟南一中專場如期舉行。
  • 《警察故事2020·我的戰「疫」》雲聽上線 明星講述戰「疫」中感人的警察故事
    央廣網北京11月12日消息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與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共同出品的公安題材新媒體音視頻欄目《警察故事2020·我的戰「疫」》12日起在「雲聽」平臺上線。該欄目共十五期,以公安機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跡為原型素材,邀請白敬亭、範丞丞、韓東君、井柏然、李沁、馬天宇、吳磊、王源、楊冪、楊穎、易烊千璽、周冬雨、張若昀、張新成、張藝興等演藝明星擔任戰「疫」故事講述人,以短視頻和音頻形式生動反映全國公安機關在公安部和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工作業績,充分彰顯廣大公安民警輔警忠於職守
  • CCTV-1今天20:00檔,《故事裡的中國》為您講述戰「疫」中的青春故事
    當我們回望今年春天的那場戰「疫」眼前會浮現出一張張年輕的臉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他們以心為燈穩穩地拿住了時代的接力棒今天20:00檔《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將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