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裝機量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最大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商——日本發那科公司(Fanuc)的創始人稻葉清右衛門(Seiuemon Inaba)10月2日逝世,享年95歲。發那科公司6日發布公告稱,稻葉清右衛門是因高齡導致的自然死亡。根據家屬意願,只有一些親密的家庭成員參加了他的葬禮。
發那科官網發布訃報雖然2018年以來受貿易摩擦等影響業績下滑明顯,但發那科是以高收益聞名的日本企業代表,淨利率長期保持20%以上、毛利率常年維持在40%以上。該公司近50年的成功經營,既受到日本產業升級的大潮驅動,也與稻葉清右衛門掌舵時代就已確定的經營理念分不開。稻葉清右衛門1946年從東京大學機械系畢業後進入富士通工作。1955年,富士通讓稻葉負責一個專注於數字控制領域的全新子公司——目前已廣泛應用的數控技術在當時還是一種新興的自動化形式。彼時,美國擁有全球十大數控公司,掌控著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方向。
稻葉清右衛門身為一名工程師,稻葉帶領的團隊令這一局面徹底改寫——第一臺由日本企業開發的工具機數控設備誕生了。1958年,首臺商業化的發那科數控設備發往牧野工具機公司。到了上世紀60年代後期,日本數控裝備企業在全球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富士通更是日企中在該領域市場份額最高的霸主。1972年,富士通發那科公司從富士通獨立出來,十年後正式更名為發那科公司。儘管如此,富士通的烙印仍被保留——Fanuc來源於最初名字的縮寫FujiAutomaticNumericalControl。
1974年開始,發那科的工廠裡就開始開發和應用機器人。將數控系統的優勢應用到機器人身上,提升了發那科的工業機器人精度,為其日後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奠定基礎。
今年3月,發那科公布全球安裝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發那科機器人全球累計安裝臺數超過60萬臺,刷新了工業機器人單一品牌的全球裝機量記錄。從全球汽車製造到iPhone訂單,到處都有發那科機器人的身影。
日經新聞評論稱,「正是數控設備令刀具的精確操控成為可能,實現了先進金屬加工,為日本製造業的現代化作出貢獻。……稻葉追求原始產品開發,同時簡化生產。得益於工業機器人業務,發那科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它也簡化了製造業並為其自動化作出貢獻。」
該文稱,在稻葉的領導下,發那科在海外建立了廣泛的維修維護服務網絡,這有助於日本汽車製造商和機械製造商進軍國外市場。通過與通用汽車和其他外國製造商組建合資企業,發那科培育了海外客戶。目前,它在計算機數控(CNC)設備市場中佔有50%的份額,在機器人市場中也佔有很大份額。
彭博社曾在一篇報導中提及,1981年,日本製造業使用的工業機器人超過11000臺,這幾乎完全歸功於稻葉的創新幫助簡化了鈑金切割和發動機零件加工等工序。
2000年,75歲的稻葉清右衛門從社長位置上卸任,將公司交接給其子稻葉善治,自己擔任發那科的顧問和名譽會長。
發那科的一處工廠曾擔任富士通常務的渕澤寬一郎曾回憶,今天被稱為「加班地獄」的富士通當時還不是那樣,但「稻葉軍團」已經有了「地獄」色彩,他的團隊總是不分晝夜地工作。到後來,獨斷專制與執拗,成為稻葉清右衛門作為公司經營者最重要的標籤。稻葉曾經在企業的產品發展實驗室中安置了一個快於正常值十倍的計時裝置,正常一分鐘的時間,這隻鍾只需要6秒,以此強化員工的危機感和創新意識。據《環球人物》報導,就算是1萬日元的訂單,不經稻葉批准,都不能推進;錄用新員工必須經過稻葉的面試,部長、課長等要職的任免,也完全由稻葉一人拍板。他選人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專業能力。
日經報導稱,在位於山梨縣的發那科總部,稻葉向願意日夜工作的頂尖大學畢業生提供高薪,並將其安置在富士山山腳下的宿舍中。有人稱這種行為極其怪誕,但稻葉本人對此類批評並不予理會。
稻葉還信奉「無借金主義」,因不願承擔債務而聞名,他讓發那科保持良好的現金儲備,雖然這一立場經常被投資者嘲笑。強迫症及嚴苛的管理風格讓他密切關注每一美分價格變化,這種精神仍留存在發那科公司中。
發那科機器人標誌性的亮黃色發那科機器人標誌性的亮黃色,傳聞是稻葉清右衛門在富士通時期用過的一類辦公紙的顏色,可以集中注意力。此外他還認為這是「皇帝的顏色」,且有助於公司安保快速識別出外來人員以杜絕工業間諜。彭博此前的一則報導稱,發那科公司總部位於富士山麓附近,龐大而又僻靜的園區裡,有22個無窗工廠和幾十座辦公樓組。幾十年前,為了保護公司行動不被窺探,創始人稻葉清右衛門種下這些樹木。現社長稻葉善治繼承了這套保密傳統。
「在一般人看來,發那科可能有些默默無聞,但其實他們是機器人界的微軟。如果富士山爆發摧毀了發那科,全球都會因此停止運作。」東京巴黎銀行分析師佛斯特曾如是評論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