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的發展對健康的促進 功不可沒,但現階段醫學發展 面臨諸多瓶頸,不能滿足需求, 因此,我提出「三間」健康學。 一是空間健康學。人是一 個整體,是天的一部分,必須服 從於天。什麼叫「天」?我們遇 到麻煩事兒時說「我的天啊」, 這個「天」有兩層意思:一個是 自然;一個是社會。人要服從 自然,天冷了加幾件衣服,天熱 了脫幾件衣服,反其道而行之, 找再好的醫生也沒用。人吸入 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植物正好 相反,如果把樹都砍光了,吃再 好的藥也沒用。人是社會的一 員,孤居寡食者要不是獸,要不 是神,但絕對不是人,更談不上 健康的人。人與人之間若是相 互猜忌、設防、詆毀,過得一定 不好。因此,人類想要健康,一 定要處理好和自然、社會的關 系。
二是人間健康學。人是一 個整體,但當下的醫學卻忽視 了這點。大家習慣用解剖刀把 整體變成器官,用顯微鏡把器 官變成細胞,用分子刀把細胞變成分子。有人講,他這輩子 就是搞分子研究的。我說,你 別驕傲,你搞的這個跟治病沒 什麼關係。原因在於,這種過 於微觀的研究不僅代表不了人 體,還可能誤導醫生。因此,醫 生不能沉溺在微觀世界裡孤芳 自賞,不能遊刃在大量論文間 左右逢源。現實是,為了晉升 職稱,我們寫了大量與治病無 關的論文。 如今,傳統的生理學快土崩 瓦解了,經典的病理學也搖搖欲 墜,人體解剖學已後 繼乏人,大內科、大外 科不復存在,醫學人 文體無完膚,基礎和 臨床隔河互望,醫患 關係越來越遠,這樣 的醫學體系不改不行 了。 三是時間健康學。世界萬 物都在隨時間變化而變化,有 著固定節律。比如,向日葵圍 著太陽轉;含羞草白天開,晚上 合;無論是北京的楊柳還是西 安的楊柳,都是3月生枝發芽; 有些海魚總是那幾天跑到長江產卵。 人也是如此,一天 24 小時 都在變化,中午12點(午時)生 命力最強,晚上12點(子時)生 命力最差。
中醫將這稱為「子 午流注」,老祖宗一千多年前就 提出來了。抗癌藥為何有時有 效,有時無效,也和時間節律有 關。細胞有個活動周期,腫瘤 細胞每天開合幾次,正常細胞 也是每天開合幾次,但兩者不 同步。如果你在腫瘤細胞關 閉、正常細胞開合時用藥,殺的 是正常細胞,結果自 然不會好。因此,醫 學必須有時間概念。 另外,隨著時代 的變遷,醫學的形勢 發生了廣泛、複雜、急 劇的變化。過去是傳 染病,現在是慢性病;過去是營 養不良,現在是營養過剩;過去 是單病因,現在是多病因;過去 是單器官衰竭,現在多器官衰 竭;過去是早期病,現在是晚期 病;過去是簡單病,現在是複雜 病……我們必須有時間和發展 觀念,否則醫將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