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死前留下遺言,結果千餘年陵墓無人找到,盜墓賊被耍

2021-02-23 縱橫五千年

在人們的印象中,司馬懿是位老奸巨猾的人物,特別是他裝病騙過曹爽,從而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魏國實權,堪稱影帝級的表演!其實司馬懿的奸猾不僅體現在政治生涯中,甚至在他死前,留下一道命令,以致於他的陵墓至今無人發現!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251年8月,魏國權臣司馬懿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在洛陽的家中病死,時年73歲。司馬懿知道自己一生得罪無數人,一旦家族的權勢煙消雲散,自己即使在地下也不得安寧,因此他在死前留下遺囑,一個關於自己身後事的安排。

原來司馬懿生前安排,「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又規定「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也就是說司馬懿的陵墓在地面上沒有任何標記,同時墓葬中,也沒有任何明器,後來去世的人,也不得與他合葬,這就完全抹去了陵墓的痕跡。

此外,司馬懿還有一條不太近乎人情的安排,「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子孫後代拜祭,純屬人之常情,司馬懿卻反其道行之,似乎他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對的陵寢所在。司馬師、司馬昭都遵從父親的遺囑,沒有任何謁陵行為 ,司馬炎雖然拜祭過父親、伯父的陵寢,但終生不敢拜祭祖父的陵寢。

西晉的天下如同曇花一現,很快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將天下搞的大亂。西晉琅邪王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政權,史稱東晉,此時埋葬西晉諸帝的洛陽已經落入胡族之手。加上時間的流逝,司馬懿的陵墓仿佛從人間蒸發了一樣,人們再也找不到他的高原陵!

如今官員司馬懿的陵墓有多種說法,有的說他葬在老家溫縣。如今在溫縣有一個三陵村。村西有三座陵墓,傳說這三座陵墓其中就有司馬懿的陵墓。不過根據史料的記載,司馬懿墓應該在洛陽首陽山附近,並未歸葬故鄉。

第二種說法就更有意思了,說司馬懿的葬於洛陽老城東北的盤龍冢村。後來的洛陽縣令龔松林為了尋找洛陽境內的古墓,忙活了一陣子,最後確認盤龍冢村的大墓就是司馬懿的,還在古墓前樹碑,多次前來祭拜。經過龔縣令的大力「宣傳」,人們普遍認為,這裡就是司馬懿的墓葬。

200多年後,大約是1948年左右,一夥盜墓賊打起了這座大墓的主意,他們認為司馬懿好歹是權臣,死後一定有豐厚的陪葬。於是一伙人打開厚厚的黃土,但卻大失所望,因為這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墓!原來墓中出土了一方墓誌,上面明確寫著這是北魏清河王元懌的墓。即使司馬懿死了,盜墓賊依然被耍。

此外還有多種說法,但都未加證實。不過我們依然可以斷定,自司馬懿死後,至今已經過了一千多年,但他的墓仍然沒有被盜,甚至沒人知曉其真實地址。我們不得不佩服司馬懿的老奸巨猾。不過我相信,謎底終於一天會被我們的考古學家們揭開。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司馬懿臨終留下一計,千年後竟被老農破解,為何時人笑司馬懿輸給了諸葛亮?
    原來二人死前都留了一計,結果司馬懿的計謀被一個老農無意中破解,而諸葛亮的遺計至今無人能破,所以當時人們笑稱司馬懿又輸給諸葛亮了。司馬懿和諸葛亮死前各留了怎樣的計策?為何司馬懿的計策被一個老農破解了?話說2010年6月某一天,河南偃師市南蔡莊楊老伯(化名)正在首陽山上開荒,一撅頭下去他刨出了五六枚錢幣,老伯知道首陽山上埋葬著許多名人,比如西晉的五位皇帝都葬在這裡,陸陸續續也發掘了一些陵墓,但晉宣帝司馬懿的陵墓一直沒有發現,千百年來始終是個謎。
  • 司馬懿臨終前遺囑:子孫不準為我掃墓,一千多年後發現真老奸巨猾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曹魏四朝元老司馬懿病重,晚上做夢經常夢見賈逵、王凌,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三歲。他在臨終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這個遺囑是什麼意思呢?
  • 中國古代這五個人死後「耍陰招」,其陵墓千百年來無人能盜
    古時候事死如事生的管娘,讓許多帝王將相、王公貴族、士紳商賈,死後將他們所擁有的大量財富帶入地下,以為可以繼續使用,卻不願為此而導致中國一個暗黑業——盜墓業的誕生。許多埋葬的金銀財寶,都再次被挖出來,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那些人死後都不能安寧,有的像慈禧的屍身都被毀了。
  • 司馬懿臨終前,留下4字遺言,孫子忘記了,最終成為千古罪人
    司馬師自還洛陽,至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馬懿染病漸漸沉重,乃喚二子至榻前囑曰:「吾事魏歷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恐懼。吾死之後,汝二人善理國政。慎之!慎之!」言訖而亡。(《三國演義》)以上是三國演義中,一代權臣司馬懿臨終前的遺言,大意為:司馬懿侍奉曹魏幾十年,官至太傅,位極人臣。好多人認為司馬懿有二心,致使司馬懿本人非常恐懼。
  • 司馬懿死前告誡子孫:不準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知他多高明
    可三國謀士、曹魏權臣司馬懿在臨終前卻連連叮囑自己的後人:「絕對不準為我掃墓!」這是為何呢? 結果,在201年的時候,司馬懿就被曹操徵辟,成為了曹操麾下一員。
  • 司馬懿臨死前為何不準子孫給他掃墓?
    而與諸葛亮為蜀漢死而後已不同,司馬懿前期一直韜光養晦,加上壽命又極長,活生生將三國所有傑出人物全部熬死,笑到了最後,並為司馬家取代曹魏,建立西晉奠定了基礎。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73歲,被葬於河陰首陽山。而在其去世前,司馬懿卻為後代定下了一個奇怪的規矩,那便是「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司馬懿不準子孫後代去往他的陵墓祭掃,這是什麼原因呢?
  • 清朝眾多皇帝陵墓早已被盜的一乾二淨,為何雍正陵墓無人敢動?
    在中國刨人家祖墳是很忌諱的事,不過中國人又講究事死如事生,富貴人家對待身後事都隆重的很,喜歡死後弄一大堆寶貝當陪葬品,而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更加不用說,這些寶貝往往也成了心懷不軌的人垂涎的目標。不過歷朝歷代的皇陵在和平年代基本上是不會有人去動,到了亂世之時,有些軍閥不講規則,為了各種目的就會瞄準那些陪葬品豐富的陵墓,皇陵也往往遭到挖掘盜墓,那些生前威儀四方的皇帝,死後卻慘遭毒手,屍骨被遭踐,近代最出名的皇陵盜案就是1928年的東陵盜案。
  • 郭嘉臨終留下遺言:司馬懿必反!他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臨終遺言其實,郭嘉臨死之前對曹操說了一個想法,自己覺得司馬懿會反,希望曹操處死司馬懿,畢竟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可曹操認為司馬懿盡心盡力輔佐曹丕,就沒有聽,以至於後來魏國成了司馬家族的打工仔。據說,有一次郭嘉做夢,夢中有三匹馬在馬槽裡吃草,馬很明顯就是指司馬一家,馬吃草也就是司馬懿要對抗曹魏。三匹馬實際上就是司馬懿,司馬昭和司馬炎了,最終魏國就毀在了這三個司馬氏的手裡。司馬家族再加上司馬懿當時跟隨曹操,也是被逼的。
  • 魏明帝死前為曹爽留下一位人才,本可對抗司馬懿,可惜曹爽不用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臨終前,以曹爽和司馬懿為託孤大臣,從而共同輔佐太子,也即之後的皇帝曹芳。
  • 此人盜墓30年,從未失手,唯一的遺憾是沒盜秦始皇的陵墓
    此人名叫姚玉忠,1962年出生,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人,小學文化。從面相來看此人跟成龍頗有相像之處,而他的盜墓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盜墓30年來,姚玉忠白天獨自踩點,到了晚上帶領團夥成員實施盜掘。只要是他認準的地兒,不挖到東西是不肯罷手的。一次沒挖到,下一次一定再來挖,所以他常會對同一個地點進行多次挖掘,最終肯定會有收穫,從未失手。姚玉忠憑藉他的盜墓神技,還被盜墓界尊稱為「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
  • 崇禎死後是誰把他葬到陵墓的?
    然而他生前因沒有精力去修建自己的陵墓,導致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最後李自成下令將他安葬到了田貴妃陵墓裡。田貴妃是崇禎寵愛的妃子,死於1642年,她的陵墓位於昌平長壽山明朝三十陵中,是崇幀皇帝專門為她建造的,規模很大,頗為講究。估計連崇禎都始料未及的是,死後竟也葬在這裡。
  • 15個恐怖連續殺人狂臨死前的最喪心病狂的遺言
    似乎每個案例都不相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殺人犯在死前留下什麼遺言吧!1. 彼得・庫爾滕 (Peter Kurten) 別稱:杜賽道夫的吸血鬼在1931年被斷頭臺處刑,受害者還超過9人。他的遺言是:「告訴我,當我的頭被砍下後,我是否能聽到鮮血從我的腦袋裡噴出來的聲音?如果可以,這會是很完美的句點。」2. 約翰・偉恩・蓋西 (John Wayne Gacy Jr.) 別稱:殺手小丑
  • 諸葛亮死前留下遺言,要求抬棺南行繩斷下葬,其玄機至今無人能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諸葛亮死後,劉禪將他追諡為忠武侯,他一生鞠躬精粹,死而後已,更是一位忠臣一位智者,他的神機妙算讓劉備的敵人頭疼不已。他這一生中有很多奇怪的故事,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諸葛亮去世前曾留下遺言:「在他死後,讓四個人為其抬棺,一直往南走,繩子斷了就是他要下葬的地方」。
  •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司馬懿害怕諸葛亮的原因,來自劉備留下的戰術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中,留下過一個故事,那就是「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人們經常用這個故事來評判諸葛亮與司馬懿的軍事水平高下。那麼,這個事件是怎麼回事呢? 一、死諸葛嚇走活仲達。這個故事發生在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中。諸葛亮在他的最後一次北伐中,付出了他最大的努力。
  • 司馬懿比楊修更有才華,為何曹操臨死前只殺楊修,卻不殺司馬懿?
    在劇中有一段異常經常的片段,是發生在司馬懿和楊修身上。兩個同樣才華橫溢的人,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辯論大賽。真實的歷史當中,楊修的命運還是比較坎坷的,曹操在臨死之前斬殺了楊修,留下了司馬懿。那麼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曹操殺了楊修,卻不殺比楊修更有才華的司馬懿呢?
  • 諸葛亮和司馬懿,臨死前各留下一計,為何後世人認為諸葛亮技高一籌?
    《新三國》劇照司馬懿被後人譽為:三國經濟士,四朝經濟臣。他是曹魏三代託孤輔政大臣,成功抵禦諸葛亮的北伐,又長途跋涉平定遼東,可以說沒有司馬懿就沒有曹魏後期江山。諸葛亮與司馬懿同為治世能臣,死前也都曾為自己的後事,立下遺言,留下最後一個計策。
  • 諸葛亮臨死前,司馬懿道出了7個字,說出了無法興漢室的原因!
    諸葛亮臨死前,司馬懿道出了7個字,說出了無法興漢室的原因!
  • 諸葛亮不能死?司馬懿臨死前的一句話,道破「空城計」真相
    其實在眾多的歷史資料中都是有跡可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其一、空城計發生在陽平,而司馬懿是官居荊州的都督,他是駐守在宛城的,所以不可能出現在陽平的戰場上;其二、司馬懿怕諸葛亮有詐不敢進攻,但派一隊人馬上前查探又未嘗不可?
  •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最後一計,司馬懿窮盡一生也沒有破解!
    而三國公認的頂級謀士則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他們兩人在三國中期針鋒相對,兩人比拼結果也影響天下格局。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雖然死得早,但司馬懿到死都沒有破解他的最後一計。司馬懿一上任果斷處決幾個玩忽職守的魏國將領為自己塑造威信,認真觀察地形後確定街亭是破局點,分給大將張郃1萬兵馬攻打街亭。諸葛亮交代馬謖依山紮營,馬謖抗命不遵故意帶兵上山,結果被張郃斷水源,3日後蜀軍被張郃全殲街亭陷落。此時司馬懿趁機強攻諸葛亮中軍,逼迫趙雲回防。當趙雲回防後命令部隊重新攻打隴西,成功收復失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結束。
  • 曹操在臨終前,為何殺了楊修,留下司馬懿?原因沒那麼簡單
    ,但最後獲得曹魏江山的就是司馬氏家族,那曹操如此精明的人物,為何在臨終之前卻殺了楊修,而留下司馬懿呢?曹操原本是一個校尉,在東漢末年崛起,因為反對董卓被追殺,後來趁勢崛起,由於曹操擁有很強的政治天賦和軍事手腕,成為了北方最大的諸侯,還脅迫天子成為當朝宰相,被封為魏王,表面上他是漢朝的大功臣,實際上曹操掌握著所有的權力,但曹操心裡也非常清楚,一旦自己死後,肯定要給兒子留下一番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