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留學生來說,出國求學可能是他們第一次離開家來到他國異鄉生活和學習。
英國是留學的熱門國家,英國的文化習俗和國內的不同,留學生去英國留學多少會感到一些不適應,為了早日適應英國的生活,留學生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多交朋友。當生活漸入正軌時,每個人就應該嘗試走出固有的圈子,多交外國朋友。
2、熟悉當地語言和文化。語言是大多數留學生初到英國的最大障礙。適當要經常出去走走。留學生需要多走,多看,多想來完成書面用語和生活用語之間的轉變。
我們請來就讀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兔美學姐,來分享她的親身經歷和切實感受。
從我的經歷說下剛到英國遇到的一些學習和生活中的麻煩。
剛到英國的時候最難適應的還是語言,雖說大家在國內都是通過了雅思考試,但是甭管你在國內考的是6.0還是7.0,在英國正式上課初期,該聽不懂的還是聽不懂。
我在諾丁漢學習期間有一門課的老師是愛爾蘭人,有非常重的愛爾蘭口音,愛爾蘭人講話超快像機關槍、而且莫名其妙就卷個舌。導致我初上課時整堂課只聽懂老師說「OK?」他每說完一個點就會用OK來確認我們有沒有懂。
再比如在學習中,Group Work遇到印度同學,口音等問題等本不順暢的英語交流雪上加霜。
或者課堂上發言做Presentation,我開始都是早早地把材料寫完,背上,上臺就是一頓背,背完在心裡默默祈禱大家不要後續發問。
在生活中,去學校附近的超市購物,買完一堆東西樂滋滋的結帳,收銀員快速地問了我一句話,我當場楞在原地,她看了我一眼,我還是沒聽懂,於是收銀員就默默幫我把所有東西裝袋。出了門,我才反應過來,原來是問我要不要裝袋。
再或者,和一群小夥伴去倫敦遊玩,在地鐵站轉回諾丁漢途中,遇到一個當地人連問我們四個人同一個問題,我們都楞在原地。最後還是馬來西亞的小夥伴第一個反應過來,他是問地鐵的日票如果我們用不到了,能不能給他用一下。縱使從小學英語的馬來同學,這到了英國也不好使啊。
如何快速度過語言尷尬期。
1.語言的氛圍真的很重要。
在英國當地學習和在中國單純地學英語真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區別在於環境。在全英文的國家,聽和說都是英文,尤其在聽的時候,和漢語母語不同之處在於,聽漢語的同時我們可以分心做其他的事情,但是英語不行,非母語的弱勢就在於想要聽明白就一定要全神貫注。多聽,多說,在短期1-2個月就可以感覺到英語能力的突飛猛進。
2.多看、多寫和多說
在英國念書,通常教授都是會提前布置需要看的參考材料和相關書籍,這個就要求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在閱讀英文書籍和資料上。看完相關資料,我們會對相關內容進行記錄總結,畢竟在英國各類的Essay是少不了的,字數少的1000多,日常3000左右。如果你對這個英文字數沒有什麼概念,可以對比高考英文作文150字和雅思英文作文250字的要求。一般在經歷2-3次Essay的折磨以後,英文能力會有一個自然而然地質的飛躍。
再說說在英國課程中比較重要的Presentation,對於我來說,初期真的是靠先寫,再背,再講這個模式。但是其實寫,背,講本身就是對英語很重要的一個訓練,尤其一個Presentation通常需要講上很久的情況下,通常經歷過2次Presentation就可以很好地面對後續的課程了,後期即使不背腳本,也可以靠前期的總結、羅列和PPT天花亂墜地說上一番。
我覺得對於真正想在英語念書以及拿學位的同學,度過語言尷尬期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正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英國的學習壓力自然而然地會推動英語能力的提升,不用太擔心哦
適應英國生活-SO EASY
現在英國華人特別多,不管是學校還是校外。基本到英國之前就已經聯繫好了很多校友了,生活部分完全不用擔心。而且在英國華人的店和餐館也特別多,亞洲超市也基本每個城市都有,完全不用擔心吃的不適應的問題。
但是也真的會有巨嬰的存在,以前有聽說和我同期去英國的童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個多月就直接回國了。所以在出國之前還是多鍛鍊一下基本生存能力。
探路君寄語:
1、擴充知識面與國際視野,提前做好心理與語言課程準備。
2、了解外國文化和外國人的思維方式,入鄉隨俗,積極適應環境。可以通過到外國家庭做客,看國外生活影片,voa、bbc聽力新聞材料以及真實見聞感受總結等方式來體會國外生活。
3、 擴大交際圈,主動接觸國外社會,廣交朋友,而不是僅與中國學生扎堆。首先,就是宿舍室友,主動顯示友好熱情,一起聊聊天,學習壓力和生活煩惱立馬煙消雲散。其次,通過國際學生中心,興趣小組或者參加體育娛樂活動等方式認識新朋友。
4、兼職工作與自助旅遊。兼職工作也不失為感受外國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學期結束,可以約幾個朋友去自助遊,一路上感受國外的多元文化,收穫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