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催淚電影《八佰》,看完那些悲壯的畫面你揪心多少次?

2020-08-26 泡沫小生說娛樂

2020年戰爭催淚電影——《八佰》,終於在影院上演了,之前看過預告片就讓人熱血翻滾;看過這部電影後,不管你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還是多愁善感的女人,你都會有為這部電影的某個情節而哽咽哭泣。如果說,電影中有什麼情節,可以讓整個華夏人民都為之動容,那一定是面對外來侵略者時,華夏兒女們同仇敵愾的情節最讓人鬥志昂揚!

影片中,有個人物,陳樹生是88師524團,第一營二連二排四班的副班長,在堅守四行倉庫的第三天,日軍遲遲不能攻破,於是派出了一支小分隊,偷偷潛入四行倉庫的西牆,企圖在牆內安裝炸藥,爆破牆體。

西牆爆破成功,意味著四行倉庫失守,上海失守。

在危險關頭,陳樹生挺身而出,當他掉進日軍掩護地時,日軍也懵了,隨後只聽「轟」的一聲,鮮血濺滿銀幕。他壯烈犧牲了!

陳樹生(鄭凱飾演)滿腰捆上手榴彈,敬禮,轉身一躍的那一刻以及後面的小分隊一個個自報家門然後以人海戰士去爆破的畫面。

這一幕的爆炸畫面我不知道影院中多少人為之所動容,為之所揪心。

在抗日時期,中日的軍事差異,還是很明顯的,當時的日軍有的是炸彈、毒彈,坦克,直升機等先進的武器,而我們有的是人肉之軀。 可是在戰鬥中,明明實力懸殊,為何戰士們還要前僕後繼的護軍旗,往前衝鋒呢?想想這一幕,就人熱血沸騰。

其實軍旗是部隊的標誌,戰士心中的信仰,更是軍旗是部隊的軍魂! 軍旗對戰士們來說,軍旗在,國家就在,他們拼死守護的是軍旗亦是國家!

從電影的開始,將鏡頭對準了影片中那些普普通通,形形色色的人, 他們原本是種地的農民,是帳房先生,壓根沒有拿起過槍,沒有開過槍,更沒有殺過人;他們雖為臨時充軍,但沒有任何軍人的特徵,他們有的膽小懦弱,有的貪生怕死,有的瑟瑟發抖……

而在在一次次生與死摩擦過程中,他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發生了改變, 影片也伴隨著他們一點點的蛻變,逐漸步入高潮。

可是對面站的就是敵人,是要想亡我中華的敵人,我們不反抗就只有死路一條。 於是,面對戰爭的殘酷,他們最終做出了他們不同性格對應會做的選擇。大多數人從平民從普通人,歷練成了一名真正的戰士,為國英勇赴死。讓人心生敬佩,感動落淚。

最後,我想說的是抵禦外來侵略者的前輩們,因為有你們的存在和犧牲小我的精神,所以才有了今天這麼和平美好的中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本期娛樂話題:看過電影《八佰》後,你哭了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評論和分享!喜歡本文章的朋友請個關注和留個贊,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八佰》催淚,你哭了幾次?這些悲壯的場面你哭了嗎?
    今年第一部催淚電影——《八佰》,當之無愧!不管你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還是多愁善感的女子,多少都會有為它哽咽流淚。如果說,有什麼情懷,可以讓整個華夏都為之動容,那一定是面對外來侵略者時,同仇敵愾的護國之情!《八佰》作為我看的,第一部完整的抗爭題材的影片,全程被無數淚點戳中。影片中殘酷的戰爭場面,直白有力的臺詞,以及人物心理的變化,都讓人潸然淚下。
  • 悲壯催淚!《八佰》片尾曲《蘇州河》由那英與盲人歌者波切利合唱
    原定2019年7月5日上映的戰爭片《八佰》,在經歷了撤檔加上疫情影響,終於時隔一年之久定檔,於2020年8月21日正式院線上映,時下正在進行點映。從點映的情況來看,《八佰》是一個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隨著電影定檔,電影《八佰》的片尾曲《蘇州河》也得以曝光,歌曲由歌壇大姐
  • 看哭了,電影《八佰》為何如此催淚?
    終於看了《八佰》 。「八佰」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人」,是「壯士」,更是一種民族精神。《八佰》給了我強烈的情感衝擊,讓我覺得它不是一部簡單呈現歷史真實事件的戰爭電影,而是一部帶給我許多「意義」理解的作品:它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家國」的意義、「壯士」的意義、「軍民頑強抗爭」的意義以及「捨生取義」的意義。
  • 《八佰》很催淚,裡面的幾個女性角色都很美
    新姐終於看了《八佰》了!作為被寄予厚望,擔負著拯救影市的八月第一強片,《八佰》口碑和票房皆不俗,根據貓眼的數據,《八佰》僅點映票房就破1.8億,打破《西遊記女兒國》1.79億的記錄,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八佰》好看催淚,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去看了《八佰》,一個大老爺們在電影院拿袖子擦眼淚也是很尷尬,好在周圍的人都在哭,這點兒小尷尬也就過去了。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判斷一部電影是否優質最直觀的地方就在電影評分和票房。《八佰》作為院線復工之後的第一部國產級大製作電影,中國首周票房已達到了1.02億美元,不僅拿下了當周全球票房冠軍,同時也成為2020年全球開畫票房第一名。擊敗了《刺蝟索尼克》1.01億美元的全球開畫成績。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口碑票房雙收,評分收穫了7.7分。
  • 《八佰》很催淚,裡面的幾個女性角色都很美!
    新姐終於看了《八佰》了!作為被寄予厚望,擔負著拯救影市的八月第一強片,《八佰》口碑和票房皆不俗,根據貓眼的數據,《八佰》僅點映票房就破1.8億,打破《西遊記女兒國》1.79億的記錄,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9.2分的電影《八佰》,你看哭了嗎?悲壯的背後是弱國無外交
    最近熱播的《八佰》可謂了很多人疫情後的第一場電影,七夕很多男人選擇了這部戰爭片,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電影評分高達9.2分,更是這裡面的歷史悲劇,愛國情結,收穫了很多國人的心。所以作為一名愛國人士,還是非常支持我們國產的戰爭片,歷史不可逆轉,但是卻可以通過歷史讀懂很多東西,珍惜當下。
  • 《八佰》上映,我是哭著看完這部電影的
    最近一個好的消息,國產抗戰片《八佰》上線,在沉浸了近半年的中國影視終於露出了光明,許多網友表示:我終於閒暇時間有可以去的地方名,而在新上映的電影《八佰》可謂是獨領風騷。在以前的時候,每逢禮拜六,禮拜天,我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拖家帶口帶著家人去餐廳吃個飯,或者去電影院看個電影,但當疫情來臨的時候,這一切都成了奢侈,但好在現在情況轉弱,這一切又成了我們可以所做的了。
  • 如何評價《八佰》這部電影?
    首先當然是電影的畫面和場面——對一部電影而言,這很重要。2005年左右的樣子吧,我看了一部韓國的電影,叫《太極旗飄揚》。拋開這部電影充滿自我想像和自我滿足的情節設定不談,電影的戰爭畫面確實把我震住了:完全是比肩乃至在某些方面是超越當時好萊塢製作水準的。我當時是有點嫉妒的:我們中國的戰爭電影,何時能拍出這種場面?
  • 《八佰》:孤軍悲壯背後,你可知一個弱國的悲涼
    8月21日,《八佰》如期上映。該影片將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搬上熒幕,被譽為近十年最震撼國產戰爭片。自8月14日開啟首輪點映以來,《八佰》迅速打破2億票房,創下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中國電影復甦大旗——《八佰》
  • 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八佰》,難得一見的高質量戰爭片
    電影《八佰》正在熱映中。這部電影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是由管虎執導,王千源、姜武、張譯等演員領銜主演。回顧這部電影上映之路,從2016年該部電影被正式立項,到2020年八月公映,這期間一路走來非常不易
  • 《八佰》:電影是悲壯的,歷史是悲涼的,但精神不滅
    《八佰》一部敘述1937年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影。觀看完後的感覺是,故事的敘述,情感的傳遞以及場景、效果的展現還是不錯的,不過部分情節感覺導演想敘述的內容太多,讓人有點暈,不知道想表達的是什麼。1.雖網上爭議較多,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電影是可以的,悲壯的故事,民族的精神還是很有力量地向觀影者傳遞出來。
  • 小人物亦有民族氣節,看完《八佰》後我想對他們說聲謝謝
    《八佰》上映前,點映票房就破了2億,上映之後更勢如破竹,目前已經突破4億。高票房帶來的是好口碑,很多看完電影的觀眾都直言《八佰》太催淚,很多情節都看哭了。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打響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故事將視角集中在被時代裹挾的小人物裡,呈現了他們於戰爭這種極端環境下的民族意識覺醒與爆發。作為一部戰爭片,《八佰》難得的是沒有走簡單快捷的煽情路線,也沒有給角色設定得戰無不勝,而是完整地展現了每個小人物的弧光。
  • 電影《八佰》,如願以償
    讓《八佰》去扛起當時的歷史全景,過於苛刻。於是,我繼續躲閃,沒有問他,罵什麼?而是問:「你的是說,這電影,就一點都沒擊中你淚點嗎?」「沒有啊。他說是歷史大片,但又沒有忠於歷史,還篡改歷史。」「篡改?比如呢……」我小心翼翼地問道,因為我對那段歷史的確不了解,而《八佰》是歷史大劇的說法倒似有耳聞。
  • 《八佰》:孤軍悲壯背後,你可知一個弱國的悲涼!所幸,中國變了
    8月21日,《八佰》如期上映。該影片將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搬上熒幕,被譽為近十年最震撼國產戰爭片。自8月14日開啟首輪點映以來,《八佰》迅速打破2億票房,創下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中國電影復甦大旗——《八佰》
  • 《八佰》公映揭秘四大看點
    一位觀眾在觀影之後寫下:「整個電影沒有主角,最難得的是,幾乎每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都沒有浪費,能讓我記得住。這既是導演的功力所在,也是編劇的榮光。」《八佰》正是聚焦於這些平凡的戰士群像,將他們誓與民族共存亡的勇敢表現得淋漓盡致,感動了無數看過電影的觀眾。
  • 看哭硬漢吳京的《八佰》也是救市擔當
    《八佰》可以。沒有一部電影可以振奮現下行業的信心?《八佰》可以。「看《八佰》時哭的有多盪氣迴腸,看完《八佰》提振的信心就有多膨脹。」觀眾這段看完電影後的評論,對當下的電影市場,無疑是最大力度的應援。自點映開啟,由華誼兄弟、北京七印象出品,騰訊影業等聯合出品的《八佰》一路票房直線上漲,還未正式上映,就收穫2億點映票房,更創下3個票房紀錄:第一個是,萬場規模點映場均票房最高;第二個是,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第三個是,影院自復工之後電影票房最高紀錄。
  • 抱歉,看完《八佰》我哭不出來
    《八佰》不愧是被業內稱為「救市之作」的電影,近來它的話題度和熱度都相當高。這自然是非常好的,我們之前批評主旋律電影就是在批評它們只喊口號而沒有鮮活貼切的人物。《八佰》裡有人物啊,《八佰》裡太多了啊,這電影沒有主人公,只有群像。
  • 讓無數觀眾淚奔的《八佰》,看完後讓你念念不忘的卻是他們
    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所以大家在觀影時一定要帶好紙巾。《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影片中的這些小人物都塑造得十分立體豐滿,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歐豪飾演的端午。影片開局的視角正是圍繞端午展開,且他還有一條清晰的成長線。
  • 《八佰》:戰爭場面太悲壯,看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
    一條蘇州河,隔開戰場與租界,這就是《八佰》帶給我們的故事,取材於1937年的淞滬會戰,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影片通過多視角多維度,讓觀眾感受到戰爭場面的慘烈悲壯,無論是河對面的歌舞昇平,還是空中的俯瞰局勢,都加劇了觀眾的臨場感和緊迫感,宛如置身於戰爭之中,仿佛一顆子彈打過來,自己就可能因此犧牲。「八百壯士」一個個都是最為鮮活的生命,只是他們大多都是無名英雄,憑藉滿腔熱血,只希望守護每一寸國土,值得後輩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