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努力吃了這麼多年的大米飯,就是為了長成一個這麼無聊的大人啊?」
2019年最後的扎心一問,來自劇版《閃光少女》。
回顧這一年,無聊的我們繼續無聊著度日,「喪」甚至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我們眼見著有的人被病痛折磨,有的人溘然離去,我們對未來感到無限迷茫,也因為當下壓力崩潰得猝不及防。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2019是人生的至喪一年。但是,2020要來了呀,難道你還要繼續喪下去嗎?
在新舊年交替之際,在一年一度自我反思時,《閃光少女》這部青春劇的上線,格外切合時宜。
劇版《閃光少女》由愛奇藝出品,王冉執導,鮑鯨鯨擔任編劇,周依然、郝富申、王安宇等主演,講述了「神經」少女陳驚與「油渣」李由及一群熱愛民樂的姑娘們,共同組建民樂天團,大戰西洋樂隊的勵志青春故事。
這是一部24集的小體量網絡劇,但它所蘊含的能量絕不算小,反喪大旗,它扛得穩穩噹噹。
金句醍醐灌頂,脫喪療效顯著
《閃光少女》的編劇鮑鯨鯨,來頭不小,如果看過她編劇的《失戀三十三天》和《等風來》,應該對她的風格不陌生。有趣是鮑鯨鯨劇本一大特色,而臺詞更是她一向所擅長的,每有作品必留金句,江湖中一直有她的傳說。這一次從電影到網劇,作品類型大不同,但鮑鯨鯨寶刀依舊鋒利,有笑有料有思考的金句臺詞高密度強勢輸出,玩梗的、治癒的、扎心的、開嘲諷的,各類齊出,所向披靡。
而作為一部青春勵志劇,劇版《閃光少女》中反喪金句的表現更是格外優秀,既有戳心臺詞專治麻木與冷漠,令人反思自我與生活,也有治癒系暖心臺詞,療愈效果滿分。
當櫻仔因為少白頭而被同學欺負嘲笑時,小霾帶著光推開她的門,告訴她「走出來戰,才有可能會贏,躲在一角不出來,你就死定了!」這不也是生活對怯懦時的我們的忠告嗎?
當馮安宇面對生活工作中的種種不順,羨慕一株植物簡單無需思考的生活狀態時,陳和煦無情地拆穿了他幻想:「做植物,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做人,未來想長成什麼形狀,還是可以自己決定的。」羨慕別人無用,掌控自己的人生才更可靠,這不也是生活警示我們的真理嗎?
還有颯哥對李由的指點「帶著別人去看風景,比自己成為風景更牛!」
爸爸對陳驚的鼓勵:「做個原創夢,不管多麼不現實,我都支持你,等你過了做夢的年紀,我再陪你去看清現實。」
每一句都是對劇中人說的,但每一句也都是說給觀眾聽的,在高能好笑的背後,是戳心的人間真實和強大溫暖的包容,但總能讓原本充滿負能量的我們得到思考或化解。
不強行熬雞湯也不故作姿態反雞湯,而是用極其生活化的語言形式和話題內容,把有意義的話說得妙趣橫生,也能把暖心的話說得詼諧有趣,這是鮑鯨鯨的本事,是劇版《閃光少女》一大「閃光」之處。
民樂天團逆襲,反喪標兵人物
故事的女主角陳驚,是個標準的逆襲反喪式人物。
她諢號「神經」,是個大條歡脫的姑娘,其實她的身邊圍繞各種「致喪元素」,然而妙就妙在,她的豁達總能神奇般地將這些負能量隔離開,或者轉化成自己絕地逆襲的助推力。
被西洋樂優等生嘲笑時,她自有一番解釋;
她從小就沒有了媽媽,但她從不因此自卑也拒絕以此博取同情;
她對王文師兄的熱切表白無情被拒,卻激起了她組建樂團站上舞臺的好勝心;
組建樂團的過程中,她面對了無數的困難,建團時無人加入,成團後無處排練,排練時摩擦不斷,排練後無處表演,但她都憑藉自己的堅持、努力和豁達,帶著民樂天團衝了出來,並站上了一個屬於他們的大舞臺!
其實不止陳驚,民樂天團的每一位成員和現實中的我們一樣,都有著自己的至喪時刻,但他們也都在朋友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身體力行地「反喪」。
「油渣」李由的喪,在於他的暗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未被陳驚發現,甚至還要幫著陳驚追逐她的暗戀對象,但是李由找到了他與陳驚之間的平衡點——陪伴。
小霾的喪,在於她對所愛的固執與堅持,稜角過分鋒利,邊界過分清晰,但是她也在夥伴於情於理的爭辯與說服下,漸漸開始融化,開始嘗試改變。
櫻仔的喪,在於她與常人不同的外表和不愛說話的性格,致使她成為被孤立的那一個,但是她找到了自己生存的舒適區,找到了志同道合且願意包容她的夥伴。
塔塔的喪,在於她喜歡的著裝與打扮,並不是大眾主流審美,但她在夥伴的支持下,也敢於穿著小裙子在校園裡自信行走。
貝貝的喪,在於她的不同常人的習慣,她生長於自由的山間田間,喜歡把音樂彈給動物聽,這在城市裡變成了格格不入,但她在朋友的幫助下,明白了別人的眼光並不重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演奏音樂才重要。
是熱愛與夢想,是堅持與勇氣,是夥伴與鼓勵,讓他們敢於面對自己的「喪」,敢於正面對抗甚至克服這些「喪」,這是《閃光少女》故事的精彩之處,也是它精神的閃光所在。
喪太簡單了,而劇版《閃光少女》卻用一種輕鬆活潑又自然的方式告訴我們,頂著一切喪的壓力,熱愛生活並活得精彩才是真的酷!
所以朋友們,刷起《閃光少女》,告別喪氣,重燃鬥志,意氣風發地迎接202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