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側關注,影視圈小毒舌,更多深度八卦,等你來約!
《如懿傳》播出之後,霍建華突然就不火了。
這是他演藝之路上第三次準備向實力派轉型,無奈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第一次轉型發生在2004年,偶像光環正盛的他前往大陸,準備拋下偶像光環做實力派;第二次發生在2014年,一部《戰長沙》一躍成為年度評分最高的國產劇。
《如懿傳》播出之後,一開始口碑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直到播出三分之一,口碑才逐漸回暖,可霍建華的演技始終飽受爭議,有人覺得他沒有啥突破,還是一張面癱臉。搞得霍建華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都忍不住自嘲——大家不還是說我是面癱嗎?
霍建華還是像早前一樣,不善言辭的他匿於討論之後,不回應,不解釋,更不開懟,沉寂了很久,大家還在猜測他是不是拍新的作品去了,直到老婆林心如接受採訪時透露,霍建華已經很久沒有戲拍了,整天跟女兒膩在一起。
大眾才恍然大悟般地將霍建華和過氣聯繫在了一起。
而這一次,已婚的霍建華需要面臨的困境不同以往:實力派轉型失敗,想要再拾起偶像包袱已然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他沉默,享受地回歸家庭,這種及時退出的舉動,不知是為未來蟄伏,還是真的退出。
退一步,再退一步。
這是在名利場的爾虞我詐裡,沒有經紀公司,沒有多少朋友的霍建華的遇事解決辦法。他不喜歡衝到最前面,不喜歡凜冽的暴風雨。在永恆和舒適之間,他喜歡舒適的那一條。
我不太喜歡跟他們吵......喜歡自己呆在屋子裡,看電視,一看就是一天。我喜歡看綜藝,那樣熱鬧,可真叫我去參加的時候,我又不敢了。
——霍建華《非常零距離》採訪
霍建華性格裡的「軟」是與生俱來的,他打小便不喜歡爭強好勝。從小父母離異,家庭條件不好的他被安排到很好的學校裡,四周都是成績優異,各類拔尖的同學。他自認自己讀書不好,也從沒想過如何能超越。
他不喜歡讀書,更不喜歡交朋友,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獨自一人到公園裡溜達,看著四周的風景發呆。而他進娛樂圈,沒有選秀節目的裡的廝殺,沒有臥薪嘗膽苦苦煎熬,純屬上天的恩賜。
因為長得太好看,霍建華的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出演影視劇的機會,成功入圈。入圈一年後,憑藉著一部《海豚灣戀人》,在無數少女心中種下了情夢。霍建華的哥哥曾在節目中說,霍建華的睫毛特別長,而他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拿尺子量睫毛,非常滿足。
美貌是最特別的武器,或許,上天都喜歡格外眷顧俊美的少年吧。
2004年,剛剛在臺灣偶像圈站穩腳跟的霍建華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前往內地,轉型做實力派。這個決定放在當下來看,是非常有勇氣和前瞻性的。一個花季偶像,放著正火的偶像劇不拍,去拍文藝片,多麼大膽!
年輕時的霍建華骨子裡有一股叛逆和勇往直前的力量,出道後不籤經紀公司讓他在圈內的爾虞我詐中保持清醒,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當粉絲們紛紛提出抗議時,他也做出了果斷而明智的回應,
我有的粉絲有時候比我媽還要管得多耶,希望大家不要這樣,粉絲們尊重我的選擇好了,我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選擇。
——霍建華《非常靜距離》採訪
到內地後,霍建華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文藝電影《做頭》,搭檔是是風韻女神關之琳。兩人在片中上演了一段不倫的姐弟戀,尺度之大,遠遠超過想像。
這時還比較青澀的霍建華不懂怎麼拍情色鏡頭,主動討教關之琳,關之琳也不太會,他倆對了很久的戲,一直沒法進入狀態。最後只好豁出去,一人幹了半瓶白酒。迷迷瞪瞪之中,欲望上來了,羞澀沒有了,戲也就拍好了。
辛苦了一陣子,《做頭》上映後口碑、票房都不算理想,對霍建華來說,算得上出師不利。
但現在看來,《做頭》對霍建華演技提升還是很有幫助的,故事雖不精彩,可人物夠深,霍建華為了拼人物,小瘋了一把。這種內在的瘋,是演技提升的關鍵。
如果多接這種複雜的人物沉澱自己,霍建華一定能在老戲骨的路上走下去,可惜他的美貌註定讓他有更多輕鬆的選擇。
這一年,導演李國立看中了霍建華,一頓「坑蒙拐騙」就想讓霍建華接下他的新戲《怪俠一枝梅》。在李國立眼中,霍建華就是上天賜予美貌的那個絕美少年,如果一個導演不懂得發現並利用這種美,就是失職。
《怪俠一枝梅》雖然評分高,口碑好,但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娛樂高於深度。霍建華飾演的離歌笑,是功夫絕頂的大俠,在粉絲圈乃至路人圈裡都非常討喜。
對演員來說,出演大俠在琢磨演技上是偷懶的,因為大俠往往形象比較單一,演員不需要過多挖掘人物的深度,根據劇本了解人物的身世背景就夠了。
《怪俠一枝梅》後,霍建華的古裝扮相得到了認可,之後不管是《仙劍奇俠傳三》中的徐長卿,還是《花千骨》中的白子畫,人物簡單到性格都可以用幾個詞概括——
白衣飄飄、俊朗高傲、武功蓋世、深情執著。
有一年,霍建華接受《可凡傾聽》採訪,主持人問他你當年是想做實力派演員來著的吧?霍建華笑了笑,點點頭。主持人說,那現在看來,你的夢想是破滅了,對嗎?霍建華的笑容有點苦澀了,他說,
是啊,當初來內地是想做實力派的,沒想到大家還是喜歡我演偶像劇。
——霍建華《可凡傾聽》採訪
那時霍建華想不明白的是,在做演員這條路上,市場給予一個演員的,往往是最簡單快捷的一條(因為利潤高)。想要擺脫偶像光環走向實力派,只能靠演員自己的隱忍和堅持,來塑造深度。
比如同為老幹部的胡歌,有半年沒拍戲,就泡在話劇舞臺上打磨演技,之後在《琅琊榜》裡,一個回身,打動了不少人。
比如段奕宏,為了演戲一度逼瘋自己,據說原本是旱鴨子的他為了練潛泳,嗆水嗆到自己鼻腔出血。
演員說白了,沒點瘋勁絕成不了影帝。
作為擁有絕世美貌的霍建華來說,他總是有拍不完的戲,不用費盡心機的折磨自己,讓自己多麼不堪從而達到某種深度,多年後,霍建華也明白了如何才能做戲骨,可做戲骨的深度讓他敬畏,也讓他害怕。
霍建華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的時候說起自己年少時的一段經歷,他在接受採訪時,《如懿傳》還沒有播,霍建華說自己為演這段戲非常辛苦,整整9個月,都泡在角色裡。
可他真的達到了連自己都不可觸及的天花板了嗎?或者說他真的達到程蝶衣一般為戲」不瘋魔,不成活「的境界了嗎?他搖搖頭說,演戲和生活之間,他選擇好好生活。
這種頓悟,源自他年少時一次偶然間嗅到了演員這段路的痛苦和鮮血。
拍《怪俠一枝梅》的時候,霍建華遇上了老戲骨廖啟智,他飾演霍建華的師父,初出茅廬的霍建華對演戲抱有特別大的興趣,跟在廖啟智身後,崇拜他崇拜得像個神話,他央求廖啟智教他怎麼演戲。
廖啟智每天早晨都帶著隨身聽聽歌,聽聞霍建華的央求,廖啟智打量了這個小夥子,搖搖頭說,你不用,你把人做好了就行。
霍建華心裡有些氣憤,以為廖啟智是在敷衍自己。直到戲拍完,殺青宴上,廖啟智才告訴霍建華,自己每天聽的根本不是什麼歌,而是已故孩子朗讀的詩歌。
他將自己的一輩子奉獻給了演戲,可卻沒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這種演技的提升,是用生命的痛苦和遺憾換來的。
那一瞬間,霍建華突然明白了。
一個美貌的少年在娛樂圈會經歷什麼?他面對的機會更多,可他面臨的困境也更多。觀眾一方面愛慕美貌,
霍建華從進娛樂圈的那一刻,就被定義著,他是富貴的公子哥,是飄飄欲仙的神,這些年他出演的貴公子,的確讓觀眾痴迷,儘管這不是一條通往影帝的路。
一方面又對美貌充滿了詆毀,認定一個貌美的演員,很難成為老戲骨。
這種偏見在娛樂圈普遍存在,老梁曾在節目中說,俊美的演員很難拿到影帝的大獎,因為評委會認為長得太好看的男演員很難讓觀眾注意到他們的演技。總的來說,大眾對他們的期望都是,好看就完事了。
如果不是後來粉絲們苦苦央求,霍建華不會開通微博,也很少出席活動。對他來說,什麼「老幹部」什麼「古裝男神」,都是些虛無的噱頭,而他曾在採訪中透露的觀點,老套卻異常真實,
其實我只是個演員,我拍戲,大家看我的作品就好了......他們讓我開通微博,我說為什麼?跟演戲有什麼關係嗎?
——霍建華《非常零距離》採訪
有一次霍建華在採訪中提到某個粉絲對他的攻擊時,激動到大哭。不難發現,演員總是容易置身在一種不穩定的情緒中,他們的形成只是一類人呼天搶地的歡喜,第二天,很可能就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詆毀抑或是過度的捧,其實都沒有必要。
圈裡有一個很謎的說法,據說跟霍建華搭過戲的女演員,都會被他深深吸引。
拍《屋頂上的綠寶石》的時候,姚採穎還公開表揚了一把,
霍建華擁有一股神秘深邃的魅力,我拍戲時都會冷不防的被他那雙眼睛電到,霍建華拍戲時認真的神情很迷人。
如今選擇回歸家庭的霍建華(雖然不知道會多久),選擇給女兒自己小時候沒有體會到的溫暖,這又何嘗不是人生的另一種樂趣呢?
一個美麗俊俏的少年,本身就可以選擇活得恣意而灑脫。
原創作者:黑羊
我也發公眾號,請不要抄襲,轉載請聯繫我
更多緋聞往事,關注我,請聽我一一道來吧,或者你還想聽哪段往事,歡迎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