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奕君丨只要你給我「食材」,我就能還你「一桌好菜」

2021-03-04 文娛頭版
隨著電視劇《獵狐》劇情過半,出逃美國的王柏林與北江市經偵警察們展開了新一輪生死博弈,劇集也呈現出更加驚心動魄、直擊人心的觀感。

與此同時,演員們賣力的表演同樣稱得上亮點頻頻。其中,露面不多、卻撐起反派勢力「半邊天」的演員劉奕君可謂「實力搶鏡」。

日前,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連線劉奕君,暢聊他與《獵狐》的幕後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私下裡的劉奕君展現出十足的親和力,儒雅健談,與螢屏上王柏林、王天風等「高冷」形象截然相反。
在描述接演《獵狐》的情景時,劉奕君笑著用自己常玩的一款遊戲比喻,「其實他們早鎖定你就是那隻『狐狸』了,一直拿『8倍鏡』瞄著你呢。」
得益於此前在《扶搖》中的精彩表演,劉奕君與檸萌影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這也為接演《獵狐》埋下「伏筆」。而對《獵狐》故事本身的著迷,同樣是他選擇加盟的重要原因。劉奕君說,扮演這樣一個值得琢磨的角色,並將其帶入一部故事性、藝術性與科普性兼備的現實主義作品,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經歷,「當然,對於王柏林一角,既然讓我來演,那我也一定會在他身上賦予我自己的特色。」劇中,劉奕君儒雅、深沉的氣質為角色塑造了豐富的層次感。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原劇本中的王柏林其實完全是另一副「嘴臉」。「王柏林最初的人設,是一個性格、言語都特別粗俗的人」,劉奕君說,「如果按照原來的人設,那王柏林的形象就不太立得住。所以我就跟導演和製片溝通,最終塑造成現在這個樣子。總之,這就是一個讓角色與演員相互『靠近』的過程。」投入角色,有時不只停留於表演階段,憑藉自身的閱歷以及對故事的整體把握,劉奕君完成了一次從創作到表演的「跨界」操作。除了創新原劇本的人設,還有兩處細節設計也讓劉奕君頗為滿意。其中之一來自劇集開篇處:剛設計害死「好友」錢程的王柏林,既擔心其遺孀會洩露對自己不利的消息,又不願撕破偽善的面具。於是他專程前往錢程家,假慰問之名,行封口之實。然而,這段故事中最體現王柏林「狐性」的,既非臺詞也非動作,而是劉奕君的一處道具設計——頸椎固定儀。「王柏林的脖子只是擦傷,但他把自己弄成一幅慘兮兮的樣子,看起來就像在示弱」,劉奕君這樣描述他的設計思路,「狐狸為什麼能夠捕食到獵物?它憑藉的不是狼一樣的兇狠,而在於會布局。它懂得把尖牙利齒藏起來,以示弱來迷惑獵物。這樣的設計,可以讓王柏林狡詐的特點更突出。」還有一處情節:當同夥竄逃國外的航班起飛,收到消息的王柏林露出陰詭笑容,還伴著音樂舞動起來。直到夏遠、吳稼琪等一眾幹警追上門,佯裝酒醉的王柏林又表演了一出「打太極」的好戲,再次凸顯了王柏林「狐」一般的狡猾。「喝酒」這個設計同樣出自劉奕君,「王柏林和夏遠對峙的這場戲,我一直在想該怎麼演。從我的感受出發,如果不喝醉,這場戲會顯得平淡無奇,但如果你喝醉了,就有無限的可能。」如此巧妙的思路不僅令觀眾印象深刻,也出乎製片、導演等主創的意料,「我演完之後,他們都說沒想到我會這麼幹,太張狂、太招恨了。這段戲和警察抓人的平行蒙太奇一對接,立馬顯得王柏林更囂張了。」對於此次自己在《獵狐》中的表現,劉奕君坦然回應道,「作為演員,你的心裡要裝著劇本,裝著觀眾,這一次我盡心了。每一天我都在努力演好,直到全部拍完我才會放鬆。總體來看感覺還可以,我對得起自己。」劉奕君的坦然並非一日之功,而是在經歷過低谷與高峰,擁有了「拿起」的資本後,他才選擇了「放下」。出生於西安的劉奕君從小就受父親影響,早早學會用鏡頭觀察世界和人;家中藏書眾多,也使他對文學、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上世紀八十年代港臺劇風靡,《上海灘》《射鵰英雄傳》等經典劇集更讓少年時期的他萌發出「做演員」的念頭。後來,劉奕君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四年的系統學習讓他確信,自己離夢想的距離正越走越近。然而,大學畢業後,劉奕君並未獲得太多表演良機。後來,他先後在西安電影製片廠和寧波電視臺做起編導,安慰自己「至少不能離開這個行業」。雖然演員夢暫未如願,但劉奕君並沒有虛度他的三年編導時光,反而憑藉導戲、寫戲獲得了不少榮譽。其中,自編自導的《漫記人間》獲得了「星光獎」電視類二等獎。這是一份與「飛天獎」齊名的榮譽,可劉奕君仍感到不滿意,「我就是喜歡演戲。」在劉奕君眼中,只有去做一名演員,單純地面對劇本和角色,才是他最理想的生活。在家人的鼓勵下,劉奕君毅然而然回到北京,繼續追逐演員夢想。「當時就想,要是哪天實在不行了,大不了我就回西安嘛」,劉奕君笑言。一路走來,他先後參演了《人鬼情緣》《摩登家庭》《開創盛世》等劇,塑造出一個個像寧採臣、肖雲天、封德彝這樣的鮮活人物。

《人鬼情緣》

此時,在圈內已然有些名氣的劉奕君又與孔笙、李雪等導演結緣,繼《浪漫之旅》《絕密押運》《北平無戰事》後,他迎來了兩個讓自己「爆紅」的角色——王天風和謝玉

《偽裝者》

「(《偽裝者》《琅琊榜》播出)那時候,從微博粉絲量的暴增,還有許多我以前非常想合作的導演紛紛約戲,我就感覺到他們對我的認可。因為這兩個角色,讓很多曾經完全不認識我的人,一下認識了一個叫劉奕君的演員。」「非常感謝《偽裝者》《琅琊榜》以及我的朋友們,他們真的給予了我巨大的幫助。但同時,我也從沒變得飄飄然,或者只拿下巴嗑看世界,一切一如既往。所以在接受這份榮耀的時候,我的心裡可以是坦然的」,劉奕君說。

《琅琊榜》

劉奕君在採訪中透露,除非他需要為劇集配音、補錄臺詞,或者湊巧刷到自己的視頻,否則他不會特意去看自己演的戲。
這樣的習慣在影視圈內並不少見,但在劉奕君的思維裡,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及時清除上一個角色的「內存」,以便於更快投入到下次表演中,另一方面也是出於自己對表演的誠懇與自信。

《遠大前程》

「有些角色如果在你身上留下太多痕跡,這些痕跡就有可能被帶到下一個角色裡,我一直在儘量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我也經常要為自己『殺毒』『清內存』。至於每一次的表演效果如何,我在演的同時就已經知道。因此我並不想去翻來覆去地審視,只求在拍攝時全力以赴。及時清空自己,勇於嘗試新角色,這就是劉奕君塑造自己「百變人生」的方法論。「好的東西自然會留在你心裡,如果不好,它也會自己隨風而散」,劉奕君分享,作為演員,只有通過一次次的表演與反思,解鎖不同的表演感悟,才能夠獲得成長與進步。至於一個角色是否成功,標準自在心中。《開創盛世》中,佞臣封德彝經歷了從「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到「懷抱牙笏孤寡一生」的轉變。在劉奕君看來,這是他把人物的高傲「揉碎」,將姿態「低到塵埃裡」去體會小人物心境的一次成功嘗試。

《開創盛世》

《父母愛情》裡,他又通過把握角色從外形到內心的整體變化,以中國畫「留白」的思路,在為數不多的篇幅裡演「活」了歷盡人生得意與滄桑的歐陽懿,映射出「文革」時期一些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琅琊榜》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謝玉在獄中與梅長蘇對峙,原本他應是手足無措、神色慌張。劉奕君卻嚮導演提出,「如果我一見到梅長蘇就『嗖』一下站起來,這個人物立馬就變得『小』了,就不再像個曾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族了。所以,這個時候就算有一百個梅長蘇進來,我不該、也決不會給他一個正眼」。一個細節的調整,就讓角色在觀眾心中瞬間「豐滿」起來,其中玄機需有充分的生活閱歷和感悟才能敏銳感知。即便近年來多被網友戲稱為「反派專業戶」,劉奕君也總有辦法讓每一個反派「壞」,卻都壞得「不一樣」。「反正,只要你給我食材,我就能還你一桌好菜;只要你讓我去演,我就一定給你驚喜。」誠然,自信的背後離不開「臺下十年功」。當被問及自己屬於「天賦型」還是「努力型」演員時,劉奕君又笑了,「應該是努力型吧,我感覺自己有點『笨』。」而讓他的「笨辦法」,也適用於每一名演員,「做演員也是做人。你的心裡要永遠裝著一份人文關懷,才能體會到別人的喜怒哀樂,才能成為一個天賦與努力兼備的演員。」就這樣,「劉奕君」式的亦正亦邪,才能似曾相識卻總不盡相同。文娛君:當有了做演員的夢想後,是怎樣嘗試去實現的?劉奕君:15歲那年,我在回老家途中路過北京,見到了父親的一個「發小」,他是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的教授。當知道我想做演員時,他告訴我可以去考,我這才知道原來當演員是要系統學習的。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電影學院或戲劇學院,還以為演員就是在大街上溜達,等著被星探發現了就給抓過去演戲呢(笑)。文娛君:從北影畢業後,您先在西影廠和寧波臺工作過了幾年,當時是怎樣一種心境?劉奕君:對年輕人來講,渾身充滿了衝勁、闖勁,就想破繭而出。你剛剛花了四年時間學來一身本事,這到底好不好?能不能用?你急著想去實踐。文娛君:有觀眾將您與王凱、王鷗在《獵狐》中的相遇稱作「前世今生」系列,您如何看待這次合作?劉奕君:變化的是我們越來越默契,不變的是這次我們又是對頭(笑)。總之這次合作很愉快,他們都是非常成熟的演員。就說默契吧。有時我們不用語言表達,只需一個眼神,就能相互領悟對方想幹什麼。或者閉著眼睛聽對方念臺詞,就能知道他/她的表情。另外,我和王凱、王鷗如此熟識,也源於剛才我說的,「要對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保持關注」。這樣他的許多優點就會潛移默化變成你的財富,留存在你的記憶裡。或許某一天,你就會用到某一個角色身上。劉奕君:我特別想演一個「大叔」和「蘿莉」談戀愛的故事(笑)。其實我最近又接了另一個角色,是個特別特別複雜的人。我已經想好了,這回我一定會把警察都嚇住。你們等著看吧,一定會有驚喜的。

輪值編輯丨彤童

作者丨任拾

編輯丨月浦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聲明】標註「原創」的文章系文娛頭版獨家稿件,文娛頭版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如需了解轉載及合作事宜請添加微信18800206641。



相關焦點

  • 潮汕人做桌宴客,12個菜一桌只要750,看到安排的菜式好便宜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不同地區辦桌的場面以及花銷都有著很大差距,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潮汕人做桌宴客,對於這潮汕人做桌宴客廚師做出來的菜式,以及一桌所需要的價錢,網友們看了都直呼好便宜。
  • 國民方便菜品牌好得睞再度重磅來襲,百元一桌好菜!
    繼去年8月淘最商城聯合好得睞推出百元一桌好菜系列後,最近一直有人來詢問什麼時候可以再推出一款百元好菜,現在,小淘再度為大家帶來了百元好菜系列。助力你的美味家宴!在外面吃,一般一個菜就要4、50元,一桌菜點下來,沒個3、400元根本搞不定!在家吃的話,買菜洗菜配菜就夠忙活了,費了大半天功夫做出一桌菜,反倒少了招待客人的時間!著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 元旦新年將至,用蒸汽炸鍋做4道宴客菜,30分鐘就能搞定一桌年菜
    元旦新年將至,用蒸汽炸鍋做4道宴客菜,30分鐘就能搞定一桌年菜。大家好,我是臻味食旅,汕頭人,大家都叫我東姐,我下得了廚房,上得了電視,只做原創。文案、拍照、視頻美食旅遊新媒體博主,歡迎關注、點讚、評論我帳號裡的更多原創作品。
  • 兒子回家過禮拜,我特意做一桌菜慶祝,飯後他一句話讓老婆想哭!
    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兒子回家過禮拜,我特意做一桌菜慶祝,飯後他一句話讓老婆想哭!今天是禮拜天了,臨近中午的時候,我家住校的大兒子回家來了。平時他都是禮拜五晚上回家的,也都會提前打電話通知我和老婆,這次突然回來還嚇了我和老婆一下,以為他犯了什麼錯誤呢!
  • 專訪丨劉奕君&劉怡潼:翻越「新生」與「戲骨」 的橫亙
    《劍王朝》是劉奕君和劉怡潼共演的第一部戲,也是劉怡潼第一次參與如此大的製作。起初劉奕君是不樂意的,在最初知道共演的消息時,他猶豫了很久。但思及《劍王朝》背後的好導演、好團隊,還是決定應下來。「他總要有踏入影視圈的第一步,這一步有我在旁邊的話,可能能給他一個好的開頭。」但話雖如此,劉奕君心裡的壓力卻很大。
  • 擊敗時間的「少年」 | 專訪劉奕君
    但作為演員還得小心呵護好他們,生怕不小心破壞了他們的情緒和狀態。請進來是一門學問,需要表演天賦、需要靈感刺激,還有演員的專業性和共情的能力。劉奕君談起了他拍攝《父母愛情》時的經歷,他在劇裡演思想前衛的知識分子歐陽懿。歐陽懿在劇中的年齡跨度很大,從二十多歲到六七十歲。
  • 這4000一桌的河南菜,讓我知道了為什麼豫菜曾經是國宴,名副其實
    大家好,歡迎來到公子食記。公子作為一個河南人,對豫菜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因為公子的家鄉就是中國的第一個廚師之鄉,親朋好友中也有在酒店做大廚的,知道豫菜曾被譽為八大菜系之母,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菜系。各朝各代的豫菜發展最為鼎盛,而且一直到民國時期豫菜都是當仁不讓的國菜、御宴。
  • 我花500塊學的料理!你買5元食材就能照做
    泰國街頭的青木瓜沙拉,一般都是現點現做,食材切切拌拌,再放入容器咚咚咚舂一通,就能上桌。做法雖簡單,但要調製出正宗的泰式風味,還是有諸多訣竅。這次要教給大家的,是我之前在清邁的烹飪課上跟當地老師學到的方子。食材都不難買,大多可以在超市採購齊,實在沒有的,上萬能的某寶也能一鍵搞定。
  • 異鄉人丨我在英國做飯吃
    搬入宿舍之前還蹭住了他們家兩晚,還吃過新鮮的伊面龍蝦粵式燒鵝片皮鴨咕嚕肉多寶魚蝦餃燒賣腸粉…… 感謝他們,讓我初初到埠的幾天,幸福到腸胃根本感覺不到我身處異鄉。可是,是金子總會發光,是盒飯總會吃光。當舔盡最後一個盒飯裡的米粒,隨著哐當一聲飯盒扔進垃圾桶的聲音,我正式需要面對一個問題:怎麼做飯?
  • 花2小時做一桌飯菜,還不如花20分鐘做2菜1湯,開銷少家人吃得好
    除了輔導孩子作業,我最大的興趣就是在研究各種做菜時間上,喜歡吃,怎麼做得精緻又或者家常,還不能太過於大手大腳太下血本,在日常開銷上也是一門學問。平時一日三餐得有個預算,每天買菜做飯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口味不能單一還要營養均衡。有時候花2小時做一桌飯菜還不如人家花20分鐘做2菜1湯,今天這一桌飯菜就是如此,閨蜜說,我要向你學習這樣會過日子。
  • 專訪演員劉奕君:我年輕的時候,男演員長得越好看導演越不用
    聽聽劉奕君的回答。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你的角色都很有看頭,表演非常細膩,能否談一談你拿到一個角色是怎麼準備的?是拍攝現場完成的,還是拿到角色就進入思索狀態?劉奕君:有蓄謀已久,也有臨時起意。所有的臨時起意都建立在蓄謀已久的基礎之上。
  • 300元就能擺滿一桌的農村婚宴,18道菜遭吐槽:怎麼全是涼拌
    300元就能擺滿一桌的農村婚宴,18道菜遭吐槽:怎麼全是涼拌。說到結婚,那肯定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吧。所以結婚的這一天,很多人都會很大方的擺上幾十桌來宴請自己的親戚好友之類的。像城市中的小夥伴們一般就在酒店中舉行,而農村的小夥伴們則是在自家中舉行的,不過擺場也是不小。
  • 這裡農村辦酒席只要300一桌,18道菜葷素齊全
    汪兵年紀雖不大, 但從事移動酒店工作有4年多了,「一桌十八個菜左右一般是300元,絕大部分人都樂意接受。」鄉下老人們說,一場熱鬧紅火、菜碼實在的宴席,過後相鄰相親都要絮叨想念很多日子,辦不好那會落下很多的話柄,顯然,汪兵在這方面早已成了行家裡手。在喜宴現場,汪兵組成的4人團隊分工有序,雖然要燒20來桌飯菜,但一點也不慌亂,井井有條。「葷素搭 配,菜品十分豐富。
  • 即便與你素味平生,年過六旬的她仍在為你尋找好食材的路上
    周總作為這家餐廳的負責人,很多時候卻不在店裡,因為她一直在路上——在做好手藝和天然好食材的搬運工。因時而作,應季而食。把當季自然的饋贈,搬到素仰的餐桌上。儘管也會跑到大江南北尋找自己認定的好食材,不過如果你有機會和她閒聊,就會發現她對雲南這片自然食材寶地難掩的偏愛。
  • 老婆花30元做的一桌晚餐,我發到朋友圈,網友:真是羨慕想蹭飯!
    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老婆花30元做的一桌晚餐,我發到朋友圈,網友:真是羨慕想蹭飯!自從入冬以後,我們家的晚餐就豐富起來,最普通的食材,經過老婆的手,瞬間就變得上檔次了。按照老婆的意思就是每晚多花點心思,讓家人吃的健康,吃得舒服,個個才身體倍兒棒。
  • 520對地球和食物說「我愛你」 ,看我用「剩食」做的一桌好飯
    你的家裡,是不是也有一時買多、被遺忘後就丟進垃圾桶的食材?逛市場時,你是否也曾經輕忽了「低顏值」系蔬果?這些被我們日常捨棄的剩菜醜果、食材邊角料等,它們被統稱為「剩食」。小時候,媽媽教導我們珍惜碗裡的食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上幼兒園時就會背。在農村,阿姨們將得來不易的食材製成可口飯菜。
  • 這家餐廳真把我噁心到了!不會做PR?我教你!
    整晚餐廳就只要我們一桌客人,還有坐在餐吧上的廚魔梁經綸本尊,一直在試新菜,一直在大聲的罵著他的廚師團隊。可是看到PR的回覆,我簡直要氣暈過去了,不但裝傻,還跟我說食材好貴?!你真當我是傻冒土豪啊還是白痴不懂餐飲啊?! 更加詭異的事情是,當我回到酒店想再看清楚這餐飯到底貴在哪兒了,我把帳單信封打開,裡面竟然只有一張發票沒有帳單!餐廳是不專業還是在心虛什麼? 幾經周折,最後我才從餐廳那裡要到了帳單,看到帳單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不但貴到離譜且毫無誠意!
  • 幾萬人都在催的年夜飯,我終於安排好了!
    去年給大家寫過一篇如何在2小時之內,完成一桌年夜飯(👈戳標題複習)。標題看著簡單,但做過的人都知道,要操辦一桌年夜菜,絕對是一件耗費心力的事情。所以,今天要給大家的這份年夜飯特輯,我不會直接給你們一份拿去就能用的菜單。
  • 王嘉爾:開朗「一枝花」是我,認真歌手也是我丨新京報專訪
    我中文就是這樣,你如果讓我寫一萬字的論文,我可能就吐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語言天賦,但就是敢說,說錯又能怎麼樣呢?新京報:接下來有出專輯的計劃嗎?演唱會呢?王嘉爾:專輯的話,子彈已經準備好了,就看槍什麼時候發了,演唱會就順其自然吧。
  • 深八丨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給你做一輩子的菜.
    黃磊不僅情話說的好,明明做的也那麼好!黃磊的微博原文:1995年,我們相識相愛,那一年她剛剛滿18,我還不到24,如今我們在一起整整20年,我人到中年身體發福,她卻沒有太多改變,依舊青春貌美的樣子。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給你做一輩子的菜懷黃多多那時候,孫莉居然比孕前重了60斤,「都怪黃磊,他太能做好吃的了,早中晚三餐飯不重樣。」那時候黃磊不小心摔得骨折了。但他為了她能吃得好,他還是堅持自己給她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