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發布「水清岸綠」行動計劃 將鋪百裡傍水依林慢行走廊

2020-12-28 閃電新聞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董兆瑞) 常年乾涸的大寨渠變身濱水公園,五一渠串聯永豐路水岸風光直抵故宮北院,稻香湖、翠湖片區循環補水工程帶動南沙河12條支渠循環流動織就生態水網……身處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它們即將靚麗蝶變。今天上午,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新聞發布會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會上發布了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並向公眾闡明「十四五」期間「水清岸綠」行動計劃的建設思路、建設目標、重點任務等情況。

據了解,「水清岸綠」將主要聚焦城市防洪、生態恢復、水系循環和溼地建設四大類項目。同時,新建或對現有巡河道路升級改造形成多條貫通的慢行濱水走廊和親水岸線;建設溼地、蓄滯洪區和循環補水系統,形成藍綠交融的生態綠網和濱水空間等方向,描繪出生活更美好,城市更宜居的宜人畫卷。

「秉承持續、科學、有效的理念,海澱區正在通過技術加持,推動『水清岸綠』行動計劃。通過點面相結合的手段消除控制汙染源,以分散和集中的模式收集處理雨汙水,從單元到整體的方式持續提升水生態。特別是按照一庫、一網、一平臺加五個業務模塊的建設思路,進一步完善水務基礎資料庫和指揮信息系統,打造海澱區的『水務大腦』。」海澱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完善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供水基礎設施

記者從會上獲悉,海澱區將防洪排澇工作和「水清岸綠」項目緊密結合,建設海澱綜合防洪排澇體系,確保安全度汛。今年,海澱區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北區重點項目優先級,完善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供水基礎設施。永豐調蓄水廠力爭9月底具備通水條件,溫泉供水廠開工建設,解決困擾多年的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用水問題。搭建循環水網體系,北區南沙河水系12條溝渠恢復生態基流;「三山五園」地區實施北旱河北支溝、南旱河等區域水網貫通計劃,進而實現清華、北大、圓明園等區域的水系連通。

同時,加強生態水系修復,五一渠、大寨渠等綜合治理工程打造水清岸綠的河渠樣板;南部地區金河、北旱河、萬泉河生態治理工程打造景秀文盛的海澱水文化。營造北區地區生態園林溼地,以南沙河主河道為骨架,重點推進西玉河、蘇家坨、崔家窯溼地建設,有效緩解周邊區域面源汙染和初期雨水汙染,為「溼地群」「海綿心」建設奠定基礎。

到2025年將鋪設百裡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

新聞發布會不僅給出了一份「水清岸綠」最新工作清單,還重點發布了「十四五」期間「水清岸綠」行動計劃的「任務書」和「施工圖」。

「十四五」期間,海澱「水清岸綠」行動計劃有了更為明確的「任務書」:築牢固若金湯的防洪排澇體系、鋪設傍水依林的慢行生態綠道、建設水清岸綠的生態河渠樣板、營造一碧萬頃的生態園林溼地、修築穩定安全的供水保障系統……一些列強有力的措施將支撐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海澱行動方案。到2025年,海澱區將鋪設百裡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建設萬畝藍綠交融的生態水鄉;增加千頃水面,水面覆蓋率由2.6%增加到5.2%;生境、理化、生物等水體指標逐年上升,主要河渠由「亞健康」或「不健康」過渡到「健康」狀態,實現「水清岸綠」生態目標。

「十四五」期間,海澱「水清岸綠」「施工圖」遵循的總體思路是堅持「十六字方針」:分區規劃,突出重點,濱水走廊,藍綠交融。

海澱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澱區將分區域進行河道規劃設計,實現「南北呼應」。南部地區講述海澱水文化,重點塑造「一區兩軸三循環」的慢行空間和親水岸線。即主要圍繞「三山五園」地區,分別以金河、萬泉河為軸,建設南旱河片區、玉泉山片區,圓明園片區水網循環系統,在玉泉山地區恢復自然生態的河湖水網,在萬泉河地區打造親水宜人的文化走廊。

北部地區構建海澱水生態,重點建設一軸四核多河渠的循環水網和生態溼地。即主要以南沙河為軸線,沿岸新建西玉河、崔家窯、蘇家坨、上莊4個核心溼地,串聯雨水溼地和各條河渠,逐步形成溼地與溼地相連,河渠與河渠互通,各功能互補的水系生態系統,營造一碧萬頃的海澱水生態。

相關焦點

  • 內江高新區啟動小青龍河綠地建設,將建成水清岸綠、生態宜居長廊
    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水處理工程和綠地建設工程兩個方面,將建成水清岸綠、生態宜居的樂活長廊。以綠地和河道為生態基底對兩岸景觀進行打造,同時設閘蓄水形成湖鏡,通過4m寬的綠道串聯場地各濱水空間,加強河道兩岸之間及場地與周邊地區的聯繫,提升區域價值。
  •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為了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圭峰會城痛定思痛,為守護一河清水積極作為。為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果,圭峰會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清漂」專項行動、「河小青」護河志願行動,並實施河長保潔制度,致力於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家園。攻堅克難開展「五清」專項行動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大雪節氣過後,寒風瑟瑟,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崇興村的清白江兩岸卻依舊水清岸綠,白鷺翩飛。一陣微風吹過,清澈平靜的河灣泛起陣陣漣漪。  今年以來,新都區通過實施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等六大行動20條措施,強力落實水體汙染減法,做好水環境保障加法,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方位提升新都區水環境質量。
  • 海澱北部首個循環補水工程通水
    原標題:海澱北部首個循環補水工程通水   本報訊(記者 葉曉彥)近日,隨著工作人員啟動南沙河翠湖補水泵站的開關,源源不斷的南沙河水通過管線逆流而上,開始為上遊四條多年缺水的溝渠補水。這標誌著海澱北部地區首個循環水網已經「織」好。
  • 貴州七星關區:全面推行河長制 水清岸綠惠民生
    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將河長制工作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河湖編織起一道道保護網。赤水河是七星關區境內的主要河流之一,從林口鎮雞鳴三省村流入團結鄉、生機鎮、清水鋪鎮等7個多鎮,河段總長89.2公裡。
  • 繪出水清岸綠的「皖江畫卷」
    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皖江各市治汙染、建新綠,努力推動天藍、地綠、水淨,繪就水清岸綠的「皖江畫卷」。源頭減排,保衛藍天——截至2020年11月,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空氣品質好壞,事關每個人的身心健康。藍天常在、繁星閃爍,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亮點解析(五) 2020-07-22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西南二環濱水步道全部打通,涼水河巡河路將打造騎行通道
    涼水河水清岸綠,濱水步道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沒錯沒錯,之前這裡是瀝青路,被壓得坑坑窪窪的,下雨還經常積水,你再看看現在,已經鋪上了步道磚,機動車也沒了,兩邊兒種的花花草草,跟公園沒兩樣。」張老先生感慨地說。
  • 「水清岸綠...
    13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了解到,如今的江陵長江岸線植綠復綠、拆除非法採砂船、整治非法碼頭……在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大美畫卷」中,正為這一詩句作出全新的詮釋。建設能源通道:把江陵發展「快起來」公路在上、鐵路在下。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一河一策標本兼治對症方能見藥效。治理伊始,針對主城區水體黑臭時間長、成因複雜、治理難度大等問題,我市因地制宜,一河一策,著力推進靶向治療。
  • 膠州提高城區汙水處理能力 不斷強化生態補水過城河道再現水清岸綠
    原標題:膠州提高城區汙水處理能力,不斷強化生態補水過城河道再現水清岸綠   三裡河、護城河、雲溪河、市東渠,「三河一渠」自膠州市區穿城而過,最終匯入膠州灣。
  • 長安新民排渠重現水清岸綠新景象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新民排渠水清岸綠 通訊員 佔有兵 攝「現在整條河湧綠起來了,水質好了,還能看到有小魚在河裡撲騰。」說起新民排渠的變化時,市民臉上寫滿笑意。陳先生在新民排渠附近住了近十年,對河湧的「新貌」十分滿意,「過去經過的時候根本不會多看一眼河面,有時候還會因為臭味走快一點,但是現在整條河湧綠起來了,水質好了,還能看到有小魚在河裡撲騰。我現在經常飯後在附近散步,有時還會拍照發到朋友圈讓大家看看河湧的變化。」
  • 巨野縣柳林鎮:清水工程繪就「水清岸綠景美」幸福圖景
    日期:[2018年09月18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2] 巨野縣柳林鎮:清水工程繪就「水清岸綠景美」幸福圖景
  • 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強調  精準實施科學治理 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黑臭水體治理是公眾對水環境質量改善最迫切的願望之一,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趙持 攝)  9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赴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增強生態優先的思想自覺和責任擔當,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精準實施科學治理措施,確保見到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重現水清岸綠的美景。  省政府秘書長王群參加調研。
  • 澄月湖裡現「水怪」專吃水草跑得快 足球小鎮水清岸綠出奇制勝
    除此之外,鋪集鎮加大了宣傳教育力度,利用張貼標語、發放明白紙等形式,使人們充分認識到保護水源的重要性,自覺參與到清河行動中。對企業的排放從嚴管理,教育企業負責人強化環保意識,在汙水的處理上規範化、科學化,堅決杜絕汙水排放到河流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增城石灘鎮總河長潘正煥:我拆違還水清岸綠
    廣州強力推進拆違,將河湧拆違由主湧向一、二級支湧延伸,2019年共拆除違建面積達371萬平方米。目前廣州市共有民間河長8811名,其中黨員河長3867名、企業河長232名、學生河長188名、志願者河長3599名、熱心市民河長925名。
  • 水清岸綠賞美景 杜阮河畔品古詩
    文/圖 凌雪敏 城管宣A魚戲清流 喜看水清岸綠前日下午,在杜阮鎮瑤村,陽光灑在杜阮河河道上,河水清澈可見。在河底暢遊的魚群,但見人來,魚群整齊劃一,「唰」地一下遊到水草下。在河邊開便利店的阿山叔與人聊起這條河,直呼:「水靚!」
  • 早安武漢丨武漢將再添休閒健身好去處!家門口離水清岸綠又近一步
    家門口河寬水清河水裡魚蝦成群一直是漢口地區市民對黃孝河、機場河的美好願望昨天(9月18日)消息傳來這個願望離成真又近了一步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建成後,淨水廠上方空地將變身花園,改善水環境的同時,也給周邊居民提供一個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項目是武漢市全面推進「三湖三河」流域系統治理的重點工程。按照計劃,鐵路橋淨水廠將於2021年完工。
  • 水清岸綠生態美 流水泱泱白鷺飛——零陵區2020年河長制工作紀實
    近年來,零陵區將推行河長製作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制度創新,層層落實責任、層層組織發動,形成全面參與、部門聯動、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為全面加強轄區內河流生態環境治理,努力讓水更清、岸更綠,在河長制工作總體安排部署下,全區各部門建立了協作機制,採取有效措施開展聯合執法,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建立河長辦責任單位協作配合和信息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