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名著,《三國演義》是繞不開的,它講述的東漢末年那個群雄並起的時代。這本書一經問世,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明朝更是成為了一本軍事暢銷書,幾乎人手一本的地步。裡面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小說畢竟只是小說,它只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加以作者的想像杜撰出來的,書中很多事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比如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等,有一些歷史人物更是被誤解到今天。
漢賊曹操。曹操我們都知道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梟雄,京劇中的各色臉譜代表的含義想必大家多少知道一些,如紅臉的忠義關羽、黑臉的正直張飛、白臉的陰險曹操等等,這得感謝《三國演義》的問世,使得民眾對曹操的形象扣上了陰險狡詐的帽子,更是在京劇中唱了百年的白臉。曹操真的是這樣嗎?
曹操出生於宦官家庭,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家庭不是特別光彩,社會地位不高。這樣的家境激勵著曹操奮發圖強。三國演義對曹操的描述是「漢賊」,假如沒有曹操,漢室可能滅亡的更快。東漢末年,漢靈帝駕崩,外戚和宦官爭鬥,袁紹率軍殺入長安城,主持大局,東漢此時已經名存實亡了。董卓性格殘忍,縱容士兵打砸搶,曹操散盡家財,號召天下英雄義士,以擁漢的名義徵討董卓。曹操平定北方後,休養生息,低調發展,為漢王朝續命了數十年,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些扯虎皮的感覺,權利也確實是曹操最大,但對外曹操還是稱漢臣,並且曹操在世並沒有取締東漢,另起王朝,所以說他並不能稱為「漢賊」。
量小周瑜。曹操已經被黑得很慘了,但是周瑜也差不太多。三國描述周瑜是一個心眼小,嫉賢妒能的人,赤壁之戰中沒有絲毫的建樹,卻因嫉妒諸葛亮的才能而被活活氣死,臨終說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所謂名句,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形象。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截然相反,周瑜出生於士族,典型的「官二代」,孫策得到了周瑜的全力相助,才能平定江東的割據勢力,奠定東吳的基業。周瑜建功立業,名動江東時才24歲,妥妥的少年得志,還與孫策做了連襟,娶了江東美女小喬。這個時候的周瑜金錢、美女、權利都不缺,周瑜都活成了別人夢想的樣子,還需要嫉妒別人嗎?
神算諸葛。和上述兩位被黑冤大頭不同的是,諸葛亮被抬得太高了。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前有隆中分天下,後有白帝託遺孤,但是在三國演義中被描述成了一個料事如神,算無遺策的人,關羽、張飛、馬超、趙雲等等三國名將碰到問題,只要拿出諸葛亮給的錦囊,就能破敵制勝,這個就比較離譜了。「借東風」,「觀星續命」等完全就是活脫脫的主角光環,歷史上卻沒有這事,正史中諸葛亮並沒有參加赤壁之戰,借東風也就沒有依據了。
三國演義作為一本軍事暢銷書,受到大家的追捧無可厚非,但是它畢竟只是一本小說,如果給三國演義當成歷史的話,那就貽笑大方了。
我是大俊,歡迎大家點讚關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