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擔」中更愛家,《做家務的男人2》有哪些現實與浪漫?

2020-12-28 影視前哨

導讀:從「改造」到「分擔」,升級的《做家務的男人2》有了它的變與不變:變的是更多元的中國家庭樣本正在帶來更多名場面與經典語錄,不變的是對多元家庭關係中男人「做家務」這件事的極致探討。

文 | 黎河

整個暑期檔,各平臺都使出渾身解數拿出S級項目吸引觀眾。在一眾「姐姐」「樂隊」和「說唱」的轟炸中,一檔小而美的節目正在用「家務」撬開最普通人的心門。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回歸,節目以做家務為獨特視角來洞悉親密關係,三組不同成員向觀眾展示真實的家庭生活,觀察員們圍繞此展開更深層次的社會討論。截止8月20日,節目豆瓣開分8.0,收穫全網熱搜超過80個,連續兩期位於愛奇藝綜藝飆升榜Top1,連續3天登錄貓眼全網熱度榜Top1。憑什麼從競爭激烈的夾縫中脫穎而出?影視前哨(ID:yingshiqianshao)獨家專訪節目總導演馮軍,一起聊聊「分擔」背後的故事。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總導演 馮軍

嘉賓換血讓樣本更豐富

三組關係裡藏有成長階段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在《做家務的男人2》的第一集開頭,李誕、朱丹和傅首爾的笑聲一下把觀眾拉入了熟悉的家常氛圍中。

主持人沒變,節目的三組核心關係也沒變,但做家務男人的改變帶來了全新的火花。這一季的前半部分由夫妻組王祖藍李亞男夫婦、家庭組張繼科及父母、室友組郭麒麟範丞丞擔任固定嘉賓,後半部分又將迎來吳中天楊子姍夫婦、楊迪家庭等。在馮軍看來,這三組關係其實映照的是男人成長的三個階段,作為兒子、職場新人、丈夫的他們應找到不同角色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

表面上他們各自為營,但放在一起卻有了比較的意義。比如我們想看到原生家庭對兒子是否幹家務的影響,魏大勳家庭和張繼科家庭就是經典的案例;我們想看到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是如何處理家務的,郭麒麟和範丞丞又極好地承擔了被觀察者的角色。

「所以我們希望更包容一些,只有更大的一個觀察容量,才能更好地傳達我們想要的信息。」馮軍說。

室友初相識,郭麒麟和範丞丞就決定先不點外賣,自己做飯吃。但二人搭檔起來,往鍋裡面放了太多的油,爐灶的火一下就竄起來,鍋也被燒了。雖然後來換了個鍋重新做飯,不過飯菜的味道也對得起他們「廚房小白」的名號。「96年的郭麒麟和00年的範丞丞組合在一起,更加符合我們設想的年輕男孩子剛剛走入社會的樣子。」馮軍說。

戲劇性早已藏在了故事發生前。「我們沒辦法製造『火燒廚房』這樣的名場面,但我們提前調研知道他們沒有家務能力,是可預期會有有趣情節發生的。」再加上每組嘉賓二三十個機位、一天十幾個小時幾乎無死角的拍攝,最終呈現在節目中不到半個小時的內容,一定是精華中的精華。

節目的後半段的嘉賓大換血,從片花中能看到楊迪家庭、吳中天楊子姍夫妻又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家庭景象和話題討論,連魏大勳加入室友組成為新的「勳丞則麟」組合也會帶來全新碰撞。馮軍認為這種調整能夠保證內容的飽和度更高,「讓觀眾看到更多家庭的關係,展現他們對家務的不同處理。」

是「主動分擔」,不是「被迫改造」

愛家可以有幾種樣子?

「很多家庭通過做家務讓男人明白,其實家務也是愛家的一種表現。」主持人朱丹在節目開場前講到,在第一季播出後,改變的男人越來越多,尤其疫情期間的「全民宅家」,讓男人有了更多機會直接接觸家務,也更加深度地思考家庭內部的關係。

上一季魏大勳和爸爸在家裡的葛優躺讓節目成功出圈,也進一步激發了社會對男人應該怎樣參加家務的激烈討論。本以為這一季會延續這種衝突性的場景,但節目「峰迴路轉」,張繼科帶著父母來了,他們完全不一樣,張爸張媽的相處方式重新點燃觀眾的羨慕之情,張媽媽被寵得像個孩子,可以任性,可以撒嬌。吃完飯,在討論刷碗的時候,張爸也是直接和張繼科說,咱倆誰刷,直接把張媽媽排除在外,最後他們決定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如果說第一季中的魏大勳家庭,有了一個讓魏爸從「不做家務」到「做家務」的成長,那麼這一季中的張繼科家庭則呈現了另一個主動溝通的親密關係。

「很多觀察其實都是讓嘉賓們去做自己,通過長時間的記錄、觀察去尋找出有意思的場景、對話來。」在馮軍看來,節目中呈現出這些「男人們」性格的一部分,其實都是他們真實人物的某個側面。

深夜的家中廚房,王祖藍發現角落多處黴變,擔心家人身體健康的他立馬下手整理水槽。妻子李亞男喋喋不休地細數黴菌危害的丈夫,一邊說著「幸好你發現了」,一邊也擼起袖子和他一起解決黴菌。原來,節目的立意從一個人的單向改造,變成了雙向分擔,這段有些緊張的深夜「小插曲」,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成為了生活的「協奏曲」。

這一季的主題是「美好生活,分擔有我」,馮軍認為之所以強調「分擔」這個概念在於,男人做家務不是在幫女人做,而是一個共同的責任,「我們希望在意識上能夠更加往前一步,能促使男人更主動的分擔,而不是被迫的改變。」

鄒市明、冉瑩穎夫婦到王祖藍、李亞男夫婦家中拜訪,兩個男人在一起做了很多菜,而冉瑩穎覺得鄒市明哪裡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就會默默上手,不讓鄒市明發覺,她也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吃鄒市明做的飯。」而上一期拜訪的鄭愷也逐漸發現「做菜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回去也要給老婆做菜嘗一嘗」。

更可貴的是,大家吃飯時,鄒市明接到了媽媽打來的視頻電話,他表示說想要讓父母也嘗嘗他做的菜。「以前都說媽媽的味道,現在不僅有男人的味道,更有孩子的味道。」在馮軍看來,做家務只是自己對家庭關係發自內心轉變的一個切口,從每個人這種細小的改變開始,肯定就會有意義。

能夠看到,《做家務的男人2》試圖解析同一屋簷下不同成員間的相處之道,以「家務」為出口輸出和諧的價值觀,引領幸福、健康、積極的家庭關係。

勾勒「美好生活」新理解

平凡相處模樣最動人

今年春節的疫情期間,護士趙英明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並隨廣元市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馳援武漢紅十字會醫院,丈夫蔣昊峻在告別現場哭了:「趙英明,聽到沒有,你平安回來,一年的家務我包做了!」這段有關「家務」的告白刷屏了各大主流媒體和社交平臺,馮軍當時看到也暗自決定「一定要把他請到節目中來」。

來到節目中的蔣昊峻在主動做了半年的家務後也坦言道:「從開始覺得幫老婆做家務,現在覺得自己必須要去做家務。做家務帶來的生活變化是,一家人的關係比以前更好了。」

這樣的擴展表面上看只是增加了素人的視角,但其實卻連接起更多普通家庭與家務的關係。馮軍想要在更多中國家庭樣本的呈現中觸發更多共鳴,「在普通家庭確實男人女人都必須要工作,又有一個家務的分擔問題,所以我們希望這次引入素人家庭,能夠讓更多普通觀眾看到自己生活的一種積極狀態。」

儘管節目播出才到第四期,但馮軍已經為後半部分的精彩埋下了伏筆:「第二組夫妻家庭中的吳中天和楊子姍,補充了很多人對於婚姻生活的一種嚮往,所以它既是現實的,又是浪漫的。」

在《做家務的男人》第一季播出之後,節目組收到了許多觀眾的反饋說「家裡的男人正在改變」,「優秀畢業生」魏爸也來到節目中分享自己的心得,馮軍自己也表示,「我其實之前也是不做家務的,但拍了這個節目,我確實也有改變。按照我老婆的說法,現在眼裡開始有家務、有活了。」

真實的觀察讓我們看到做家務的男人的一些狼狽,也看到他們努力和愛人、家人、同伴分擔時的高光。《做家務的男人2》不僅實現了立意升級,更是在還原真實樣貌的同時顯露出對男人身份、家庭生活的再探討,喚起觀眾共情、觸發社會思索。對於接下來的內容,馮軍賣了個關子:「我們不斷地讓一些新內容、新關係加入到原有的家庭中去,後面會更加名場面不斷。」

相關焦點

  • 在「分擔」中更愛家,《做家務的男人2》有哪些現實與浪漫?
    做家務的男人2》有了它的變與不變:變的是更多元的中國家庭樣本正在帶來更多名場面與經典語錄,不變的是對多元家庭關係中男人「做家務」這件事的極致探討。在《做家務的男人2》的第一集開頭,李誕、朱丹和傅首爾的笑聲一下把觀眾拉入了熟悉的家常氛圍中。主持人沒變,節目的三組核心關係也沒變,但做家務男人的改變帶來了全新的火花。
  • 《做家務的男人 第二季》聰明的男人,會主動分擔家務
    在婚姻中,有這麼一種狀態,女人天天忙得團團轉,忙著上班,忙著做家務,忙著帶孩子,而男人則只負責上班,在家的時候,一點家務活都不願意幹。這種婚姻,十有八九都是,女人經常各種抱怨,男人對女人各種厭煩,他們過得非常累。其實憑什麼家務活全都是女人的事呢,那些真正聰明的男人,他們才不會總是對家務活袖手旁觀,他們會主動和女人一起分擔家務。家是兩個人的家,家務當然應該共同承擔。
  • 《做家務的男人》「分擔意識」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美好生活必修課
    我不是在幫她做家務,我也在這個家裡面住,所以我就必須去做。」,相信許多人都和蔣昊峻一樣,對於「做家務」有了更多的體驗和更深的領悟,相關討論已經超越了「該不該做」、「該由誰做」,因為柴米油鹽的氣息、鍋碗瓢盆的鳴奏,在今年都成了值得珍惜的美好與浪漫。
  • 第二季《做家務的男人》溫暖發問: 「分擔意識」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美好生活必修課?
    7月31日,由愛奇藝出品、浙江藍天下傳媒聯合呈現的《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溫暖歸來,蔣昊峻驚喜亮相。節目中,他匯報了近段時日的家務成果,還分享了自己投身家務以來的深切體會:「一家人的關係好像比以前更好了。我不是在幫她做家務,我也在這個家裡面住,所以我就必須去做。」
  • 《做家務的男人》回歸 詮釋「美好生活,有我分擔」新理念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雲上發布寵妻狂魔王祖藍男團初舞臺太甜蜜《做家務的男人》作為首檔以「男人做家務」為視角聚焦親密關係的社會觀察類節目,以獨特視角創新呈現親情在緊張激烈的「一分鐘挑戰」環節中,眾人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展現自己的家務能力,最後實力強勁且寵妻愛妻的王祖藍獲得評審團青睞,成功爭得「家務男團」C位。
  • 愛奇藝《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高熱度收官,口碑制勝背後有何內容邏輯?
    其中,作為「綜2代」,聚焦親密關係的社會觀察類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不僅熱度持續升溫,還贏得好口碑,收穫廣大用戶喜愛,引發大眾對家庭相處關係和社會現實話題的激烈討論。 截至收官,節目在愛奇藝的熱度值超過第一季,常駐愛奇藝綜藝熱播榜、飆升榜、真人秀榜TOP1。同時,節目在骨朵愛奇藝網綜周榜、貓眼綜藝日榜、燈塔愛奇藝網綜日榜位列TOP1,成為第三季度熱門綜藝之一。
  • 《做家務的男人》:年輕人的生活鏡鑑
    除了大男子主義,更有可能是抹不開面子,甚至是缺乏基本家務技能。「家務都是女人的事」作為歷史沉澱下一套穩定而有力的性別規範體系,依然在廣泛地指導人們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產。如果任由這種不對等繼續「延遲」,家務的男女均分恐怕難有到來之日。作為重要社會議題,讓男性主動分擔家務並意識到自己也有相應責任,成為愛奇藝《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邊觀察邊探討的核心要義。
  • 張繼科幸福家庭的秘訣:男人分擔家務,才能更好提升婚姻幸福感
    這是奧運冠軍張繼科及科爸科媽的家,這家人連同親朋好友一出場就把現場嘉賓都震了。教科書級男人做家務,毫無槽點。李誕、朱丹、傅首爾白眼兒快翻到天上,這節目還咋往下演?他沒有覺得男人賺錢養家就行了,或是像上一期「家務男」的魏爸,把不做家務、養尊處優當成「男子氣概」的表現。在他眼裡,做家務,也是男人的承擔;不讓老婆幹活,也是對家庭的守護。看到這兒,也就不難理解科媽臉上那滿滿的幸福感是從哪兒來了。
  • 《做家務的男人2》郭麒麟範丞丞「互選」成室友
    愛奇藝出品的網綜《做家務的男人2》日前收官。內容男人多承擔家務,家庭更和諧將「做家務」與「男人」兩個元素結合在一起,是基於中國最常見的社會現象——男性對家務的分擔程度遠低於女性。而據數據調查,「家務瑣事」是近些年位列第一的離婚原因。在馮軍看來,《做家務的男人》並非想強調男人一定要做家務,而是站在目前中國家庭的普遍狀況來分析,男性分擔家務可能會令家庭更和諧。
  • 做家務的男人,讓家庭更和諧
    最近,因為疫情居家不外出,閒時看了《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感覺不錯,遂一直追更。張繼科更是讓人意外,幹起家務來有模有樣,並非父母一味嬌慣那種。像張繼科從小離家,整天訓練,比賽又一場接一場,成了大滿貫得主,為國爭光並揚名世界,應不會幹家務才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好不容易回趟家,誰捨得讓孩子幹家務呀。可張繼科的家庭不是這樣,父親的影響下,家中都是男人幹家務,哪怕張繼科已是冠軍也逃不脫被安排的命運。剪刀石頭布,輸的人洗碗。
  • 為什麼《做家務的男人2》火不了?好男人從不幫妻子做家務!
    今天是七夕節,在這麼浪漫的日子裡,我們要來聊一聊一個現實的問題,甚至被認為是家庭的日常瑣碎煩惱。去年,一檔新的綜藝節目播出。名字很有意思,叫《做家務的男人》。但是今年出了第二季,卻沒有什麼積極的反響,小編大膽得出了一個結論——好男人,從不幫妻子做家務!
  • 螺螄殼裡做道場,《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在「家務」主題下做了一場社會觀察
    近日,愛奇藝《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回歸,憑藉創新升級的新看點,將大眾關注焦點再次帶回溫暖有愛的家庭生活。對於《做家務的男人》這類小切口視角節目而言,創新就像螺螄殼裡做道場,如何在「男人做家務」話題裡做社會文章,如何從生活細小處挖掘出豐富的表達內涵,格外考驗製作團隊的運籌能力。
  • 《做家務的男人》不做家務
    最近熱播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就把家庭中的瑣碎的家務分配問題搬到了檯面上。節目組請來了三組家庭,分別是魏大勳的三口之家、張歆藝袁弘夫婦、和汪蘇瀧、尤長靖組成的合住「兄弟」倆。雖然作為真人秀節目,因為有明星的加入,難免會有一定程度的演繹成分。
  • 印度女子請願讓男性分擔家務:真正的好男人,不幫妻子做家務
    家務活,似乎有史以來一直都被當成了是女人的"天職"。當一個女人包攬一切家務的時候,沒有男人認為這是不合理的。但當一個男人在一個家庭中包攬一切家務活的時候,總有人認為這不合理。甚至還有人認為,廚房是女人待的地方。
  • 《做家務的男人2》郭麒麟範丞丞「互選」成室友|揭秘
    愛奇藝出品的網綜《做家務的男人2》日前收官。第二季節目延續了第一季以「做家務」的中國男性為觀察視角,邀請了張繼科家、楊迪家、王祖藍夫婦、楊子姍夫婦、郭麒麟與範丞丞等五組嘉賓,展現父母子女、夫妻、室友三種截然不同的親密關係。
  • 《做家務的男人2》郭麒麟範丞丞「互選」成室友 | 揭秘
    愛奇藝出品的網綜《做家務的男人2》日前收官。
  • 張歆藝老公做家務強勢圈粉:會做家務,才是一個男人的頂配
    作為一個女人,我聽到這裡真的是滿眼的羨慕,畢竟現在還能陪在妻子身邊,待產的男人真的太少了。我們能夠理解家庭的重擔需要丈夫撐著,在丈夫不能陪伴左右時,也可以體諒丈夫的不易,畢竟先工作才能掙錢養家。只是懷孕生子,也是女人一生中面臨的一道鬼門關,如果有家人的陪伴,我們內心其實是開心的。
  • 越愛做家務的男人,智商越高
    網上流傳過一句話:「科學研究證明,越愛做家務的男人,智商越高。」乍一看,荒謬!細一想,好有道理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家庭,只要男人愛做家務,基本都不怎麼會吵架。你在做飯我在鬧,這不就是愛情理想中的樣子嗎?說真的,我想不到這樣一對夫妻,會因為什麼而爭吵。一個讓家充滿溫暖,讓妻子哈哈大笑的男人,不是智商高,又是什麼?
  • 《做家務的男人》:一篇優秀的離題作文
    戲劇焦點聚焦影視內容,深度分析行業在9102中,在做家務的男人中活動仍然像「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所以當一個情感觀察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上線後,話題和熱度就來了。一劇情充滿樂趣,但其中的情感比家務活還多不可否認,《做家務的男人》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綜藝節目,也是一個有趣的綜藝節目。與的扎堆網戀觀察綜藝節目相比,《做家務的男人》開創了觀察綜藝節目的新視角,並反映了一定的現實問題:男人與家務。
  • 張歆藝:男人要懂得示弱,多分擔家務,家庭也會變得更甜蜜
    有多少婚姻敗給了繁瑣的家務,有多少曾經的熱血最後敗給了冰涼的瑣碎。為什麼看起來很簡單的家務活,卻能夠引起網友們如此大的憤慨?因為做家務,在婚姻中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重要了。繁瑣的生活細碎,看起來都是小事,卻已經成為了婚姻中的最大殺手。具惠善曾經控訴安宰賢,只要他偶爾做了一下家務,就會驕傲的叫喊:「我幫老婆做了家務。」